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诗词鉴赏3 语言
2014-04-14 | 阅:  转:  |  分享 
  
诗词鉴赏语言一语言类题型及解题思路1炼字类提问: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诗中哪些字
眼表现(突出)了诗的某一点?3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4诗中某个字(某句诗)的作用是什么?诗中为什么要用某个字(某
句诗)?说说(简析)诗中某个字(某句诗)在诗中的作用。5诗中某个字(某句)换作(改作)某有什么作用?两者有什么区别?哪一个好,为
什么?答题: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字词放入原句中描摹
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⑤分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某个字(某句话)运用了……手法(修
辞方法等),表面的意思是……言外的意思是…(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换作某,就起不到这样的表达效果。2关键词类提问: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人们认为某词是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原因?答题:①该词在诗中的寓意。②指出突出了什么主旨。③构思
上考虑。也就是诗人是怎样把该词与主旨联系起来的。3分析语言特色类提问: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分
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答题:①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结合诗
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二诗歌对语言的变形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
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1把握
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例:王维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
南岸”,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形容词用作动词,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2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诗词中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例:贾岛的《访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对话,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2
0个字,留下空白,让读者补充完善。例:欧阳修的《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门掩”与“黄昏”之间省去
了联系词,可以理解为黄昏时分把门掩上,也可以理解为将黄昏掩于门外,又可以理解为在此黄昏时分,将春光掩于门外,或许三方面的意思都有。
反正少妇有一个关门的动作,时间又是黄昏,这个动作就表现了她的寂寞、失望和惆怅。三值得注意的字词1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
动词。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2形容词例:“一片孤城万
仞山”,“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3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作用。例:李清照《声声慢》4表颜色的词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1)欣赏时,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浓郁的画意与鲜
明的节奏。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
明的立体感、节奏感。(2)欣赏时,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例:“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
了诗人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情感。(3)单一色彩也能表现诗人的情感。例:“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过春
风十里,尽荠麦青青”5数量词齐巳《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改“数枝”为“一枝”,齐巳拜郑谷为师。
张桔轩“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改“一树”为“几点”: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再疑问“何处”,且“一树”也非“早梅
”了,改为“几点”,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见花而问“何处春”,符合生活的真实,也平添韵味。表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6虚词。“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练习1王维《过香积寺》(2003全国)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
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第三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002全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
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3柳中庸《征人怨》(2004
江苏)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诗题
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分析。4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05苏)微风惊
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
,为拂绿琴埃。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具体说明。5王湾《次北固山下》(2004湖北)客路青山外,行舟
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潮平两岸失”有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
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6湘中女子《题玉泉溪》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佳期不可再,?风
雨杳如年。诗中“弹”字精练传神,试简析之。7张谓《送裴侍御归上都》楚地劳行役,秦城罢鼓鼙。舟
移洞庭岸,路出武陵谿。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你认为五、六句中哪两个字
用得最为精当?为什么?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8陆游《幽居初夏》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
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诗人
写景是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9杜牧《叹花》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整篇诗作围绕“叹”字进行,你是否同意“叹”字之说?为什么?10戴
复古《江阴浮远堂》(2005山东)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11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05福建)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
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1
2王维《新晴野望》(2007全国)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第三联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13高启《黄氏延绿轩》(2007天津)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14王安石《葛溪驿》(20
07四川)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
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15林景熙《溪亭》(2007广东)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
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16江间作
【宋】潘大临2008全国1西山连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鱼竿客,归船雨打篷。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用“拳”字形象地
表现出水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在江边所见的一幅
静动结合的画面。17春日即事宋李弥逊08全国2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
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
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新奇生动。18小孤山【宋】谢枋得08安徽人言此是海门关
,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简析“危
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
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
贴切。1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08湖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
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龙标野宴王昌龄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
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
之愁,它是全诗的诗眼,作者以此统摄全诗。王昌龄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20壬辰寒食王安石08沪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
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
“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
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1分)。21宋祈《木兰花》
(2004全国2)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
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2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好是
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诗中的“系”“啼”两个动词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访
隐者[宋]郭祥正10福建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字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洒扫、无
人造访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意思对即可)寄远杜牧0
9山东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悠悠
”,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为第三句的“
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月杜甫09广东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注】①瞿唐:瞿塘峡,
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从“万里”、“时时”、“夜久”
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①“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
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②“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③“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
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晚泊岳阳欧阳修09辽宁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诗
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
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因;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意思对即可
好。“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
尽致。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拉要离去的主人的衣服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离去的深情。
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咽”“冷”。山中的泉水由于岩石的阻拦,发
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同
意。“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由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
之情)。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帐幔(拂去琴上尘埃)。“失”
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阔”字更好。因为它表达了春潮把江面
变得渺远无际、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1)写出了溪流的清脆悦耳的声音,富有
音乐性。(2)以动写静,将万籁俱寂的夜色烘托得更加幽静。(3)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玉泉溪人的
情态,生动形象。“随、趁”二字最精练传神。分别将“江月”和“山花”拟人化了,月在江中的倒影时时追随着
离人的身影,山花紧紧追逐着马蹄,江月山花皆有情,只可惜友人就要离去了。(1)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
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2)以动衬幽(下鹭)(3)以声衬幽(鸣蛙)同意。前两句抒写诗人自己寻春赏花
去迟了,以至于春尽花谢,错过了美好的时机,这是诗人的自叹自解。后两句写自然界的风风雨雨使鲜花凋零,红芳褪尽,绿叶成阴,结子满枝,似
乎只是纯客观地写花树的自然变化,其实蕴涵着诗人深深的惋惜之情。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
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
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诗人流放遇赦
时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所以,“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
感情色彩,且更新颖别致。(当然这里也可以说“雁别秋江去”更妙)“明”“出”。用“明”和“出”,充分显现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面河水上涨,在阳光照耀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葱葱”,状写出溪边树木由于受溪水的滋润,显得格外的葱茏茂盛的特点。“靡靡”指风吹草伏的样子,写“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本诗以“乱”字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缺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献花(0)
+1
(本文系江山携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