配色: 字号:
爱爱医资源-卫生厅推广项目4(皮肤病外治疗法吴波)
2014-03-22 | 阅:  转:  |  分享 
  
四川省卫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皮肤病中医外治特色疗法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吴波皮肤病中医外治疗法起源从可供
查验的历史资料看,皮肤病外治疗法起源于170万年前(原始的皮肤病外治法—石针切开排脓、热熨和火烘防治冻疮等)殷商时期甲骨文记载“
疾自-酒渣鼻类皮肤病类,疾止-足癣类,疥)周代出现医事分工,“疡医掌肿疡、溃疡、折疡、金疡、祝药刮杀之齐…”战国时期的《黄帝内
经》也提到皮肤病的治疗“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刺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东汉明医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了以黄连粉外敷治疗浸淫
疮。东汉《神医秘传》记载:“缠腰龙”以雄黄研末醋调敷极效。新中国成立后,中医皮肤病外治疗法得到了发展和创新,新疗法不断出现。
因其有效、实用、取材方便、价格低而受到病家的认同。皮肤病外治疗法有广阔的应用推广前景。皮肤病中医外治疗法的特点因病制宜、种
类繁多穴位贴敷、发疱法、药灸法、药浴法、药汁浸洗法、药烟熏法、软膏法、硬膏法、涂搽法等取穴多变、各具特色交替取穴、局部取
穴、远端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上病取下简便廉易、调配灵活中药外用剂量通常较小,价格低廉;药味变更、配比灵活直达病所、见
效迅速中药外用直接接触患处,最大限度地缩短药物吸收后传递运行的途径,药物较短时间内抵达患病部位,且避免消化液和肝脏对药物有效成
分的破坏安全可靠、老少皆宜广泛适用于老幼男女各类皮肤病患者,不论邪盛正虚、素体虚弱均可采用中药外治法皮肤病中医外治疗法的作
用机理局部刺激作用经络调衡作用药物自身作用现代医学对中医外用治疗皮肤病的认识中药外治皮肤病主要是借助皮肤的吸收和弥散而发
挥治疗作用的药物透皮吸收过程包括释放、穿透、吸收进入血循环三个阶段药物透皮吸收要经过如下的三条途径才可到达病灶
—毛囊、完整的角质层、汗腺一、药物疗法(中药外治法)(
一)常用皮肤病中医外治疗法1、薄贴法(膏药疗法):用膏药外贴穴位或患处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膏药是将药物浸于植物油中煎熬,去渣、存油
,加入黄丹再煎,利用黄丹在高热下经过物理变化,凝结而成,俗称药肉;再用竹签将药肉摊在纸上或布上,便于收藏、携带,用时稍加热微溶。也
有不用煎熬,经反复捣打至烂而成,贮于容器,随用随取,5~7天调换1次。适应症: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皮肤病、淋巴结核、神经性皮炎
、慢性湿疹等。(一)常用皮肤病中医外治疗法2、围敷法(箍围消散法)是把药散与药液(或水)调制成糊状,敷贴于患处,间隔一定时
间换药,可起到消肿作用。也可将新鲜植物药捣烂,或用干药研磨细末,加水或醋、蜂蜜、猪胆汁、麻油等调和,直接敷于局部。根据病症的性质
选择相应的调敷方法。注意观察和预防接触性皮炎的发生。(一)常用皮肤病中医外治疗法3、敷贴法(外敷法):将药物研为细末,并与
各种不同的液体调制成糊状制剂,敷贴于一定的穴位或患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根据具体病情选用药物,并将所用药物研细,以醋或酒、菊花汁,
银花露,葱、姜、韭、蒜等汁,或鸡子清、油类调成糊剂备用。适应症: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皮肤病、复发性口炎、丹毒。注意事项:要选
择好适应证。敷药时要使病人采取适当体位并固定药物。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以决定去留。根据病人的年龄、体质或病情,确定敷药
的剂量及时间。(一)常用皮肤病中医外治疗法4、熏洗法:用药物煎汤,乘热在患处熏蒸、淋洗、浸浴的一种治疗方法,以热力和药力的综
合作用,气血流畅,具有解毒消肿、生肌收口、祛风止痛等功效。操作方法:按不同病症,选用适当药材煎汤,趁热熏蒸患处,待药液温凉后,
再淋洗或浸浴患处,一般每日1至2次,每次15至30分钟。适应症:化脓性感染性皮肤病、湿疹、皮肤癣病、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等。
中药熏洗是传统的中医外治疗法,是使用木桶、木盆等盛装煎煮的药汤,让药汽升漫于患者局部,不仅保温性差,药汽极易流散,而且于
患者而言也并不方便。现在常使用由中药熏洗改良而成中药汽疗仪来进行中药熏洗(一)常用皮肤病中医外治疗法5、药捻法:是将腐蚀药加赋
形剂制成细条状的药捻,插入细小的疮口中或瘘管、窦道内,以引流祛腐,促其疮口愈合的方法,是外科透脓祛腐法的一种。我国晋末就已将纸捻用
于脓肿引流。隋唐时期,纸捻引流扩大应用于瘘管治疗。至宋代,药线引流已广泛用于外科临床。适应症:化脓性感染性皮肤病溃破后,疮口过
少,引流不畅,或已形成瘘管、窦道者。(一)常用皮肤病中医外治疗法6、吹烘法:在病变部位涂药后或在病变部位敷用吸透
药液的纱布后,再加热烘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利用热力作用,使患处气血流畅,药力渗进,以达到活血化瘀,祛风止痒的作用,使皮肤疾患痊愈。
适应症:皲裂型手足癣、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疤痕疙瘩等操作方法:根据具体病情选用不同的制剂,如慢性湿疹用青黛散,手足癣用10%
~25%硫黄膏,疤痕疙瘩用黑布膏等。操作时,把药膏涂于患处或都浸透药液之纱布敷于患处,然后用电吹风筒的热风吹,每日1次,每次15分
至20分钟。(一)常用皮肤病中医外治疗法7、热熨法:用炒热的药物布包,熨于疼痛部位或相应的体表,从而起到活血止痛作用。本法
是中医独特、有效的外治法之一。它可借助温热之力,将药性由表达里,通过皮毛腠理,循经运行,内达脏腑,疏通经络,以行气活血,祛风止痒,
散寒除湿,从而达到治疗皮肤病的目的。特点:本法操作简单,取材方便,费用低廉,安全无痛苦,是值得推广的外治方法。
适应症:淋巴结核、冻疮、疥疮、神经性皮炎(一)常用皮肤病中医外治疗法8、烟熏疗法,是利用药物燃烧时产生浓烟,利用烟
熏患处,以治疗皮肤病的一种方法。通过温热浓烟,接触皮肤患处,作用于机体,达到润燥杀虫、活血消肿、祛风止痒的作用。桶熏法:把药物放
在桶内点燃,患者坐在桶上,让烟熏患处。此法适合于熏治肛肠疾病和妇科疾病。筒熏法:将药物点燃后放在竹筒内,一端对准患处或口鼻,在另
一端吹气,让烟熏治患处或进入口鼻药捻子熏法:将药研成细末,摊草纸上卷成纸捻子,或把药物用汤水刷在草纸上晾干后卷成药纸捻子。点燃
后熏治患处,或吸入。如果药捻子不易燃烧,可以浸刷食油以助燃烧。钵熏法:将药放在小钵(碗、小盆亦可)内点燃,再将1个大小适当的漏
斗反罩于钵上,使烟气集中从漏斗口冒出,熏治患处。(一)常用皮肤病中医外治疗法烟熏疗法适应症:神经性皮炎、皮肤淀粉样变、疥疮、
慢性湿疹、慢性溃疡、结核性溃疡等烟熏疗法禁忌证(1)对药烟过敏者或热毒患者。(2)严重高血压患者、孕妇和肺部有严重疾患者慎用
或禁用。(3)急性皮肤病一般禁用。烟熏疗法注意事项(1)一切非吸入治疗的药烟要避免吸入,患者及操作者可戴上口罩。(2)掌握
好烟源和皮肤的距离,不要灼伤皮肤,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适宜。(一)常用皮肤病中医外治疗法9、湿敷法:是用纱布浸吸药液,敷于患
处来治疗皮肤病的一种外治法。操作方法:把所选药物浸泡、煎汤取汁,将5~6层纱布置于中药液中浸透,挤去多余药液后,敷于患处。一般每
1~2小时换1次即可,如渗液不多,可3~5小时换1次。适应症:渗出较多或脓性分泌物较多的急慢性皮肤病。注意事项:1.注意
保持敷料湿润与创面清洁。2.大疱性皮肤病及表皮剥脱松解不宜使用。(一)常用皮肤病中医
外治疗法10、擦洗法:用药物煎汁,擦洗患处的一种外治法,它藉药物功效及摩擦之力,起到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等作用。适应症:疣、花斑癣
操作方法:将所用药物加水浓煎,待药汁微温后擦洗病变处,最好擦破表皮,微微觉痛,效果较好,每日2~3次。黄水疮—加味皮炎洗剂
:大黄lOg,黄芩lOg,黄柏lOg,银花lOg,连翘lOg,苦参lOg,艾叶lOg,蛇床子15g,马齿苋20g。将上药水煎待温后
,轻轻擦洗患处,每日1剂,1日2次,疗程一般2~7天。功能清热解毒,燥湿。洗疣汤—板蓝根30g,紫草香附各15g,桃仁9g,
上药加水1000ml,煎汤擦洗疣体,每日3次,每剂可洗1~3天。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主治传染性软疣、扁平疣。(一)常用皮肤病
中医外治疗法11、浸渍法:是把药物煎汤、鲜药汁、药酒、药稀糊浸渍患部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适应证:皮肤瘙痒症、角化型
手足癣、化脓性感染性皮肤病等。用法:临床上常用的有淋洗、坐浴、浸泡等。如2%一10%黄柏溶液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疮疡溃后,
脓水淋漓或腐肉不脱,疮口难敛者。苦参汤有祛风除湿、杀虫止痒之功,可以洗涤尖锐湿疣、白疤等病。鹅掌风浸泡方有疏通气血、杀虫止痒之功,
加醋同煎,待温,每日浸泡l一2小时,连续7天,适用于鹅掌风。注意事项:冬季宜保暖,夏令宜避风凉,以免感冒。(一)常用皮肤病
中医外治疗法12、涂搽法:将药物制成洗剂或酊剂、油剂、软膏等剂型,涂搽于患处的一种外治法。操作方法:依据病情
选药物,然后把药物研成细末,因患病部位及皮损不同,可把药末与水、酒精、植物油、动物油或矿物油调成洗剂、酊剂、油剂、软膏等不同剂型外
涂患处。(涂搽法将在外治法中的剂型中具体介绍)(一)常用皮肤病中医外治疗法13、点涂法:类似涂搽法,此法涂药面积小,是把
药膏或药液等涂点在体表某一特定部位,如鸡眼膏的使用。适应证:寻常疣、扁平疣、跖疣、鸡眼、小息肉、疖等注意事项:点涂法所用的
药物都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点涂面积过大,易伤及正常皮肤。(一)常用皮肤病中医外治疗法14、腐蚀法:采用信石、姻砂、火硝、
降丹、明矾、烧碱、生石灰等祛腐生新功效之中药撤于皮肤疮面,或吞咽于食道,或用干肛肠,以直接腐蚀瘤体,但应注意防止药物中毒和损伤血管
。(一)常用皮肤病中医外治疗法15、摩擦法(药物摩擦法、介质摩擦法)是医生以掌心或其它物品蘸药液或药膏在患处表皮摩擦,
以治疗疾病的外治法。适应证:花斑癣、手癣、白癜风、疥疮、斑秃、神经性皮炎等注意事项:急性皮肤炎症,皮损有渗液,疮面糜烂者禁
用动作轻柔,取得病员的合作(二)皮肤病外治中药的功用1、止痒类药:蛇床子、地肤子
、苍耳子、防风、荆芥、白鲜皮、紫苏叶、浮萍等2、清热类药:黄连、黄芩、黄柏、栀子、蒲公英、大青叶、马齿苋、龙胆草、苦参、紫草、青
黛、白花蛇舌草等3、收湿类药:五倍子、苍术、儿茶、熟石膏、海螵蛸、炉甘石、滑石、煅龙骨、煅牡蛎、海桐皮地榆、枯矾等4、杀虫类药
:土槿皮、百部、大枫子、芦荟、硫磺、雄黄、天南星、胆矾等5、润肤类药:杏仁、麻油、胡麻、蜂蜜、当归、核桃、蓖麻、生地、猪脂、大枫
子油、桃仁、鸡蛋黄等6、腐蚀类药:鸦胆子、乌梅、石灰、土鳖子等7、发疱类药:巴豆、斑蝥、红娘子、毛莨等8、活血类药:乳香、没
药、三棱、莪术、川红花等(三)皮肤病外治药的剂型1、散剂(粉剂):散剂是指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混匀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也是古
老的剂型之一。散剂比表面积较大,因而具有易分散、奏效快的特点。散剂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功效:清凉止痒、化腐生肌、清热收湿、止血止
痛用法:匀撒疮面上或患处,或用酒、醋、蜜等调敷于患处。皮肤科常用散剂:生肌散、金黄散、冰硼散、颠倒散、二味拔毒散等颠倒散
(大黄、硫磺等份)—酒渣鼻、痤疮、花斑癣二味拔毒散(雄黄、白矾等份)—带状疱疹、湿疹(三)皮肤病外治药的剂型2、洗剂(水粉
剂)把一定量不溶于水的药粉与蒸馏水混合而成,放置后药粉沉于水的下部。功效:清热解毒、收湿止痒适应证:渗出较少的各种炎症皮肤病,
如皮炎湿疹、荨麻疹、痤疮等常用洗剂: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三黄洗剂:大黄、黄芩、黄柏、苦参各等分研成粉未取10~15g,医用石
碳酸1g,加蒸馏水100ml,用时摇匀即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痒,用于夏季皮炎、湿疹、荨麻疹、热痱、痤疮、疖、脓疱疮等(三)皮肤
病外治药的剂型3、溶液剂:由单味或复方中药加水适量,煎熬成一定浓度,滤去药渣而成。功效:清热解毒、收湿止痒、祛腐除臭、护肤洁肤
适应证:广泛,可用于临床多种皮肤病,使用时可湿敷、吹烘、涂搽、熏洗等常用洗剂:苦参汤、蛇床子汤常用中成药洗剂:复方黄柏液、黄
苦洗液、甘霖洗液、洁尔阴洗液等(三)皮肤病外治药的剂型4、油剂?:将植物油(如麻油、茶油等)与中药粉混合调匀成糊状;或将药物
浸在植物油中煎熬至枯去渣而成。功效:润肌防裂,生肌长皮,解毒收敛。适应证:①急性或亚急性伴有轻、中度糜烂,渗出,鳞屑,脓疱,
溃疡的皮肤病。???②皮肤干燥发痒或皲裂。注意事项:外涂油剂时,要做好隔离防护,尽量减少对衣被的油渍常用油剂:?蛋黄油、
紫草油、青黛散油、鸦胆子油、甘草油。适应证:接触性皮炎、脓疱疮、湿疹等(三)皮肤病外治药的剂型5、酒剂(酊剂)酊剂,把
单味药或复方药物研末或碾碎、浸泡或溶于酒精或白酒之中,根据不同制剂的要求,浸泡3-20天,滤过取汁而成,如补骨脂酊、百部酊。补骨
脂酊:补骨脂25克,75%酒精100ml,浸泡1周后用,用于白癜风、斑秃。百部酊:百部25克,75%酒精100ml,浸泡1周后用
,用于阴虱、头虱。我科自制斑秃生发酊药物组成:红花20g干姜30g丹参30g当归30g川芎30g侧柏叶20g。我科自
制祛脂生发酊药物组成:苦参20g艾叶20g白藓皮30g丹参30g当归30g赤芍30g侧柏叶20g制备方法:
以上药物加入75%酒精lOOOml,浸泡两周,过滤后外擦患处。中药酊剂功效:活血化瘀、补益肝肾、滋阴凉血,养血生发。(三)
皮肤病外治药的剂型6、醋剂将单味药或复方药物研末或碾碎,浸泡于醋中3-20天,过滤去药渣即成。醋剂一般以有解毒软坚、杀虫止痒等
作用,用于体癣、手足癣、瘢痕疙瘩等。功效:解毒软坚、杀虫止痒适应证:体癣、手足癣、瘢痕疙瘩等注意事项:皮肤有破损、糜烂不
宜用(三)皮肤病外治药的剂型7、乳剂:用植物油与水或液体药,充分搅拌制成乳液的药剂。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痒适应证:
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烧烫伤等常用乳剂:清凉膏、芦荟乳剂(三)皮肤病外治药的剂型8、鲜植物剂:用新鲜植物析出的汁液,或捣榨取
出的汁液,或捣烂成泥糊状做治疗用之药剂。直接涂患处或用汁液浸润纱布敷于患处,每日换药数次。功效:清热解毒适应证:急性感染性皮
肤病,如丹毒、疖、痈、烫伤、带状疱疹等常用鲜植物剂:蒲公英马齿苋汁、鱼腥草汁(三)皮肤病外治药的剂型9、软膏:将单味药或
复方药物加工成极细末和适量的基质(动物油、矿物油、蜂蜜、酒等)均匀混合,或单味药或复方药物与动物油、植物油煎熬调制而成的半固体状外
用制剂。功效:润肤止痒、软坚散结、清热消肿适应证:肥厚性皮肤病、皲裂、干燥性慢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银屑病常用
软膏:硫磺膏、黄连膏黄连膏—黄连9克,当归15克,黄柏9克,生地30克,姜黄9克,麻油360克,黄蜡120克,上药除黄蜡外,浸入
麻油内,1日后,用文火煎熬至药枯,去渣滤清,再加入黄蜡,文火徐徐收膏。用于疮疡阳症,毛囊炎、疖肿(三)皮肤病外治药
的剂型10、硬膏(膏药):把药物加入植物油煎熬至焦枯,滤去药渣,再把油煎熬,加入适量黄丹,凝结成膏。功效:收湿止痒、软坚散结
、拔毒除屑适应证:慢性肥厚性浸润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银屑病常用硬膏:太乙膏、阳和解凝膏(三)皮肤病外治药的剂型11、烟
熏剂:把药物制成一定的形状,丸状、饼状、条状等,点燃后,在不完全燃烧过程中产生浓烟,利用烟熏病变部位,以治疗皮肤病的一种方法。常
用烟熏剂:桑柴火烘法,用于化脓性感染性皮肤病溃而不腐,新肉不生,疼痛不已疥疮熏药:艾叶、木鳖子、雄黄、硫磺研细末,掺入艾绒中,制
成药艾条。杀虫止痒,用于疥疮、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三)皮肤病外治药的剂型12、丸剂:将药物研成细,用蜜、或水、或药汁、或蜂蜡
等拌和,制成球形大小不等的药丸,有软坚润肤、杀虫止痒。外用丸剂有六神丸、金硫胆丸。六神丸成分:麝香、牛黄、冰片、珍珠、蟾蜍、雄黄
,用于痈、疖、带状疱疹,使用时用开水调成糊状,外搽患处。金硫胆丸成分:鸡内金、硫磺、鸦胆子、木贼、仙灵脾,米糊少量。用于扁平疣、
寻常疣、跖疣,用法:摩擦患处。(三)皮肤病外治药的剂型11、药捻剂:是将腐蚀药加赋形剂制成细条状的药捻,插入细小的疮口中或瘘管
、窦道内,以引流祛腐,促其疮口愈合的药剂。化管药条:红升丹用冷水浸1天,去水阴干,研成细末,涂于经消毒而沾有米糊的绵纸条上。用
于皮肤感染化脓感染溃后形成的瘘管、窦道。二、针灸疗法(一)体针疗法用毫针刺入人体穴位,通过一定的操作手法,发挥经脉
的相应作用,调整气血和脏腑的功能,激发机体的抗病能力,以达到治疗皮肤病的目的的一种疗法。常用穴位:百会、风池、风府、大椎、曲池、合
谷、外关、足三里、三阴交、血海、风市、委中、气海、中脘、肺俞、肾俞等。操作方法:取穴以循经取穴、邻近取穴、压痛点取穴为主。依据的
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辨证原则。注意事项:选择病人舒适、医者易于操作的体位;过饥、过饱、疲乏状态不宜施针;妊娠期腹部不宜施
针;作好处理晕针、折针、弯针是的应急准备。(二)梅花针疗法又叫七星针疗法,是用5-7根针联合扣打于皮肤浅表穴位上或病变部位。
是具有促进气血流畅,止痒生发,软坚散结等作用的一种疗法。临床应用:斑秃、白癜风、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皮肤淀粉样变、痒疹、银屑病
、瘙痒症等。常用穴位:阿是穴,或循经取穴,或寻找病变处或附近或经络循行部位的结节、索块等为治疗点。操作方法:选好治疗部位后,按
常规消毒,用弹刺法,以手腕弹力上下扣打,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注意事项:皮肤红肿、糜烂、溃疡者不宜用;用针轻而匀,以不出血
或微出血为度。(三)三棱针疗法又称放血疗法,是以三棱刺破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三棱
针疗法对急、热、实、瘀、痛证有很好的功效。传统认为其治疗机理是通过改善局部气血运行,以达到开窍、散热、消瘀、散结、活血的作用。
临床应用:痤疮、斑秃、银屑病、丹毒、疖等常用穴位:委中、背部俞穴、耳穴、阿是穴(三)三棱针疗法三棱针疗法操作方法:1.
点刺法:手持三棱针,对准所要放血的部位或络脉迅速刺入0.3~0.5cm,随后迅速退出,使血液自动流出或稍加挤压是血液少量流出。每隔
2-3天1次。2.挑刺法:用三棱针挑破治疗部位的小血管,挤出少量血液。3.丛刺法:用三棱针集中在一个较小的部位上点刺,使
之微微出血。4.散刺法:用三棱针在病变局部的周围进行点刺,根据病变部位大小,可刺10~20针以上,针刺深浅须依据局部肌肉厚薄、
血管深浅而定。由病变外围向中心环形点刺,达到祛瘀生新,疏经洛络的目的。5.泻血法:以橡皮管结扎于针刺部位上端,令局部静脉充盈,
左手拇指按压于被刺部位到此为下端,局部消毒后,右手持三棱针对准被刺部位的静脉,迅速刺入0.3~0.5cm左右深,即将针迅速退出,使
血液流出,亦可轻按静脉上端,以助瘀血排出。(三)三棱针疗法三棱针疗法注意事项:1、严格消毒;2、刺入不宜太深,要避开较大
的血管;3、刺后少量出血,不宜出血太多;4、有自发性出倾血向者,不宜使用本法。5、身体瘦弱、气血亏虚的患者,不宜采用本疗法
。(四)耳针疗法耳针疗法,是以毫针、皮内针扎在耳廓上一定的穴位,通过耳穴与全身脏腑的联络,调节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
以达到治疗多种皮肤病的一种疗法。临床应用: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湿疹、银屑病、荨麻疹、痒疹、带状疱疹、扁平疣、斑秃等。常用
穴位:肺、神门、内分泌、肾、肾上腺、皮质下、交感、肝、枕等操作方法:选好穴位后,局部消毒,垂直刺入,留针30分钟左右,每隔10分
钟捻转1次,一般每2天1次,3-6次为1疗程。注意事项:严格消毒;起针后按压以免出血;耳廓有化脓性感染或创伤的部位,应避免耳针;
妊娠慎用。(五)火针疗法把针烧红后,快速烙刺患处来治疗皮肤病的方法,以火热消除病变。临床应用:皮肤化脓感染性皮肤病、淋巴结结
核等。操作方法:患处常规消毒,然后用1%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约2分后,将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左手固定患部,右手持针。迅速刺入患部
,然后立即将针拔出,用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注意事项:①施行火针后,针孔要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②使用火针时,
必须细心慎重,动作敏捷、准确,避开血管、肌腱、神经干及内脏器官,以防损伤。③火针必须把针烧红,速刺速起,不能停留,深浅适度
。④用本法治疗前,要做好病人思想工作,解除思想顾虑,消除紧张心理,取得病人配合,然后方可进行治疗。(六)挑治疗法挑
治疗法是在人体的腧穴、敏感点或一定区域内用三棱针挑破皮肤、皮下组织,挑断部分皮内纤维。是通过刺激皮肤经络,使脏腑得到调理的一种治疗
方法。有调理气血、疏通经络、解除瘀滞的作用。临床应用:肛周瘙痒症、外阴瘙痒症、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毛囊炎等常用穴
位:可辨证选穴,一般以背部俞穴为主;或在第7颈椎棘突平面,下至第5腰椎,两侧至腋后线的范围内,找明显压痛点或找针头大小,略带光泽的
丘疹2个作挑治点。(六)挑治疗法操作方法:挑治前局部常规消毒,用小号三棱针刺入皮下至浅筋膜层,挑断黄白色纤维数根,挑毕以消毒纱
布敷注意事项:注意无菌操作,挑治后一般3~5天内禁止洗澡,防止感染对孕妇、有严重心脏病、出血性疾病及身体过
度虚弱者禁用本法有疤很痕体质者不宜用本法(七)穴位注射疗法穴位注射是将药水注入穴位内,既有针刺穴位的功效,又有药物本
身作用的一种疗法。临床应用: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银屑病、荨麻疹、带状疱疹、斑秃等。常用穴位:足三里、内关、曲池、外关、血海
、大肠俞、长强穴位注射使用的药物:VitB12注射液,普鲁卡因,抗组胺制剂,中草药注射液、强的松龙等(七)穴位注射疗法操作方
法:用注射器抽取药物(每穴位常用量为一般注射量的1/10~1/2,每穴以0.5ml~1ml为宜),进针得气后,回抽无血将药物缓慢
注入,每日或隔日1次,5~10次为一疗程。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使用普鲁卡因等致敏药物要先作皮试
选用穴位尽量轮换(八)穴位埋线疗法穴位埋线将医用羊肠线埋入有关的穴位中,使其持续的刺激,发挥该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的
一种外治法。临床应用: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慢性湿疹、斑秃、神经性皮炎常用穴位:大肠俞、足三里、阿是穴等操作方法:(1)
穿刺针埋线法: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将长已消毒的羊肠线,按需要长度剪一段,放置在穿刺针管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
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倒所需的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覆盖消毒纱布。每次
可用1-3个穴位,一般20-30天埋线一次。穴位埋线的操作方法(2)三角针埋线法:在距离穴位两侧1-2cm处,用龙胆紫作进出
针点的标记。皮肤消毒后,在标记处用0.5-1%的盐酸普鲁卡因作皮内麻醉,用持针器夹住带羊肠线的皮肤缝合针,从一侧局麻点刺入,穿过穴
位下方的皮下组织或肌层,从对侧局麻点穿出,捏起两针孔之间的皮紧贴皮肤剪断两端线头,放松皮肤,轻轻揉按局部,使肠线完全埋入皮下组织内
。敷盖纱布3-5天。(3)切开埋线法:在选定的穴位上作浸润麻醉,用刀尖刺开皮肤(0.5-1.0cm),先将血管钳探到穴位深处,
经过浅筋膜达肌层探找敏感点按摩数秒钟,休息1-2min。然后用0.5-1.0cm长的羊肠线4-5根埋于肌层内。羊肠线不能埋在脂肪层
或过浅,以防止不易吸收或感染。切口处用丝线缝合,盖上消毒纱布,5-7天后拆去丝线。穴位埋线注意事项穴位埋线术后反应1正常
反应2异常反应(九)划耳疗法划耳疗法是割划耳部皮肤使其少量出血,通过耳穴等作用,以调节机体气血等机能的一种外治法。
临床应用:神经性皮炎、斑秃、脂溢性皮炎、白癜风、银屑病操作方法:1、以左手中指顶住患者耳壳背后,以大指次指提起耳尖部
,按常规消毒,用消毒手术刀片在双侧对耳轮下角部,划破皮肤2-3mm,放血2-3滴,压以消毒棉球,胶布固定。每5-7天划1次,5-1
0次为一疗程。2、以左手中指顶住患者耳壳内侧,以大指次固定耳尖部,在耳背找到明显静脉,消毒后,用手术刀片与静脉呈垂直方向
切开皮肤,放血2-3滴,压以消毒棉球,胶布固定。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贫血、体弱、有出血倾向者不宜采用。(十)割治
疗法割治疗法是在人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手术刀切开皮肤,割除皮下少量脂肪组织,在切口部位行一定机械刺激的一种外治疗法
。临床应用: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慢性荨麻疹、银屑病操作方法:选定穴位,常规消毒、局麻后,以手术刀纵行切开皮肤0.5-1cm
,用血管钳提夹少许脂肪组织,并剪去,覆盖消毒纱布。每周1次,2-3次为一疗程。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2)有严重
心脏病、出血倾向者不宜采用(十一)放血疗法放血疗法一般是在委中穴作经络刺激,然后挤出少量的血液,以疏通经络、活血祛瘀
,使气血调和的一种疗法。临床应用:复发性丹毒、银屑病、慢性疖病、毛囊炎等操作方法:先于委中穴按摩十余次,按常规消毒,以2-3
cm的毫针刺委中穴,有强烈酸麻、胀感为度,行针10-20分钟,再缓慢拔出针,用力挤压针眼,使其出血3-5滴,再以碘酒、酒精消毒,
覆盖消毒纱布。每3日1次,8-10次为一疗程。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动
作缓慢,取俯卧位为宜孕妇及身体虚弱者(十二)艾灸疗法(十三)拔罐疗法(十四
)磁穴疗法(十五)发疱疗法将刺激性的药物贴敷在某一特定点或穴位,使皮肤发疱,达到泄毒消肿,调整脏腑机能,激发人体自身抗
病能力的作用的一种疗法。临床应用:神经性皮炎、白癜风、慢性湿疹等常用的发疱药:毛莨、蒜泥、白芥子、巴豆霜三、其他疗法
(一)滚刺疗法滚刺疗法是用带小钝刺的滚筒在病变部位推滚,使局部气血流通,达到活血止痒作用的一种疗法。可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皮肤淀粉样变等。(二)划痕疗法划痕疗法是用手术刀片在病变部位,划破表皮,使局部气血通畅,毒血宣泄,达到活血祛瘀、解毒止痒作用的一种疗法。可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皮肤淀粉样变等。三、其他疗法(三)开刀法开刀法是运用各种器械和手法操作,使局部脓液排出,腐败组织脱落,或消除赘生物以到达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疖、痈、毛囊炎、甲沟炎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皮肤科疾病因其简便、有效、副作用小而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同。希望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将来中医特色疗法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值成的艾柱或艾条,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通达气血、温经活络,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有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隔姜灸、温灸器灸等临床应用:神经性皮炎、荨麻疹、慢性湿疹、鸡眼、寻常疣、跖疣注意事项:外感发热、过饥、过饱、酒醉禁灸拔罐疗法又叫吸杯疗法,是利用燃烧或温热的作用,减少罐中空气产生负压,使罐口吸附于皮肤,造成局部淤血现象,以调节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的一种疗法。临床应用: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毒虫咬伤、冻疮操作方法:用长镊子钳住95%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底一闪,迅速撤出,马上将火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此时罐内已成负压即可吸住。注意事项:孕妇及年纪大且患有心脏病者拔罐不宜用。应用磁场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或病变部位,达到镇静止痒、消炎止痛的一种治疗方法。可用于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硬皮病、斑秃、结节性红斑等。磁穴疗法的材料有磁片和器械两种。
献花(0)
+1
(本文系河南咳喘网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