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值班室里的对话:是什么让医生如此疲惫?
2014-04-06 | 阅:  转:  |  分享 
  


值班室里的对话:是什么让医生如此疲惫?



有位医生吐槽:“所谓犯贱,就是本月唯一的一天完整休息,我却跑回到医院里,因为实在是不放心。”这位医生牵挂的,是他的病人。



曾经有款很热的游戏叫作《主题医院》,在这个游戏里,玩家需要设计和经营一间医院。玩家要通过合理的医院设计和人事安排,经营并扩大规模、提高声誉、应付各种突发应急事件。游戏里充满了很多古怪和幽默,其中有一个细节,就是要注意不能让医生太劳累,否则会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医院经营。



游戏穿越到现实,是怎样的情况呢?



星期六早上8:30,当我出现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呼吸科病房的时候,医生们正在进行常规的早查房。侧身穿过满是加床的拥挤走廊,我放慢脚步数了数,一共九个穿着白衣的身影,以年轻面孔居多,也有两个看起来约四十多岁的医生。



12:05,我准备离开,一间由病房临时改造的办公室里除了值班医生,还有四位医生的身影,他们正在电脑前忙碌。送外卖的小伙子敲门进来,值班医生付了钱,却把饭菜放在一边,因为有家属过来反映病人出现头痛、烦躁症状。



作为一名医生,没有什么比这种场景对我再熟悉的了。我问他们:“你们感觉累吗?”一位女医生回过头反问:“你看累不累?你自己就是医生,还用问我们的感受吗?”到底是什么让医生如此疲惫呢?一阵沉默过后,大家开始了讨论。



医生不受劳动法保护



很多医生刚从业的时候都听过这句话。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医生不可能享受朝九晚五的作息制度,“早八点、晚八点”早已成为常态。有人开玩笑说,医生的工作就是“36524、白加黑”,意思就是一年365天不休息、24小时待命、白天黑夜连续干。



现在很多医院面对日益增加的门诊量,开始实施“无假日医院”活动,就是说,不管哪天,门诊(不包括急诊)都保证有医生出诊,甚至将出诊时间延长到很晚。我有一次晚上九点带孩子去挂急诊号,竟被告知门诊仍有医生值班。



网上流传段子说,医生和黑社会的相同之一就是“在月黑风高夜,接到电话,抄起家伙就往外走”。休息时间在家里被叫到医院,这样的经历,几乎每个医生都有。有一次,手足口疫情爆发,大批患儿涌进医院,夜班医生根本应付不过来,家长们怨声载道,医务科迅速协调抽调三位医生回到医院,这三位医生一直忙到第二天晚上才回家。其中有位女医生由老公开车送回医院,老公以为她很快就能回去,就在停车场等候,不知不觉竟一觉睡到天亮,婆婆听说后气得几天没理她。



夜班是医生的“必修课”,很多医院实行住院医师24小时值班制度,甚至夜班后也不能休息,28小时、36小时、48小时……连续工作时间没有最长,只有更长。总住院是医生成长必经的历练,常常需要医生连续在医院坚守岗位半年,甚至是一年。香港TVB拍了一部医疗题材的电视剧《oncall36小时》,用这个剧名大约就是为了体现医生工作的繁忙。



“我们不受劳动法保护,医院让我们怎么样上班就得怎样上班,在这个环境中,大家都一样,你能好意思说累、不干吗?”一位年轻医生说。



不仅仅累,是身心俱疲



“身体上的累不算什么,如果这份工作是愉快的,再累也会很有成就感。可是目前的情况是,身心俱疲,心理上的疲劳更让人难受。一位男医生这样说。”我的愿望很简单,就是能让我躲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没有病房或任何病人的打扰,安静48小时。能有这样的48小时我就满足了。“



众人附和,降低医生愉悦感的不是身体上的劳累,而是心理疲惫。”每一天上班,都是负能量的累积:拥挤的门诊和病房、嘈杂的环境、看不完的病人、莫名奇妙的指责、病人不信任的目光,当你从早到晚都被这些包围时,真的很难有好心情。当一名医生,压力太大了。“一位医生说。



最大的压力是对医患纠纷的恐惧。几乎所有医生都见过或经历过医疗纠纷,”患者走法律程序还好,问题是更多病人选择医闹。在医院门口拉横幅、摆花圈、设灵堂,周围的患者窃窃私语地议论,光那个阵势就让你烦透了,更何况还有人身危险。最讨厌的是很多医闹不达到目的就长时间纠缠不休,当事医生好几个月甚至几年都不能安心上班。“



“大多数患者是好的,也有人就奔着讹钱的目的来看病。碰到这种病人啥也别说了,就当自己倒了八辈子霉吧,被讹一次终身难忘。”一位女医生说,“其实,我们都想给病人好好看病,因为某些动机不良的病人,导致医生把病人当做潜在的''敌人'',采取防范性医疗,可做可不做的检查一定检查,漏诊、误诊伤不起啊!但受害的是谁呢?还是普通患者。没办法,经历过一次医患纠纷就知道了,真的耗不起。”



还有很多的压力源自医生自己。“作为一个医生,你的天职就是为患者解除病痛。医学是一门不断进步的学科,它需要终生学习。下班回到家很累,做完家务,还是要看书、看文献,学习最新的东西。其实没有人要求你必须得这样做,是你自己不能忍受自己面对病人却无能为力,这就是医生的使命感。”一位医生这样说。



在微博上,有位医生吐槽:“所谓犯贱,就是本月唯一的一天完整休息,我却跑回到医院里,因为实在是不放心。”这位医生牵挂的,是他的病人。在医院里,主动加班的情况很常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放心病人。“我总觉得,如果看不到我的病人,我一天都会隐隐不安,明明知道有值班医生在,还是会忍不住跑到病房来。”有位医生这样说。



教学医院里,在本已繁忙的临床任务之外,医生们还要负责带教和科研,每周定期到学校给学生们讲课或者在医院里带见习、实习同学,光是制作课件就要耗费很多时间。而在当前的医生评价机制下,没有课题、没有论文,连晋升职称都困难。“谁能受得了同资历的人都当主任、副主任医师了,自己还是主治医师?再难也得搞科研,咱真丢不起这人。”



不知道如何释放压力



上班的时候,是负能量的累积,回到家里也不一定轻松。家务、生活琐事、孩子的教育、老人陪伴,这些问题都压到医生的身上,有人感觉这是“不能承受之重”。



“有时候心情不好,回到家会冲家人发火。自己也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很难控制情绪。当初做医生,有个很大的动力是认为能够很好地照顾家人。而实际上,你根本顾不上管他们,小毛小病的都是家人自己挺过去。一想到这个就觉得特别亏欠家人。”一位女医生这样说。



有位刚参加工作的男医生告诉我,他现在每个月的工资不到两千块钱,每个月的房租就一千五,“幸亏在医院吃饭有补助,要不连自己都养不活。碰到有事情的时候,还得伸手向家里要钱,这让我很愧疚。”这位男医生准备明年结婚:“房子肯定是没有,奋斗几年再说吧。幸亏女朋友也是医生,彼此理解,要不可能连婚都结不成。”



“现在你觉得挺幸运,等你们结婚后就知道夫妻都是医生的麻烦了。两个人整天不沾家,没人做家务,没人带孩子,家不像个家的样子,矛盾也会爆发升级!”旁边的人打趣他。



“顾不了那么多,至少现在我们还挺好的。”男医生无奈地说。



种种压力累积在一起,医生们会正确释放压力吗?有人说会去健身,有人去逛街、看电影、吃东西。“其实也没有多大的作用,上班了还是不愉快。心里很清楚,不能带着情绪工作,否则会带来更多的麻烦,病人们不会体谅你心情不好。每天都那么累,慢慢的也就习惯了吧。”

至于看心理医生,没有人考虑过。



在这种状态下工作,每一位医生都在透支自己的生理或心理健康。看到越来越多的医生过劳死的新闻,更觉得痛心。医生,健康的守护神,如果连自己的健康都守护不了,怎样去保障病人的利益?



在《主题医院》的游戏里,医生劳累后会影响医院运转,甚至跳槽炒医院鱿鱼。但在现实中,医生们不管多劳累,还是要继续同样的工作,有人说“医生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现实社会是否也能制定出合理的人性化的“游戏规则”,并且遵守规则呢?



献花(0)
+1
(本文系老虎哥图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