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三单元
2014-05-14 | 阅:  转:  |  分享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教学目标

1、理解“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理论内涵。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和诵读的要求。

3、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内涵,掌握运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理论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

《如梦令》二首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缺乏诵读的阅读与作品的对话是沉闷陌生甚至不友好的。诵读令作品所有的内容变得栩栩如生,仿佛是在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任务侃侃而谈。在这种对谈中,阅读者自己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精神状态,产生着共鸣。桐城派代表人物刘大櫆教人读诗文要“因声求气”:“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读而出声,始能体会到诗文的声韵之美,诗文作为审美对象的美感将大大增强。而且,一篇文章的声韵特征往往适应于文章内在的情感特征而呈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只有出声朗读,我们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节奏,由节奏而把握到文中的情感与气韵。一篇文章作为一个阅读对象的内涵才有可能充分地展现出来。



解题

1、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的精神。



2、吟咏诗韵,就是字词本身所包含的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提出“因声求气”的说法,“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神气,指作品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音节,是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高下缓急的声韵等语言因素。

神气需要借助音节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诗文音节的揣摩,能够领会到作品的神气,这就是所谓的“因声求气”。

解“读”

1、定准基调

基调在音乐作品中是指主要的高低长短

配合成组的音,通常用以贯穿作品的全过程。

诵读中的基调是根据感情而确定的气息、音色。一般说来:

爱的感情“气徐声柔”;憎的感情“气足声硬”;

悲的感情“气沉声缓”;喜的感情“气满声高”;

惧的感情“气提声凝”;欲的感情“气多声放”;

急的感情“气短声促”;冷的感情“气少声平”;

怒的感情“气粗声重”;疑的感情“气细声粘”。







将进酒

李白

教学目标:

1、理解性有感情背诵。

2、夸张、比兴的修辞手法。

3、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教学过程:

1、齐读课文。

最喜欢哪一句?说说理由。同学们讲的有道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深入到这首诗里去,去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感情。

2、首先看“天生我材必有用”。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我是谁。谁来说说李白长什么样?我们看看同学们在网上找的图像和大家描述的是否一样。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前天同学们留在博客上的痕迹。李白吸引我们的不是他的身材,而是他的才情,他的性格。李白是个怎样的人。在这首诗里李白的自我评价是什么?材。

我们一起来学学这个材写的诗歌。散读。

3、抽读。题目什么意思。

4、劝谁喝酒。句子何在?句子有什么特点?他们有什么关系?怎样读。(快爽亲切)。谁是主人?应该谁劝谁?怎样读?(酒意、忘我)只有酒没有我了。什么性格。背下来。

5、喝什么酒。美酒。句子何在?价高(斗酒十千。五花马。)怎么读。强调哪几个字。

背诵。

6、怎样喝酒。句子何在?

金樽。看出人的什么特点。清高不俗。

足食。烹羊宰牛。什么性格。豪爽洒脱。为什么。尽兴。怎么读。尽兴。爽快。强调哪几个字。

多、快三百杯、杯莫停。什么性格。好酒量大率性。怎么读。背诵。

恣欢谑。什么意思。什么特点。怎么读。强调哪几个字。背诵。

换酒。谁的马谁的裘。什么特点。率性,豪兴。轻外物而重内心。人用物而不是物用人。脱俗。怎么读。背诵。“主人”两句,前句宜轻读,后句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宜重读。“五花马”三句当快读,“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万古愁”三字要用夸张语调读。

7、为什么喝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8、到底有哪些愁呢?先不讲。先听一个人的朗读,然后再来思考这个问题。

9、哪些愁。

句子、读、感情、背。

(1)时间的无情人生的短暂: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怎样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悲白发,朝、、、暮、、成雪。

为什么这样读。有什么感情。

分析句子。

体会天上来,假如站在旁边会有什么感觉。和子在川上曰比较。

气势之大、速度之快、不可阻挡。一去不可返回。人的渺小。

朝暮对比突出生命的短暂。短暂人生和亘古黄河相比更加突出人生的短暂和渺小。时间的无情。

普通人的想法做法。无可奈何。悲哀。一层愁。李白51岁。青春不再是一层愁。

但是不是悲苦。是悲壮。前二句从空间上放大,后二句从时间上压缩,开篇即给人横空出世之感。

境界极其阔大,应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

(2)壮志难酬之愤慨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重读的字

天生必。还,来。

表现出作者的什么感情。

为什么:天之骄子的高傲、无与伦比的自信。散财的豪爽、洒脱。相信自己能够东山再起,重整旗鼓。

怎么读。“天生”联显示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读得掷地有声。大气磅礴。

但是必有用,现在有没有用。人生得意须尽欢,此时得意了没有?不得意,他也尽欢了。会须一饮三百杯。因为他要长醉,因为他要忘却,他要逃避。但他又在内心深处深深相信自己肯定有机会肯定能够做一番事业。但是现实却是很多不如他的人在干着所谓的济苍生救黎民实际上却是在尸位素餐更有甚者祸国殃民的勾当的时候,他却被靠边站。

李白喜不喜欢锦衣玉食。喜欢,但是却不能用人格去换。他说钟鼓馔玉不足贵,说的是反话。是愤慨的话。是无奈的话。是自我安慰的话。

所以,钟鼓馔玉不足贵应该带有一些愤慨牢骚在里面。所谓的长醉也是激愤之语。当不得真的。“钟鼓”二句是劝酒歌的主题,也是全诗的主旨,应读得从容。“不足贵”“不复醒”用极强音读。

如果李白只是一般的人也就罢了。而越是天才,他的痛苦可能就会比别人更深。但他又是乐观的,所以他愤怒而不绝望。痛苦的骨子里仍然怀有希望。

(3)万古寂寞之愁

句子、朗读、分析、背诵。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从古到今的圣人贤者怀才不遇的多了。他们都默默无闻地消失了。我也不会例外。既然不能例外,那还不如忘却的好。而忘却最好的法子就是像曹植那样纵情地欢乐,美酒盛筵,一醉方休。那就爽快一点,牵出你的马,拿出你的裘,统统换成美酒让我们尽情地喝个够吧。

“古来”两句以抒情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上句宜轻读,下句宜重读。“陈王”两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用叙述语调读,重音落在“恣欢谑”上。“主人”两句,前句宜轻读,后句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宜重读。“五花马”三句当快读,“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万古愁”三字要用夸张语调读。狂放。

10、李白要忘却这万古愁,他要借酒浇愁,浇得掉吗?从课文来看,一个字。他知道自己无法真正忘却的。那他为什么还要借酒浇愁。充其量只能暂时忘却。

物不平则鸣。一种感情的宣泄而已。知道于事无补,但是说出来做出来能够让人暂时得到释放,感到痛快。就像我们有的同学哭过一场,虽然不解决任何问题,但是心里却会舒服一点一样。

11、我们为什么会喜欢这首诗。

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我们能够从李白的诗里李白的身上找到许许多多自己想要的东西。

诗歌本身的音韵美节奏美参差变化美。诗歌描写景物的波澜壮阔。主人公多感受到的时间的残酷无情人生的短暂渺小。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性情流露,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绝对自信,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取富贵如拾草芥不費吹灰之力。怀才不遇的愤慨,古来圣贤皆寂寞的自我安慰,三五知己酒酣耳热时的忘我狂态。等等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有一个叫李白的人在一千三百年前演绎得淋漓尽致。读他就像读我们自己,而他的诗就像为我们而写。

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你所需要的东西,你的自信、你的不平、你的愤懑、你无所逃避的痛苦,或者把自己等同成那个伟大不屈的灵魂,再现一次一千三百年前的那场欢宴。

12、听录音结束。

将进酒



1、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2、促进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3、探究诗人狂放不羁的内在原由,体会本诗所体现的浪漫主义风格。

4、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体会本诗所体现的浪漫主义风格;领会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奔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教学思路: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心理,遵循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些都是学生所喜爱的,对此会有一些潜在的感知,教学中应充分激发,使学生有兴趣有欲望有学习积极性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性的研讨,更进一步的理解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的风格。提升学生对诗歌诗人的理解、热爱和欣赏水平。

教学方法:诵读、探究、赏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中国文学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饮酒赋诗,自称“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的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咏酒的诗篇。李白喝酒时尽管也有愁,但所咏的诗是极其豪放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酒有关的诗歌-----《将进酒》。

二、解题

《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不同。

三、朗读课文自由诵读,疏通字词,了解基本意思,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自己最喜爱的深有感触的诗句的理解,并谈谈对诗歌风格与艺术特色的理解。教师不做分析。



1、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听课文录音或听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听出节奏,听出感情基调,再次谈谈,教师要适时归纳要点。



钟鼓馔(zhuan)玉/不足贵斗酒十千/恣(zi)欢谑(xue)径须沽(gu)取/对君酌千金裘与尔同销/万古愁



感情变化:大喜大悲



2师生练习朗读。



方法:分层进行,每段分两层,依次是:起兴、入题、举杯劝酒、劝酒辞;学生边读边看课本注释,疏通文意;找出表现李白狂放的诗句;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各层大意;练习背诵。



3、指导学生有表情地诵读全诗。



起兴:开头用“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黄河”一联用了比兴手法,“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高堂”一联说及人生,“悲白发”叹意极浓,“悲”字应重读。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



入题:节奏要逐渐加快。“人生”一联,“尽欢”和“空对月”须重读。“天生”联显示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读得掷地有声。“会须”句要用升调读,读得豪气十足。



举杯劝酒:应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



劝酒辞: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钟鼓”二句是劝酒歌的主题,也是全诗的主旨,应读得从容。“不足贵”“不复醒”用极强音读。“古来”两句以抒情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上句宜轻读,下句宜重读。“陈王”两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用叙述语调读,重音落在“恣欢谑”上。“主人”两句,前句宜轻读,后句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宜重读。“五花马”三句当快读,“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万古愁”三字要用夸张语调读。



四、思考研读本诗



1、诗的开头“黄河”与“人生”之间有什么联系这四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两句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兴手法。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里黄河不远,所以从黄河起兴。这二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似乎从天而降,东入大海,势不可回。诗人写黄河,颇能够显示它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基调是壮。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但有“不复回”之叹,基调却是悲。紧接着带出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的感慨。这前后二句,既是比喻——以河水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再,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人生渺小,因而切四句令人顿生悲意。这四句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阔大,极有气势。前二句从空间上放大,后二句从时间上压缩,开篇即给人横空出世之感。



2、当时李白已是两鬓染霜,政治上极其失意浪迹江湖,然而他却说“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应如理解这种思想感情?



明确:人生”以下六句写“欢”“乐”。诗人年华老去,政治上极度失意,整日穷愁并非其本性,既然此处失意,就另外去寻找寄托。在这里,诗人以为朋友聚会是人生快事,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行乐。这里有一定的消沉。但并不完全消沉,对政治未完全绝望——“天生我才必有用”!算是对未来的一个期许。这种矛盾的协调方式与《行路难》如出一辙。这种诗情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实际上也是他愤激中的无奈与自我安慰。既是他人生价值的铿锵宣言,同时也是他抑郁情绪的快意释放。



4、李白在丹丘家做客,为何反客为主,举杯劝酒?(品味诗人洒脱狂放不羁性格在文中的体现。)



明确:李白与丹丘是知交好友,关系密切随意。而诗人天性洒脱狂放不羁,加之上兴之所至。



5、如何理解诗末“万古愁”?



明确: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诗人叹“古来圣贤皆寂寞”,又为陈思王曹植的遭遇抱不平,都表了愁的深广用历史的眼光看,“抱利器而无所施”的贤能之士古代有,今日有,将来也一定有-----这样的愁情唯“万古愁”一才可当之。



6、归纳:本诗初读一二遍,会觉得它豪气十足,但是再读几遍,就可以看出诗人的愤激只情是占主导地位的。确切地说,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就好象《阿Q正传》一样,喜剧是其外壳,悲剧是其内核。



五、艺术鉴赏:(师生讨论共同完成)



板书:



1、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夸张的运用是李白诗歌的重要特色之一。设计此题的目的是启发学生对此作一点比较深入的分析,从诗人的思想性格、气质修养等方面了解这种写法的实质。



“朝如青丝暮成雪”:这种感受是许多老年人都有的,但由诗人说出,其意义却非同寻常,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政治上的失落感。诗人在25岁上“辞亲去国,仗剑远游”,是“以当世之务自负”的,欲以布衣取卿相之位。如今,25年过去了,他已满头白发,功业上却毫无成就。回首往事,难免有人生短促之叹,也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苦闷。



“会须一饮三百杯”:“一饮三百杯”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详见“补充注释”),李白仰慕古人的大度,有效法之意。在《襄阳歌》里他曾写道:“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这里是重申其意。这种夸张,跟故意张大其辞是有区别的。



: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尔同销万古愁”:愁若止于一身,那是毫无意义的。诗人叹“古来圣贤皆寂寞”,为陈思王曹植的遭遇抱不平,都表现了愁的深广。用历史的眼光看,“抱利器而无所施”的贤能之士古代有,今日有,则将来一定还有——这样的愁情唯“万古愁”一语足以当之。这种夸张,也不是故意张大其辞,可以使人信服。



六、比较学习: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与“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比较,说二者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这道题是为鉴赏这首诗的基本内容设计的,也有加深理解诗的基调的作用。)明确:内容上相同的是,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所不同的是,前者所谓“开心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后者所谓“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一些。总起来说,前者于愤激中略见昂扬,后者于愤激中略见低沉。



在表达形式上二者的不同是很明显的。前者是直白,锋芒直指“权贵”;后者是曲达,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



之所以有上述不同,可能跟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和所选用的题材有关。《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初离长安之时,诗人余恨未消,又以游仙为题材,而“安能”二句有卒章显志的作用,不能不直截了当地说出诗人心中的意愿;而《将进酒》作于此后约七年光景,又值朋友欢聚饮酒,尽吐胸中块垒,也要跟饮酒合在一起说,因而只能采用曲达。



七、课堂训练: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在诵读中进一步品味诗歌内涵。



板书:主旨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内容:起兴、入题、举杯劝酒、劝酒辞



豪放——外壳







感情变化:悲——乐——愤——狂







愤激——内核





阁夜



教学目标:



1、欣赏并领会本诗的艺术特点。



2、诵读品味本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共同回忆杜甫的生平、思想等情况。



二、解题



這是一首年終時感懷的詩,寫景、寫情,充滿孤寂悲涼的感覺。从诗的内容可以判定它作于大历元年(766)冬季。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府的西阁,这首诗所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里的所闻所感,所以诗题叫做《阁夜》。



【简析】蜀中有崔盱、郭英义等互相残杀,百姓遭殃,诗中的“野哭千家”就是这次战祸的写照。杜甫经常情思诸葛亮,这是他从内心崇敬的一位贤臣,也留下他自己的影子。



三、诵读诗歌



师范读、生齐读



四、鉴赏:



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这一联交代了什么要素?



注释:



閣:指四川夔州西閣。



歲暮:年終。



阴阳:指日月。



短景:指冬季日短。景:日光。



霽:雨停初放晴或霧散了、雪不下了,都可用「霽」來形容。



寒宵:寒冷的夜晚。



“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有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稍稍流露出凄苦的心境。“天涯”,称所在地资州,有客居天涯自伤飘泊凄寒,“宵”,这里指黎明前,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



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注释:



五更:指清晨三點到五點這一段時間。



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瞿塘峡在夔州东。



星河:星辰与银河。



星河影動搖:星宿動搖,是境內有戰爭發生的徵兆。



听觉、视觉。借听觉写出了兵草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音调转柔。一份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萦绕诗人的心头。



3、“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一联你读懂了什么?



注释:



野哭句:意谓从几家野哭中听到战争的声音。几家:一作“千家”。



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漁樵:指漁夫和樵夫。



夷歌句:意谓渔人樵夫都唱着夷歌,见夔州之僻远。



闻战伐千家野哭



写“野哭”而多至“千家”,这是战乱造成的.何至“千家”皆哭?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灾难;“夷歌”,显示了地方风情。上下句形成对比,有人忧有人愁。



4、“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悲慨?



注释:



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跃马:指公孙述。王莽篡漢時,他自立為蜀王。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这句是贤愚同尽之意。



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白帝庙,而引起无限感慨。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座钟都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诗人在知交零落(好朋友李白、高适、严武等相继去世)、存者音讯不通(亲朋无一子)的情况下,唯有以公孙述、诸葛亮终归“黄土”自我安慰,更显出内心的凄苦万状,表达诗人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



五、韵译



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



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



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



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



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



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



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



六、评析:



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意思。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以诸葛亮和公孙述为例,说明贤愚忠逆都同归于尽,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全诗气象雄阔,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七、小结:



1、将眼前景、古时事与心中情巧妙地合而为一。



2、三个用典(①野哭千家闻战伐,②卧龙③跃马)深沉地传达了诗人在夜凉如水的夜晚,面对破碎的山河、零落的知交而难以抑制的内心的伤痛。



八、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



李凭箜篌引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优美音乐的描写与赞叹——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瓠巴鼓瑟,而鸟舞鱼跃。



座上美人心尽死,尊前旅客泪难收。



《明湖居听书》(刘鹗):



1、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2、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3、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



播放韩红《青藏高原》,请同学试着把听这首歌曲的感受说出来。



二、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



他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岁。



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三、解题



历来写乐曲的诗,大都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形象。



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瑰丽,境界奇幻,浓墨重彩,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四、朗读(略)



五、作品阅读赏析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段: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写出了演奏环境),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张”字不仅仅是演奏的抽象动作,而且很容易引起这样的联想:音乐的情韵高远饱满,直上云天。



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



“颓”字恰恰和“张”字构成了一种对比,前者饱满,后者无力,“颓”字形象地描绘出流云被音乐击中那一刹那的情态。



“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第二段: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正面写乐声,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而“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



“昆山玉碎凤凰叫”,用“昆山玉碎”来相容乐声,表现乐声极其激昂,具有很强的爆发力和压倒一切的气势。“凤凰”在传说中是一种高贵的神鸟,居住在昆仑山。“昆山玉碎”后,栖居其上的凤凰的叫声自然是凄厉婉转,忧伤的情绪在其中绵延——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



“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以哭泣的声音摹写乐声的悲惨,又以露水一点一滴在残荷上滚动、滑落的视觉感受比喻乐声的悲切,似乎比“凤凰叫”还要和缓。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笑”具有诉诸听觉的属性,还能给人“笑靥如花”的视觉感受,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思考:“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是诗中仅有的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成功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两句诗都是“以声类声”,但也可以唤起形象感。“以声类声”不是通感,但这两句诗可以唤起音乐的形象感,以形类声,就构成了通感。



“昆山玉碎”可以唤起山崩地裂的形象感,形容乐声乍起的壮观;



“凤凰叫”可以唤起孤独哀鸣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幽怨;



“芙蓉泣露”可以唤起露滴残荷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凄凉;



“香兰笑”可以唤起兰花盛开宛如笑靥的形象感,形同乐声的欢快愉悦。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写乐声由欢快转为清冷,回到了音乐的主体情绪。



下句承接“十二门”所营造的时空感来写。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巧妙地写出清冷的乐声从人间传到天界。此时,整个宇宙仿佛也只有箜篌的旋律存在。



首句的“高秋”和这里的“十二门”“紫皇”等意象营造出无限广袤的宇宙时空,仿佛万物皆空,箜篌的乐声包容了整个世界。



第三段: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这两句诗写乐声传到天上,在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连五色石都被乐音震破,引来了一场秋雨,把音乐的震撼力描摹得无以复加。



“秋雨”又能够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秋雨”是一个忧愁的意象,“石破天惊”之后气势磅礴的秋雨,象征铺天盖地的茫茫愁绪;秋雨落地的声响,恰如紧凑繁复的乐声。乐曲就在这种惊天动地的凄冷情绪中结束了。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神山上教神妪弹奏箜篌,仙境中衰老瘦弱的鱼和龙听到乐曲声都随之追风逐浪,在波涛中翩翩起舞。月宫中的吴刚听到乐曲声也忘记了砍树,倚在桂树上凝神倾听,不知困倦;桂树下的玉兔听到乐曲声也浑然入境,全然觉察不到寒露打湿了全身。诗人回味整个演奏过程,美妙的乐曲使人宛在仙境,进而想象出仙界神灵的痴迷状态,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出乐曲的美妙。



这首诗用瑰丽的辞采、天上人间的想象来描摹听乐的感受,把一首悲戚的乐曲描写得惊天动地。诗本身也和乐曲一样具有了一种凄寒冷艳的气质。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南朝有一则著名的讲经传说: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了上天,天上的鲜花纷纷坠落。李凭弹奏箜篌就有这样美妙的效果,通过李凭的生花妙笔,表现出音乐繁花似锦、万物动容的“天花乱坠”之感。诗人重要是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来写琴声——



①正面比喻写琴声:



纤柔甜润如热恋中青年男女的娓娓私语。



高亢昂扬如英勇的战士奔赴杀敌的战场。



轻盈飘逸如蓝天上的白云微风中的柳絮。



热闹喧嚣得像一群鸟儿栖集在一棵树上。



群音中一声独起像一只凤凰在引颈领唱。



愈转愈高的孤凤长鸣就像攀岩已到绝顶。



瞬间的急速下降如同悬崖撒手直落深谷。



②侧面渲染写感受:



自己空长了两只不懂得音乐的耳朵。



一窍不通竟也被音乐激动得坐立不安。



最后被琴声感动得泪雨滂沱沾湿衣裳。



二、问题思考



思考:这首诗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要点提示:



(1)主要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



(2)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夸张手法。



(3)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骋自由的想像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



听《高山流水》,请大家试着用文学语言把听这段音乐的感受描写出来。提示:注意演奏过程的旋律高低变化。(播放《高山流水》)



参考答案:



1、开始时声调较舒缓,音色很柔美,像白云飘过天际,留下些飘飘渺渺的痕迹,又似迎风微拂的柳枝。



2、后曲子渐渐转为优美、明快的格调,就像许多线条一样的流水,和着鸟儿的欢唱虫子的鸣叫而缓缓流下、圆润而细腻、让人陶醉。



3、然后一个清越似百灵鸟的啼叫声一样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像刚刚经过千山万水的阻隔终于汇集成一支跳跃的音符,有着冲破阻力的自豪。



4、尔后,流水渐深,如细丝般润物无声,似乳燕呢喃,如蟋蟀低吟,然后融会成一个旋涡,越游越远……直到偶尔听到一丝美的旋律。



三、比较鉴赏



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比较它们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说说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让我们回顾《琵琶行》中以声喻声的形象化描写——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



思考:如此的比喻描写凸现了音乐的什么特点?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的声势;小弦切切如私语——轻幽的音韵;



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而和谐;间关萤语花底滑——悠扬而明快;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而冷涩;银瓶乍破水浆进——突发而激烈;



铁骑突出刀枪鸣——清脆而尖锐;四弦一声如裂帛——刚劲而激越。











参考答案:



(1)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



《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为侧面烘托手法。



《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为直接描写的手法,“江州司马青衫湿”为侧面烘托。



(2)风格迥异:



《李凭箜篌引》纯为描摹音乐,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描摹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琵琶女弹奏时的情态动作和作者的身世体验都穿插其中,其风格平易感伤。



四、作业



1、朗读并背诵《李凭箜篌引》。



2、预习李煜《虞美人》。





虞美人

李煜



教学目标

1、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和故国之思,入情入境,熟读成诵

2、理解李煜词中“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走近李煜

一个细雨蒙蒙阴云密布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最后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生日(公元978年7月7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后人有诗叹曰:“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同学们,你们知道故事中的他是谁吗?



对,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位失败的政治家,但在死神来临之前,他却用一个艺术家的天才敏感,领受到非人的囚徒生涯,以一个昔日君主的目光回首家破人亡的不幸命运。在死亡的召唤声中,他没有闭上眼睛,而是蘸着血,和着泪写下了一曲曲传诵千古、凄凉如挽歌般的杰出诗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



二、简释课题,了解《虞美人》



词牌名虞美人的由来,源于项羽与虞姬的悲剧故事: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夜饮中,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和之:“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三、真情诵读,感知文意



1、听范读录音。



2、学生自由诵读。



3、指名学生试读,点评并相机作诵读指导。



提示:入情入境的读,一定要把握整体的感情和局部的重音。(把握感情基调:愁、忧伤之感)



整体:低沉凄楚、曲折迂回。(节奏舒缓低沉)



局部:何时、多少、又、不堪、应犹、只是、几多、一江、月——明——中——向——东——流——(注意重音和停顿)



4、再听范读录音,细心体会。



5、全班齐读。



四、探讨感悟,赏析特色



1、自主疏通文意,探讨结构特色。



(1)简述词意,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明确:此词所表现的是一个亡国国君的亡国之恨和故国之恋,他念念不忘过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东风是故国吹来,春水又向故乡流去。





教学目标

1、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和故国之思,入情入境,熟读成诵。

2、理解李煜词中“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走近李煜

一个细雨蒙蒙阴云密布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最后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生日(公元978年7月7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后人有诗叹曰:“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同学们,你们知道故事中的他是谁吗?



对,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位失败的政治家,但在死神来临之前,他却用一个艺术家的天才敏感,领受到非人的囚徒生涯,以一个昔日君主的目光回首家破人亡的不幸命运。在死亡的召唤声中,他没有闭上眼睛,而是蘸着血,和着泪写下了一曲曲传诵千古、凄凉如挽歌般的杰出诗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



二、简释课题,了解《虞美人》



词牌名虞美人的由来,源于项羽与虞姬的悲剧故事: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夜饮中,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和之:“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三、真情诵读,感知文意



1、听范读录音。



2、学生自由诵读。



3、指名学生试读,点评并相机作诵读指导。



提示:入情入境的读,一定要把握整体的感情和局部的重音。(把握感情基调:愁、忧伤之感)



整体:低沉凄楚、曲折迂回。(节奏舒缓低沉)



局部:何时、多少、又、不堪、应犹、只是、几多、一江、月——明——中——向——东——流——(注意重音和停顿)



4、再听范读录音,细心体会。



5、全班齐读。



四、探讨感悟,赏析特色



1、自主疏通文意,探讨结构特色。



(1)简述词意,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明确:此词所表现的是一个亡国国君的亡国之恨和故国之恋,他念念不忘过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东风是故国吹来,春水又向故乡流去。



(2)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探讨结构特色。



明确:以问起,以答结,隔句相承。问天——问人——问自己,一唱三叹。问天天不应,问人人不知,问己泪满面。凄楚中,形成一种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



2、抓关键词句,分析艺术特色。



(1)提问:“春花秋月”是何等美好之事物,可作者却为什么希望它快点结束呢?



分析:“春花秋月”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心里改变颜色。原来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伤悲。



明确:这是一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2)“春花秋月何时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两句中都有一个什么共同意象?(月)请同学们回想一些其它写到月亮的诗句。



例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提问:通过这些诗句,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月亮大多与哪些思想感情有关?



分析:怀念故乡,思念亲人,盼望团圆。



明确:由此可见,在古典诗词当中,意象"月"的沉淀意义便是——怀乡思人,企盼团圆。



(3)、上学期我们学过李清照的“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好一句:“载不动许多愁”写出了作者的深重的哀愁。李煜又是怎样用他高超的艺术手法写出他满腹的愁情的呢?



明确: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作者将一腔愁绪化为有形的流水,无穷无尽,无边无际,丰盈而且沉重。这哪里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负载着愁情的李煜的眼泪。这样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比喻,使得作者抒发的感情兼有了无边的广度。



同学们还记得哪些写愁的名句呢?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五、课堂小结,欣赏歌曲《虞美人》



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国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地位。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李煜只是李煜,一个文绉绉的词人罢了。不是勾践,勾践他亡过国,但他能“卧薪尝胆”,能够“三千越甲可吞吴”,最终成就复国大业。有人说,政治是艺术的天敌,的确,太感性、太重视自己的内心的人是不适合做政府领导的。当我们的目光越过千年,看着李煜忧郁的脸,我们会觉得李煜如果不当皇帝,放歌于山林之间,相信一定是陶令一流的谪仙。



同学们可以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李煜的其它作品,进步体会李煜词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最后欣赏歌曲: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







苏幕遮

[北宋]周邦彦

一、导入



婉约派的词,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大家想一想有哪些?有李清照的《声声慢》、《醉花阴》,柳永的《望海潮》《雨霖铃》,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位婉约派词人的作品,被誉为“词中老杜”的周邦彦的《苏幕遮》。



二、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1.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因向神宗献《汴都赋》歌颂新法而升太学正,神宗死后,旧党执政,周邦彦被挤出京城,到庐州(今安徽合肥)荆州(今湖北)等地做官。不久,新党重返政坛,官至提举大晟府。但由于不愿与奸党蔡京等人合作,晚年被逐出朝廷,到顺昌(今安徽阜阳)处州(今浙江丽水)等地做官。徽宗宣和三年,病逝于南京(今河南商丘)。有《清真集》,又名《片玉集》。



在北宋,以苏轼为代表的词风在大力开拓词的表现领域的同时,又往往成为“曲子中缚不住者”,表现出作为文字作品的词与音乐逐渐分离的趋向。而周邦彦却是朝另一个方向发展,极端重视词与音乐的配合,使词的声律模式进一步规范化、精密化。在任大晟府提举时,周邦彦以他的音律知识并吸收民间乐工曲师的经验,搜集和审定了前代与当时流行的八十多种词调,并创制了《六丑》等不少新调。



周邦彦的词虽说在题材和情感内涵方面没有提供更多的新东西,但在艺术形式、技巧方面都堪称北宋词的又一个集大成者,为后人提供了许多经验。因此,南宋以后的姜夔、吴文英等人都十分推重周邦彦,有人甚至称他为“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直到清代的常州词派,还奉他为词之“集大成者”。这说明在词的艺术形式和语言技巧上,周邦彦确有出色的贡献与深远的影响。







三、朗读



1.生示范朗读,注意字音。



2.初读此词,你觉得它主要表达了什么感情?



答:思乡之情



3.那么你觉得朗读时应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



答:上片欢快,下片黯然神伤。



4.根据这种理解,我想在找几位同学给大家朗读一遍。



5.大家又没有注意,这首词读起来很有韵律,为什么呢?



因为押韵,韵脚是:



四、讲解课文



(一)、本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写景,下片写情。我们先看上片。



1.上片主要写了什么时间的景物?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答:五月份左右,雨后的早晨



溽暑侵晓



2.上片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答:鸟雀荷叶初阳宿雨



3.作者描写这些景物用了哪些手法?



(1)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A.拟人“呼”字,极为传神,充满人性化,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



“窺言语”把鸟儿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B.以动衬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以动写静的手法。



(2)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问:此句写荷有什么特点?



A.声色结合宿雨初收,圆润的荷叶有的浮在水面,,绿静如玉盘初拭,有的亭亭玉立,婉媚如美女出浴。微风吹拂,婀娜多姿,微微颤动,荷叶上的水珠便如晶莹的明珠在碧玉盘中滚动着,闪烁着。



B.细节描写在阳光的照耀下,水珠越来越小,越来越少了,这是用绘画也难以办到的,即使借助现代电影技术恐怕也难以看到水珠蒸发的过程,但周邦彦却把这一过程写的如此传神。



C.点面结合这三句话,就像电影镜头一样,开始由叶上水珠在风中滚动,扩大到水面上无数的碧荷在微风中摇曳,最后远望整个池塘,仿佛摄影一般。



总结:作者寥寥数语,就把荷花写的出神入化,这不得不令我们惊叹,特别是一个“举”字,立刻让读者联想到荷茎在用力托着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一样,使荷叶有了生机,有了神韵。就连荷塘月色中那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也不及它之生动简练!难怪王国维称之说“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4.总结上片,作者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



答:嗅觉听觉视觉



(二)、词的上片给我们展示了雨后清晨一个个优美的意象,我们知道不论是诗歌还是词,都是通过一系列的意象表现一定的意境,那么作者通过写荷花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呢?



明确:是思乡之情



1.哪些句子能够看出作者是表达思乡之情的?



答: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题解:(1)吴门,古苏州杭州是吴郡治所,故称吴门。



(2)长安旅,作者的家乡在钱塘,当时身在北宋京城汴京,这是用长安借指。



(3)久作,体现出京城作客的厌倦。



《兰陵王》中称己为”京华倦客”。



2.作者上片写荷花,下片直接写思乡,你觉得突兀吗?结合课后习题第二题,想想联系上下两片感情纽带的是哪个意象?



答:荷花



从“溽暑”我们知道此时的南方应该正处在梅雨季节,大概在五月份左右,荷花花期当在六月,南宋诗人杨万里有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么五月份的钱塘应该是满眼都是“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这样看来,上下两片就联系起来了。



2.五月渔郎相忆否?



问:同学们看看这句话的主语和上句的一致吗?



答:不一致。



前面的主语是“我”,后面的主语是渔郎。



杜甫在《月夜》中表达思念妻子之情,是这样表达的: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明代王磁奭在《杜臆》中说:“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



周邦彦此词,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思念家乡之人,有不直说,而说渔郎是否记起自己,不仅把自己对家乡多朋友的思念之情表达的更加细腻真切,而且使得不落俗套的意境又进一层。难怪王国维赞之曰:“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



柳永在《八声甘州》中有“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任凝愁。”妙处在于词人善于推己及人,本是自己登高远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高远眺,伫看游子归来。“误几回”已是灵动,后又进一层,哀怜佳人怎知我此刻也在倚栏凝望。苏轼巨眼识得,认为其间佳句,“不减唐人高处。”东坡是不曾以此许人的。



3.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如果说前面的都是写实景,那么最后一句就转入了虚构的梦境描写。思乡情切,以致梦中飞渡,恍若回到故乡,与友人一起小楫轻舟畅游芙蓉浦了。



总结下片:“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两句承前,把空间的想象落实在两个点上,一是吴门,一是长安,但仍以荷花把两地牵连起来。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三句写自己的想象,这三句把孤立的两点进一步缩小并使之具体化。“吴门”化作“渔郎”,“长安”化作自己。“五月”是串接时间的长线,它一头挽住过去,一投接通现今,,甚至牵连到作者的梦境。“梦入芙蓉浦”终于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缩短,使作者思归之心得到片刻的满足。



五、朗读全词,当堂背诵。



总结:全词明白如话,不加雕饰,然意境深远。正如陈子龙赞曰:“以沉挚之思,而出之比浅近,使读者骤然遇之如在耳目之前,久诵之而得隽永之趣。”细玩此词,我们从作者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中,从对小楫轻舟泛游芙蓉浦的自在生活的充满深情地向往中,也能依稀地感到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的向往。



因此我们说,这首《苏幕遮》词,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在思想上也有相当可取之处,是值得一读的佳作。



六、板书



上片嗅觉呼窥言语拟人以动衬静

听觉:干清圆风举细节描写

视觉声色描写

点面结合

下片荷花吴门和长安

思乡之情渔郎杜甫《月夜》

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

梦五月







国殇



屈原

教学目标:

1、通过作品赏析,感受壮烈的战争场面,体会战士们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

2、学习本文刚健质朴的语言;

3、了解楚辞的一般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诗歌第一段战斗的壮烈场面

难点:屈原对战士的高度评价,并上升到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及题解:

1、作者介绍: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后人将屈原的《离骚》与《诗经》的“国风”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除此,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2、题解:《国殇》是《九歌》中唯一一篇祭祀人鬼的作品,也是我国最早、最著名的一篇歌颂爱国主义、歌颂牺牲精神的光辉诗篇。

殇:①未成年而死者(成年:男20岁,女15岁);

②为国家牺牲的将士(文中意)

问:作者为什么把这些人鬼和天神、地祗同等祭祀?

明确:对那些为国牺牲的将士怀着无限的崇高敬意

二、疏通课文-

三、分析与鉴赏

1、根据诗歌内容,我们可以把全诗分成几节?

全诗可分两大段。从开头至“严杀尽兮弃原野”为第一段,是叙写将士们与敌人激战及壮烈牺牲的经过。

从“出不入兮往不反”至结束,为第二段,是作者对牺牲将士的哀悼与颂扬。

2、请概括本诗主旨。

全诗通过对激烈悲壮的战斗场面的描述,歌颂了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英勇献身精神,表达了楚国人民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请自选角度(内容或形式)对这首诗歌进行鉴赏。

楚国将士的雄姿;视死如归的无畏和牺牲精神;悲壮浓烈的战场气氛;作者沉痛的悼念之情;作者的崇敬之情;诗歌的语言特色;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刚健质朴的诗歌风格

四、课外阅读

《涉江》与《史记?屈原列传》

五、作业

背诵全诗



燕歌行

高适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

2、体会诗人的沉痛之情。

3、把握诗歌谴责边将的主题。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的沉痛之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盛唐诗歌题材丰富,其中山水诗、边塞诗占的比重较大,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边塞诗——《燕歌行》。

作者简介:高适(700-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至于生籍,现已无法考知。高适是盛唐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内容比较丰富。早年因为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顿,他的诗多有自伤不遇之词和急于用世之意。如“飘荡与物永,蹉跎觉年老”(《酬裴秀才》)“暮天摇落伤怀抱,倚剑悲歌对秋草”(《古大梁行》)。高适的性格豪放不羁,他青年时代就向往立功边塞的生活:“倚剑对风尘,既然思卫霍”(《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而且有过边塞生活的亲身体验。所以边塞诗也是他早期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高适前期的边塞诗多是来自他亲身的经历,是经过冷静的观察之后的有感而发,因此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反映现实方面比其他同时代的边塞诗人远为深刻,既表现了追求功名的昂扬意气,又能够抒发因直视冷峻的现实而产生的悲慨之心,所以在盛唐诗坛他被推为边塞诗的代表。

背景:

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总体思路: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难点击破:

第一段: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

①“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对将军们破敌卫国,建立功勋,寄予希望;另一方面,又为他们骄恣蛮干,邀功求赏,深抱隐忧。

②“横行”的由来见注释,“横行”一词有何妙处?

明确:意味着恃勇轻敌。

紧接着描写行军:“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战端一启,“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

小结: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表现了敌兵进攻的猛烈。

①“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为什么成为千古名句?

明确: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作者怀着极大的愤慨唱出了军中的不平,成为千古绝唱,不言而喻,正是将帅与士卒之间这种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从内部瓦解了官军的战斗力。

②“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两句景物描写的作用?

明确: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小结:写战场交战和将领与士卒遭遇的不同,既是全诗的中心,又是前后转折的关键。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

①“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涕别离后”强调哪个词?

明确:强调“久”字,相思之怨并不在于出征,而在于由于边将的无能、边策失当造成的久戍不归。

“征夫”与“少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从时间上着笔,写征战生活的日夜不宁,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②如何理解“岂顾勋”?

明确:士兵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表明了士兵的勇敢、质朴;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

③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提到李将军有何用意?

明确: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既紧扣全篇主旨,又给读者留下无穷回味。意义尤为深广。诗歌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小结: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

特点: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意深刻含蓄。“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尤可注意的是,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全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韵律:《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诗用韵依次为入声“职”部、平声“删”部、上声“麌”部、平声“微”部、上声“有”部、平声“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除结尾两句外,押平韵的句子,对偶句自不待言,非对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碍石间”;押仄韵的句子,对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对也是很严整的,如“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这样的音调之美,正是“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唐风定》卷九邢昉评语)。(徐永年)

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完成《导学练》的练习。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教学目标

1.了解柳宗元的生平,理解诗歌内容。

2.赏析诗歌,领会独特的艺术美。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诗歌中独特的艺术美2.教学方法:朗读、点拨、背诵

一、导入,简介作者。

柳宗元,字子厚。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唐朝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土地兼并日渐严重,社会生产破坏严重,民不聊生。柳宗元对这种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永济革新”,并成为这一运动的中坚人物。他们革除弊政,打击权奸,触犯了宦官和官僚贵族利益,在他们的联合反扑下,改革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但其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所。被贬期间,得以接解到下层人民,故他的很多作品都暴露了封建政治的黑暗,反映了穷苦人民的痛苦生活,具有较强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

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推崇先秦两汉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经典及《庄子》、《老子》、《离骚》、《史记》、等学习借鉴,博观约取,以为我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在诗歌理论方面,他继承了刘勰标举“比兴”和陈子昂提倡“兴寄”的传统。与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关于讽喻诗的主张一致。他的诗文理论,代表着当时文学运动的进步倾向。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如《南霁云睢阳庙碑》等,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如《永州八记》等。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二、朗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字面意义,初步掌握诗歌内容。

三、再读诗歌,师生共同赏析。



1.教师简介写作背景。



这是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展现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动人图画,而抒情主人公的神态和情怀,也依稀可见。这情怀,是特定的政治斗争环境所触发的。



公元八0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2.赏析全诗,体会诗人用笔之妙。



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起。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着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第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第三联写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上实下虚,前因后果,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又具有“流水对”的优点。



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问,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读诗至此,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







菩萨蛮

温庭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这首词的描写技巧

②准确把握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精读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首词的特色和技巧

2.深入理解女主人公内心的情感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二.词文赏析:

1.概括上下片所写内容。

上片:女主人公睡醒后娇慵形象。

下片:梳妆打扮的过程。

2.温词意象绵密,富艳精工,请结合上片描写加以分析?

写她脸孔雪白、芳香,头发像浓云一般乌黑柔软,再衬上金黄色的眉毛,显得多么光艳!它不仅让读者看到色彩和闻到香味,而且试图触动读者的全部感官。在短短十四字中,竟把色泽、气味、体态……连同神情都生动地描绘出来,技巧不能说不高。

3.赏析“度”字的妙处。

俞平伯先生指出:"''度''字含有飞动意。"叶嘉莹女士《迦陵论词从稿》也说:"''度''字生动,……足以唤起人活泼之意象。"在词人的联想中,"云"字乃从"鬓"字生出,"度"字又从"云"字生出。词人再于"度"字添一"欲"字,就把无生命的"鬓云"写活了。试想:于金光明灭之中,云鬓飘拂之际,连细小的眉、发也如此富有生气,岂不更撩人乎?

4.张燕瑾《唐宋词选析》:这首《菩萨蛮》不仅称物芳美,也具有“其文约,其词微”的特点,富有暗示性,容易使人产生种种联想。你能从“约文微词”中感受到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吗?

指导:

A.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为什么“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试从文中找出相关信息)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五、六两句,衬出一幅花面相映图。花似人面,人面似花。花固然美,但"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面固然也美,但红颜易老,青春难驻,只怕也跟花一样易开易落啊!

结拍两句,说她穿上短袄,看着一双双用金线绣成的鹧鸪出神。鹧鸪尚懂得成双成对,而人呢?鹧鸪似乎在叫:"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而她的哥却早已出门远去,这怎不教人难挨难耐呢?

B.结合上片中的“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你能感受到这首词的意境特点吗?

孤独寂寞

C.这首词通篇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表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5.张惠言《词选》卷一:此感士不遇之作也。你同意吗?说说理由。(此题言之成理即可)

6.艺术风格:

绮丽香艳、婉约柔媚。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睢景臣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元曲的一般常识,懂得小令、套数、杂剧的异同,体会本篇的特色。

2、理解本篇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

2、难点:体会这一历来被传诵的元曲名篇的“新奇”之所在。

三、教学时数:

自读课文,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高祖还乡》套曲是元曲名家睢景臣所作的著名套曲之一。睢景臣的生平事迹流传下来的不多,他的出生年月也不清楚,根据一些材料推定他大约是生活在十三世纪末,十四世纪初。据钟嗣成《录鬼簿》说:景臣大元大德七年从扬州来到杭州才和他相识,知道他很爱读书,心性聪明,精通音律。当时杭州的曲家都用高祖还乡的题材作套曲,以睢景臣所作的最新奇,压倒各家的作品。他还著有杂剧《屈原投江》、《莺莺牡丹记》等三种,都没有流传下来。



背景简介:



刘邦本是丰邑人,当过秦朝的一名小小的亭长。他的父兄都是自己耕田,他却好酒贪色,不爱劳动。陈胜吴广起义时,他占据沛县,响应起义军。后来他的势力逐渐强大,打破了秦的京城。在他与项羽争夺农民起义胜利果实的战争中,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统一了全国,做了汉朝第一任皇帝,历史上称为太祖高皇帝,或者简称汉高祖。



高祖还乡这一史实在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上有一段文字,从这一段叙述来看,高祖回到沛县时是十分热闹的,沛县的老百姓对他也是非常热情和亲切的。并说他“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之,高祖乃起舞。”还说:“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十余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因请留高祖。”后来高祖“张饮三日”。睢景臣却没有歌功颂德,而是从高祖本纪中所记刘邦少年时的无赖行为生发开去,从另一个角度,以一个曾经与刘邦有过瓜葛的农民的口吻,用辛辣幽默的民间语言揭露他发迹以前的行径是流氓,不是龙种,来勾画这个流氓皇帝衣锦还乡的场面,表现了作者对皇帝的蔑视,这就是当时所谓制作新奇之所在。特别是在元代,阶级压迫与民族压迫都很深重,汉人列在蒙古人、色目人之下,知识分子的地位更是低下,有“九儒十丐”的说法。这套套曲虽是写刘邦,却把刘邦这个皇帝典型化了,作者蔑视、斥责是就不止是历史上的刘邦,所表现的是人民群众敢于对强大统治者的挑战,这是它的积极意义所在。



课文分析:



这套曲子由八支曲子组成,大体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写汉高祖来到村前,村里一片忙乱。



第一层:社长派差摊税,农民议论纷纷的忙乱情况。



社长挨家挨户在粉壁上写通知,说这次差使不寻常。只要有差使派下来都不能借故推脱,一边要交纳除了根的草料,一边又要派差,都必须负担。这样差税齐下,反复强调,在农民的眼里不知道有什么重大的事情要发生了。“车驾”、“銮舆”本来是皇帝坐的车子,历来就把它作为皇帝的代称,但是农民们不知道。他们却在莫名其妙的议论纷纷,互相传说“车驾”“銮舆”要回故乡了。“又言是车驾,都说是銮舆”,又表现了农民在心里嘀嘀咕咕的纳闷着不知究竟是谁回来的心理状态。同时也为以后汉高祖的出现埋下伏笔。



第二层:写王乡老、赵忙郎一个手里捧着个瓦台盘,一个怀里抱着个酒葫芦在等候接驾。



这里用“新刷来”、“恰糨来”、“畅好是装么大户”等口语勾画了农村中王乡老、赵忙郎一类的人装模作样、趋炎附势的丑态,表现了这个农民对这种人的厌恶情绪。



第二部分:写皇帝仪仗队进村的场面。



元代仪仗队中有马鼓队和金鼓队。皇帝出巡的时候,装饰华贵的马鼓队和金鼓队与旗队走在前面作先导。旗队过后就是仪仗队中的兵器,接着就是皇帝的车马,车前有八个由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翰林学士、黄门侍郎等大官组成的导驾队伍,车上坐着皇帝,一把曲柄黄伞遮盖在皇帝的头上,车后是捧着香案、交椅、水盆、唾盂、净巾等的扈从官,还有随行的妃嫔等。这里也是按这个规定顺序来写的。“一伙乔男女”,是指吹吹打打奏乐的人们。说“乔男女”、“胡踢蹬”,表示对他们瞧不起。皇帝的乐队在这个农民眼里看来是一伙怪家伙在瞎折腾。那些绣在旗上歌颂文治象征祥瑞和神圣的神禽仙兽,都是些农村中常见的兔、鸟、鸡、狗、蛇。那些炫耀武功,显示天威的兵器,只不过是农家常用的叉子、斧头、马镫和常吃的甜瓜、苦瓜。至于那些导驾官,不过是几个冷漠无情的天曹判官,扈从官就是递送夫,那些尊贵的随行妃嫔成了多娇女。总之,一切庄严神圣的外衣,在这农民眼里全被剥光了。堂皇富丽的仪仗队,成了一群荒唐可笑的人,这种化神奇为腐朽的讽刺手法是辛辣的,意味深长的。



第二课时



第三部分:写见驾、骂驾。



第一层:写见驾。



在仪仗队过后,汉高祖出现了。这里三次称汉高祖为“那大汉”,真是不敬得很,但也表现出这个农民到此时还没有弄清来的人是谁。看到众乡亲都向他跪拜,而他只是欠欠身,十分高傲,并不尊重他们。突然抬头一看,这个农民差点气死了,原来被人们被称作“车驾”、“鸾舆”的就是无赖刘三。这里呼应了开头的疑问。



第二层:写骂驾。



情节至此也急转直下,从讽刺挖苦变成了指名道姓的愤怒揭露和斥责,把刘邦的出身和过去的丑事一口气不停地都数落了出来(见课文[二][一])。刘邦并不是什么龙种、赤帝子,而是和他们一样出身于农家的人,不过刘邦还是一个好酒贪杯,明借暗偷,敲榨勒索,样样都干的流氓。这样一数落,皇帝头上的灵光也被抹掉了,“有甚胡突处,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这几句话把事情说到了十分,真可谓淋漓尽致,不留余地。这样,又把刘邦从皇帝的宝座上推了下来。在这个农民的眼里流氓摇身一变成了皇帝,皇帝的公开税赋不过是流氓的敲榨勒索。在[尾]中更逼进了一层,转向刘邦索债,说“差发内旋拨还”,“税粮中私准除”都可以。最后结尾“谁肯把你揪捉住?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似乎刘邦是为了赖帐才改名换姓称作汉高祖的。其实,汉高祖是刘邦死后的谥号,也不是刘邦活着时的称谓,所以这一句很不合情理,但是非常出奇、有趣。这在抒发感情上也达到了高潮。



小结:



一、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全文八支曲子分为三层意思:先写社长告示,乡民被迫迎驾的忙乱情景;接着又对刘邦极其奢华的仪仗队进行嘲笑和讽刺;最后嘲讽刘邦骄傲丑态及揭他的老底,数落他的无赖行径,及表示对他的蔑视。全篇浑然一体,错落有致,有一气呵成之感。



全篇是叙述高祖还乡这件事,也用简洁的笔调,勾画了社长、王乡老、赵忙郎、刘邦等几个人物,在描述还乡的过程中,还通过一个农民对这件事的观察、解释,刻画出一个性格豪爽、奔放、粗犷、朴素、无所畏惧的农民形象,构成了这篇作品在写作上的特色。



二、语言诙谐、幽默(使用口语、俚语):



比如用“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鸡学舞”、“狗生双翅”、“蛇缠葫芦”等一系列幽默诙谐的语言来描写日、月、龙、虎、凤五面旗,这就富有讽刺的意味。元曲最大的特点是使用口语、俚语,读起来明白、流畅、生动,与唐诗宋词用语力求典雅完全不同。由于口语运用得好,使人物性格特别鲜明清晰。



三、动作传神



本篇全文只有457个字(不计标点符号),但却塑造出了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作品主人公的形象之所以能呼之欲出,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见其面,就是由于作者善于运用“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些气破我胸脯”等一连串传神的动作,和运用了“你须身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等个性化的语言。汉高祖刘邦的形象也就是如此。“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那大汉挪身作手扶”,“强称了麻三称”,“偷量了豆几斛”等等传神的动作,才使人们不仅看到他今天那非常骄傲的模样,而且还看到了他过去的无赖行径,他的形象使人难以忘却。



四、本文的局限性:



在揭露刘邦的“根脚”时,把“喂牛切草,拽坝扶锄”作为出身低微卑贱的标志,显然是不好的,是作者受历史局限的表现。



五.(补充:)元曲简介:



元曲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体裁之一。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二者都是当时流行的北曲(散曲分南曲和北曲两种,它们最初的萌芽都是从“词里蜕化出来的)。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如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王实甫、纪君祥等,因此人们把元曲称为元朝文学作品的代表。



散曲起于金元,便于清唱,它包括散套(套数、套曲)和小令两种(也称清曲)。



小令每一首都能独立成篇,(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但可重复),同时,它又能歌唱。它体制短小,句调长短不齐,却有一定的腔格,元人称为“叶儿”。(小令有一种特殊形式“带过曲”,课文未选。)如《潼关怀古》的曲牌是“山坡羊”,作者是张养浩。



套数(套曲、散套)沿自诸宫调,是由同宫调的二支以上的曲子相联组成,成为有头有尾的一个整套曲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整套必须有两支以上同一宫调是曲子互相联缀而成。2、每套作品除了用带过曲作结以外,大多数在结束处有一尾声。3、整套作品一般用一、二支小曲开端,中间选用的调数可多可少。(少则二、三调,多则二、三十个曲调)不管散套多长,采用多少曲子联缀成套,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套数应标明该曲子属于何宫何调。



五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



四调: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



《高祖还乡》属“般涉调”,“哨遍”是曲牌名,“高祖还乡”是曲题。



杂剧:最基本的一点是有剧情,能演出。所以它有宾白(说白)对白说话、科介动作和唱曲,每折戏的唱曲是一个套数。同一折内由同一个宫调的曲子组成,中间不变换宫调,一折内一韵到底,这是与小令、套数的相似之处。基本形式是四折一锲子。一折戏相当于今天的一幕,楔子是一个短场戏,放在全剧开头或加在四折之间,起序幕或过场的作用,不能放在末尾。如:《窦娥冤》《陈州祟米》。







献花(0)
+1
(本文系xiangqianyu...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