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
2014-05-13 | 阅:  转:  |  分享 
  
第三节腧穴学一.腧穴概述(一)概念:
1.腧穴学:是专门研究人体经络所辖腧穴及其理论形成,功床治疗能作用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的一门学科,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体表的部位。“腧”通“输”,或从简作“俞”;
(二)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生理上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体表的部位。病理上腧穴又是脏腑经络之病理反应点.临床上这些反应点既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之一,同时又是针灸治疗的施术部位,所以说腧穴与脏腑经络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第一节腧穴的分类一、腧穴的分类
人体上的腧穴很多,大体可分为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三大类。

(一)经穴
1.含义:凡归属于十二经脉及任脉、督脉的腧穴,统称为“十四经穴”,简称“经穴”。
2.特点:①有名称,有固定位置,有归经,有主治规律。②能反映各经及所属脏腑器官的生理病理变化。(二)奇穴
1.含义: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称为“经外奇穴”,简称“奇穴”。
2.特点:有穴名,有固定位置,但无经属,对某些病有奇特疗效,亦称经验用穴,是腧穴发展的第二阶段。(三)阿是穴
1.含义:凡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或敏感)点作为腧穴的,统称为阿是穴,即“以痛为腧”。又称“不定穴”、“天应穴”。
2.特点:无穴名,无固定位置,无经属,无主治规律,以疼痛、反应点为针刺穴,是腧穴发展的初级阶段。
。第二节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一、腧穴的作用
(一)诊断
1扪穴检查诊断疾病:
以手指指腹按压相应的特定穴,或触摸其局部硬结、隆起、凹陷、条索状、圆状反应物等,推断疾病所在经脉、脏腑。(二)治疗腧穴的治疗作用主要是近治作用、远治作用、整体作用3个方面。

一、近治作用
指一切腧穴均能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与邻近组织、脏器的病证。二、远治作用
十四经所属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处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证。

三、整体作用
指腧穴具有双向性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特异性的作用。第三节腧穴定位法
一、体表标志定位法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以体表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确定经穴位置的方法。体表解剖标志有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大类:
1.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凸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
2.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二、骨度折量定位法
骨度折量定位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又称骨度分寸法、骨度法、折骨定穴法。三、指寸定位法
指寸定位法,是以患者本人手指的某些部位折作一定分寸用以比量腧穴位置的方法,又称手指比量法、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1、中指同身寸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
2、拇指同身寸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食、中、无名、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二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四、简便取穴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
如两手自然下垂,于中指端取风市。
献花(0)
+1
(本文系叶落归根505...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