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2山东省烟台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4-05-15 | 阅:  转:  |  分享 
  
2012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2?烟台)今年开始,我省17地市将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废弃塑料购物袋属于()

A.B.C.D.



考点: 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专题: 公共标志型。 分析: 根据被回收的垃圾成分、性质和用途判断,废弃的塑料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 解答: 解:废弃的塑料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

A、用于回收B、C、D之外的其它垃圾,故不符合题意.

B、用于回收各种废弃金属、金属制品、塑料等可回收的垃圾;废弃的塑料属于可回收垃圾,故符合题意.

C、用于回收会造成环境污染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

D、用于回收各种厨房垃圾,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垃圾的分类知识、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012?烟台)当前,食品安全备受人们关注.下列做法会严重危机人体健康的是()

A.长期饮用白开水B.蒸馒头加适量小苏打C.用甲醛保鲜白菜D.食品袋里冲入氮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考点: 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A、根据人体健康进行解答;

B、根据碳酸氢钠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甲醛有毒进行解答;

D、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解答. 解答: 解:A、从人体健康角度,长期饮用白开水不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故A正确;

B、碳酸氢钠受热能生成二氧化碳,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蒸馒头加适量小苏打不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故B正确;

C、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组成人体的蛋白质变性,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故C错误;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袋里冲入氮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确使用化学物质对人体产生的影响,要结合实际加强记忆.



3.(2012?烟台)201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C.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考点: 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水资源状况;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根据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但是分配不均衡所以需兴建水利工程进行解答;

B、根据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这样以节约用水进行解答;

C、根据农药和化肥可能会污染水资源进行解答;

D、根据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进行解答. 解答: 解: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但是分配不均衡所以需兴建水利工程,故A错误;

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这样以节约用水,故B正确;

C、农药和化肥可能会污染水资源,所以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故C正确;

D、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节约水的知识以及防止水污染的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4.(2012?烟台)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融雪剂的作用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分析: A、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B、根据溶液的定义考虑;C、根据饱和溶液是对于某一溶质来说的考虑;D、根据水中加入其它溶质后凝固点的变化情况考虑. 解答: 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水属于均一稳定但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A错;

B、溶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剂不一定是水,例如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故B错;

C、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再溶解某一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所以饱和溶液是对于某一溶质来说的,故C错;

D、水中加入融雪剂后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所以凝固点要比水的凝固点低,即凝固点低于0℃,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液的三个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知道饱和溶液的条件限制,水溶液的性质.



5.(2012?烟台)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B.

称量氢氧化钠C.

氧气验满D.

读取液体体积



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测量容器-量筒;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氧气验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为防止腐蚀托盘,不能放在纸上称量,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2012?烟台)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 A、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分析;

B、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

C、根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

D、根据空气中氧气的来源分析. 解答: 解:A、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A正确;

B、由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所以,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故B正确;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

D、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气体的性质及用途,同学们需要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知识的积累.



7.(2012?烟台)下列有关洗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汽油溶解衣物上的油渍B.用洗洁精乳化餐具上的油污C.用食醋洗去热水瓶中的水垢D.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菜刀上的铁锈



考点: 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分析: 弄清乳化作用:洗洁精、洗衣粉等含表面活性剂的物质可以使食用油等物质以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作用,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乳化作用. 解答: 解:A、汽油能除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

B、洗洁精类除油污主要利用的是乳化作用;

C、食醋能除去水垢是因为食醋能和水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

D、铁锈不溶于纯碱溶液,也不能与铁锈起反应,不可能洗掉铁锈.

故选D. 点评: 主要考查了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2012?烟台)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事实 解释 A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混合后分子变小了 B NaOH和Ca(OH)2化学性质相似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OH﹣ C 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D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A.AB.BC.CD.D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A、根据分子的性质判断,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B、根据碱具有通性的原因判断;

C、根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判断;

D、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判断. 解答: 解:A、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故A解释错误;

B、NaOH和Ca(OH)2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OH﹣,相同的离子性质相同,故B解释正确;

C、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因为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不易发生电子得失,故解释C正确;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故解释D正确.

故选A. 点评: 掌握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记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同种粒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粒子的性质不同.



9.(2012?烟台)下列各组物质尽心分离提纯的步骤,与粗盐提纯(只除去不溶性杂质)的三个实验步骤相同的是()

A.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B.从医用酒精中提纯酒精C.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不考虑其他可溶性杂质)D.从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废液中回收二氧化锰



考点: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专题: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分析: 粗盐提纯的步骤如下: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分析各选项的分离方法是否符合粗盐的提纯步骤即可. 解答: 解:A、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方法是先将空气液化,然后蒸发,利用利用液氮的沸点(﹣196℃)低于液氧的沸点(﹣﹣183℃)把氮气首先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了.故A错误;

B、从医用酒精中提纯酒精是利用水和酒精的沸点不同,加热将酒精先蒸馏出来.故B错误;

C、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和一些不溶性杂质,碳酸钾是可溶性的,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和结晶等步骤,可以把草木灰中的钾盐提取出来.故C正确;

D、从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废液中回收二氧化锰,分解后得水和氧气,所以残渣中主要成分为水和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故溶解后,过滤时,二氧化锰在滤渣中.将滤渣烘干即可得二氧化锰固体.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只有对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熟练掌握,才能顺利解题.



10.(2012?烟台)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森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线条中,可能是α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A.abcdB.abcC.bcdD.ad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分析: 根据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现象考虑:大部分a粒子直接穿透过去,少部分a粒子发生了偏转,极少数a粒子被反弹了回来. 解答: 解:由于原子中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却很大,所以a粒子遇到原子核就会发生偏向,例如c和d;因为原子的核外电子质量很小,但所占的体积却很大,电子的质量小的可以忽略不计,所以a粒子可以直接穿过去,例如b.由于原子核外的电子质量很小,a粒子是直接穿过,且原子核带正电荷,a粒子也带正电荷,同性相斥,所以A是不可能向原子核靠近的,应该远离原子核.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现象,和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漏选一个扣1分,错选择不得分)

11.(2012?烟台)2011年12月,蒙牛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某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素MI(C17O12H7)超标140%,黄曲霉素MI能损害人的肝脏,诱发肝癌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曲霉素MI是有机物B.黄曲霉素MI这种物质由36个原子构成C.黄曲霉素MI由C、H、O三种元素组成D.含黄曲霉素MI的牛奶经煮沸就后可以引用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物质的元素组成;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 分析: A、有机物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是指含碳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除外);

B、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及元素和原子的概念来分析判断;

C、根据化学式来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

D、根据生活常识即可选择. 解答: 解:A、分子中含有碳、氢、氧元素,符合有机物概念,故A正确;

B、每个黄曲霉素分子由36个原子构成,而不是黄曲霉素MI这种物质由36个原子构成,故B错误;

C、由C17O12H7可知,黄曲霉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C正确;

D、根据生活常识黄曲霉素性质应该很稳定,煮沸不会被破坏,所以毒性才很强,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 本题重点考查了物质的元素组成以及分子由原子构成的概念;人类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作用下会发生突变,继而诱发癌症;发霉的食物即便是清洗或加热也不能食用.



12.(2012?烟台)如图为一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X、Y、R、Z四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如图分析,下了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的是化合物C.R在该反应中的作用一定是加快反应速率D.该反应可表示为Y2+2Z2XX2+2Z2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 A、根据反应物的种类结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来进行解答;

B、根据化合物的定义解答,化合物中含有多种元素;

C、R在反应前后没减少,可能为催化剂,但催化剂不一定就是加快反应,可以据此解答;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来进行解答. 解答: 解:A、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知道反应前后R没发生改变,即反应物为Y2和Z2X,而生成物为X2和Z2Y,即反应物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而生成物也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故该反应为置换反应,故A正确;

B、化合物为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只有一种元素,故该物质为单质,故B错误;

C、R在反应前后没减少,可能为催化剂,但催化剂不一定就是加快反应,故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而题给的化学方程式中的生成物中没有Y,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再者说,R不一定就是催化剂,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书写、判断对错和有关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



13.(2012?烟台)烟台是座美丽的城市.下列对海洋化学资源利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B.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C.利用像海水或卤水中加入石灰乳的方法将海水中的Mg2+富集沉淀出来D.利用海底蕴藏的大量“可燃冰”作燃料,以它为燃料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考点: 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A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是蒸馏法,B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可以使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取食盐,C要将镁离子富集可以使用加入氢氧化钙的方法,D可燃冰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解答: 解:A、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是多级闪急蒸馏法,故A叙述正确;

B、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可以使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取食盐,故B叙述正确;

C、要将镁离子富集可以使用加入氢氧化钙的方法,故C叙述正确;

D、可燃冰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故D叙述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对海洋资源的利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选项的叙述具体进行分析即可.



14.(2012?烟台)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巨匠与贡献 B.化学用语与意义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拉瓦锡﹣﹣发现空气的主要成分

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2H﹣﹣表示两个氢原子

3H2O﹣﹣表示3个水分子

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物质与微粒构成 D.物质与分类 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 浓硫酸、生石灰﹣﹣常见干燥剂

烧碱、纯碱﹣﹣常见碱

不锈钢、生铁﹣﹣常见合金

A.化学巨匠与贡献B.化学用语与意义C.物质与微粒构成D.物质与分类



考点: 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气体的干燥(除水);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本题可以选用排除法是解答,即只要选项中有一项说法错误,即可排除该选项;据此结合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化学符号的含义、物质与微粒构成、物质与分类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故选项归纳完全正确.

B、Al3+﹣﹣表示铝离子,而不是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选项归纳有错误.

C、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归纳完全正确.

D、纯碱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是碱,故选项归纳有错误.

故选A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化学的发展历史、化学符号的含义、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物质与分类的知识等,选用排除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捷径.



15.(2012?烟台)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C.A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考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专题: 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 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其pH大于7,盐酸呈酸性,其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可以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其pH等于7,氢氧化钠过量时显碱性,盐酸过量时显酸性. 解答: 解:A、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故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故A错误;

B、B点对应的pH等于7,表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B正确;

C、从图象可以看出,A点溶液呈碱性,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故C说法正确;

D、C点的pH继续减小,说明酸还没有完全反应,故溶液中含有氯化氢溶质,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以图象的形式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完成此题,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趋势和关键点的意义.



16.(2012?烟台)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B.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C.t2℃时,将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D.将t1℃时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变为不饱和溶液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某一温度时物质溶解度的比较方法考虑;B、根据该温度下的溶解度考虑是否全部溶解;C、根据溶解度变化范围(减小的范围)大析出晶体就多考虑;D、根据C物质溶解度曲线考虑. 解答: 解:A、从t1℃向上做垂线,与曲线的交点在上面的溶解度就大,所以t1℃时它们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b>a═c,故A错;

B、t2℃时,a物质溶解度是50g,所以加入30g,只能溶解25g,质量分数为×100%=33.3%,故B错;

C、溶解度变化范围(减小的范围)大析出晶体就多,由图示可知a曲线减小的范围大析出的最多,c物质降温后变为不饱和,不能析出晶体,故C正确;

D、由于c曲线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升温后,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所以仍然是饱和溶液,故D错.

故选C.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知道了溶解度如何比较大小,析出晶体多少的影响因素,了解了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17.(2012?烟台)丰富的化学知识能帮你识别伪劣商品,下列“打假”方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假商品 假戒指 假药 假化肥 假羊毛衫 替代产品 用铝制作戒指代替银戒指 用BaCO3代替BaSO4做钡餐 用氯化铵代替尿素 用合成纤维代替羊毛 鉴别方法 用盐酸浸泡观察是否有气泡 加水观察是否溶解 与氢氧化钠混合研磨闻味 点燃观察现象并闻味

A.AB.BC.CD.D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 物质的鉴定题。 分析: 给出待鉴别物质以及拟采取的检验试剂和方法,只需要从拟采用试剂分析对应的物质的性质上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现象对比是否明显即可.www.xkb1.comA、用盐酸浸泡戒指观察是否有气泡:由于银的活泼性较差而不能和盐酸反应,而铝是活动金属能够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可以鉴别.

B、从水鉴别碳酸钡和硫酸钡:由于两者都难溶解于水,所以无法区别.

C、用氢氧化钠鉴别氯化铵和尿素:氯化铵为氨态氮肥,遇到氢氧化钠能够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尿素不是氨态氮肥,遇到氢氧化钠不会反应释放气体.可以鉴别.

D、点燃闻气味发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由于羊毛属于蛋白类纤维,所以点燃时有毛发烧焦的气味,而合成纤维则没有.可以鉴别. 解答: 解:A、用盐酸浸泡戒指观察是否有气泡:若滴加盐酸,戒指表面有气泡生成,则是假的;如果没有明显现象,则为银戒指.

B、从水鉴别碳酸钡和硫酸钡:由于两者都难溶解于水,所以无法区别.

C、用氢氧化钠鉴别氯化铵和尿素:将样品和氢氧化钠混合研磨,若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为氯化铵,没有明显的气味则为尿素.

D、点燃闻气味发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点燃样品,有毛发烧焦的气味的是羊毛,而无该气味的是合成纤维.

故选B. 点评: 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差异以及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对物质的特征性颜色和特征性反应熟记在心,利于鉴别题的解答.



18.(2012?烟台)电影《黄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的情引起了广泛的热议.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水”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

②金比氢活泼;

③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

④可以将pH试纸伸入“王水”中测其酸碱度;

⑤“王水”可以用铁质容器盛装.

A.①④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③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根据题意,“王水”是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生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据此结合所学知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别、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合价、pH试纸使用方法等)、各选项的说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①根据题意,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王水”溶解黄金的过程中有新物质HAuCl4(四氯合金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②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金比氢稳定.

③氢元素显+1,氯元素显﹣1,设金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HAuCl4中金元素的化合价:(+1)+x+(﹣1)×4=0,则x=+3.

④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置于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王水”中,否则会污染试剂.

⑤根据题意,“王水”能溶解黄金这样的活动性稳定的金属,也能溶解铁,“王水”不能用铁质容器盛装.

①③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同学们新信息获取、处理及灵活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2012?烟台)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到原温,下列各相关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A.B.C.D.



考点: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分析: 根据加入少量生石灰后,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放出热量,溶剂减少溶质会析出一部分来考虑本题. 解答: 解:A、因为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溶剂质量减少,故A错;

B、固体的溶解度影响因素是温度,由于最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所以最后的溶解度与开始时相等,故B错;

C、因为开始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溶剂质量减少,对于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来说,溶剂减少就会析出溶质,所以溶质减少,由于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时放出热量,在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溶解度会增大又溶解了一部分氢氧化钠,回复到原温后溶质质量就不变了,故C正确;

D、因为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是:×100%,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影响因素是溶解度,固体的溶解度影响因素是温度,由于最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所以最后的溶解度与开始时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

故选C. 点评: 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导致溶剂减少,溶质会析出,仍然饱和,又因为温度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20.(2012?烟台)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是()

A.在甲烷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通过产生水的现象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B.将足量的铜丝放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以除去其中的O2C.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热蒸发25g水,得到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D.将酚酞试液滴入Cu(OH)2中,通过酚酞颜色的变化判断Cu(OH)2是否属于碱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A、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B、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和氧气反应;

C、依据盐酸加热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判断;

D、根据氢氧化铜是难溶性的碱分析即可; 解答: 解:A、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在甲烷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通过产生水的现象能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故可达到预期目的;

B、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将足量的铜丝放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可以除去其中的O2,能达到预期目的;

C、盐酸加热蒸发水时随着水分的蒸发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会小于20%,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D、氢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电离出大量自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所以不会使酚酞变色,因此不能通过将酚酞试液滴入Cu(OH)2中利用酚酞颜色的变化判断Cu(OH)2属于碱,不能达到预期目的;xkb1.com

故选CD. 点评: 题是对相关实验操作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物质的性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利用物质的性质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31分)

21.(2012?烟台)2012年2月29日,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①③④(填序号):

①CO②CO2③SO2④NO2

(2)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③(填序号):

①天然气②石油③酒精④煤

(3)我市从4月1号起所有机动车都要进行尾气检测,其中包括PM2.5的检测.汽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主要是碳,这是汽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的.

(4)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③(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②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5)除了对汽车尾气的检测,还有哪些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两例:减少火力发电;提倡使用水能、太阳能发电;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从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控制扬尘、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等方面回答均可)..



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1)根据空气污染物考虑;(2)根据三大化石燃料考虑;(3)根据汽油不完全燃烧的产物考虑;(4)根据PM2.5的意思考虑;(5)根据PM2.5的造成原因考虑. 解答: 解:(1)空气的污染途径是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汽车尾气的排放,可总结为: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这三种气体都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的气体;

(2)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3)汽油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就是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碳;

(4)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所以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活性炭疏松多孔能把颗粒物吸附在表面,所以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所以要比分子大得多;

(5)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主要是减少释放颗粒物,例如减少火力发电;提倡使用水能、太阳能发电;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从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控制扬尘、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等方面回答均可).

故答案为:(1)①③④(2)③(3)碳不完全(4)③ 点评: 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不知道PM2.5是什么意思,要熟记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22.(2012?烟台)2012年6月16日第三届亚沙会将在烟台海阳举行.它是亚洲最大的沙滩体育盛会.

(1)亚沙会采集圣火的采火棒顶部由纯棉纱构成,棉纱中添加了适量的煤油.棉纱不易点燃,而煤油容易点燃的原因是煤油的着火点比棉纱低.为保证采火棒的火焰达到所需的高度,添加煤油要适量,从而保持棉纱内有足够的孔隙,其目的是增大与O2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2)亚沙会火炬﹣﹣“凤舞金沙”,使用丙烷(C3H8)气体为燃料,燃烧后对环境无污染.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3CO2+4H2O.

(3)亚沙会奖牌﹣﹣“海阳之星”,采用了“金镶贝”的独特工艺.每枚奖牌由一只珍贵贝壳经多种工艺加工而成,使每枚奖牌都具备了独一无二的特性.贝壳能被盐酸、醋酸等酸性物质腐蚀,它的主要成分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CO2↑+H2O.

(4)亚沙会升旗手服装﹣﹣“海韵之光”,用进口纯白的聚酯纤维面料精制而成.聚酯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5)亚沙会期间,海阳人将以本地的大樱桃、网文瓜和特产白黄瓜等招待四方宾客.这些瓜果含的营养元素主要有哪些(水除外)?维生素、糖类;为提高这些瓜果的产量,他们采用了滴灌梯度施肥技术,在幼苗期以磷肥为主,促进根系发达.



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酸的化学性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专题: 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 分析: (1)根据煤油的着火点比棉纱低以及促进燃烧的方法进行解答;

(2)根据丙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解答;

(3)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

(4)根据聚酯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进行解答;

(5)根据水果的营养素以及肥料的作用进行解答. 解答: 解:(1)亚沙会采集圣火的采火棒顶部由纯棉纱构成,棉纱中添加了适量的煤油.棉纱不易点燃,而煤油容易点燃的原因是:煤油的着火点比棉纱低;保证采火棒的火焰达到所需的高度,添加煤油要适量,从而保持棉纱内有足够的孔隙,其目的是增大与O2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2)丙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3CO2+4H2O;

(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CO2↑+H2O;

(4)聚酯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5)大樱桃、网文瓜和特产白黄瓜含的营养元素主要有维生素、糖类.为提高这些瓜果的产量,他们采用了滴灌梯度施肥技术,在幼苗期以磷肥为主,促进根系发达.

故答案为:(1)煤油的着火点比棉纱低;增大与O2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2)C3H8+5O23CO2+4H2O;

(3)2HCl+CaCO3═CaCl2+CO2↑+H2O;

(4)有机高分子;

(5)维生素、糖类;磷.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让我们结合生活实际的需要,充分利用化学知识.



23.(2012?烟台)空气中CO2浓度的持续走高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不仅要努力减少CO2的排放,还要尽快想办法清除空气中过多的CO2.为此,他们设想了一系列“捕捉”CO2的方法.

方法Ⅰ:一些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加热的反应器“捕捉空气中的CO2,如图1所示.



步骤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CaO+CO2↑.

方法Ⅱ:另一些科学家利用NaOH溶液的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如图2所示.

(1)NaOH的溶液喷成雾状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或提高反应速率、提高吸收速率等合理答案均可).

(2)如图a环节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

评价:上述两种方法在化学原理上都是可行的,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方法Ⅰ主要是受到地域和气候的限制;方法Ⅱ主要能耗太大.



考点: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与新科技。 分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碳酸钙在900℃时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能促进反应的进行;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使用方法Ⅱ吸收二氧化碳消耗的能源太多. 解答: 解:方法Ⅰ:碳酸钙在900℃时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填:CaCO3CaO+CO2↑

方法Ⅱ:(1)NaOH的溶液喷成雾状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促进反应的进行,故填: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或提高反应速率、提高吸收速率等合理答案均可)

(2)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使用方法Ⅱ吸收二氧化碳消耗的能源太多,成本太大,

故填: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能耗太大. 点评: 本题考查了吸收二氧化碳的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24.(2012?烟台)2011年11月3日凌晨,我国载人航天器“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飞船对接成功,使中华民族建立空间站的梦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发射“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是液态偏二甲肼(化学式C2H8N2),同时用液态四氧化二氮为氧化剂,两者混合后点燃便会剧烈燃烧,除了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外,还产生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2CO2+4H2O.通过此反应谈谈你对燃烧的概念有什么新的认识?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2)“天宫一号”资源舱舱段使用了铝﹣﹣锂合金代替传统材料,不但使舱段减重10%,而且增加了舱段的强度.这种性能上的改变是由于合金内部的结构.

发生了改变.铝制品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这是因为铝易于氧气反应,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3)“神八”此次太空之行还进行了多项试验.

①“神八”返回后,科学家打开返回舱中的试验箱,看到装在毛细管中的鸡蛋清溶菌酶(一种蛋白质)在太空中低温下形成了“钻石”状的结晶体.鸡蛋清溶菌酶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它在太空中的结晶方式是降温结晶;鸡蛋清溶菌酶可以用氯化钠溶液溶解,但不能用硫酸铜溶液溶解,原因是硫酸铜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

②如果在失重状态下的太空空间站中进行以下实验,其中最难完成的是D.

(A)闻酒杯中酒的气味(B)将牛奶加入水中混合

(C)将食盐溶于水(D)用漏斗、滤纸过滤除去水中的泥沙.



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1)根据液态偏二甲肼(化学式C2H8N2和液态四氧化二氮为氧化剂,两者混合后点燃便会剧烈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氮气和水进行解答;

(2)根据合金的结构改变以及铝制品的自我保护进行解答;

(3)根据鸡蛋清溶菌酶在太空中低温结晶以及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进行解答; 解答: 解:(1)液态偏二甲肼(化学式C2H8N2和液态四氧化二氮为氧化剂,两者混合后点燃便会剧烈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2CO2+4H2O;通过此反应可知看出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2))“天宫一号”资源舱舱段使用了铝﹣﹣锂合金代替传统材料,不但使舱段减重10%,而且增加了舱段的强度.这种性能上的改变是由于合金内部的结构发生了改变.铝制品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这是因为铝易于氧气反应,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3)①鸡蛋清溶菌酶在太空中低温结晶,它在太空中的结晶方式是降温结晶;鸡蛋清溶菌酶可以用氯化钠溶液溶解,但不能用硫酸铜溶液溶解,原因是硫酸铜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

②如果在失重状态下的太空空间站中进行以下实验,其中最难完成的是用漏斗、滤纸过滤除去水中的泥沙.

故答案为:(1)C2H8N2+2N2O43N2+2CO2+4H2O;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2)结构;铝易于氧气反应,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3)①降温结晶;硫酸铜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②D. 点评: 解答本题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蛋白质的化学性质,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对问题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5.(2012?烟台)某化学小组参观制碱厂后,绘制了该厂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图如图,据图回答:



(1)流程图Ⅰ是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Ca(OH)2和Na2CO3,二者加入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不能颠倒,如果颠倒,过量的氢氧化钙和新生成的氯化钙无法出去.

(2)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流程图Ⅱ中发生的总反应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3)如果不将氯化铵作为目标产品,即加入氨气不是为了生产出氯化铵,那么,氨气在制碱过程中的作用是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4)工业生产纯碱的流程中,碳酸化时溶液中析出碳酸氢钠而没有析出氯化铵的原因是在该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小.



考点: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分析: (1)根据碳酸钠的作用进行解答;

(2)根据工业制纯碱的反应进行解答;

(3)根据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进行解答;

(4)根据该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小进行解答. 解答: 解:(1)流程图Ⅰ是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Ca(OH)2和Na2CO3,二者加入的顺序不能颠倒,如果颠倒,过量的氢氧化钙和新生成的氯化钙无法出去;

(2)根据氯化钠、水、氨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发生的总反应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3)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4)工业生产纯碱的流程中,碳酸化时溶液中析出碳酸氢钠而没有析出氯化铵的原因是在该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小.

故答案为:(1)不能颠倒,如果颠倒,过量的氢氧化钙和新生成的氯化钙无法出去;

(2)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3)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4)在该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小. 点评: 本题考查利用课本知识解决新问题能力,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1分)

26.(2012?烟台)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②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用上图仪器组装成气体发生装置:用KClO3和MnO2制O2应选的装置是AE(填字母);用废铁屑与稀盐酸反应制取H2,并控制产生H2的速率,应选BD(填字母).

(3)若用如图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O2,氧气应从c(填“b”或“c”)端导入.若瓶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b(填“b”或“c”)端导入.

(4)若用F装置进行CO还原Fe2O3的实验,a处的现象为红色粉末逐渐变黑;该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收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



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1)熟记仪器的名称;(2)根据反应物状态确定发生装置的选择,根据长颈漏斗与分液漏斗的区别选取控制反应速度的仪器;(3)根据气体的密度来确定进气口;(4)根据反应的生成物确定反应现象;根据一氧化碳的毒性确定需要回收处理. 解答: 解:(1)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2)用KClO3和MnO2制O2的反应物是固体需要加热,还需要用导气管将气体导出;铁屑与稀盐酸反应制取H2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反应容器用锥形瓶即可,由于分液漏斗有开关,可以通过开关调节液体的流速,从而控制反应速度

(3)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从c进入,空气从b排出,就相当于向上排空气法了;装满水正放,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用气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比,由于气体的密度都比水的密度小,所以要从c进入,如果从b进入时,它会从c跑出,而收集不到气体;

(4)由于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物是铁和二氧化碳,氧化铁是红色粉末,铁是黑色,所以现象是红色粉末逐渐变黑;因为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所以必须进行尾气处理,将一氧化碳收集起来再处理.

故答案为:(1)锥形瓶;长颈漏斗;(2)AE;BD;(3)c;b;(4)红色粉末逐渐变黑;收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 点评: 用改装后的装置收集气体时如果用排空气法收集时,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要从“长”的进,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要从“短”的进,用排水法时,气体要从“短”的进.



27.(2012?烟台)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油桶中收集了溶有大量FeSO4、CuSO4的废液,此外还有一些不溶性杂质.若废液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仅造成重金属污染,而且造成浪费.该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处理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1)废液在加入金属X前需进行过滤,目的是将其中的不溶性杂质除去.进行过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

(2)金属X是铁(或Fe),其加入废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FeSO4+Cu;溶液Y是稀硫酸(或稀H2SO4),利用其除去铜中杂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Fe═FeSO4+H2↑.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 (1)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可以据此结合过滤操作所需的仪器进行解答;

(2)结合题给条件及图框信息可知:加入金属X得到了铜,可以判断金属X为铁,加入溶液Y后得到了铜,可以判断加入的Y为稀硫酸;可以据此解答. 解答: 解:(1)过滤是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操作,组装过滤器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和玻璃棒,其中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玻璃棒.

(2)从图框中可以知道,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金属X得到了不纯的铜,根据题干要求及废水中的成分并结合最后得到物质为硫酸亚铁晶体,可以判断金属X为铁;铜排在氢后面,不与酸反应,而铁排在氢前面,与酸反应,因此为除去混在铜粉里的铁粉并且得到FeSO4溶液,把金属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硫酸并过滤即可,故溶液Y为稀硫酸.

故答案为:(1)不溶性杂质;漏斗、烧杯、玻璃棒;

(2)铁(或Fe);CuSO4+Fe═FeSO4+Cu;

(3)稀硫酸(或稀H2SO4);H2SO4+Fe═FeSO4+H2↑. 点评: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28.(2012?烟台)2012年3月6日,包括圆明园兽首在内的一批珍贵文物首次在烟台展出.小霞看到这些240年前的铜质兽首后,她想探究铜是怎么冶炼出来的.

[查阅资料](1)冶炼铜可以用常见的铜矿石﹣﹣孔雀石,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的不溶于水的固体,加热易分解,能与酸反应.Cu2(OH)2CO32CuO+CO2↑+H20,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

(2)实验室可以用至少三种方法来制取铜:①用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②电解氯化铜溶液(生成铜和氯气,氯气有毒);③用活泼金属从铜的盐溶液中置换.

[设计方案]在实验室中以碱式碳酸铜、铁粉、稀盐酸为原料来制取铜.请你仿照下图①帮她画出另外两种制取铜的流程图.



②;

③;

[反思评价](1)上述三种制取铜的方案中,你认为最理想的是②,与其他两种方案比较,它有哪些优点(至少答一点):节约能源;仪器装置和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2)铜锈的主要成分也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生锈除了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关外,从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推知,还可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或CO2)有关.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专题: 综合实验题。 分析: [设计方案]用所给原料来制取铜,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相互发生的反应进行分析,碱式碳酸铜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铜溶液能和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能还原氧化铜生成铜;

[反思评价](1)比较实验方案要从操作是否简便、节约能源,安全性,环保等方面分析;

(2)根据碱式碳酸铜中所含有的元素判断参加反应的物质. 解答: 解:[设计方案]根据实验目的和物质间的反应规律,碱式碳酸铜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铜溶液能和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能还原氧化铜生成铜;流程图能体现出下列两种方法即可:(a)碱式碳酸铜与盐酸反应制得氯化铜,再用铁粉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b)铁粉与盐酸反应制得氢气,再用氢气还原加热碱式碳酸铜得到的氧化铜,制得铜.

[反思评价](1)通过比较各个实验方案,从节约能源;没有有毒尾气放出,环保;仪器装置和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方面考虑,②方案最好.

(2)根据Cu2(OH)2CO3的组成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铜生锈除了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关外,还与二氧化碳有关.

故答案为:[设计方案]

②;

③;

[反思评价](1)②,节约能源;仪器装置和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2)二氧化碳(或CO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实验方案的比较等重要的中考题型,难度较大,要从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规律入手进行分析解答.



29.(2012?烟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先关闭止水夹,将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中,充分吸收掉二氧化碳后,再打开止水夹.

(1)烧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倒吸入烧瓶,烧瓶中溶液变浑浊.

(2)根据上述现象能否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结论?原因是不能,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

(3)实验结束后,兴趣小组提出新问题:烧瓶内液体的溶质可能是什么?

[猜想]猜想①:溶质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②: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你还需补充的猜想: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设计实验]请你为这三种猜想设计实验验证方案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及结论





考点: 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1)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的性质来判断反应现象;

(2)根据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的性质来判断解答;

(3)根据根据所加入的物质及它们的反应可以判断出可能存在的物质,但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不可能同时存在,可以据此设计实验并验证. 解答: 解:(1)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二氧化碳中,由于消耗了二氧化碳而使锥形瓶中气体压强变小,从而使试管中的石灰水进入锥形瓶,氢氧化钙溶液可以和二氧化碳或是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锥形瓶中的溶液要变浑浊;

(2)仅凭(1)中的现象不足以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剂为水,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也会使锥形瓶中压强变小,且二氧化碳也能够使石灰水变浑浊,而产生(1)中现象;

(3)根据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同时由于加入的氢氧化钠是足量的,所以可以判断在该溶液中溶质一定有氢氧化钠,可能存在的溶质为碳酸钠、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注意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不可能同时存在,因为碳酸钠可以和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可以根据它们的性质来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故答案为:(1)澄清石灰水倒吸入烧瓶,烧瓶中溶液变浑浊;

(2)不能,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

(3)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及结论



从烧瓶内取少量反应后的澄清溶液(或液体)两份,一份加入少量澄清石灰石,另一份加入碳酸钠溶液

若加入澄清石灰水后有沉淀生成,则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若加入碳酸钠后有沉淀生成,则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若加入二者后均无明显现象,则溶质是氢氧化钠.



点评: 熟练掌握常见的碱的性质,能够根据碱的性质设计实验对它们进行鉴别,注意在设计实验时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操作、现象、结论.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8分)

30.(2012?烟台)2012年1月份以来,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备受关注.污染河段长达30公里,严重威胁着两岸群众的饮水安全.经取样测量,每1000ml受污染的河水中含氯化镉(CdCl2)0.138㎎.(国家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镉的含量标准为Cd≤0.005㎎/L.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回答下列问题:

(1)CdCl2中镉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12:71;

(2)计算说明该河段水中氯化镉含量是否超标.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分析: (1)根据镉元素和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结合氯化镉的化学式求算出镉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

(2)根据氯化镉的化学式结合氯化镉的质量可以求算出氯化镉中镉元素的质量,与标准值比较即可. 解答: 解:(1)CdCl2中镉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12:(35.5×2)=112:71;

(2)氯化镉中镉的质量分数为×100%=61.2%;

1L河水中镉的质量为:0.183mg×61.2%=0.112mg

因为0.112mg>0.005㎎/L,

所以该河段水中氯化镉含量超标.

故答案为:(1)112:71;

(2)该河段水中氯化镉含量超标. 点评: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31.(2012?烟台)在学习酸的性质时,同学们发现实验室的工业盐酸呈黄色,老师解释说是应为里面含有氯化铁.为测定这瓶工业盐酸中氯化铁的含量(假设不含其他杂质),小霞做了如下实验:取20g工业盐酸加入到小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用电子pH计不断读取反应时的pH,得出如右图所示的关系.求该工业盐酸中氯化铁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分析: 在盐酸存在的条件下,氢氧化钠不能和氯化铁反应,所以只有把盐酸消耗掉之后,才会生成沉淀,从图中可知与氯化铁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然后根据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氯化铁的质量,进而求算出该工业盐酸中氯化铁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 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与氯化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22g﹣16g=6g;

设20g该工业盐酸中氯化铁的质量为x

FeCl3+3NaOH═Fe(OH)3↓+3NaCl

162.5120

x6g×10%=0.6g



解得:x=0.8125g

该工业盐酸中氯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100%=4.1%

答:该工业盐酸中氯化铁的质量分数为4.1%. 点评: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献花(0)
+1
(本文系菊影秋魅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