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光影魔术手教程
2014-05-18 | 阅:  转:  |  分享 
  
光影魔术手使用手册



目录

第一章光影魔术手介绍 2

1.1光影魔术手的工作界面 2

1.2光影魔术手工作界面的基本设置 3

1、 菜单栏、工具栏的设置: 3

2、 设置图像编辑萄背景颜色 3

3、 设置图片的打开方式和浏览方式 4

1.3如何浏览图片 4

1.4右侧栏 5

第二章 图像的旋转、裁剪和缩放 5

1、 旋转照片的角度 5

2.图像的裁剪 6

3、图像的“缩放” 7

第三章 图像的光影调整 8

1、利用工具栏中的“对比”功能 8

2、调整图像的曝光 9

3、应用“色阶”调整图像 11

4、应用“曲线”调整图像 13

第四章 图像的效果处理 17

1、 人像美容和柔光镜 19

2、 人像褪黄 22

3、 影楼风格 23

4、 去红眼、去斑 24

5、“胶片效果”处理功能 26

第五章 添加装饰边框 28

1、 添加轻松边框和制作边框 28

2、 添加花样边框 31

3、 添加撕边边框 33

4、 添加多图边框 35

5、 下载和添加边框素材 38

第六章 光影魔术手中的图层操作 39

1、 抠图 39

2、 自由文字与图层 41

3、 趣味涂鸦 43

4、大头贴 44

5、日历制作 46



第一章光影魔术手介绍



随着数码影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对于影像图片的处理和美化有了更多的需求和爱好。在众多的图像处理软件中,一个名为“光影魔术手”的图像处理软件最受欢迎。它的文件名为NeoImaging,可以从网上免费下载和使用。

光影魔术手功能强大,可以对数码照片进行多种画质改善和效果处理等。它的最大特点是操作简单,好学易用,不需要任何专业的图象处理技术知识,每个人都可以制作出的艺术照片,创建各种影像效果,添加各种精美的相框等。从而可以创作出各种专业水平的影像作品。

下面将对这个软件的各种功能及其使用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1.1光影魔术手的工作界面

打开方式有两种:一、双击桌面快捷键图标

二、程序——光影魔术手

工作界面:



1、标题栏:蓝色区域

2、菜单栏:文件、编辑、查看、图像、调整、效果、工具、帮助等多项功能菜单。

3、工具栏:

4、图像编辑区:窗口左下方是图像编辑区

5、右侧栏:窗口右下方是右侧栏

以上介绍是默认情况下的工作界面。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设置。



1.2光影魔术手工作界面的基本设置



“光影魔术手”的工作界面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随时对界面的外观及操作的方法和形式等进行不同的设置。常用的设置方法如下:

菜单栏、工具栏的设置:

可以在“查看”菜单中进行勾选,用以设置它们是否在界面中出现。

注意:对于工具栏中的工具图标,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工具栏”的右键菜单,选择用“大图标”还是“小图标”显示。

另外:还可以单击“工具栏”右键菜单中的“自定义”,打开“工具栏选项”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自行勾选需要出现的各个快捷工具图标。

设置图像编辑萄背景颜色

“图像编辑区”在默认的情况下,其背景颜色为灰色,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选择其背景颜色:

单击“查看”菜单的中“选项”,打开“选项”对话框,在“编译器背景颜色”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背景颜色。

设置图片的打开方式和浏览方式

“光影魔术手”的图像编辑区,可以分为两种工作模式:

在进行图像处理的时候,“图像编辑区”为编辑图像的区域

在浏览图片时“图像编辑区”为图片显示区。

以上两种功能可以在“查看”菜单中的“选项”对话框进行置换。而且在此对话框中可以通过“鼠标滚轮响应”这一选项,将鼠标滚轮操作的功能设置为“缩放图片”或者设置为“打开目录中下一幅图片”。



1.3如何浏览图片



在窗口的左下方显示的是被浏览的图片,在“右侧栏”选定“EXIF”状态时,则显示有图片的相关信息,如图像大小、拍摄日期、光圈、焦距等等。

在“光影魔术手”中,可以通过下述各种操作,很方便地进行图片浏览。

当上下滚动鼠标滚轮的时候,可以浏览当前图片文件夹中的前一张图片;或者下一张图片。

也可以通过单击“空格键”或者pageUp键,打开前一张图片;而当单击“回退键”或者PageDown键的时候,则可以打开下一张图片进行浏览。

若单击Home键,则可以打开当前文件夹中的第一张图片;而单击End键的时候,则会打开当前文件夹中的最后一张图片。

在按下Ctrl键或者Shift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上、下拨动鼠标滚轮,将当前的图片进行放大或缩小,以便于浏览。

若按“回车键”,则可以全屏显示图片;再按“回车键”或者Esc键,便会返回原“光影魔术手”的浏览窗口。



1.4右侧栏



“右侧栏”集菜单栏功能的齐全性与工具栏操作的快捷性于一体,给“光影魔术手”中的各项操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有了它就不必频繁地打开菜单。在“右侧栏”中的各项功能一目了然,既快捷又方便。

另外还将“右侧栏”设计成浮动的形式,更方便了:在不用“右侧栏”的时候,可以单击“收回图标“,将其收回;用的时候再单击“展开图标”将其展开。

在“右侧栏”中,还将各项功能作了分类,如基本调整、数码暗房、边框图层、便捷工具、EXIF、光影社区、操作历史等。并且可以通过“选项卡”进行切换(选项卡就是右侧栏中最左侧上的大图标)这样就使众多的功能分类很清晰,查找更方便。



图像的旋转、裁剪和缩放



在编辑处理图像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图像的旋转、裁剪和缩放。本章介绍在“光影魔术手”中这些功能的使用方法。

这些命令不但在工具栏中都设有它们的快捷图标,而且在“右侧栏”的“便捷工具”中也有这些命令,应用起来都非常方便。

旋转照片的角度

在编辑处理图像的时候,旋转图像是经常使用的操作。在工具栏上有此命令,对照命令执行即可。图像被旋转之后,要单击“确定”进行确认。如果原图需要保留,要通过“另存为”将旋转之后的图像进行保存。

除了进行90度的旋转之外,有时候需要将图像旋转一定的角度,或者进行微小角度的旋转。因为在摄像的时候难以保证照相机永远是水平的。

如果要调整,单击“旋转”列表中的“自由旋转”命令,打开“自由旋转”对话框。在这个窗口中,当鼠标指向图片时,会出现可供参考的水平线和垂直线,从而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图像的倾斜程度。这时就可以用鼠标沿着要调整的参照物画了条直线,这时需要调整的角度会出现在“旋转角度”之内。接着,单击“确定”,即可完成图像旋转的调整。当然也可以按你想旋转的角度直接输入旋转角度再单击“确定”。

在“自由旋转”窗口中的“填充色”处,可以选择图片旋转之后的背景颜色。

2.图像的裁剪

一个好的摄影作品,除了光线、色泽优秀之外;巧妙的取景,使画面合理布局等,都是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段,在合理构图方面,有一个很简单而实用的方法就是想象在画面中有一个九宫格,参考九宫格的格线,便于使画面中的景物、背景等主次分明,比例恰当,合理布局。

打开被裁剪的图像之后,单击“裁剪”工具图标,或者单击右侧栏中“快捷工具”内的“自定义裁剪”,都可以打开“裁剪”对话框然后在对话框中的“查看”菜单中勾选“显示构图九宫格”,这时在图像上面,就会画出一个带有九宫格的裁剪框。然后调整裁剪框的大小,并且移动裁剪框的位置,参考九宫格反裁剪区域和图像布局调到满意的状态,然后单击“确定”就好了。

另外,在光影魔术手中还设有按比例裁剪、按身份证、驾驶证、护照等特定尺寸的裁剪。打开工具栏内“裁剪”中的列表,或者单击右侧栏内“快捷工具”中的“比例裁剪”,都可以打开一个下拉列表。单击表中的某一比例、尺寸或证件,即可按相应的尺寸进行裁剪。

3、图像的“缩放”

A、由于在拍摄照片的时候,所选用的分辩率不同,所以打开图像的尺寸也不一样。单击工具栏中或者右侧栏内的“缩放”命令,都可以打开“调整图像尺寸”的对话框,

1)、在对话框中,给定“新图片宽度”,在勾选了“维持原图片长宽比例”的情况下,“新图片高度”会自动确定。接着再单击“开始缩放”按钮,即可按给定的尺寸缩放图片。

2)、也可以单击对话框中的“快速设置”,找开一个尺寸列表,可以从中选择并单击某一标准的缩放尺寸,即可按着相应的尺寸进行缩放。

3)、另外还可以从“按照片冲印尺寸”的下拉列表中,选择一个按“寸”表示缩放尺寸,对照片进行缩放。

注意:完成图片的缩放之后,一定要进行保存,才能真正生效。如果还想保留原图,那么要通过“另存”将编辑后的图片进行保存。

B、缩放图片的另一种方法,是对图片的画布进行扩边:

单击右侧栏内便捷工具中的“比例扩边”弹出一个下拉列表,在表中选择一种标准的照片长宽比例,或者证件的标准尺寸比例,并单击这个命令,即可完成相应的扩边。

在“光影魔术手”中,还有自定义“画布扩边”的功能,即可以将画布在图像的四周进行扩边,扩边的尺寸、颜色或者底纹图案等,都可以自行选择。

单击“图像”菜单中的“扩边”命令或者单击右侧栏内,便捷工具中的“自定义扩边”都可以打开“画布扩边”对括框。这个对话框中可以设置上边、下边、左边、右边、扩边尺寸;还可以选择扩边颜色或者底纹图案等。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图像的光影调整

对图像光学和影像方面的调整,是图像处理的重要内容。光影魔术手在这方面有着简捷的手段和强大的功能。不需要更多的图像专业技术知识,就可以通过简单快捷的操作轻松的完成各种常用的图像处理工作。

在光影魔术手的“工具栏”中有许多常用的“调整”命令,如:曝光、补光、反转片、彩棒、对焦、柔光镜、美容、影楼、抠图等等,单击这些快捷工具图标即可执行相应的功能。

这些快捷菜单也可以在菜单栏中的“调整”菜单中找到。而且在这个菜单中包含更多的图像调整命令。单击这些命令即可执行相应功能的窗口进而完成图像的调整工作。

在“右侧栏“中也包含了这些命令的快捷键,使用起来更方便。

以上介绍的三种(工具栏、菜单栏、右侧栏)启用命令的方式,各有优势,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应用的场合随意选用。

1、利用工具栏中的“对比”功能

在进行图像调整以及效果处理的时候,为了便于将调整后的图像与原来的图像进行比较,一般都是在“对比”状态下进行操作。

在光影魔术手的操作界面中,打开被编辑的图像后,再单击工具栏中的“对比”图标,即可打开对比状态下的工作界面,这时你会看到在编辑区内有两个同样的图像,左边是原图,右边是被编辑的图像。这样在编辑图像的时候,就可以随时与原图进行比较、对照,看看效果是否满意,如不满意可随时“撤销”,重新进行编辑。

工具栏中的“对比”,是一个“开/关”式的工具图标,若再次单击这个工具图标即可关闭原图的显示

注意:

a:可以先置于“对比”工作状态,然后再打开被编辑的图像。

b:在“对比”工作状态下,若对图像进行缩放、旋转、裁剪等操作,则原图不会跟着变化。

c:在“对比”状态下,也可以通过鼠标滚轮来浏览图片。但操作时鼠标必须指向被编辑的图像。原图也会始终与被浏览的图片同步显示。

2、调整图像的曝光

在拍摄照片的时候,曝光是决定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调整图像的时候,改善曝光也是首选的手段。“光影魔术手”在这方面具有完善的功能。它可以自动调整曝光;也可以多次进行补光;还有手动完成“数码补光”和“数码减光”的功能。下面介绍它们的使用方法:

1)、在图像编辑窗口中,单击工具栏中的“曝光”图标即可自动执行曝光调整。

2)、对于被编辑的图像,也可以多次进行补光,单击工具栏中的“补光”即可自动执行一次补光;再次单击,则继续执行补光,根据需要可以多次进行补光。在操作的过程中,也可以随时单击工具栏中的“撤销”,撤销所作的操作。与原图比较,调整效果满意之后就进行保存或者另存。

3)、在右侧栏的“基本调整”中,有“数码补光”和“数码减光”两项功能。应用这两个命令,可以更方便更有效的调整图像。

当拍摄向光线的人物和景观的时候,常常会出现黑脸或者阴影的现象;另外也经常会遇到一些照片出现欠曝的情况。在这个时候,应用“数码补光“功能,可以有效的提高暗部的亮度,而且亮部的画质也不会受到影响,从而可以使照片是明暗之间的过渡变得十分协调自然。

下面是一付调整前(左图)后(右图)对比图像,可供参考:



其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单击右侧栏中的“数码补光“,被调整的图像被即刻执行一次补光,并且随即打开发下图所示的”补光“窗口:



通过窗口中“范围选择”滑标,选择一个补光的范围,再通过“补光亮度”滑标进一步调整亮度的强弱,即可取得明显的效果(参见前面的对比图像)。

如果仍感到补光效果不足,还可以通过“强力追补”滑标作进一步的调整。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也会经常发生:拍摄照片的时候光线太强,或离闪光灯太近,致使图像的某些部分曝光太强太亮,以至于看不清楚照片的颜色和影像。也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本来是蓝蓝的天空,但拍摄出来却不那么蓝,其实这是由于补光过度造成的,遇到上述情况可以应用“数码减光”进行调整。

下面是一幅调整前(左图)后(右图)的对比图像,可供参考:



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单击右侧栏中的“数码减光”,被调整的图像会即刻被执行一次减光,并且随即打开如下图所示的“减光”窗口:



在“减光”窗口中,通过调整“范围选择”和“强力增效”两个滑块,即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影响图像中正常曝光的部位,却能使太亮的部位调整到正常。一般情况下都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见如上对比图)。

3、应用“色阶”调整图像

首先在“对比”状态下打开被编辑的图像,如下图所示:



然后单击右侧栏中的“色阶”打开如下左图所示的“色阶调整”窗口:



色阶是表示图像亮度强弱的指数标准。如上图所示,色阶由直方图来表示。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应用“色阶调整”窗口,先介绍相关名词再说明操作方法:

色阶:在这里指的是“颜色”,但不是指颜色的色彩,而是指颜色的亮度。

图像的色彩丰满度和精细度是由色阶决定的。例如显示屏产业的标准有256色、4096色、65536色

图像的色阶图是判断曝光情况的重要工具,因为“正常”的曝光会拥有合理的、均匀分布的像素值,从而其色阶图也应该是均匀分布的。

在图像处理中,调节色阶实质就是通过调节直方图来调节不同像素亮度值的大小,从而来改进图像的直观效果。

例如:对于上面被编辑图像的原图,可以明显的看出,在照片中除了人像之外的背景图大部分都是偏黑的,因此它的色阶柱状图大部分都集中于横坐标的左端(即代表黑色的,亮度值很低的0端)。

显然应该通过“色阶调整”窗口对如上被编辑图像进行调整。调整方法是:

用鼠标拖动位于“色阶调整”窗口下方亮度条上方的两个三角形调整滑标:靠右边的灰色滑标,原始位置是位于彩条的中央,如果将其向左方拖动,即相当于扩大了图像中亮色的区域,因而图像中的暗区会变亮(参见如上被编辑的图像);反之若向右拖动,则相当于增加图像中的暗区,从而图像变暗。

位于彩条左端的黑色滑标,代表图像中最暗的区域(初始位置为0),也可以进行调整:当右移这个滑标时,相当于扩大了图像中最暗的区域,于是图像会明显变暗。

另外,在“色阶调整”窗口中,还有一个“通道“选项列表,其中包括RGB、R红色通道、G绿色通道、B蓝色通道,共4个选项。上述所介绍对图像的调整,选择的是RGB(即综合通道),可以对图像的整体作全面的调整。

也可以分别选择R、G、B选项,从而可以对图像中相应的颜色进行调整。

在利用“色阶调整”窗口调整图像的时候,随时可以对比原图,观看图像的变化情况。如不满意,可单击“取消”,重新调整,调好之后,单击“确定”之后要对图像进行保存,或者另存。

4、应用“曲线”调整图像

在光影魔术手中的“调整”菜单中有“曲线”命令;通过右侧栏中的“高级调整”能够更方便的启动这个命令。它是对图像进行色彩校正的有效工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调整效果也很明显。通过多种样式的调整曲线,甚至可能会调整出各种奇特画面。

利用“曲线”功能调整图像,当然也是在“对比”状态下打开被编辑的图像,操作起来比较方便。例如下图所示:



单击右侧栏中的曲线功能打开如下左图“曲线调整”操作界面:



在如上“曲线调整”的界面中有一条倾斜的坐标直线。

坐标线的横坐标是一个灰度变化的彩条,表示不同亮度的像素点(自左至右亮度值的变化应该是0—255)。

初始状态下是一条倾斜的坐标直线,它代表着被编辑的原图中各种亮度的像素点的亮度值的变化规律:

倾斜直线最左下角的一点,代表着亮度值为0(黑点)的像素点,其亮度值的大小为0(黑点);

倾斜直线最右上角的一点,代表着亮度值为255(白点)的像素点,其亮度值的大小为255(白色)。

坐标线(初始状态为直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着各种亮度值的像素点,所对应的亮度值的大小。

在了解了坐标线的含义之后,就不难理解如下“曲线”的调整方法:

用鼠标在坐标线上单击左键,就会在线上添加一个小方格形的“操作点”(参见如上右图,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添加多个操作点),然后再用鼠标拖动“操作点”。若向上方拖动操作点,则会带动坐标线上许多像素点的亮度值增大;因而会使图像变亮;同样的道理,若向下拖动,则图像会变暗。

例如:应用上述方法,将坐标线拖拽成如上面右图所示的S型曲线的形状,于是被编辑的照片起了明显的效果(参见如上被编辑的图像)。

下面再具体分析如上被编辑图像变化的原因:通过如上S型曲线的调整,图像中偏低端(暗端)的像素点因向下调,而亮度值变小,因此暗区更暗;图像中偏高端(亮端)的像素点因向上调,而亮度值变大,所以亮区更亮。

正是由于图像中这种亮的更亮,暗的更暗的变化,从而才使图像中明暗的对比更加明显,光泽更明亮,颜色更鲜艳。

总之,通过对坐标线多种形式的调整,例如调整部位的不同;调整力度的不同;曲线形状的不同等等,都会使图像起到相应的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效果;甚至还可能产生一些独特的画面。

另外,如果你对所作的曲线调整的效果比较满意,希望以后再次应用这样的曲线效果,那么你可以将这次调整好的曲线进行保存:

单击“曲线调整”窗口中的“保存”打开保存曲线窗口:



给定文件名之后,单击“保存”,即将调整好的曲线保存起来,当再次应用这个曲线调整图像的时候,单击“曲线调整”窗口中的“载入”会打开类似于如上窗口的“载入曲线”窗口。

在“载入曲线”窗口中,选中需要的曲线,如“S曲线”,再单击“打开”,便将这个保存好的曲线打开,并即刻应用到正在编辑的图像上。

另外,在“曲线调整”的界面中,还有一个“通道”选项列表。通过这个列表不但可以选择RGB通道,像前面介绍的那样,对图像的综合效果进行调整;而且也可以分别选择R红色通道、G绿色通道、或者B蓝色通道,从而对画面中相应的颜色分别进行“曲线”调整,效果也都非常明显。

例如下图,就是选择不同颜色的通道,分别进行调整的效果图,可供参考:





图像的效果处理

在“光影魔术手”中,有很多对图像进行效果处理的功能。通过效果处理的艺术手段,可以营造不同的环境,渲染需要的气氛,达到希望的效果……。

在“光影魔术手”中,有很多启动“效果”命令的方式:

通过“工具栏”可以执行一些常用的“效果”处理功能,例如下图所示:



打开“菜单栏”中的“效果”菜单,如下图所示:



在如上左侧的“效果”主菜单,及其右侧的下级菜单中,包含有全部关于“效果”处理的功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用。

光影魔术手的效果处理功能,在“右侧栏”内是放在“数码暗房”之中,并分为胶片效果、人像处理、颜色变化、风格化、个性效果5类,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各个命令都赋于以与功能相应的“效果”图形,既可作为快捷工具图标使用,又能给人以所见即所得的感觉。操作起来很方便、更快捷。直接单击这些功能图标,即可执行相应的命令。

为了帮助大家用好这些命令,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效果”处理功能:

人像美容和柔光镜

人像美容是对照片中人物的肤色进行磨皮,以及亮白处理的功能。适用于以人物面部为主体的照片。例如打开欲编辑的照片如下图所示:

由于照片中人像的面部有汗滴之类的斑痕,特应用人像美容进行处理:

单击工具栏中的“美容”或右侧栏中的“人像美容”,打开如下“人像美容”窗口:



随着窗口的打开,图像会自动取得一定程度的优化(对比原图即可看出)。

在“人像美容”窗口中,还可进一步通过磨皮力度、这亮白、范围3个滑块来调整人像美容的参数。每移动一次滑块,都随即进行调整。可以随时对比原图,观察实际效果,调整到满意为止。

如果你想更详细的观察图像的细节,可以通过窗口左下角的显示比例将图像放大。当图像大于显示窗口时,可用鼠标左键拖动图像,以便观察不同的部位,当然也可以通过滑块来移动图像的位置。

如果你想了解更详细的使用说明,可单击“帮助”按钮,打开如下窗口,阅读[人像美容]的使用说明。



按着如上说明,在“人像美容”窗口中,选中“柔化”选项,可使图像加入少许高光柔化和模糊的效果,也能使图像显得更加光滑细腻和柔化。

在光影魔术手中还有“柔光镜”效果处理的功能,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

单击工具栏或者右侧栏中的“柔光镜”,可打开如下窗口:



调整窗口中柔化程度和高光柔化滑块,也能起到期与人像美容类似的效果。

人像褪黄

有些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经常会出现偏黄的现象,特别是亚洲人的人像照片,皮肤比较偏黄。在光影魔术手中,有人像褪黄的效果功能。

下面是两张处理前后的对比照片,可供参考:



打开被编辑照片的情况下,单击工具栏或者右侧栏中的“人像褪黄”,即可打开如下“人像褪黄”窗口:



随着窗口的打开,图像自动得到褪黄调整。如不满意,还可进一步通过“数量”滑块改变调整的程度。随时观察照片,调到满意为止。

在调整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将调色方式选择为“调整彩色平衡”或者“调整饱和度”。

如上“人像褪黄”调整照片的特色是:它只处理照片中人像的皮肤部分,而其它景物的颜色不会受到影响。

当照片调整好之后,要单击“确定”按钮进行确认。最后要将编辑后的照片进行保存,或者另存。

影楼风格

在影楼中拍摄的照片,由于其设备先进,光源丰富,环境优越等原因,一般都比较漂亮,优美。还能特意地拍摄出各种艺术效果。

利用光影魔术手中的“影楼风格”效果功能,也可以将自己已有的数码照片编辑成具有某些影楼风格的照片。

下面是光影魔术手官方论坛提供的影楼风格的照片,打开如下左侧所示



的原图后,单击工具栏中的“影楼”或右侧栏的“影楼风格”即可打开如下“影楼人像”窗口:



在这个窗口中,可以分别选择冷蓝、冷绿、暖黄、或者复古,从而可以得到不同色调的照片。例如上面右侧的照片就是选择“冷蓝”色调进行调整的结果。

在调整时,选择了冷暖色调之后,还可以通过“力度”滑块调整色调的深浅。调好之后,应单击“确定”按钮进行确认,最后要进行保存或者另存。

去红眼、去斑

对人像照片进行去斑和修面,是经常应用的操作。有时候也偶尔会遇到去除红眼的需求。在光影魔术手中有“去斑去红眼“的功能。

例如打开如下照片,左眼角有明显的红眼现象,需要去除。



单击右侧栏中的“去斑去红眼“,打开如下“去红眼”窗口:



窗口中有去红眼去斑两个选项,应选前者。光标半径应根据红眼的大小适当调整,调好后,将鼠标指向红眼处,单击左键,即可去除红眼(如图所示)。

在如上窗口中,去除红眼之后,要单击“确定”按钮,退出窗口。于是被编辑照片中的红眼被取消。最后要将照片进行保存。

去斑的操作方法与以上类似。下面两张照片,左边是原照片,右边是去斑之后的照片,显然去斑的效果很明显。



观察如上左侧被编辑照片的原图,很明显的看出在面部有许多汗珠,并且在左脸上还有黑斑,都需要去除。

单击右侧栏中的“去斑去红眼”,打开如前面所示的“去红眼”窗口,选择好“去斑”选项。再将“光标半径”调整到适当的大小,然后将鼠标逐一移向需要去斑的位置,点击左键便可消除汗迹和斑点,最后效果如右图所示。

在调整过程中,光标半径及力度可根据实际效果进行调整。窗口中的“撤销”用于取消刚作过的单次操作;“复位”用于取消全部去斑操作,重新进行去斑。去斑满意之后,要单击“确定”按钮,退出操作窗口。最后,在图像编辑窗口中将去斑后的照片进行保存,或者另存。

提示:经过去斑之后,再用前面介绍的“人像美容”进行调整,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这两个功能经常结合起来使用。

在以上介绍中,把有关“人像处理”方面常用的功能作了详细的讲解。熟悉了这些功能的使用方法之后,其它方面的效果处理功能也能不学而会,自然熟练。因为它们的使用方法大同小异,操作起来都比较简单。

光影魔术手中还有很多效果处理的功能,在右侧栏中把它们分为胶片效果、个性效果、风格化等几大类。下面按类别对它们进行介绍:

5、“胶片效果”处理功能

在右侧栏“数码暗房”的“胶片效果”分类中,有负片效果、反转片效果、反转片负冲和黑白效果,共4项。

下面先介绍这些名词的概念:

在数码相机出现以前,人们是用光学相机通过胶卷进行照相的:首先把景物拍摄在胶卷上,然后冲洗成照相底片,这种底片叫做负片。负片的颜色是实际拍摄景物的反转色。要制成照片还要通过相纸重新曝光和冲洗,才能变成与拍摄景物相同色彩的照片。

在说明了普通照片的形成过程之后,再进一步介绍负片、反转片、反转片负冲的概念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负片:即普通的照相底片。它是采用负片工艺(C-41药水)进行冲洗的。

反转片:也叫正片,它是另外一种胶片。这种胶片经过拍摄后,采用反转片冲印的工艺(E-6药水)直接在胶片上成相。它在冲洗的初显时为负像,然后经过中途曝光和再次显影,最终转变成与景物一样的正像。

反转片是用来印制照片、幻灯片和电影拷贝的感光胶片的总称。它能把底片上的负像印制为正像,使影像的明暗或色彩与被拍摄物体相同。

无论是负片,还是反转片,都有黑白胶片和彩色胶片之分。

由于反转片有高质量的正像效果,所以经常被应用于制版印刷,或制作幻灯片等。专业摄影师在拍摄广告照片的时候,也大都是使用彩色反转片。

反转片负冲:就是利用反转片的胶片进行拍摄,然后使用负片采用的工艺(C-41药水)进行冲洗,最终使原来的反转片成为负片型的底片。

反转片负冲在风光摄影的应用上有很好的表现,在人像拍摄上优点也非常突出,但是人物的肤色还原不易正常,人物面部容易偏黄。不过反转片负冲后,因底片透明度高,反差大,人物的头发、眉毛、眼睛、唇线等边缘色彩的相互渗透较重,近似于国画家在宣纸上重笔浓抹所留下的边缘浸迹,有着很夸张的艺术效果,所以经常被人们所采用。

在了解了以上概念之后,“胶片效果”的具体应用是很容易的。

例如:打开被编辑的照片如下图所示:



单击右侧栏中的“反转片效果”,图像便通过“反转片”窗口被调整为如下面左图所示的效果,并可通过右图中的滑块作进一步调整,直到满意为止。



单击“反转负冲”,图像通过“反转片负冲”窗口被调整,如下图所示。



单击“负片效果”,图像通过“负片”窗口得到调整,如下图所示:



单击“黑白效果”,图像通过“黑白”窗口进行调整,如下图所示。



每次调整好之后,都要单击“确定”按钮确认。最后进行保存,或者另存。

添加装饰边框

为图片添加装饰性边框,是经常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光影魔术手中,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边框素材,分为轻松边框、花样边框、撕边边框和多图边框4大类,共有近千种边框图案可供选择以。这些边框素材还有随时在线更新的功能,也可以登录到光影魔术手的官方论坛进行自行下载……。

下面举例介绍各类边框的应用方法:

添加轻松边框和制作边框

打开要添加边框的图像如下图所示:



单击右侧栏中的“轻松边框”,打开如下添加边框的操作界面:



在如上窗口的左下角有3个选项:其中“内置边框”的内容比较少一般都选用“外挂边框”,上图左侧是选择这个选项之后的列表,其中共有70多种边框素材可供选择。选中某边框,即可添加在图像的四周,满意之后,单击“确定”按钮,便将边框添加在被编辑的图像上。最后再进行保存,或者另存。

在光影魔术手中,可以自行制作边框:单击如上窗口中的“边框工厂”按钮,或者右侧栏中的“制作边框”都会打开如下图所示的“边框工厂”窗口:



在这个窗口中有关于边框制作与操作说明。按其说明,单击窗口左侧的制作步骤选项,即可打开相应的操作窗口进行制作。每个边框自内至外最多可有5层扩边。当单击各层的边框制作时,都会打开如下图所示的制作窗口:



例如上图是制作“第三层边框”的操作窗口。其具体操作方法是:

首先选中“第三层扩边生效”(若省略某层,则不选)。然后设置上、下、左、右四个边框的扩边宽度。可以按像素数扩边;若四边扩边相同,可以单击“全部按像素”按钮,统一输入扩边数。也可以按当前编辑窗口中图像的宽度、高度的百分比设置扩边宽度。若四边扩边百分比相同,可以通过“全部按百分比”按钮,统一输入扩边百分数。

在“边框填充内容”处,有两个选项:选择“指定颜色”,可设置为单色颜色;选择“平铺底纹”,可通过“设置底纹”按钮,选择阴影的颜色和大小等。

设置完成后,单击“预览”按钮,即可看到实际效果。

在所制作的边框上,还可以添加文字标签,用以注明制作者、制作日期等。

单击“边框文字”,打开如下“文字标签”窗口:



通过如上窗口,最多可以添加5个标签。可分别输入标签文字,选择字体、字号、文字颜色、背景颜色;还可设置标签的显示位置,以及标签距离边框处沿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等。在设置过程中,可随时进行预览。

当自制的边框设置完成之后,单击“导出”按钮,这时会打开一个输入“基本信息“的窗口,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窗口中,输入边框名称、作者、Email等信息,再单击“导出”按钮,即可将制作的边框文件导入到光影魔术手的“轻松边框”文件目录nEOImaging\EasyFrame之中。可以像应用其它边框一样,应用自制边框。

下图就是一个添加了自制边框的应用实例,可供参考。



添加花样边框

花样边框中包含有数量最多,样式最丰富的边框素材,是人们经常采用的一种边框。首先在编辑窗口中打开需要添加边框的图像,如下图所示:



单击右侧栏中的“花样边框”,打开如下选择边框的窗口:



如图所示,窗口上方有一边框分类列表,其中有我的最爱、爱心系列、缤纷世界等,共计38类;每类中都有几十个边框图案。当选中某类时,窗口中即显示各个边框的缩略图,便于选择。单击选中某边框,会即刻添加到被编辑的图像上。这时还可以单击窗口中的“选区”,从而弹出一个“请指定照片在边框中的显示区域”的可调整小窗口(如上图所示)。调好之后,单击“确定”按钮,边框即按指定区域添加到被编辑的图像上。最后应进行保存或者另存。

为了展示一下花样边框的丰富多彩,下面给出几个典型实例,可供参考:



小提示:在花样边框分类列表中的“我的最爱”中,可以收藏自己最喜欢的边框。收藏方法是:当在其它分类中发现喜欢的花样边框时,选中它并单击鼠标右键,再从右键菜单中单击“收藏到我的最爱”即可收藏成功。

添加撕边边框

一般的边框都是添加在图像边沿的外围;本节所介绍的撕边边框则是在图像之上,沿着四周添加的一种装饰性图案。

编辑窗口中,打开要添加撕边边框图像如下图所示:



单击右侧栏中的“撕边边框”,打开如下右图所示的操作窗口:



在如上右图的上方有撕边边框的分类列表。当前选中了“我的最爱”,窗口内显示出其中的撕边边框缩略图。当选中某边框(如图中所指的图案)时,相应的图案即刻添加到图像之上(见如上左图所示)。

对于所添加的图案(即撕边框),还可以通过如上右图中的“底纹类型”列表,选择其添加的类型,如单一颜色、底纹平铺、原图变亮、去色变亮、原图变暗、电视扫描、红色滤镜、蓝色滤镜、模糊等。若选择单一颜色或底纹平铺,还可进一步通过如上图中的“底纹颜色”,来改变图案的颜色。对所加的图案满意之后,单击“确定”按钮进行确认,最后再进行保存或者另存。

注意事项:光影魔术手所提供的撕边边框的图案,有横向(即宽>高)和纵向(高>宽)之分,在应用的时候最好要与图像相匹配。

也可以通过添加撕边边框窗口中的“选项”按钮,打开如下设置窗口:



勾选“自动旋转边框以适应照片方向”选项。这样就能自动进行匹配。为了进一步体会撕边边框的效果,下面给出几个实例,可供参考:



添加多图边框

光影魔术手中的多图边框实际上是用于显示多个(两个以上)图像的装饰性模板。这些模板设计新颖,美观漂亮,主体丰富,多恣多态。用户只需选择合适的模板并把照片添加进去,即可形成完美的多图相册。下面介绍操作方法:

首先在编辑窗口中打开一个照片,如下图之中成龙的照片:





然后单击右侧栏中的“多图边框”,打开如下操作窗口:



从窗口上方的多图列表中选择一个分类(如新春),再选中一个模板(如荒野浮云1),于是相应的模板即刻套用在被编辑图像上(见编辑窗口)。

因为此模板可显示2个图像,可以单击上图右下方的添加图像图标再添加一个照片。添加后单击“预览”按钮即可显示在模板之中(见图像编辑窗口)。

若有的照片需要去除,选中之后单击“多图边框”窗口中的即可。

对于已添加的照片,可以通过单击窗口中的图标交换照片的位置。

如果某照片的显示位置不合适,则可单击这个照片,于是会弹出如下窗口:



这样就可以通过调整框调整照片的显示位置和幅面的大小。调好之后,单击预览按钮进行预览。一切都满意之后,单击“确定”按钮进行确认,最终效果图如前面编辑窗口中的多图边框图形所示。最后要进行保存或者另存。

下面再通过几个实例,展示一下多图边框的风采:











下载和添加边框素材

在光影魔术手中有丰富多彩的边框素材,新版的光影魔术手还有自动更新边框素材的功能。另外也可以到光影魔术手官方论坛(http://bbsneoimagingcn)自行下载更多的边框素材。下面介绍光影魔术手中各类边框素材的安装路径。

光影魔术手程序默认的安装路径是:C\ProgramFiles\nEOImaging在nEOiMAGING目录下,各类边框素材及图形元素的存放位置如下图所示:



下表给出各类素材的文件类型及安装位置,可供自行下载和安装素材时参考:





光影魔术手中的图层操作

在光景魔术手中,通过图层操作可以实现对图像进行装饰的许多功能,如抠图、添加文字、文字标签、水印、涂鸦、日历、大头贴等。下面进行介绍:

抠图

所谓抠图,就是从已有的图像中抠下一部分,作为一个图层;而把其余部分看作是背景。可以把背景去掉,将抠图形成一个无背景的图像文件;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是用另外一个图像来代替原来的背景,组成一个新的图像文件。用这样的方法来达到装饰和美化图像的目的。下面举例介绍操作方法和步骤:

首先在光影魔术手的编辑窗口中打开要编辑的图像,然后单击右侧栏中的“容易抠图”,从而打开对编辑图像进行抠图操作的窗口,如下图所示:



例如想对上图中的人物进行抠图,并更换一个新的背景。可按如上窗口中标明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第一步:抠图。在上图中,用鼠标右键在背景图案上画一条(绿)线,这时沿着人物图像的四周将出现一条封闭的(动态)虚线(如图所示)。

虚线包围的图像就是所抠的图形。如果需要,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通过鼠标左键和右键再进一步修整所抠的区域。

第二步:背景操作。在操作窗口中,有4个选项:替换背景、填充背景、模糊背景、删除背景。当前是处于“替换背景”的状态,这时可以单击“加载背景”按钮,再从打开的窗口中选择一个要加载的背景图像,并单击“打开”按钮,于是背景图像被替换(参见下图)。这时,在替换了新背景的“容易抠图”操作窗口中,虚线内的抠图部分是浮在背景图像上的,可以用鼠标调整它的大小,也可以移动它的位置。待调整好之后,单击“确定”按钮,一个由抠图和新背景组成的图像就呈现在如下图所示的编辑窗口中:



最后,对这个新的图像要进行保存,或者另存。

在前面介绍的“第二步:背景操作”中,也可以选择其它选项:

例如单击“删除背景”,再单击“预览”按钮,就会看到被抠图像的背景被删除。这时可以单击“确定”按钮,从而在图像编辑窗口中得到一个没有背景的抠图。同样可以对这个图像进行保存,或者另存。

如果选择“填充背景”,则可通过单击“选择颜色”按钮,选择一种背景颜色,再单击“预览”按钮,就会呈现出所选择的单颜色的背景图案。

如果选择“模糊背景”,那么还可进一步调整模糊的“透明”度,和“边沿模糊”的程度。单击“预览”,即可看到背景被模糊的效果。调好之后,单击“确定”按钮进行确认。最后在图像编辑窗口中对新图进行保存,或者另存。

另外,也可以多次应用上述介绍的抠图和替换背景的操作,最终可以编辑出更加新颖的图像。下面给出一个实例,可供参考:





如上合影照片的背景不好看,许多显示器也不美观。于是先作抠图然后用“参观联合国“照片替换背景,形成“第一次合成”的照片替换背景。最终形成如下“来到联合国”的照片。现在请大家感受一下来到联合国,并且面向众多记者镜头的盛况吧!



自由文字与图层

前面介绍的照片“来到联合国”中的文字是怎样添加的呢?请看本节介绍:

在光影魔术手的编辑窗口中,打开需要添加文字的图像之后,单击右侧栏“边框图层”中的“自由文字与图层”,打开如下“自由文字与图层”窗口:



上图的左侧是要添加文字的图像,右侧是添加文字和绘制图形的工具栏:分别单击这些工具,可以绘制相应的图形,如直线、箭头、矩形、椭圆、边线、色笔、画线等;还可选择它们的透明度、线形粗细、空心、实心、填充颜色等。

如果要添加文字,就单击“汉文字”,打开如下“插入文字”的窗口:



在如上“添加文字”的窗口中,首先在“文字”处,输入需要添加的文字,如“老年大学迎新年作品展示”,然后再选择字体、字号、字体色、背景色等。最后单击“确定”按钮,文字就被添加到“自由文字与图层”窗口之中。这时可以选中文字,用鼠标拖动它的位置,调整它的大小,直至取得满意的效果(参见前面“自由文字与图层”窗口中的图像)。

除了添加文字之外,还可以通过各种画图工具添加相应的图形单元,也可以用多个图形单元组成一个图像(如上图中的登录)。所添加的图形,都是一个图层。选中多个图形,可以进行合并(形成一个图层)。

在进行上述各种操作时,经常会用到复制、删除、图形上移、图形下移、图层合并、图形选择等,下面对这些工具进行介绍:

删除:选中不需要的文字,或者符号,单击该工具即可删除;

复制:选中已添加的文字或图形,单击该工具可进行复制;

当有图形重叠时,选中某图形,单击该工具,图形上移一层;

当有图形重叠时,选中某图形,单击该工具,图形下移一层;

同时选中多个文字或图形,单击该工具,则合并成为一个图层;

如果需要同时选中多个文字以及图形元素,则可以单击选择该工具,然后再用鼠标将需要选中的所有元素圈起来,即可同时选中。在对于“自由文字与图层”窗口中的各种操作完成之后,一定要单击“确定”按钮进行确认。最后要在图像编辑窗口中进行保存或者另存。

趣味涂鸦

这里的“涂鸦”是借用的一个名词。“涂鸦”可以是图画,也可以是文字。也有的说“涂鸦”是一种绘画艺术。在光影魔术手中的“趣味涂鸦”指的是在图像上添加一些装饰性的小图案,从而起到美化图像的作用。

在光影魔术手中的编辑窗口中,打开要进行“涂鸦”的图片,然后再单击右侧栏中的“趣味涂鸦”,即可打开如下图所示的“趣味涂鸦”窗口:



窗口的左侧是要“涂鸦”的图片,右侧是进行“涂鸦”操作的选项。首先要选择涂鸦图片,打开“分类”列表如下面左图所示,可见涂鸦图片分为很多类。



上图右侧列举了新春、星座分类中的涂鸦图片。各分类中都包含很多图片。也可自制涂鸦图片。如上图“自制”分类中的印章、灯笼等就是自行制作的。

通过分类列表找到需要的图片之后,有两种涂鸦模式可供选择:在单次涂鸦状态下,指向图片单击左键,图片即出现在被编辑的图像之上,接着可以调整图片的大小,移动图片的位置。调好之后一,再单击“应用”按钮即完成涂鸦的操作。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添加多个(参见上面趣味涂鸦窗口)。

若想连续添加多个相同的涂鸦图片,则应首先在单次涂鸦的模式下调整好。再单击“连续涂鸦”即可。

4、大头贴

1)在光影魔术手的编辑界面,单击右侧栏的边框图层-图层操作-大头贴。

2)在大头贴窗口中,默认标签是照相,单击浏览。在浏览文件夹窗口,打开我的电脑-打开E盘符,单击新建文件夹/输入"大头帖",单击确定。

3)单击选区,在图片选区窗口,用鼠标调整控制框的大小与位置。这时,大头帖制作成功。

4)在光影魔术手的编辑界面,再次单击右侧栏的边框图层/图层操作/大头帖.

5)在大头贴窗口,单击打开目录.

6)双击刚保存的大头帖文件.就可以欣赏了.

设置连拍:

打开如下“连拍设置”窗口,用以设置连拍张数(最多500张)和拍摄时间间隔。



设置好之后,单击“确定”按钮,将按所设的张数和时间间隔进行连拍。

应该知道:你所拍摄的大头贴,都会按着“存储目录”所指定的路径自动进行保存。可以通过“浏览”,自行确定这个路径,也可使用默认的存储路径。

还有一种拍摄方式也经常利用:在选择好贴纸并调整好影像之后,单击“确定”按钮,这样所拍摄的大头帖将出现在光影魔术手的图像编辑窗口之中,然后可以对大头帖作进一步的编辑和调整,最后再进行保存.

另外,也可以利用已有的照片来制作大头帖:在"大头帖"窗口中,选择"图片合成"选项卡.这样会出现"图片选区"小窗口(如下图中左下角所示).



单击“载入图片”按钮,再从打开的窗口中选择一张已有照片(如图中刘德华的照片),并且通过“图片选区”窗口调整好图像的大小和位置,再单击“保存”按钮,即将大头贴进行保存。若单击“确定”按钮,则会在光影魔术手的编辑窗口中打开大头贴,于是可进一步的编辑和调整,最后再进行保存。

5、日历制作

制作日历显然是一项很有实用价值的事情。光影魔术手中就有这个功能。它提供了许多制作日历的模板,可以把自己喜欢的照片、风景画等插入到模板中,即可组成很漂亮的日历画面。下面以明星日历为例介绍制作的方法:

在光影魔术手的图像编辑窗口中,打开一张明星照片,然后单击右侧栏中的“日历”,打开如下制作日历的操作窗口(当前是制作模板日历的状态):



如图所示,左侧有许多可供选择的日历模板,右侧是日历画面的实效图,预先在编辑窗口中打开已经自动插入在模板之中,你可进一步调整照片的大小,移动照片的位置,以取得合理的布局。

窗口的下方有许多设置功能。如设置日期:用于设置本页面的年号和月份;如果勾选上“启用边框”选项,则可以设置日历显示区的填充颜色、边框颜色、边框宽度等。在默认情况下是显示农历的,若取消该项的勾选,则不显示。

在窗口的右下方有一个设置“样式”的功能区:

单“年份标题”列表,可以打开如右图所示的选项列表,分别选择某一项,然后单击“设置”按钮,则可以设置该项的字体、字号、文字的颜色等。

如果日历中的特殊的日期,需要标注,可以单击“ 特殊日期”按钮,打开如下“特殊日期”设置窗口:



例如想把自己的生日2月25日这一特殊日期标注在日历中,设置方法是:单击“日期”显示列表,弹出如上图右侧的日历表,单击选中25日,左图的“日期”显示被修改。然后在“描述”文本框内输入“生日”二字,接着单击“添加”按钮,即将这项设置添加到“ 名称”列表之中(如上图),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添加多个特殊日期。最后,单击“返回”按钮,便设置成功。

各项内容都设置完成之后,单击“日历”窗口中的“确定”按钮,一张制作好的日历即出现在光影魔术手的图像编辑窗口之中,对此应该进行保存。

最终的效果如下图所示(生日标志已经加入):



用同样的方法,选择不同的模板和明星照,可以制作出每个月的日历。

自定义日历的制作:

在前面介绍的“日历”制作窗口中,有“模板日历”和“自定义日历”两个选项,前面介绍的是“模板日历”的制作过程。

要想制作“自定义日历”,首先应该自行选择一个自定义日历的背景画面,然后在光影魔术手的图片编辑窗口中把它打开,接着再单击右侧栏中的“日历”,并在“日历”窗口中选择“自定义日历”选项,如下图所示:



如上窗口中的边框图案,就是自选的用于制作日历的背景图片,并且已经用涂鸦技术添加了2009年等装饰性的图案。画面上的1月份日历表是在窗口被打开的时候自动添加的。这时可以重新选择年份和月份;可以移动它的位置,调整其显示幅面;也可以通过窗口右下角“样式”设置中的



选项列表(如右图所示):分别选择年份标题、月份标题、星期标题、普通日期等,并通过“设置”按钮,分别选择它们的字体、字号、文字的颜色等。还可以通过单击“特殊日期”按钮,把自己希望标注出来的特殊日期进行标注。另外还可以设置是否显示农历等。

一切设置和调整完成之后,单击“确定”按钮,所制作的日历即显示在光影魔术手的图像编辑窗口之中。最后再通过编辑窗口进行保存即制作完成。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制作每个月份的日历。

通过“自定义日历” 选项,不但可以分别制作每个月的日历,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在同一个背景画面中制作多个月份的日历,甚至于全年(12个月份)的日历。如果有特殊需要,也可以制作跨年度日历。

下图是制作4个月份的日历时,图像编辑窗口中显示的画面:



以此为例介绍制作过程:首先像制作单月份的日历一样,调整并设置好某一个月份的日历。不过在这里应该注意的是:最好是最后再安排如上图中1月份日历的位置。如像上图那样先把2月份的日历安排并调整好,然后就单击“日历”编辑窗口中的“确定”按钮,把2月份的日历确定下来。接着再单击右侧栏中的“日历”,开始制作其它月份(如4月份)的日历。每次制作一个月份,最后制作1月份。每完成一个月份,都要单击“确定”,最后进行保存。























49









献花(0)
+1
(本文系Andy264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