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李白
2014-05-30 | 阅:  转:  |  分享 
  
李白,中国诗歌的代表,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李白的,其名字早以成为了诗的符号,深深地刻在每一位华人心中。李白是盛唐文化哺育出来的骄子,诗歌具有典型的盛唐特征。站在盛唐诗坛高峰之巅,李白诗歌地位之重,影响之远,堪称中华诗坛第一人。李白是继屈原之后,中国诗坛耸起的又一座浪漫主义丰碑,唐时无人出其右,至今也无人可超越。

李白出生时,唐朝繁盛,疆域辽阔,最西到达咸海,最北到达西伯利亚,最南到达越南中部,最东到达朝鲜半岛中部,生活于宽广地域的人,胸襟一定宽阔,生活于强盛国度的人,眼光一定深远。只有大唐王朝才能造就出如此大格局、大视野、大胸怀的李白。让我们有幸看到那么多宏篇巨作。感谢李白,也感谢那个让无数中国人午夜梦回的盛世大唐。

李白一生怀才不遇,豪放不羁,为山河骄傲,为社会叹息,不溶合那个人群,不适于那个气息,敬慕者视作仙,妒嫉者散祸言,不知我者说我怪异,知我者说我超远。真是仙人啊!凡人的目光怎么能看透仙人的心境,庸人的心灵怎么能理解仙人的作为,一个被贬了的天上仙人,来到人间,他之不幸我等之幸,让我等见识了高远飘逸,品读了奇文佳句。

生前,已名声大振,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如今,有华人的地方,人们都能吟诵几句李白的诗。游子想家了,那是《静夜诗》,友情无法述说了,想起《赠汪伦》,酒意正浓便唱《将进酒》,失意正盛高吟《行路难》……太多了,所有人的情感,李白都用诗写了出来。物在变,人在变,时在变,事在变,古往今来,人的心境不变,李白,你的心我懂得,你的生命我明白!诗,我无能替你续,酒,我一定为你满。

李白神奇的人物,就连出生地都争论不休。我愿意相信郭沫若的中亚碎叶说,我想李白的身体中一定跳动着游牧民族的基因,不然,他的性格怎么如蓝天一样高远,如草原一样辽阔,不中庸内敛,不含蓄谦卑,率性而为,无拘无束;李白的名字众说纷纭,我愿意相信是李母夜梦太白金星而起,我想李白一定是天上的仙人转世,不然,他的行为怎么那样超凡脱俗。淡泊富贵,不以功名显露,藐视权贵,走出高自期许,御手调羹,龙巾拭吐,命皇帝宠臣脱靴,责天子爱妃捧砚,挥毫泼墨“云想衣裳花想容”,这样的诗句,只有李白写得,这样的洒脱,唯有李白做得;李白的死莫衷一是,我愿意相信醉酒捉月而死,这种浪漫的死法也为一生浪漫的诗人,画上了一个长长的惊叹,肉体远去,精神不朽,同辈为其折服,后人为其赞叹。旷古的豪迈与亘古的诗句溶入中华文化的血脉,取之不尽的营养滋润着一代又一代!

作为诗人,李白成功了,生前实现了成为非凡人物的梦想,据说李白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诗,死后,由亲友整理成集时,只找到九百多首,可就是这九百多首诗,奠定了李白在中国诗坛霸主的地位,说起写诗,酒后的李白就如探囊取物一样。境界之高拔,语言之夸张,真如神来之笔。就连诗圣杜甫对大他十岁的李白都崇拜有加,“下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杜甫对李白倾心的折服。

作为常人,李白的人生是悲剧的,这悲剧的色彩不仅来源于理想的破灭,更有现实的窘迫。男儿之悲乃无力报国,无能养家,前者怀才不遇的忧愤,可用酒来解,后者依人乞食的心痛,哪有药来医?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不养没有功名的文人,字如花,当不了柴和饭,文似锦,做不得衣与裙。生活比生存丰富,但生存远比生活实际。高雅与衣食无缘,可悲就悲在李白血液里总想着高雅。

作为官人,李白失败了,失败源于追求与性格的倒置,孤傲不群的性格是从政大忌,官场可以向往神仙,却做不成神仙,这性格说不准来自天生还是来自当时流行的道家,但无疑李白年轻时遇到的“贵人”放大了这性格,司马承祯和贺知章都被李白瑰丽的诗歌和出尘的风采折服,“仙根”和“谪仙”的赞叹也都发自内心,而李白由此升腾起的与众不同的孤傲,成了官场上的绊脚索。

作为仙人,李白是不合格的,司马承祯的“仙根”无法修练,贺知章的“谪仙”难成谶语,李白一生没有心无旁骛的执着,不能成仙。两位高人虽然都一针见血,明心见性,但都没有看透真实的李白,“谪仙”可看作是文化定位,格调定位,或是命运和性格的定位,但决不是内心的定位。当这位无山可去的“仙”,在墓年应邀入幕时,我们看到了李白骨子中燃烧的建功立业的火。

年轻的李白啊!身上独有的超脱,本该是一种高贵的气质,却在道士和官人的颂扬声中成了身心的负重,因为年轻,迷失在声望的崇拜里,因为年轻,不能参透人性的两重(正如孙悟空与六耳猕猴),不知羡慕的背后或是自己想有而缺少的,或是想有而无能拥有的,年轻的李白被道士真心赞赏,可不想做道士,被官人倾心羡慕,却想做官人,道士出于相惜,官人出自嫁接,李白没能看穿,害了一生。

可怜的李白啊!仗剑天涯,难以养家,才气冲天,不能报国。年轻时的踌躇满志在年轻时已经止步,随口而出的一句“仙根”将你“捧杀”,有感而发的一句“谪仙”把你“唱衰”,由众人的指认到后来的作茧自缚,“仙”好似埋在体内的纱布,不时溃疡流脓。你的游山访仙,痛饮狂歌,是排遣,还是麻醉。想不出当你,山穷水尽,阅尽人间凄凉,回首年轻时面对崇拜的偶像——司马承祯时的忐忑、兴奋,还做何感想。更想不出当你,浪迹越中,深感往事沧桑,站在铁杆粉丝——贺知章的墓前,有怎样的感慨!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读懂李白的是杜甫啊!我性你知,我心我知,我性误我心我不知。矛盾的心理,彷徨的一生。作者对李白的理解!

经典诗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长干行》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长干行》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妾薄命》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妾薄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忆东山》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忆东山》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侠客行》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侠客行》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玉阶怨》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古风其三》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梦游天姥吟留别》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菩萨蛮》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秋下荆门》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

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东鲁门泛舟二首》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东鲁门泛舟二首》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永王东巡歌其二》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梦游天姥吟留别》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乐府将进酒》(将qiang)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乐府将进酒》(还huan)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乐府将进酒》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另“随君”)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乐府将进酒》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挂罥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公无渡河》罥[juàn]

诗词成就

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流传九百多首,主要有《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静夜思》等,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其歌行,打破诗歌创作的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七言歌行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长于七绝,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的五言七言绝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诗歌清新明丽的风格。如《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等,妙在“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说诗晬语》)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唐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白居易“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杜甫赞“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李白斗酒诗百篇”魏颢“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诗词风格

浪漫主义精神形象塑造、素材摄取、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艺术成就极高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人称“诗仙”。李诗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李诗艺术手法善于凭借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李诗表现自我的抒情色彩浓烈,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李诗语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语,有的豪放不拘声律,近于散文,但都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之中。他学习民歌明白如话,通俗生动特点的结果思想内容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遍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讴歌理想,抒发悲愤蔑视权贵,追求自由揭露现实,抨击时政情绪起伏,充满矛盾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腐败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称李翰林李谪仙陇西成纪(甘肃秦安)人,先祖於隋末战乱逃至碎叶(今吉而吉斯),李白迁居四川是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称二十五岁出蜀,广泛漫游,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推荐,被召至长安,任翰林供奉李白的大志无法实现性格不能见容于权贵,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生活。三年后因遭谗毁,赐金放还,成为道士,游山访仙,痛饮狂歌,排遣忧愤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应邀入永王李璘幕府,咏出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豪迈诗句。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年少有为

少学儒家经典、览百家,“好剑术”相信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又建功立业,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一方面要做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辅弼大臣,出世与入世矛盾。但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构成作品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像《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辞亲远游

开元十三年(725年)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江陵见到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道家篆诗。玄宗曾召他请教经法,为他造阳台观,并派胞妹玉真公主随他学道。司马承祯一见器宇轩昂,资质不凡李白,十分欣赏,看诗文,惊叹不已,称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说他有“仙根”,这便是李白的风度和诗文的风格给予人的总印象。写成《大鹏遇希有鸟赋》,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李白自江陵南下,到庐山,作了脍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到姑苏写了咏史诗《乌栖曲》。诗贺知章称其“可以泣鬼神矣”。荆门去襄阳拜见孟浩然,写下《赠孟浩然》到安陆,以干谒游说的方式结交官吏,提高声誉。文才得到武后时宰相许圉师的赏识,招其为孙女婿。李白与夫人许氏在许家过了一段幸福生活初进长安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玄宗狩猎,李白上《大猎赋》,博得赏识。长安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由此,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有次去紫极宫,遇见贺知章呈上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解下金龟换酒与李白共饮一年过去,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长安。

赐金放还

天宝元年(742年),42岁的李白得到玉真公主的推荐(一说道士吴筠)到了长安。玄宗召进宫。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问当世事务,李白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供奉翰林,职务是草拟文告,陪侍皇帝左右赋诗纪实同僚不胜艳羡放浪形骸的行为又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三年长安生活,李白发现专横的宦官和骄纵的外戚如乌云笼罩着长安朝政的腐败、同僚的诋毁,使李白不胜感慨。写了《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示有意归山。谁料就在此时,倒被赐金放还。似乎是李白说了不合时宜的话。“赐金放还”是李白政治生涯的分水岭。

再次远行

天宝三年(744年),到东都洛阳遇到蹭蹬的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同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遇到了诗人高适,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秋冬分手,李白到齐州(今山东济南一带)成为道士。天宝四年(公元745年),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寻访隐士高人,去齐州拜访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冬天分手。

应邀入幕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永王李璘出师东巡,李白应邀入幕永王败北,李白被系浔阳狱。夫人宗氏为他啼泣求援驻扎在浔阳的宋若思救,成为宋若思的幕僚,向朝廷推荐,未见任用,反被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退隐与济世矛盾的思想对政治的无远见,同在江南的萧颖士、孔巢文、刘晏也曾被邀,拒而免祸重病而逝

乾元二年(759年),朝廷因关中大旱,宣布大赦,李白获自由顺长江而下,《早发白帝城》反映的心情。到江夏,太守老友良宰正。不久,回到宣城、金陵依人为生。上元二年,因病返回金陵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上元三年(762年),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李阳冰,赋《临终歌》终年六十一岁。轶事典故

黄鹤楼搁笔

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后来李白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山川人文,相互倚重,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黄鹤楼更加显赫。

仿照《黄鹤楼》写下《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考证

说法一:李白父亲回到蜀中恢复李姓李白七岁时,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似锦繁花,吟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李白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说:“李花怒放一树白”“白”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父亲灵机一动,便为儿子取名为“李白”

说法二:李阳冰《草堂集》序中说:“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李母梦到太白金星后有了身孕,李白的名字

人物家庭

父母李白之父名李客,为任城尉。母,无记载。

妻子李白先后有过四个妻子。许氏,许圉师孙女刘氏,同居后分手东鲁某氏宗氏,宗楚客孙女

子女长子伯禽,许氏所生。长女平阳,许氏所生,出嫁后死。次子天然,在东鲁时和一女子所生,不知所踪。

其他成就

书法

《上阳台帖》四言行草诗,是其唯一传世的真迹。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道术少年时,常去戴天山寻找道士谈论道经。后来,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岷山。

剑术

“十五好剑术”,“剑术自通达”。剑术之高仅位于裴旻之下,居唐朝第二。



献花(0)
+1
(本文系李洪森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