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骨骼基本病变的X线诊断
2014-05-28 | 阅:  转:  |  分享 
  
足部常见副骨1.副舟骨:位于距骨内侧,距舟关节间或在舟骨上缘,也叫上舟骨,呈三角形。一般双侧出现,也可单侧出现。2.胫外副骨:位于舟
骨结节的背内侧,紧靠舟骨,常为双侧性,有时还成双出现。3.钩突副骨:位于第2、第3楔骨的近端与舟骨之间。4.楔间副骨:位于
第1、第2楔骨之间或第1楔骨与舟骨之间,呈圆形或卵圆形。5.腓跖部副骨:位于第1楔骨与第l跖骨的基底部之间。6.跖间副骨:
位于第1跖骨及第2跖骨基底部,有时位于第四、第五跖骨基底部,呈圆形或卵圆形。7.范赛礼氏骰骨:位于第5跖骨基底部。8.第2
骰骨:位于舟骨、距骨与骰骨之间,或在舟骨、距骨、骰骨及跟骨之间。9.腓副骨:位于骰骨外下缘,呈圆形或长圆形.少数可分裂成几小块
,亦可与骰骨构成关节。10.第2跟骨:位于跟骨前关节面上缘尖状突出部之外侧,跟、距、骰及舟骨之间。11.三角副骨:位于距骨
后下方,略呈三角形,可与距骨后突融合在一起或与之形成关节。有时可成双出现,互相并列或前后排列。12.副距骨:位于三角副骨之前,
距骨与跟骨之间.可单侧或双侧出现。13.载距副骨:位于跟骨载距突的后上方,内踝的后下方,多呈三角形。别与距突骨性愈合,可对称出
现于双足或单发于一足。磷中毒氟中毒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骨质坏死定义:骨组织内局部代谢停止X线表现密度增高(绝
对性、相对性)发生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缺血性坏死、外伤等骨与软骨内钙化见于软骨类肿瘤、骨栓塞、退行性变X线表现:密度增
高、形态不一肱骨慢性骨髓炎:示肱骨广泛骨质破坏和增生,骨干变粗。肱骨上段见孤立的大片长方形死骨,其长轴与骨干平行,密度显著增高浓
白。胫骨慢性骨髓炎。示胫骨骨质增生包壳形成,使骨干明显增粗,包壳内有大片死骨存留。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矿物盐沉积铅、磷中
毒:主要沉积生长较快的干骺端,表现为多条横行致密带氟骨症:氟与骨基质中的钙质结合,躯干为主,密度增高、小梁粗乱慢
性铅中毒骨骼表现:1.长骨干骺端密度增高,呈边缘规则的线状或带状影(铅线),宽约0.5cm。2.随骨骼生长,铅线逐渐移向骨干。
3.若停止摄入铅,铅线在4年内逐渐消失。氟骨症:1.骨质硬化(中轴骨)2.骨质疏松3.骨质软化
4.骨间断性生长痕5.骨周(骨间膜、肌间、韧带)钙化6.关节改变。特点:全身硬化合并广泛韧带
骨化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骨骼变形膨大弯曲生长过度周围软组织病变间隙模糊、肿胀、肿块、萎缩、钙化常见的正常变异二分髌
骨副舟骨肱骨髁上突距后三角骨生长障碍线双籽骨透亮桡骨结节先天性桡尺骨融合畸形距胫骨腓副骨永存骨骺肘髌骨锁骨
喙突粗隆增大与肩肿骨喙突组成假关节?肱骨鹰咀窝骨缺损——滑车上孔?距上骨在骨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骨内的部分软骨可保持原态而不钙
化,此种遗留于骨内的软骨,在X线上表现为正常骨质中有小的圆形囊肿样透亮影。常见于股骨或肱骨颈部,境界清楚,常为一硬化骨环包围,自环
影内可透见周围的骨纹理。亦可钙化而呈圆形致辞密影。但其无骨结构区别于骨岛软骨岛“牵曳征”一般呈鸟嘴状、丘帽状、钝刺状的骨性突起
,背向膝关节。骨皮质致密,骨小梁正常,清晰,基底及尖部均为肌肉附着点。??病理为正常骨组织?“牵曳征”为正常变异,因其好
发部位、形态及X线表现与外生性骨软骨瘤相似,易误诊。??与外生骨疣鉴别:两者部位相近,范围不同,后者范围较大。临床表现前者一
般无症状,后者局部肿痛,触及肿块,关节活动障碍,后者有软骨帽及纤维组织包膜。副骨:为正常的解剖变异,副骨是由于某一骨的多个
骨化中心在发育过程中没有合并,也可由一个独立的骨化中心发育而来,以致形成多出一块或几块小骨。最常见于腕骨和跗骨,常双侧对称。X线上
副骨边缘光整,形状不规则,有独立的骨皮质和骨松质。副骨与邻近的同名“主骨”间有薄层软骨相隔。籽骨:可由附着于骨骼附近的肌腱骨化
产生,也可由多个骨化中心骨化而成。籽骨可以单发,也可因多个骨化中心不联合而分成几块,以短管骨多见(掌指骨及跖趾骨中多见)。第1、4
、5掌骨的籽骨数居多,多数成对出现;第2-3掌骨常单一出现。拇指基底部籽骨出现最多。掌指骨的籽骨多在8-12岁时出现,其数目因人而
异,差别很大。跖趾骨的籽骨在女孩出现早于男孩,女孩约9-10岁,男孩约11-12岁,见于跖骨的远端,以第一跖骨最常见。腕关节常
见副骨1.外茎骨:为持久性桡骨茎突骨骺分离,紧靠桡骨茎突下,呈圆形小骨。2.桡外副骨:也称外桡骨,位于舟骨结节外侧。3.
旁边大多角骨:位于舟状骨及大多角骨之间,较靠近大多角骨的桡侧边缘,呈圆点状小薄骨片。4.中央副骨:位于舟状骨,小多角骨及头状
骨之间,为一边缘光整、含钙最多的小骨,较为常见。5.前大多角骨:位于大多角骨桡侧边缘的远端,呈半月状,内侧边缘可不规则,甚似被
撕脱的骨块。6.第2大多角骨:位于大、小多角骨及第2掌骨桡侧基底部之间,呈多角状,约3—4mm大小。7.第2小多角骨:位于
大、小多角骨与第2掌骨基底中部,可呈三角形或多角状。8.茎突副骨:也称茎骨,位于头状骨、第2、第3掌骨之间,解剖学上有时称为第
九腕骨,它可以与第2或第3掌骨相连。临床上在第2及第3掌基底部可触及一不能移动的硬块,在切线位投照时可见到第3掌骨基底部有不规则的
切迹,井常有分叶状边缘。正位片过度曝光时才能显示。9.下头骨:也称第2头状骨,位于第3及第4掌骨基底部,钩状骨与头状骨之间,约
3—4mm大小。10.固有钩骨:为钩状骨之钩突与体分开骨化而形成,容易误诊为钩状骨钩突骨折。11.范赛礼氏副骨:位于第5掌
骨尺侧基底部及钩状骨之间o12.尺外副骨:也称外尺骨,可呈圆形,扁形或纺锤形,位于钩状骨前部分与它重叠甚似第5掌骨底部的一部分
,亦可成小点状,位于钩状骨与三角骨之间。13.下月骨:位于月骨桡侧远端,与月骨构成一裂隙。14.上月骨:位于月骨后角处。
15.内茎骨:为持久性尺骨茎突骨骺分离,紧靠尺骨茎突下。16.分裂舟骨与分裂月骨:腕舟骨多由单个骨化中心形成,偶尔可有多个骨
化中心。当多发骨化中心不联合时,可在舟骨中段出现横行透光裂隙,称分裂舟骨。分裂舟骨颇似舟骨腰部的骨折,但是裂隙边缘完整,可见线条状
骨皮质,长期随访无变化。同样情况也可见于月份,称分裂月骨。骨骼基本病变的X线诊断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胡鹏骨质疏松骨
质软化骨质破坏骨质硬化骨膜增生骨质坏死骨与软骨内钙化矿物盐沉积骨骼变形周围软组织病变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骨质疏松定义: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有机与无机成分都减少,比例正常,量变X线表现:密度减低、小梁细少、稀疏、皮质
变薄椎体:纵行条纹、皮质变薄、结构消失、上下凹陷、椎体变扁、楔形压缩发生于:营养不良、代谢紊乱、内分泌疾病、废用基本病变的
X线表现骨质软化定义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矿物质减少,有机成分正常X线表现密度减低、小梁结构不清、皮质边缘模糊、骨骼变形、假骨
折线(1~2毫米与皮质垂直、长骨多见)原因:VD不足、肠道吸收不良、钙磷排出增多发生在:佝偻病、骨质软化症u基本病变的
X线表现骨质破坏定义是指局部骨质被病理组织所取代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成骨性、溶骨性、混合性)X线表现骨质缺失、密度减低、
小梁稀疏或消失、边缘清楚或模糊、形状多样、大小不一形态观察:部位、大小、形状、数目、边界、邻近结构原因炎症、肉芽肿、肿瘤、肿
瘤样病变溶骨性骨质破坏Ia地图样破坏,边界清有硬化,良性病变多见。Ib地图样破坏,边界清无硬化,良性病变或恶性程度不
高的恶性肿瘤。Ic地图样破坏,边界模糊,恶性肿瘤多见。II虫蚀样破坏,恶性肿瘤多见。III浸润性破坏,恶性肿瘤或急性
骨髓炎。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骨质硬化定义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成骨增多、破骨减少)原因:反应性、病理性、破骨失调、病变
本身成骨X线表现密度、体积、小梁、皮质、髓腔、结构、形态发生于炎症、外伤、肿瘤、代谢、内分泌疾病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骨膜
增生定义是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所引起的骨质增生X线表现部位、范围、形状(线状、层状、花边状)连续性(破坏
、中断)发生于炎症、肿瘤、外伤、骨膜下出血女孩,股骨远端骨肉瘤。股骨正位X光片示间断骨膜反应(箭)儿童Ewing,s瘤。
左侧肱骨X光片示多层骨膜反应。股骨干骨样骨瘤。A.侧位X光片示股骨干后部实性骨膜反应,附近骨内膜硬化;B.CT示“小瘤巢”;C.冠状位T1WI,D.冠状位STIR序列示实性骨膜反应呈皮质周围均匀低信号(箭)。注意反应性骨髓水肿,STIR序列更明显前臂X光片示尺骨近端竖发状骨膜反应,远端见多层Codemn三角(箭)慢性骨髓炎的混合型骨膜反应。A.髋部正位X光片示起源于股骨前内侧的无序的骨膜反(箭);B.横断位T1WI示多个区域炎性软组织肿块内不规则的低信号(箭磷中毒氟中毒
献花(0)
+1
(本文系山色空濛雨...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