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_鼻窦炎的疗效分析
2014-05-11 | 阅:  转:  |  分享 
  
北京医学2011年第33卷第3期

讨论

黑热病曾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五大寄生

虫病之一。该病因潜伏期较长,一般4~7个月,最长

潜伏期达10~11个月,加之本病发病率低,首诊医师

对此缺乏警惕,未能对临床症状详细分析,不重视黑

热病自然疫源地的存在,常发生误诊。本组病例有以

下特点:①均有流行病区居住史;②长期不规则发

热,伴有贫血、消瘦等症状,抗感染治疗无效;③脾脏

进行性肿大是本病的常见体征,早期不明显,病程越

长脾肿大越明显,年龄越小脾肿大出现越早;④全血

细胞降低明显,降低程度与病程呈正相关;⑤肝功:

球蛋白升高为主;⑥误诊率高,首诊多误诊为感冒、

复诊多怀疑血液系统疾病或伤寒、结核、肝硬化而延

误治疗。由于近几年来以散发病例为主

[3]

,如临床医

师发现有不规则发热、消瘦、贫血、进行性脾脏肿大

及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时,应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

是否有疫区居住史,尽早行骨髓穿刺检查,如骨髓涂

片阴性可将穿刺物(脾、淋巴结、皮肤、骨髓)做利什

曼原虫培养,以明确诊断。高度怀疑者应考虑锑剂诊

断性治疗。锑剂治疗效果明显,如发现早,病程短,疗

效更好,无明显副作用,治疗后一般无复发。

近年来报道对锑剂耐药的利什曼原虫增多,临

床医师应注意此种情况,对锑剂耐药者可选用戊烷

米或两性霉素B

[4,5]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提高该病

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杨启明,袁巧荣,尹芳娟,等.两性霉素治愈耐锑剂黑热病1例.

地方病通报,2009,24:111.

[2]蒋翡翎,邓碧兰,逯军.海南省首例输入性内脏利什曼病病例报

告.中国寄生虫与寄生虫病杂志,2008,26:封二.

[3]左新平,依马木.新疆黑热病防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地方病通

报,2001,16:60-61.

[4]张永欣,刘馨.黑热病误诊误治1例.中华传染病杂志,2008,26:

366.

[5]陈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26-628.

(收稿:2010-11-29)

慢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之一。传统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目前多

数学者认为大部分成人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应首

先选择药物治疗,在规范的药物治疗基础上,症状无

法控制或有并发症的情况下才考虑手术治疗

[1]

。国内

外有应用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报道

[2,3]

,为

了进一步了解克拉霉素的疗效,我们于2005年3月

至2008年7月对10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采用克

拉霉素治疗,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男53例,女47例;年

龄18~75岁,平均36岁;病史3个月~42年。入选标

准:①根据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

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制定的

《慢性鼻一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8年南昌)》诊

断标准,经临床各项相关检查确诊为慢性鼻-鼻窦

炎,所有患者年龄均≥18岁;②既往无肝、肾、胃等

脏器病史;③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无异常;④对本品及

同类药物无过敏史者。多数患者为反复发作的慢性

炎症,曾采用其他方法治疗无显著疗效,此次就诊前

均无克拉霉素应用史。

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分析

王小琴

1

刘军

2

1.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邮编102401)

2.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临床经验交流·

263··

北京医学2011年第33卷第3期

2.方法

(1)治疗方法:口服克拉霉素250mg/次,1次/d,

连续治疗12周。无其他用药。

(2)疗效评估:①主观评估,采用EP30S-2007

欧洲临床免疫及变态反应协会推荐的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analoguesscale,VAS)

[4]

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病情

严重程度的主观感受;轻度0~3分,中度4~7分,重

度8~10分,若VAS﹥5分,则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

受到影响,10分代表慢性鼻-鼻窦炎对患者工作、学

习、生活等带来能想到的最严重困扰。②客观评估,

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鼻窦CT检查,并采

用Lund-Mackey鼻窦CT评分法

[5]

分别进行打分。每

个部分根据窦腔严重程度计0~2分,每侧最多12

分,有双侧鼻窦炎的患者两侧分开评分。评分<3为

极轻微炎症,可考虑为正常;3~6分为轻度;6~9分为

中度;≥9分为重度。

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

资料以x

軃±s

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掊

2



验。

结果

1.主观评估结果:本患者治疗前VAS平均得分

(8.22±1.67)分。经克拉霉素治疗12周后,患者VAS

平均得分(3.03±1.11)分。治疗前后比较,两者有显著

性差异(P<0.01)。

2.客观评估结果:本组中68例为双侧鼻窦炎

症,对其治疗前后按侧进行Lund—Mackey鼻窦CT

评分,共有168侧。轻、中、重度及正常范围评分治疗

前后侧数的变化明显。治疗后轻度的52侧均转为正

常;中度的81侧中18侧转为正常,58侧转为轻度,

5侧仍为中度;重度的15侧均转为中度;168侧均无

病情加重。治疗前Lund-Mackey鼻窦CT平均得分

(7.37±1.44)分,治疗后平均得分(3.23±1.07)分,两者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讨论

克拉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具有

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组织和细胞渗透力强、半衰

期长等优点。最早应用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随

着对克拉霉素抗感染研究深入,克拉霉素在各种感

染和某些非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被应

用于治疗慢性鼻-鼻窦炎

[3,6]

。其作用机理是:首先,克

拉霉素对慢性鼻-鼻窦炎有抗炎抑菌作用,对革兰阳

性菌、部分革兰阴性菌、部分厌氧菌及支原体有抑制

作用。口服克拉霉素经胃肠道迅速吸收,与食物或牛

奶同服不影响其吸收,患者耐受性好。口服后约7h

达血药峰浓度,体内分布广泛,鼻黏膜、扁桃体及肺

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比血浓度高。该药治疗慢性鼻-鼻

窦炎疗效满意,与其理想的抗菌范围、抗炎作用及在

鼻窦中能达到有效抗菌浓度有关。具有以下特点:用

药途径方便,疗效好,相对价格较低,每日口服1次,

患者依从性好。同时有促进鼻腔鼻窦黏膜纤毛的摆

动作用。还可通过免疫调节及改变微生物黏膜的通

透性而起到与其他药物的协同作用

[3]

。克拉霉素除了

对炎症的直接控制外,还具有下调促炎反应机制,减

少促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8)的分泌,改善炎

症细胞渗入气道,减少黏液分泌,有一定的免疫调节

作用。另外,克拉霉素还可以抑制转录因子

NF-kappaB的激活,减轻中性粒细胞浸润的炎症发

生,可抑制细菌的毒力和细菌生物被膜形成。

综上,对克拉霉素及同类药物无过敏史的慢性

鼻-鼻窦炎患者,应用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症状可

获满意控制,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JonesNS.Acuteandchronicsinusitisinchildren.CurrOpin

PulmMed,2000,6:221-225.

[2]CervinA,WallworkB.Macrolidetherapyofchronicrhinosinusi-

tis.Rhinology,2007,45:259-267.

[3]封新荣,张红霞,刘英,等.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鼻

窦炎.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6,20:38-40.

[4]LimM,Lew-GorS,DarbyY,etal.Therelationshipbetween

subjectiveassessmentinstrumentsinchronicrhinosinusitis.Rhi-

nology,2007,45:144-147.

[5]LundVJ,MackayIS.Staginginrhinosinusitis.Rhinology,

1993,31:183-184.

[6]郑涛,邓明朝.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持续鼻

窦炎症状.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560-1561.

(收稿:2010-06-12)

264··

献花(0)
+1
(本文系河南咳喘网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