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爱爱医资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第四届骨科康复会议
2014-04-05 | 阅:  转:  |  分享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

唐六一

z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多发病。。

z年轻化趋势:久坐、肥胖、过度运动等。

z人口老龄化。

z病情呈现复杂化。

?腰椎退变病理:

(一)椎间盘退变:

(1)软骨板:磨损、反复微小损伤,产生软骨囊样变

性和软骨细胞坏死与纤维环附着处发,

生松弛、脱落。

(2)髓核:失水、萎缩,弹性减低。

(3)纤维环:磨损产生网状变性失去正常形态和韧

性性。

整个椎间盘的弹性和抗负荷能力减退,

在各种负荷的作用下(压缩、旋转、牵伸

等)椎间盘容易在其受应力最大的部位等),,

即纤维环后部由里向外产生裂隙,甚至突

椎变窄出。同时椎间隙变窄。

椎间盘可以从10几岁开始退变50岁,岁

时约97%出现退变。

(二)骨韧带与小关节退变:(二)骨、:

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和纤维环松弛导致,

该节段不稳。

(1)椎体:受附着的纤维环和韧带牵拉刺激,引

起骨赘形成。

(2)小关节:关节突之间的力学关系发生变化,

关节突软骨受不正常磨损,逐步变粗糙甚至剥脱,

游离。同时软骨下区骨密质增加,关节周围发生

新生骨,关节变厚增生。增生关节突向前内,、。、内

侧突入椎管,造成侧隐窝和椎管的狭窄。

(3)椎板、黄韧带:反复应力刺激,椎板、黄韧

带及关节囊增厚正常椎板的厚度为5退变。mm,

致椎板增厚可达10mm,病变节段相邻椎板的间

隙变小甚至消失黄韧带可由正常的4增厚,。mm

到8mm或以上。这些病变均可导致椎管狭窄。

腰椎退变病理

骨赘





节段不稳关节突退变增生

椎管狭窄

椎间





退



椎板、黄韧带增厚



退





性疾







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症状的机制z:

1机械压迫学说: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根产生

直接压迫,使神经根产生变形、移位和神经内压,、

增高,直接刺激而产生疼痛症状。

2化学刺激学说:髓核内所含烯糖蛋白对神经

根有强烈的化学刺激性突出髓核在神经根周围,

弥散性刺激,因而产生了化学性神经炎引起症状。

3自身免疫学说:髓核本身是封闭组织,

椎间盘破裂后髓核暴露新生血管长入,,

髓核内的糖蛋白和B蛋白成为抗原。。

这些抗原的刺激产生免疫反应,免疫

性炎症对感觉神经的刺激产生了疼痛症状。

z临床表现

症状:

(1)腰痛:常见症状。突出程度轻,压迫神经根不明

显。叩痛不明显,有压痛,有时压迫产生放射显。,,

性疼痛。椎旁肌紧张。

(2)腰腿痛放射性(),。

突出椎间盘对神经根产生压迫或者刺激,神经

根支配区域产生疼痛麻木。因为大部分突出在

下腰椎(L4、5,L5S1),放射痛多沿坐骨神

经根分布,即由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后外

侧至外踝、足背、足跟或足底。、、。

(3)高位腰椎间盘突出压迫L1~3神经

根,可以出现相应神经分布区腹股

沟或大腿前内侧痛。。

(4)间歇性跛行:患者行走一定距离后

感腰部和腿部痛麻木加重蹲或、,

坐休息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常伴有椎管

狭窄。

(5)下肢麻木,沿受压神经根区域分布

肢无力或部分减弱瘫痪括约性功(6)下、肌及性功

能障碍。

体征:

(1)腰椎活动度减少()。

(2)压痛及放射痛:病变棘突间隙压痛,并沿神经根

分布区域的放射痛。

(3)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征)及加强试验(Bragard

征)(+)。如果突出髓核较大,抬高健侧下肢也

可因牵拉硬脊膜而累及患侧诱发患侧坐骨神经放

射痛。

(4)神经根支配区域损害体征:感觉减弱,肌肉萎

缩、肌力下降,膝反射或踝反射减弱。

(5)病理征(-)病征

影像学:

X片:腰椎退变的表现。增生,突出节段椎间隙狭

窄痛性侧凸等窄,。

CT: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直接征象,能提供椎

间盘突出大小、方向、椎管狭窄及其程

度,小关节的退变情况等。度,。

MRI:了解椎间盘退变程度,显示有无椎管狭

窄排除神经病变及椎体结核肿瘤等窄,。

椎管造影:目前少用,必要时行椎管造影更

能直接显示神经压迫程度,神经根的病变。

依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腰椎间盘突出症?,

从程度上分为: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分为

从髓核突出的方向分为:中央型、外侧型、

极外侧型。

?诊断

依据症状、体征和影响学资料,确保三者

的一致性。

定位诊断:

1下腰椎神经根走行特点:

神经根发出后行走一段距离出椎间孔。

因此,(1)L4、5突出,外侧型压迫腰5神经

根;极外侧型压迫腰4神经根。根;

(2)L5S1突出,外侧型压迫骶1神

经经

根;极外侧型压迫腰5神经根。

2腰4神经根损害:膝反射减弱,胫前肌力减

弱,小腿外侧感觉减弱。

腰5神经根损害拇长伸肌力减弱外踝足腰:,

背麻木。

骶1神经根损害:踝反射减弱,足底感觉减

弱弱。

3高位突出:股神经损害表现。

鉴别诊断:

重点应鉴别有病理征(+)的脊髓损害的疾病。点别有征脊损害疾

治疗

保守治疗:疗

绝大多数病人通过保守治疗而得到症状消除,

病情缓解。。

1腰椎牵引:

(1)缓解腰背部肌肉痉挛纠正脊柱侧凸(),。

(2)使椎间隙增宽,有利于突出物部分还纳,

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

(3)快速牵引瞬间力量作用于后纵韧带使张应()

力明显加大,对突出物产生向腹侧的压力。

(4)椎间孔增大,上下关节突关节间隙

增宽,对关节滑膜的挤压减轻,使疼

痛缓解或消失。

2推拿按摩:缓解症状。

3封闭治疗,小针刀等等。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时应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1具有明显腿痛特别是膝关节以下的腿痛,。

2典型的神经激惹或压迫症状。

3明显的神经根受刺激和损伤的下肢体征,其出

现体征的分布区域与突出的节段致一致。

4确切的影像学表现,CT及MRI显示有肯定证

据,并能解释其临床现象。

5诊断明确,经1~3个月的正规非手术治疗无规非手术治疗无

效。

6合并神经功能丧失(如踝瘫)或大小便功能障()

碍等:视为绝对指征,不需保守治疗。:,。

手术禁忌证:

1症状轻,对生活工作影响不明显者。,。

2影像学表现不确切者。

合并癔病抑郁症等相对禁忌

女,36岁,轻微腰痛,

体检CT如上图。未手术。

3、(证)。

手术方式

1微创手术:椎间盘镜、椎间孔镜等。

2单纯椎间盘摘除:开窗、半椎板、全椎板。

3椎间盘摘除内固定融合。。

4非融合:经椎弓根、棘突间、椎体间(人工椎

间盘置换))。

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

?重建脊柱稳定性:

使用内植入物重建脊柱稳定性:1)即刻稳定,

效果确实2)早期康复3)减少复发。)。)。

1固定融合术仍是重建脊柱稳定性的“经典手术”。

2非融合动力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的目的是,保留活动

节段、控制脊柱异常活动、分担脊柱负荷、预防邻椎

病。主要应用于早期、退变轻的病例,有一定局限。病。、,定局限。

但目前仍缺乏长期疗效观察,如动力固定承担负荷长

期是否导致装置的松动和疲劳等。

腰5骶1椎间盘突出摘除术后固定融合腰骶

Coflex棘突间动态固定

Wallis棘突间动态固定

腰2、3椎间盘突出摘除术后椎弓根经动态固定

腰45椎间盘突出摘除术后经椎弓根腰、

动态固定



工工

腰椎

间间

盘置

换换

男38岁腰椎间盘男,岁,

突出伴双踝瘫。摘除

+固定融合

病情复杂化:

随人口老龄化椎间盘多节段突出,、

腰椎不稳甚至滑脱、椎管狭窄、腰椎侧凸

可能同时存在。

大多数需手术治疗。。

退变性侧凸、

椎间盘多节段

突出、椎管狭

窄、滑脱

术后康复:

1)早期下肢主动和被动防止神经根粘连(神经

康复)、防止肌肉萎缩。

2)中后期肌力训练(特别是腰背肌,如飞燕)(,

式),平衡训练,恢复活动度。

3)身体其他部位康复)。

4)根据手术方式和术中情况:下床训练。

献花(0)
+1
(本文系河南咳喘网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