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三章中药的性能
2014-04-07 | 阅:  转:  |  分享 
  
第三章中药的性能与功效第一节中药的性能一、四气五味(二).四气的确定四气的作用(四).四气与治则二
.五味(二)五味的作用气和味的关系气和味的关系三、中药的归经(三)归经的意义四中药的升降浮沉
浮:就是轻浮、上行发散的意思,能治病位在表的药物,都有浮的作用。沉:就是重沉、下行泄利的意思,能治病位在里的药物,都
有沉的作用。第2节中药的应用药物的“七情”:药物的“七情”:二、用药禁忌配伍禁忌(二)妊娠用药禁忌
:(二)妊娠用药禁忌:三、用量和用法四、煎药与服药煎药器具的选择明代李时珍说:“煎药并忌用钢铁器,
宜银器瓦罐。”广泛使用陶瓷砂锅。陶瓷砂锅具有受热均匀、散热慢、化学性质稳定、价廉等优点,所以砂锅为首选的煎药器具
。不宜采用铜、铁器煎药铁质器虽传热快,但其比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并能在煎制时与中药所含多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实践证明,采用铁质煎器煎煮的汤液色泽不佳,易产生沉淀。有的经过长时间的煎煮,使药液带有铁锈,甚至引起恶心、呕吐。煎药
前的饮片浸泡浸泡时间,应根据药材的性质而定。—般对花、茎、全草类药材为主的可浸泡20—30分钟,以根、根茎、种子
、果实类为主的药材,可浸泡60分钟,但浸泡的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引起药物酶解或霉败。煎药用水及加水量1.用水
煎药用水以洁净、少含矿物质或其它杂质为原则。目前所常用的是自来水、井水或洁净的河水等。常用的加水方法介绍如下
(1)将饮片放入煎锅内,加水至超过药物表面3—5cm为度,第二次煎煮可超过药渣表面1~2cm。这种方法既方便,又易于掌握·
(2)按每克中药加水约10mI计算,然后将计算的总水量取70%用于第一煎中,余下的30%留作第二煎用。
(五)汤剂的煎煮次数汤剂的煎煮次数,以多次煎比一次长时间煎煮为佳,一般需煎煮2—3次。因为煎药是药中成分溶
出的过程实验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煎出所含成分的80一90%,所以说,汤剂的煎煮次数,应该以两次或三次为最佳。(六)煎药的火候
煎药火力的大小,中医习称为“火候”。火候主要包括“文火”和“武火”;文火又称“慢火”、“弱火”,温度较低,水分蒸发
缓慢;武火,义称“紧火”、“强火”,温度较高,水分蒸发较快。火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汤剂成分的煎出。一般掌握“先武
后文”,即在沸前宜用武火,使水很快沸腾,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使之减少水分蒸发,以利于煎出药物的成分。根据各类
药剂的不同特点,煎药火候也有区别。(八)需要特殊处理的药物1.先煎先煎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药物溶解度,降低或缓解药物
的毒性(1)对矿物类、介壳类、动物的骨、甲、角及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被煎出的药物,应先煎15~30分钟。如生石膏
、寒水石、赤石脂、水牛角等等。(2)对有毒的药物,如乌头、附子等,要先煎1—2小时,通过先煎、久煎能达到减毒
或去毒的目的。乌头类药,因含乌头碱而有毒。久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次碱,进而分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只及原来的1/200。2.后下
后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1)对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藿香、木香、均应后下。
一般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入药即可。(2)对久煎后有效成分被破坏的药物,如钩藤、杏仁、
大黄、番泻叶等,均应后下。钩藤含钩藤碱,煎20分钟以上,其降压成分易破坏一般在煎好前10~15分钟入煎即可。3.包
煎(1)对花粉类药物,如松花粉、蒲黄;细小种子类药物,如葶苈子;药物细粉,如六一散、黛蛤散等等,均应包煎。
(2)对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物,如浮小麦、车前子,因在煎煮过程中易粘锅糊化、焦化,故需包煎。(3)对
附绒毛药物,如旋覆花等,采取包煎,可避免由绒毛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引起咳嗽。4.煎汤代水其目的是使药物充分煎出,
发挥疗效。煎汤代水的药物,质地泡松,用量较大,如葫芦壳等。一般先煎15—25分钟,去渣取汁,再按药剂类型,分头、二煎的
用水量和其它药同煎。5.烊化(溶化)对胶质类、膏滋类、糖类或无机盐类的药物,应于其它药煎得滤出液后,再入药液中溶
化,如阿胶、龟胶、鹿胶、枇杷叶膏、蜂蜜、饴糖、芒硝、玄明粉等。以免影响其它药物成分的煎出或粘锅。6.另煎对于一些
较贵重的中药,如人参等,为了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减少被其它同煎药物的吸收,可以另煎取汁,然后再兑入汤液中服用。·对于贵
重药品或成分易被破坏的药物,宜于研粉冲服,如羚羊角、牛黄等等。服药方法服法——服药的温度、服药时间一、服药温度.
1.温服一般汤剂均宜温服,特别是一些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瓜蒌仁、乳香等,温服可和胃益脾,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
2.冷服对呕吐病人或中毒病人均宜冷服。热证用寒药亦可冷服;真寒假热,宜热药冷服。3.热服对解表药、寒证用
药均宜热服,以助药力;真热假寒,宜寒药热服。此外,对易于恶心、呕吐的病人,宜在服药前,先嚼一片生姜或橘皮,然后再服,可防
止呕吐。二、服药时间服药时间,必须根据病情和药性而定。1.滋补药宜在饭后服下,使之同食物中营养成分一并吸收
,以利身体康复。2.慢性病必须服药定时,使体内保持一定的血液浓度。3.解表药煎后应趁热服下,覆盖衣被,令其微汗
,促使汗解,表解即可停药。4.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应在饭后立即服下,以减轻对胃肠的刺激。开始用武火煎沸,沸后
改文火慢煎,使药汁浓厚,药力持久滋补调理药应用文火和武火交叉煎煮.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一般药应用武火速煎.“气足势循
”,药力迅速解表药应用火力说明汤剂类型7.冲服(二)、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的认定病势趋向常表现为向上(
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泄利、脱肛),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说
来也就分别具有向下、向上、向内、向外的作用趋向。(三)、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一般来讲,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
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都是升浮的;反之,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
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四)、掌握升降浮沉性能的意义??升降
浮沉的用药原则是:顺着病位,逆着病势。?(五)、影响药性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影响药性升降浮
沉的主要因素——炮制和配伍。1.就炮制而言,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2.就配伍而言,在复方配伍
中,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性属沉降的药物同较多的升浮药同用,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定
程度的制约。?故李时珍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四、毒性“毒”的含义:??广义:西汉以前是以“毒
药”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周礼·天官》:“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狭义:东汉以
后的毒药主要是指对机体有损害性的有毒之药。有毒药物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或相
当,因而治疗用药时安全度小,易引起中毒反应。无毒药物安全度较大,但并非绝对不会引起中毒反应。人参、艾叶、知母等皆有
产生中毒反应的报道,这与剂量过大或服用时间过长等有密切关系。?“所谓无毒,亦可伤人”、“药证相符,大黄也补;药
不对证,参茸亦毒”。注意:二、产生中药毒性反应的因素??中药毒性反应的产生不但与药物本身毒性的大小和剂量有关。
同时,还与药物贮存、加工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使用时间的长短以及病人的体质、年龄、证候性质、品种、误服伪品等都有密切关系。
因此,使用有毒药物应从上述各个环节进行控制,避免中毒反应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文献中有关药物毒性的记载大
多是正确的,但由于历史条件和个人经验与认识的局限性,其中也有一些错误之处。如《本经》认为丹砂无毒,且列于上品药之首;
《本草纲目》认为马钱子无毒等。应当借鉴古代用药经验,亦应借鉴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更应重视临床报道,以便更好地认识中药
的毒性。一、配伍的含义配伍-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2.通过配伍,能抑制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3.通过配伍,可以适应复杂病情的需要,从而达到全面兼顾治疗的目的。二、配伍的目的
1.通过配伍,能增强药物的疗效。4.通过配伍,可以扩大药物的适应范围。药物“七情”的含义??七情--
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的“七情”。它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个方面。药物的“七情”:
(1)单行—不用其它药物辅助,依靠单味药发挥作用的,叫单行。如清金
散单用一味黄芩治轻度的肺热咳血;现代单用鹤草芽驱除绦虫(2)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可起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如石膏、知母合用以增强清热泻火之力。大黄与芒硝配合,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金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止
痉定搐的作用。(3)相使—即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使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
如补气之黄芪与利水之茯苓合用,能增强补气利水之功。黄连配木香治湿热泄痢,腹痛里急,以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止为主,木香调中定
宣滞、行气止痛,可增强黄连治疗湿热泻的效果。(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
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4)相畏—即一种药物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抑制。
如半夏和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半夏和南星畏生姜。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
间相互对待面言的(6)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互相牵制而使作用降低,甚至丧失药效。如生姜恶黄芩,人参恶莱菔子。(7)相反:
即两种药物合用后能产生毒副作用。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芫花。配伍的临床指导意义:①药物配伍后产生协同作用而增强了疗效,
临床应该充分利用②药物配伍后可能产生拮抗而抵消或消弱原有的功效、作用,用药时应注意③药物配伍后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
药物毒性或副作用,在使用有毒药物、烈性药物时,必须考虑选用④药物配伍后可以产生或增加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者,原则上应该避
免应用。(相须、相使)。(相恶)。(相杀、相畏)。(相反)1、配伍禁忌含义两种药物配伍使用,会产生或增强
药物的毒副作用,或降低、消除药物的疗效,因而临床应当避免配伍使用。2.配伍禁忌的主要内容目前医药界共同认可的
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和“十九畏”。?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
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十八反歌诀:?本草名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
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十九畏硫磺畏芒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芒硝畏荆三棱;官
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十九畏最早见于《医经小传》刘纯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
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犀角);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
脂(赤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lan)炙煿(bo)莫相依。《中国药典》1963年版“凡例”中明确规定:“注明畏、恶、
反,系指一般情况下不宜同用。”分禁用与慎用两类1.禁用药(大多为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如剧烈泻下药巴豆、芦荟、番泻叶;逐水
药芫花、甘遂、大戟、商陆、牵牛子;催吐药瓜蒂、藜芦;麻醉药闹羊花;破血通经药三棱、莪术、阿魏、水蛭、虻虫;通窍药麝香、蟾酥、穿山甲
;其它剧毒药如水银、砒霜、生附子、轻粉等。2.慎用药(大多是烈性或有小毒的药物):如泻下药大黄、芒硝;活血祛瘀药桃仁、红花
、乳香、没药、王不留行、益母草、五灵脂等;通淋利水药冬葵子、薏苡仁;重镇降逆药磁石;其它如半夏、南星、牛黄、贯众等。包括病
证食忌、服药食忌两方面。①病证食忌:是指治疗疾病时,应根据病情的性质忌食某些食物,以利于疾病的早日痊愈。一般而言应忌
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此外,根据病情的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如热性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寒性病应忌
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脾胃虚弱者应忌食油炸粘腻
、不易消化的食物;疮疡、皮肢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三)服药时的饮食禁忌②服药食忌:是指服某些
药时,不可同时吃某些食物,以免降低疗效,甚或发生毒性反应。古代文献记载,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鳖甲忌苋菜;常山忌
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蜜反生葱;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莱等等,指出服用某些药物时不可同食某些食物。各类药物用量
大致规律如下:花叶、芳香走窜之品3-9克;根茎类9-15克;矿石贝壳类15-30克;特殊药物例外;细辛一般
不超过3克,沉香、麝香一般用1-1.5克。中药的性能(简称药性):是药物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性味是指药物的四气、五味.一.四气(一).四气(四性)的含义四气即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性质),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四
气的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异寒(大寒、微寒)和凉——属阴凉弱于寒热(大热)和温(微温)——属阳温弱于热平性——指药物
寒热界限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如党参、山药等,有人认为实际上平性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如甘草,性平,生用偏凉,炙用偏
温,也是相对而言,仍属于四气范畴。药物的四气如何确定?★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
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
、干姜对于腹中冷痛、四肢厥冷、脉沉无力等寒证具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一般来讲:具有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等作用的药物,性属寒凉;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的药物,性属温热.薏仁、菊
花、西洋参、罗汉果。降火气,减轻热症。肉桂。祛寒,消除寒症。凉热金银花、黄连、大黄、生地黄。清
热解暑,消除热症。阴寒红枣、黄芪、当归、川芎、龙眼肉祛寒补虚。阳温代表中药材
作用属性四性四气作用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热者寒之,寒着热之”这是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
不得违反。如果用寒凉药治寒性病,温热药治热性病,则必然要加重病情。(一)五味的含义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
物的真实滋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最基本的滋味。起源:五味最早见于《内经》、《本经》。药物的五味,是通过口尝而得到的,入腹以后则知道
了它的药性作用。前人有“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这里的味、性即指药性、药味。人们将药物的滋味和作用联系起来,用滋味来解释药物的作
用,这就是最初的“滋味说”。后来,五行学说盛行,以五行配五味,“滋味说”就发展为“五味说”,并在《内经》中得到丰富和系统。《本经
》明确提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内经》: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一是标示药物的真实滋味二是提示
药物作用的基本范围(四)五味的实际意义⑴辛味能散——发散能行——行气、行血
①辛散:辛味能发散,可解除侵于肌表的六淫之邪,具有发散表邪的作用。治疗表证。②辛行:辛味能促进气血运行,故有行气、行血的
作用。治疗气滞血瘀证。③辛香:辛味除能散能行之外,还有芳香、辟秽、开窍的作用。治疗窍闭、湿滞中焦证等。五味的作用⑵甘味
能补——补益能缓——缓急止痛能和—
—调和药性、和中、解毒①甘补:甘味有补益的作用。治疗虚证。②甘和:甘味有和中、调和诸药的作用。治疗脾胃不和证,入复方调和诸药。
③甘缓:甘味有缓急止痛、缓解毒性的作用。治疗腹部或四肢挛急疼痛、药物或食物中毒。另外,甘味还有滋润的作用,能润燥。五味的作用
五味的作用⑶酸味能收——收敛,能涩——固涩既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可用于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禁诸证:止汗、
止泻、止咳、止血等。另外,酸味药还具有生津、开胃、消食、安蛔等作用五味的作用⑷涩味能收敛固涩。《本经》“涩为
酸之变味,涩味能收,与酸味同”。即涩附于酸之意。涩味与酸味作用基本相同,故酸涩并称。但涩味与酸味有不同之处,涩味不具有酸味的生津
、开胃、消食、安蛔等作用。五味的作用⑸苦味:能泄、能燥、能坚①苦泄——含义有三通泄—通实邪—如,泻下通便,
治疗便秘。降泄—降逆气——如,降肺气、降胃气的咳喘、呕吐等。清泄—清火邪——如,清上焦之热、清中焦之热、清下焦湿热等。②苦燥
——即指燥湿作用。苦温药,苦温燥湿,用于寒湿证;苦寒药,苦寒燥湿,用于湿热证。③坚阴——或称“存阴”,即泻火存阴,用于火热
亢盛,灼伤阴液者。坚阴是泻火的结果。苦味药通过泻火消除了灼伤阴液的火热之邪,使得阴液得以保存,故称之为“坚阴”、“存阴”。五味的
作用⑹咸味能软——咸味有软坚散结的作用。治疗瘰疬、瘿瘤。能下——咸味有泻下的作用。便秘。⑺淡味能
渗、能利——即有渗利水湿的作用。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等。味同气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例如,紫苏、薄荷
皆有辛味,能发散表邪,但紫苏辛温,能发散风寒;薄荷辛凉,能发散风热。麦冬、黄芪皆有甘味,前者甘凉,有养阴生津作用;后者甘温,有温
养中焦,补中益气作用.气同味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例如,黄连、生地黄均性寒,皆能清热,用治热证。但黄连苦寒,
清热燥湿,主治湿热证。生地黄甘寒,能清热养阴,用治虚热证。气味均不同的药物,其功效也就有所区别.结论在辨识药性时,
不能把药物的气与味孤立起来。必须将气和味的作用综合起来看待(一)归经的概念: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
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它经则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
部位含义(二)、归经理论的形成例:黄芩--上焦肺热苦寒清热药黄连--
中焦心胃热黄柏--下焦相火热前人在用药实践中观察到,一种药物往往主要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它经的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例如,心主神志,当出现精神、思维、意识异常的证候表现,如错迷、癫狂、呆痴、健忘等,可以推断为心的病变。能缓解或消除上述病变的药物,如开窍醒神的麝香、镇惊安神的朱砂、补气益智的人参皆入心经。同理,桔梗、杏仁能止咳、咳喘,归肺经;全蝎能止抽搐,归肝经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头痛的原因很多,疼痛的性质和部位亦各有不同。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葛根、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柴胡善治少阳经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经头痛。治疗头痛时,考虑到药物的归经特点可以提高疗效。(五)、对归经进行现代研究应注意的事项??1.勿将中医脏腑经络定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混为一谈,因两者的涵义与认识方法都不相同。2.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体效应所在,而不是指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一)升降浮沉,就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四种趋向的性能。升:就是上升、升提的意思,能治病势下陷的药物,都有升的作用。降:就是下降、降逆的意思,能治病势上逆的药物,都有降的作用。含义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