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春夏养生:重在祛湿 详解湿邪的危害
2014-06-04 | 阅:  转:  |  分享 
  
春夏养生:重在祛湿详解"湿邪"的危害

来源:新蓝网综合

风、寒、暑、湿、燥、火是中医理论中的“六淫邪气”,我国南方大部自从春夏之交起便开始容易受到湿邪的危害,而当进入炎热夏季后,湿邪将在全国范围盛行。

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它总爱与其他邪气狼狈为奸。而且湿邪非常容易渗透进入人体,从而引发多种疾病,例如流感等传染病、皮肤瘙痒、消化系统疾病、风湿等等,而且湿邪致病的一个特点是迁延难愈,给人体健康造成诸多危害。

湿邪致病多种多样

1、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



早春时分又湿又冻,身体血液运行较差,体质亦较弱,容易引起流感和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所以应提高个人身体抵抗能力。当发现有发烧、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应立即求诊。



2、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好比夏天的桑拿天,又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因此湿热天气比高温炎热更容易导致中暑等症。

3、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可是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形成慢性疾病。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因风、寒、湿三邪侵入人体肌表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因此要注意对膝部的保暖。早春气候乍暖还寒且多风,大风天气避免外出,以免寒气入侵。早春可以选择多在家里进行关节锻炼。

4、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



肥胖是因为脾虚生湿,湿气难以运化,淤积在体内。脾湿肥胖往往是肚子肥胖。

脾湿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良的饮食习惯最重要。如果你吃饭过快或过饱,都容易给消化带来负担。尤其是老年人更应该注意,由于脏器老化,脾胃功能衰退,快食或过饱都会使运化失调,导致湿邪积存于体内。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不要贪凉。



5、至于皮肤方面,湿邪也会诱发湿疹或小疮,有些人以为是暗疮,其实可能是因为湿毒而引发的。

从中医的角度看,无论是湿疹、皮炎、荨麻疹,还是手足癣,统一可称为湿毒疮。它几乎可以长在人体的任何部位,而湿毒疮的产生实际上都与湿热有关。在人体的五脏六腑中,与皮肤病关系最密切的器官是脾,不少湿毒疮患者都属于脾虚有湿型,需要健脾祛湿才能达到根治的效果。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是否有湿气呢?

判断人体是否“有湿”的两个方法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湿症有内外之分,潮湿气候引致的,称为外湿;而内湿是指体内湿气重。这种湿气对于老弱者而言会较为严重,但年轻人也都会因内外湿而有以上病征。除了特别留意饮食,还要尽量多饮清水。



1、吃饭时,看食欲

“有湿”症状:到该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的感觉,而且什么也不想吃?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在吃饭过程中有隐隐的恶心感,好象吃下去的东西自己往上顶?

中医指导: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湿气进入体内最容易伤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我们吃到体内的各种食物和水液,把这些物质转化为能够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为细胞新陈代谢提供能量。大多数人在夏季湿热的环境中,都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响,有较强的饥饿感,可是吃了东西后马上会有饱胀的感觉,这是胃强脾弱的表现,也是脾湿的征候。



2、清早洗漱时,看面色和舌苔

“有湿”症状:早晨眼皮肿,或有下眼袋?照镜子时发现自己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或舌边缘有明显齿痕?

中医指导:确认是否脾湿,最准确的方法就是看舌的形态。脾湿的人常常感觉口内粘腻,面色晦暗,发黄。



3、入厕时,看大便

“有湿”症状:大便不成形?大便基本成形但较软,而且大便完了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总有大便排不尽的感觉?

中医指导:确认是否脾湿,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就是看大便。正常大便是香蕉样软硬适度的条形。如果外形软烂、黏腻的大便就是脾湿的表现。体内湿气过重时,小便往往表现为尿不多,甚至尿量很少或尿得不痛快。女性白带量多,也是湿气的显现。



4、感觉一下,你的体态

“有湿”症状:饮食作息和原来一样,但体重明显增加?关节僵硬,起床时浑身酸痛?下肢水肿?

中医指导:湿气重的人还可能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而且表现为虚胖的体征,更严重的人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



5、工作时,看精神状态

“有湿”症状:是否有胸闷的感觉,想长呼一口气才舒服?感觉四肢或身体沉重甚至有浑身酸疼的感觉?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活动时关节发紧,好象不灵活?有头昏沉、头脑不清爽的感觉?易困倦,有时记忆力减退?

中医指导:古人说“脾气一虚,肺气先绝”,说明脾与肺的功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脾气虚到一定程度,肺金失养,就容易出现短气、少气懒言,动则气促等肺气虚的表现。

食疗祛湿:盘点祛湿健脾的食物



高梁

有健脾益肾、渗湿止痢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湿热吐泻、下痢等症。



玉米

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



薏米

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适用于小便短赤、水肿脚气、风湿痹痛、脾虚泄泻、扁平疣等病症。



扁豆

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水芹

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带下等病证。



洋葱

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等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冬瓜

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消渴引饮以及水气浮肿喘满等病症。



马齿苋

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黄疸、牙龈炎等病症。



鲫鱼

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虚弱乏力、消渴引饮、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两款祛湿食疗方:

赤小豆排骨汤

【材料】赤小豆150克,排骨500克(3人份)

【制法】将排骨飞水,同赤小豆同煮2小时。

【功效】健脾、祛湿、利水。

生地土茯苓煲龟

【材料】生地30-50克,土茯苓100克(3人份)

【制法】土茯苓先煮出水,再和生地、龟同煲1小时。

【功效】生地能清热、凉血、润燥,土茯苓清热利湿,龟滋阴降火,既防秋燥又祛除。

(编辑:宋静??实习编辑:刘小霞)
献花(0)
+1
(本文系疏帘邀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