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论快乐
2014-04-01 | 阅:  转:  |  分享 
  
论快乐

厚德

快乐是求之难得的一种情绪。它因人而已,因时而已,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对于快乐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有人追求物质上的愉悦,有人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有人以权高位重为乐,有人以醉卧山林为乐,有人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有人大肚能容,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古人有豁达者,“天生万物,惟人为贵,吾得为人,一乐也;男贵女贱,吾得为男,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孟子曾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在我们今天看来,很平常的父母身体康健,弟妹平安无事,孟子称之为大幸福也;居仁由义,俯仰无愧,坦坦荡荡,无惑无惧,孟子也认为是可大乐之事。子夏问曾子什么为乐?曾子曰“有亲可畏,有君可事,有子可遗,此一乐也;有亲可谏,有君可去,有子可怒,此二乐也;有君可喻,有友可助,此三乐也。”

由此可见,儒家之乐与权力、财富之类外在事物无关,乃德性、精神、五伦之乐,乐在“事君、奉亲、教子、交友”等行为之中,更乐在心灵生活的充实光辉和精神境界的博大崇高上。儒者能明心见性,反身而诚,自然万物皆备于我,圆满自足,无待于外无赖于物,富亦乐贫亦乐贵亦乐贱亦乐顺亦乐逆亦乐,无事不可乐无处不可乐。在生活中快乐,在快乐中生活。

孔子也有“三乐”之训。《论语·季氏》,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以礼乐调节言行、调和情绪为乐,以称赞他人,引导他人向善为乐,以多多结交贤能之友为乐,这都是有益之乐。《论语》开卷就是写孔子之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仍然是乐。孔子自称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自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他还赞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乐,乃是儒家思想的内在性质和基本特征之一。宋明理学甚至将寻找“孔颜之乐”视为重要的题目。

如今的生活方式与二千多年前的古代已大不相同,娱乐项目日新月异,声色犬马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益、损之乐当有新的内容,新的标准。不过,孔人讲的基本原则并不过时。人的本性都追求快乐,向往幸福。快乐与幸福不仅是普遍的现实问题,也是古今中外思想家们研究的理论问题。研读《论语》,可以对孔子的相关思想作出如下结论:其一,孔子很重视“乐”,多次谈论“乐”;其二,孔子并不否认物质生活和个人自由的快乐;其三,孔子实际上认为快乐与人的思想和道德有关,不同品行的人有不同的快乐追求,物质生活和个人自由的快乐要有礼,有节,否则于己于人就有害了;其四,孔子推崇精神生活的快乐。

孔子好学,好思,直至终年,每有心得,其乐怡然。此种喜悦难以向外人细说,而非同道者亦难以领会此种高层次的快乐。

“乐节礼乐”,这里所说的“礼”,在古代是指社会的宗法等级制度、社会道德规范以及人的行为准则,它包括各种礼节以及我们今天的礼仪的范围。“乐”在古代指用于治理国家和教化百姓的雅乐。“礼乐”,我们今天可以在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意义上来使用。“节”指对行为要有节制。孔子主张,我们的所作所为,都必须遵循社会的法律原则、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果不加节制乃至放纵自己的行为,不仅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和个人成长不利,也可能会对社会、对他人造成某种程度的伤害。如果社会中每个人都能以公认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对自己的言行负责,那么,不仅于社会有利,也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利,同时也会使自己心安理得地去生活,并获得生活的真正乐趣。

“乐道人之善”,反映出孔子非常赞赏那些好称人之美的行为,这和孔子所说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精神是一致的。以称道人之美为乐,既是一种与人为善的态度,也是一种美德。这与那种投其所好而只在人前说漂亮话的虚浮态度有根本的不同,更与那种喜欢背后议论别人缺点的态度和做法迥然有异。古人说,“流言止于圣者”,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是乐于道人之善、称人之美的人,当然也就不会去传播种种不利于他人的流言飞语了。

“乐多贤友”,孔子这里提倡的,既是一种有益的交友原则,也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什么是贤友,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孔子主伙“三种朋友是好朋友,是贤友,三种朋友是坏朋友。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与谄媚奉承的人交朋友,与圆滑虚伪的人交朋友,与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孔子还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这是说,多与贤能之友交往,就如同进入芝兰氛芳的房室,时间久了反而闻不到其香味,是因为自己已与花香融为一体了。孔子以此借喻,交友常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效应,多交贤能之友,就会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和知识启迪,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良好生活氛围。

孔子对三乐的论述是很值得今人学习和研究的。孔子在提倡“益者三乐”的同时,也告诫人们要远离有害的“三乐”,他认为,如果一个人不去节制骄纵放肆的行为,乐于游荡闲佚的生活,沉溺于饮食宴请的低级庸俗之中,不仅对社会不利,对自己个人的身心也是极为不利的。

一个人的乐趣可以看出一个的修养与品位。有人说,看一个是不是有出息,是不是有质量,不仅要看他八小时之内在做什么,而且要看他八小时之外在做什么。你的乐趣在哪里,你的心思就会放在哪里,你的人生收获也就会在哪里。

老子在《道德经》里也似乎预测了现代社会的状况,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混杂的色彩会让人眼花缭乱;烦躁的声音会阻塞人的耳朵;繁多的食物会让人舌不辨味;驰骋狩猎,人心会激荡不能自抑;追求珍奇的财宝,会损害人的操行。因此,有品味的圣人,只求安饱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摒除外界纷乱的干扰,保持安宁祥和的境界。老子描绘的图景正是现代社会的真实写照。放眼望去,滚滚红尘,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纸醉金迷。震耳欲聋的摇滚,激烈对抗的游戏,忽上忽下的股市,数不胜数的美味,斑驳陆离的服装……整个社会就是欲望的海洋,徜徉其中的人们不知不觉地失去了自己。

而更为可怕、可悲的是,沉醉在其中的人们,还自认为是现代生活方式,把那些敬而远之的人视为时代的落伍者。殊不知,他们在放纵的“快乐”中麻醉了自己,浪费乃至葬送了自己有意义的人生。这种所谓的现代快乐其实不是真正的快乐,只是一种动物式的快感而已,放纵之后,依然是排遣不去的落魄、无聊、郁闷与寂寞。

有的人以我行我素,放纵自我为快乐,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乐骄乐”。这种人不知道用礼、用乐节制自己,而以骄纵为乐,导致自盲、情乱、心狂,超越社会道德伦理底线的性淫乱,麻痹自我的吸毒,整日沉醉于虚无的网络世界而不能自拔。很明显,这些人得到的只是暂时的快感,绝非真正的快乐。艾滋病的泛滥已经为人类敲响了警钟。

孔子所说的“乐佚游”就是以闲游浪荡为快乐,整天不干正事,游手好闲,吊儿郎当,缺乏人生的目标与设计,好逸恶劳,仿佛行尸走肉一般,能够“啃老”的则啃老,没有办法的则小偷小摸,乃至于发展到坑蒙拐骗,刑事犯罪,危害社会。

“乐宴乐”,是以大吃大喝为人生乐事,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吃来吃去吃出了“非典”,吃出了“禽流感”,吃出了糖尿病,吃出了肥胖症。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评注损者三乐说:“骄乐,态放自骄,不知节制,认此为乐,忧苦随至;佚游,惰佚游荡,出人不节,日有所损而不自知;宴乐,晏安沉溺之乐,必有损。求乐,人之常情,然当辨损益。世人各争占尽乐处,而不知其所乐之有损,亦可悯。”

台湾著名散文家林清玄,写过一篇散文,说他有一个朋友,有一次请他写幅字,要挂在他书房里。要求他写得越简单越好,要让他每天看了以后,就觉得有用的一句话。林清玄想了想,信手写了一个:“常想一二”。为什么要写这么四个字?朋友看不懂。林清玄解释道:大家都说,在这个世界上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我们就算认可了。在这个世界上,不如意事常八九,那起码还有一二如意之事。我帮不了你太多,但我要告诉你,就常想想一二吧!想想那些快乐的事,去放大快乐的光芒,去抑制心底的不快。这就是一个朋友能够为你做的最好的事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的,安贫乐道的朋友。

可以看出,孔子列出的三种“有益的快乐”,都是向内求的,是通过自己人格的完善与升华,体验到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的快乐,这种快乐让我们心旷神怡,有一种人生的超拔与进阶,体验到做人的真实与美好。

而孔子列出的三种“有损的快乐”,都是向外求的,都是沉迷于骄纵奢华的物质享受中,沉迷于脱离现实的感观刺激中,如果离开了外在的灯红酒绿,离开了外界的喧闹与刺激,这种人就像沉入了十八层地狱,百无聊赖,乃至于万念俱灰,不知身在何处,更不知明天在哪里。

究竟追求什么样的快乐,是内求还是外求,决定不同人的不同境界,也最终决定了不同人的不同人生。























2









献花(0)
+1
(本文系见善如不及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