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寻找口语交际中的谈话点
2014-04-19 | 阅:  转:  |  分享 
  
寻找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口语交际谈话点
桐城市同安小学叶书仙
人际交往中,说话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表达自我,片言居要,言简意深;谈判研讨,你来我往,直击人心;调节纠纷,三言两语,化干戈为玉帛。古时毛遂自荐,诸葛舌战群儒,烛之武退秦师,在成就美谈的同时也揭示了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际交往日益频繁,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成为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交往的最基本能力需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为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然而,口语交际课只是语文天地要求的话题演绎?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兴致缺缺又为哪般?纵观当前的口语交际课,常走入这样或那样的误区:重视口语交际课,忽视日常语文学习训练环节;重视口头作文,轻视现实人际交往训练;重视现成固有话题,错失动态生成话题训练。正是这些,使口语交际训练与学生需求脱节,学生兴趣淡了,话题的魅力也就没了。针对口语交际,很多特级教师专家学者也都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谈永康提出口语交际要活;刘仁增从教法上提出口语交际课“要激发兴趣,要教给方法,要引导评价,要加强考核”等等。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必须提升口语交际的需求性,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学生有话题可说,有话题愿意说,有话题促使他想说。因而作为教师要学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寻找、创设口语训练的“谈话点”。
在字词教学中寻找谈话点
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我认为字词教学的重点不是记住,而是运用。故而在字词教学时,我常会让学生分析词义、造句、连词说话。如教学《春天的雨点》生字时,“跪”、“竭”、“偏”、“忍”等字,我先让学生组词,分析词义,然后单词造句,如“忍让——同学之间闹矛盾时,要多多忍让。”最后连词造句,有生这样说“春天,我想起我在山坡上,扒拉草丛拣蘑菇的情景。为了那鲜美的蘑菇汤,我的衣服常因下跪沾上泥巴,有时被刺划破小手,都会竭力忍住哭泣。春天的蘑菇汤真的很好喝。”在这个说话中,他运用了“下跪”、“竭力”、“忍住”三个词语,连出了。这样的训练,使单调的字词教学变得丰富生动,不仅记住词语,而且活学活用。难度不高的连词训练让课堂生成多样化,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大幅度提高。可以说在我的班上,字词教学是孩子们举手举的最多的时刻。
在阅读训练中寻找谈话点
教学《晏子使楚》时,针对晏子和楚王进行人物形象分析。很多学生都认为晏子聪明机智、不卑不亢;楚王狡诈狂妄、自以为是。实际上,这些说法和教参上的分析是一致的。但有名学生却提出不同的见解,他认为晏子是狡猾的狐狸,埋圈套挖陷阱逼着楚王往下跳,而且还落井下石。为什么一个公认的正面形象被他反面化呢?抓住他的这一观点,我请他谈理由。也许是没想到成为焦点,他站起来吞吞吐吐。此时我让他想象晏子在宫殿上面对楚王的情景,我问他:“你觉得晏子在面对楚王时说话吞吞吐吐,会怎样?”有比较才有鉴别,“勇敢”跃然黑板上。小男生努力表达自己的想法,别说,还真有道理。由此,我让大家对人物质疑谈看法说理由,本来可以结尾的课一下子延伸了两堂。虽然耽误了课程进度,可是收获多多。首先大家看到了晏子作为一个出色的外交家的能力,同时也看到作为一个内在自尊自傲的人在反击别人人身攻击时的腹黑;其次我们看到了作为大国强国之主的楚王在绝对的自以为是和狂妄中仍能头脑冷静地将国家利益放在个人耻辱之上的君王风度;更重要的是从这一课大家学会了如何勇敢从容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想口语训练,训练的不就是表达自我以及如何表达嘛?在教学《凡卡》时,文中没有凡卡的外貌描写。可我认为凡卡的外貌刻画对学生更好更深刻地理解这一课会有帮助,于是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外貌刻画环节。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描述凡卡。说时我着重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外貌、神情、衣着、动作描述。这样的谈话点抓住情境说话,主要强调了如何表达,在表达思路上进行引导。
李吉林老师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善于交流,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创设交际的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谈话点
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如我班萱萱趁父母不注意拿钱到校消费,花200多元钱买了笔肆意发给同学。得知这件事后,我很生气。可是怎么教育呢?我在班上开了班会——“如何对待金钱”。班会上,我设计了三个话题:“你如何看待萱萱的行为?”“如果你是萱萱,现在你会怎么弥补过错?”“你如何对待自己的零用钱?”有了话题的引导,学生的谈话有的放矢,思路明晰有针对性。话题的逐步延伸,也让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一步步深入化。当晚很多学生在日记中记录了这件事并形成了较完整全面的想法,而这则是大家交谈后的结晶。萱萱的日记言辞恳切地剖析了自己。这样的班会,把问题交给大家,让他们自我分析、质疑、解疑,远比老师的苦口婆心更有感染力,更能触动学生心灵。
实际上,在班级管理上,我常常当甩手掌柜。同学有纠纷,相互剖析自我,提交和好方案;学困生有学习障碍,班长、组长、智谋团、学困生合作探讨,商议帮扶方案;阅读推介,既美读推荐又用心推介。在日常生活中,即兴演讲、小记者报道、讲故事、辩论赛等等口语交际方法也经常被我运用。这些小方法的使用,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交际交流能力,而在这其中,口语的表达既是基础载体,又是训练目的。
虽然说口语交际只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小版块,但它的存在是语文走向生活化,实现“大语文观”的重要媒介。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它离不开口语交际。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不是一堂口语交际展示课就能一蹴而就的,教师教得再好,比不上学生自觉学好,要想学生自觉学,就必须让学习发自内心,从自我实际需要出发。故而我认为口语交际的学习应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即它需要教师成熟圆合的课堂引导、自然真挚的课堂评价,更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多多挖掘谈话点,让学生说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说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口语交际训练才能取法自然,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为学生所喜、所习、所系。

参考书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夏玉成《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几个重要特性》
[3]谈永康《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之我见》
[4]刘仁增《口语交际的特点及其训练》
献花(0)
+1
(本文系雨后青山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