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认识胃食管反流病
2014-04-06 | 阅:  转:  |  分享 
  
认识胃食管反流病



作者:金慰群

摘自:《银潮》杂志2012年第5期第51页



以烧心、泛酸等为主要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闯入现代人的生活,已不鲜见。据有关资料统计,北京、上海地区2005-2010年调查显示该病患病率为5.77%,其中肥胖者及有家族病史者患病几率则更大。

现在认识到这病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健康人位于食管与胃连接部位有一个类似“阀门”样的结构,进食时食物随着食管蠕动被推进胃内,然后迅速关闭,能够起到防止胃酸逆流腐蚀食管的作用。但胃食管反流病的病人,因这道“阀门”关闭不紧,或者食管蠕动能力削弱,加之胃排空延缓和十二指肠逆动能力的加强,往往使胃内压超过食管内压,结果夹带胃酸、胃蛋白酶等消化液和食物逆流上涌,直接侵蚀食管粘膜,长期得不到纠正,就会出现烧心、嗳气、上腹不适、吞咽困难或有异物感等症状,通常夜间睡眠时症状会更加明显或频繁。此外,吃了不易消化、胀气、刺激性食物,或暴饮暴食,吸烟酗酒后,仰卧弯腰、举重搬物都很容易出现反流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主要可分作三种类型:糜烂性食管炎(即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食管炎和巴雷特食管炎(Barrett)。其中以非糜烂性反流食管炎的发病率为高,而且极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糜烂性食管炎可并发食管溃疡、狭窄;巴雷特食管有可能发展为食管腺癌。目前,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因果关系还尚不清楚,据推测可能与微颗粒吸入物刺激喉部或者跟反流物刺激迷走神经反射有关,因为食管内有连接气道与肺的神经。这也许造成某些患者明明是消化科疾病,却跑到呼吸科、心脏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找医生就诊,结果走了弯路,还延误了治疗最佳期。

现今,对付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药物有奥美拉唑(洛赛克、奥克)、兰索拉唑(达克普隆)、泮托拉唑(潘妥洛克)、雷贝拉唑(波特利)、埃索美拉唑(耐信),这些药物在胃内有食物刺激下才能有效关闭胃壁细胞生产胃酸的质子泵,几乎能完全阻止胃酸形成,从而为受损伤的食管组织赢得时间。但这些药物也有潜在的副作用,如胃肠气胀、消化不良、腹泻、稀便及腹痛胃痛。其中以埃索美拉唑抑制胃酸作用最强。据报道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8周后,可使96%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愈,也能很好地缓解患者的症状。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症状逐步减量。我国著名消化科专家林三仁教授指出,对所有食管外反流综合征患者,可据经验每日2次足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8~12周后,建议采用降阶梯维持治疗,用最小剂量以满足充分的症状缓解。

除了上述质子泵抑制剂外,对付反流病的药物还有组胺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这一类药物抑酸作用要比质子泵抑制剂逊色,它们是以抑制迷走神经兴奋性与组胺活性,降低胃内酸度起到治疗作用。但这一类药物比较安全、较少有副作用,偶见有口干、眩晕、倦睡等。医学研究发现,人的胃酸分泌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上午分泌水平较低,进餐虽能缓解胃内酸度,但餐后2小时胃酸分泌趣高,容易发生胃酸反流。有些人晚间至午夜后胃酸分泌可达至每天的最高值,这与这些人迷走神经兴奋增高与组胺活性增强有关。由于睡前胃内无食物的刺激,质子泵大多处于静止的非工作状态,所以拉唑类质子泵抑制剂难以阻挡夜间胃酸分泌高峰,倒是价廉的组胺H2受体拮抗剂却能大显身手。因此,临床医生常采取20毫克的法莫替丁(或者150毫克的雷尼替丁)在临睡前服用,可以相当有效缓解夜里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的烧心、反流等症状。

另外,达喜、威地美也是常用抗酸药物。这一类药物含有铝碳酸镁成分,能够中和胃酸、吸附胆汁以及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是非糜烂性反流病按需治疗的粘膜保护剂。餐后1小时或者在出现烧心等症状时嚼服1~2片,疗效可与质子泵抑制剂相当,而且价廉物美。

但是,有专家提醒过量服用抗酸药会导致胃功能降低,更容易发生细菌感染,进一步加重有关消化道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在以抗酸制剂为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同时,有必要注意促进肠胃动力方面的问题。多潘立酮(吗丁啉)、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等这一类药物能促进食道下括约肌“阀门”收缩,加强食管与胃动力,有助于减少食物反流对食管的刺激,起到缓解上腹部饱胀及烧心感的作用。使用这些药剂必需在餐前半小时吞服,以增强疗效。

对轻度烧心者不妨试试中草药,如取香菜籽、桂树叶末、姜黄粉、生姜末、甘菊花其中之一,加适量沸水冲泡再过滤饮用。对重度食管炎、巴雷特食管、较大食管裂孔疝或严重肺病症状者,可考虑施行腹腔镜下的胃底折叠术。

现今,胃食管反流病被认为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众多专家提出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是治疗该病酸度基础。

其一,远离烟酒,避免酸味、辛辣、产气、油炸及肥腻食物,这里包含不吃或少吃反假酱、蕃茄汁、柑橘汁、辣椒、大蒜、芥末、洋葱、汽水、可乐型饮料等等。有兴趣的患者可以养成记“饮食日记”的习惯,从中可检察哪些饮食食品对自己胃食管不利。对待“暗藏杀机”的危险食品,可以采取“惹不起,但躲得起”的规避方针,今后不去吃它或者很少吃它罢了。

其二,饮食用餐时必需细嚼慢咽,切忌囫囵吞枣,因为咀嚼食物时会刺激唾液腺分泌大量碱性唾液,它能中和一部分逆流而上的胃酸。晚餐进食避免过晚过饱,多些清淡蔬菜,少吃油腻肥甘,因为厚味肥甘之品最容易导致胃酸胆汁反流。

其三,体重指数超标者,应加强减肥措施。肥胖体型很有可能使得胃压增高,造成餐后反流的几率。

其四,为减少夜间胃液反流,可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并面向左侧安睡,因为这样的睡姿可以减少胃液反流而伤害食管的几率。

其五,尽量避免使用某些会引起食管下端括约肌“阀门”松弛的药物,包括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抗胆碱药(如阿托品、654-2)、降糖药(如格列苯脲)、降胆固醇药(如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平喘药(如舒喘宁、喘乐克)、治骨质疏松药(如阿仑膦酸钠)、硝酸酯类药(如消心痛)以及补钾药(氯化钾)和维生素C等。若有患者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期间必须要与上述药物同用时,则最好事前咨询正规的医生,避免因配伍不当引起其他问题。

最近报道,有一项研究发现低酸碱度食物对反流性胃食管炎的影响。各种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系统的作用,变成了人体能够吸收利用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中间产物影响人体的酸碱度。为了量化酸碱性的程度,人们将蒸馏水的pH值设定为7(即为中性)。凡pH值小于7,则称作酸性,越接近于1,其对人体酸性的影响越强烈;相反,pH值大于7,则称作碱性,越接近于14,其对人体碱性的影响越强烈。pH值每降低(/升高)1个单位,则其酸(/碱)性影响增加10倍。现在,研究小组召集到20位有反流症状,但从未接受过药物治疗的受试者,对他们安排为时2周、进餐pH值不得小于5的食物。研究结果显示其中17位在咳嗽、声音嘶哑等反流症状得到改善,有3位症状完全消失。专家认为,从现象上看,胃酸过多是引发反流的一个因素,但对许多患者来说,可能存在食管中的消化酵素是真正的症结。随着社会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壮大,人们越来越多地摄入了高度酸性食物与作为防腐作用以及矫味增味添加剂超标的加工类食品,因而引发慢性酸反流所致的食管癌有明显上升趋势,这不得不给一大部分人群敲响了警钟。



献花(0)
+1
(本文系360淘客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