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初中教学有效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2014-04-23 | 阅:  转:  |  分享 
  
初中教学有效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日期:2008年12月13日????作者:陈锡聪????【编辑录入:ldyou】





负责人:陈锡聪

一、课题名称、性质

课题名称: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学院重点推荐项目“初中教学有效评价的实践研究”。

课题性质:本课题主要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有效评价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属于应用性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提出

1、建构新的教学有效评价体系是加强基础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强调要建立促进师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提高;应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应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情况,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本课题对于改革目前教学评价的诸多弊端,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2、教学评价是教育领域的一个永恒的课题,是实施推进新课程的需要。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评价机制和方法。从国际、国内的教学评价现状看,其评价远没有达到完备与成熟的水平,且各国、各地区的评价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故探索既能体现课程标准规定的共性要求,又能实现本地区实施课程标准的个性特征的课程评价体系,成为建立良好的配套改革措施的需要。新课程标准对评价的目的、课程实施的评价建议等进行了阐述,强调建立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本课题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评价内容和各种评价方式的研究,学习水平和能力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式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3、以科研为载体,努力提高我校教师的综合素养。龙港四中是一所正在崛起的学校,从2004年开始承担了《温州市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受到了市县专家的一致好评,并且成功地举办了温州市教学评价改革经验交流会,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将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指导下,继续对教学评价改革进行探讨。目前我校也正处于发展的瓶颈阶段,急需通过科研提高我校教师的综合素养,推动我校的发展,提升我校的档次。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是新一轮课改的重点和难点,它对随之进行的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考试等一系列改革起着“龙头”作用。本课题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且立足于科学性、可行性、灵活性、有创意性,它对构建课程评价体系所作的实践的探索,将对课改的深入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及主要内容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这是建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三项核心任务,它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对课程评价的新要求,也符合国际课程评价发展的动向与趋势。

本课题的目标是试图通过:

1、对新课程背景下实施评价研究后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行为变化的研究;

2、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内容、依据的研究;

以期在学生素质教育课程教与学的评价体系的理论和实践上有所突破。

本课题的具体的细化的内容是:

1、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学生学习水平与能力的评价的案例进行研究,以探索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评价技术与方法,评价的方式与策略,评价的内容与标准。

2、对实施评价研究后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能力、教学专业知识结构的变化和学生知识结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变化进行研究,形成促进各学科教学评价量表,构建新课程教学新模式。

3、对教学有效评价的持续实践研究,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4、形成符合《纲要》精神和课程标准要求,基于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测试的评价内容与标准,推进新课程的改革,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四、有效的课程教学评价的本质及基本理念

???1、有效课程教学评价由古时的科举制度到19世纪末开始进入到科学发展的时期即评价研究的开始,主要经历了心理测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目标中心时期(20世纪30-50年代)、标准研制时期(20世纪50-70年代)和结果认同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四个时期。课程评价的历史发展体现出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有效的课程评价的以当前课程评价最新发展的趋势与先进的评价思想为基础,针对我国现行课程评价体系中的不足与局限,因此,深具前瞻性和现实性。

2、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不是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评价被用来辅助教育,它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3、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导,旨在促进发展。评价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表现,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评价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

4、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评价要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进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在具体的评价体系中,这些基本理念主要体现为: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

五、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我校教学有效评价的历史状况的材料和实践研究的现实状况。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教学提供有效评价的规律性的知识。

2、文献法。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的目标,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的教学有效评价的问题。通过了解有关教学有效评价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并进行深入地观察和细致访问,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从而了解有关教学有效评价的规律性的认识。

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有关教学有效评价的实践研究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上的认识。在实践研究的大量的一线资料中做一番总结、验证、提炼。总结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并进行理性的分析。在总结经验时,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进行分析判断,分清正确与错误、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经验一定要观点鲜明、正确,既有先进性、科学性,又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

六、课题的组织与实施

本课题在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学院和有关专家的指导下,通过组建以我校学校主管领导、教科研室、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总课题组,承担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以及组织科研成果的编写任务。通过广泛吸收各学科各年级段有实践经验和研究能力的教师参与,共同组成子课题组。在开题会后,各子课题组进一步明确选题,明确研究内容和目标,在总课题组的统一指导下,承担所申报的子课题实验和部分课题成果的编写任务。

七、课题研究的计划进度

1、方案设计与预实验阶段(2005、12-----2006、3)。主要步骤包括:组建课题组;召开研讨会,设计研究方案,初步确定实验框架;举行开题会,各子课题组根据预实验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课题方案。

2、实验与整理研究成果阶段(2006、4-2006、8)。各子课题组根据选题和分工,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6月底前整理课题研究阶段成果(论文、案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测试题等),完成阶段研究总结。

3、实验验证阶段(2006、9-2007、1)。各子课题组围绕所选课题,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已形成的研究成果提出评价和修改意见,进一步明确下一步研究目标;拟于十一月举行课题研讨活动;结集《有效教学评价的实验与研究(第一阶段)》(暂定名)专著。

4、修改完善阶段(2007、2-2007、8)。根据实验结果,总课题组组织成果修订和完善结题成果;结集《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验与研究》(暂定名)(第二阶段);组织专家评审。

八、课题管理工作

1、学习理论,加强培训。所有参与课题研究的成员都应认真学习教育科研基本知识和课题教学评价的理论,能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研究,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化。

2、积累资料,总结经验。课题研究人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应在教学实践中对设计的评价体系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并积极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充分明确自身的研究地位和方向。

3、注重过程,强化管理。参与研究的学校要把本课题研究纳入学校的工作重点,加强过程监管,并给予各方面的充分支持。各子课题组应积极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活动,无故不参加本课题研讨活动的成员视作自行退出实验研究工作。

4、加强协作,定期交流。总课题组要定期开展交流活动,互通信息,协作研究,保证在研究方法、进度、科学性等方面符合整个课题研究的目标和要求。

5、求真务实,突出特色。课题研究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要贪大求全,要根据本单位实际,找准切入口,选好子课题,突出自己的特色。

6、总课题组将及时收集各子课题组在实验过程中的有关信息,表彰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先进单位和优秀成果,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以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质量,推动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课题组将分批在课题研讨会上,对切实开展研究工作,并取得实际研究成果的子课题组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及课题分工

1、课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2、结集《有效教学评价的实验与研究》(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专集。

3、课题分工:

课题总负责人:陈锡聪

具体负责人:戴永恒

执笔人:林定友

语文教学有效评价子课题组:吴志远、卓文敏、陈晓棉、章春萱、方学尧

科学教学有效评价子课题组:付化柱、杨崇余、陈荣熙、陈兴胜、翁海欧

数学教学有效评价子课题组:吴继伟、陈光忠、杨联威、徐上调

英语教学有效评价子课题组:杨宇翔、薛莲莲、陈丽萍、陈丽娜、陈素芬

社政教学有效评价子课题组:何丽云、徐友志、叶晓燕、王敏、官小秋

美术教学有效评价子课题组:曹光曙、黄环

音乐教学有效评价子课题组:徐爱崇、杨艳丽

体育教学有效评价子课题组:李建杰、苏赞永、董建锋

劳技教学有效评价子课题组:杨春芬





献花(0)
+1
(本文系潇湘书馆88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