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篇文言
乾
元是善之首,亨是美之聚,利是义之成,贞是事之
本。君子体察仁爱以率领众人,荟萃美好以符合礼制,
恩泽万物以倡明道义,恪守正道以干成事业。君子践履
这四项德行,就是“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讲啥呢?子曰:龙者,俭约之德,
不随流于世俗,不成就于虚名,隐退并无烦恼,不被理
解也不忧伤,乐意就做,不情愿就不干,认定了则不动
摇。此“潜龙”也。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讲啥呢?子曰:凡
俗之言就姑妄听之,凡俗之行须谨慎小心。抛弃邪恶,
保存诚挚,有益于社会却不逞强,品德博施去感化民众。
所谓“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子之德也。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讲啥
呢?子曰:君子需要增进才德、成就事业,靠忠信方能
增德,靠言行立诚信方能成就事业。只有知道目的仍全
力以赴,才可与之议幾要;只有了解后果仍全力以赴,
才可与之讲大义。这样,居上不骄,居下无悔,做到朝
乾夕惕,虽然面临危难也无闪失。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讲啥呢?子曰:上下无
常,并非举止失当;进退不定,并非脱群离众。君子增
进德行、成就事业,需因时制宜。所以“无咎”。
2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讲啥呢?子曰:声
律一致则成共鸣,情趣一致则相吸引,水流处则湿,火
近处则燥,云随龙而涌,风随虎而起。圣人有所作为,
万物有目共睹。原本阳性之物就向上亲和于天,原本阴
性之物就向下亲附于地,此乃物从其性之理。
(上九)“亢龙有悔”,讲啥呢?子曰:尊贵得高高在
上,便失去基础,失去民众,贤人在野不能辅佐。这样,
一旦有事,就生悔咎。
“潜龙勿用”,地位低下。“见龙在田”,时机不宜。
“终日乾乾”,处事态度。“或跃在渊”,自我磨砺。“飞
龙在天”,上面施治。“亢龙有悔”,至极招灾。乾元“用
九”,天下大治。
“潜龙勿用”,阳气还处于潜藏阶段。“见龙在田”,
天下万物生机绚烂。“终日乾乾”,与时同行。“或跃在渊”,
乾道变化。“飞龙在天”,天赐良机。“亢龙有悔”,时机
已尽。乾元“用九”,可见天道规律。
乾之本,肇始而且畅通,“利贞”乃其性情。乾一开
始就美好利于天下,从不言其功。伟大啊!博大之乾,
刚健、中正,是其纯粹之精神,凭藉六爻大加发挥,旁
通万物情状,时势如六龙巡天。行云降雨,天下安泰。
君子以成就德行为准则,日常见于行动,修养见于
言语。隐而未见,行而不成,乃君子不为。
君子求学为积累,发问为思辨,宽厚处世,仁爱处
事。所谓“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即君子这些品德。
3
第三爻是刚爻骑乘刚爻,未得适中之位,且上不达
天、下不着地。因而只有朝兢夕惕,才能处危无咎。
第四爻亦刚爻叠乘,未居适中之位,也上下不着天
地,其间不利人居,因而“或跃在渊”。之所以“或”,
在于疑惑小心,所以“无咎”。
真正的大人要像天地一样有德,像日月一样光明,
像四时一样有序,像鬼神一样知凶吉。寻天之理则天不
违,有后天之为则循天道。天尚且无违逆,又何况人,
何况鬼神?
“亢”说啥呢?知进不知退、知存不知亡、知得不
知失。这局限于圣人么?知晓进退存亡而又能正确把握,
难道仅仅局限于圣人?
坤
坤,阴柔至极,主动则能刚强,但本质文静品德端
方。得到主人而进入常态,容纳万物使之昌茂。坤道,
在于顺乎自然,秉承天意而为。
积累善行之家,必有意外之
喜;累积恶行之家,必有未期之
灾。臣弑君主,子弑父亲,决非
一时半日之故,其由来是逐渐积
淀的,往往出于未能及早辨识。
所谓“履霜,坚冰至”,是说顺其自然。
直,立身正直;方,道义原则。君子恭敬自律以正
己身,道义待人以树正气。为人正,正气立,则高尚之
德不会孤立。所谓“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在于从不怀
4
疑自己的作为。
阴柔虽然蕴含美好,仅此而随从大王,不宜贸然成
事。坤阴乃地道,妻道,臣道。地之道,本身无所成就,
成全之德而终有好结果。
天地变化,草木繁茂;天地闭塞,贤人避隐。所谓
“括囊,无咎无誉”,是说凡事谨慎。
君子透过中正之黄色掌握其中的道理,凭藉尊位以
容纳自身,美在其中,进而舒展身手,发展事业,至美
之极。
暗自怀疑阳刚必然引发争战。由于嫉恨自己无阳刚
彰显,故自诩为龙,但终究不离本类,而有血性。所谓
“玄黄”,天地颜色间杂,天为玄色,地为黄色。
注说
《文言》亦称《文言传》,分别注解《乾》《坤》两篇,以乾
坤统领全书的角度阐发乾坤大义。
⑴“元亨利贞”注说的典故始出《左传襄公?九年》:“元,体
之长也;亨,嘉之会也;利,义之和也;贞,事之干也。体仁足
以长人,嘉德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文言》
引用,“體之長”易为“善之长”,“嘉德足以合礼”易为“嘉会足
以合礼”。
⑵子曰:先师说或孔子说。孔子晚年好《易》,多有读《易》
心得。《易传》诸篇中“子曰”,或记孔子言,或托孔子名。
⑶龙:东方苍龙七宿。
⑷六龙:乾卦六爻时位,喻比苍龙行空时机。
⑸黄:五色黄居中,五行土居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