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为中国药都建设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2014-06-08 | 阅:  转:  |  分享 
  
为中国药都建设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高明达



近年来,随着中国药都的建设和崛起,一个崭新的城市出现在沈阳和本溪的节点上,因此,对于药都建设以及药都发展提供强大、有力的文化支撑这个任务,历史的落在了本溪市文化部门的肩上。挖掘本溪中医药的历史文脉,推介中国药都走向世界是我们义不容辞恒的责任。

“中国药都”的涵义是,“药”是产业、“都”是城市。我们在建设药业基地的同时,也在依托药业支撑建设一个新城区,在沈阳和本溪的结点上,通过形成20平方公里的药业集聚区,支撑起规划面积达60平方公里的本溪新城区。新城规划建设的出发点就是要保持青山绿水、使用清洁能源、维护生态平衡,建成一座基本没有空气污染、污水零排放的生态型城区,建设一座有特色、有魅力的沈阳卫星城,实现“中国药都”产业化与城市化互为依托、相互促进,使“中国药都”成为“沈本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沈溪新城架构最终确定为“一心、两带、三园、三城”:“一心”,建设本溪新的政务中心;“两带”,即在沈本干线交通带两侧形成沈本产业经济带,打造十里水街景观带;“三园”,即规划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健康服务产业园三大专业化产业园;“三城”,即在三个专业化园区中打造大学城、商贸城、健康城。目前,本溪市的行政中心已经迁移到“中国药都”进行办公,辽宁科技学院已经整体搬迁到沈本新城,本溪高中北校也正式开学,其他相关的文化设施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它标志着沈本新城建设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现在,“中国药都”已成为国家级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并成功申报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孵化基地,很快还将晋升为国家高新区。当年的宏伟蓝图,正在逐步成为现实:展现出产业快速集聚,格局业已形成,研发平台具备,医药企业陆续投产,新城建设初具雏形,人气指数不断提升的新局面。本溪市现辖平山区、溪湖区、明山区、南芬区、本溪县、桓仁县及现在的药都。总面积8411.3平方公里,人口170万,团聚着汉、满、回、蒙、朝鲜、锡伯等二十多个民族。不论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回医及各个民族,在治疗消化、外伤、皮肤病等疾病以及养生保健方面具有独特效果。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据资料记载,盛唐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阿拉伯与中国之间的商业贸易相当活跃,当时经营“回回”奇香异药者达一二十万人。金氏正骨手法和金家膏药在本溪乃至辽东地区,久负盛名,年代久远,疗效奇妙,深得患者赞扬。金家膏药相传至今,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民间医药和医术的精华。

金家,回族人,祖籍山东济南府济阳县新集金家庄。清乾隆四年(1793年)迁居辽东本溪湖三会场,后搬迁到井泉街,并在自家宅院内开设了“?陞远堂”行医治病。金家祖辈上就深谙医术,传到金成鼎时在本溪已颇有名气,一提起金先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对内科、外科、骨科及各科杂病的治疗都很有研究,医术精湛,根据把脉诊病,视病情下药,因此,慕名前来求医的总是络绎不绝,尤其是“金家膏药”,口传心授、耳提面命,从火候到炉温、原料、仪器等均有独到之处。“金家膏药”在本溪乃至辽东地区久负盛名,年代久远,疗效之奇妙,深得患者赞扬。一外乡人到本溪开会,腰不慎扭伤,被人搀扶到金家,贴上几贴“金大膏药”后,第二天就行动自如。本溪市志(中医篇)记载:清末民国初,本溪地区中医药业颇盛。1913年(民国2年),本溪县医学研究会成立。史料记载:“本溪县周围八百里,业医者亦数百余家。为医学之进行而求完善之目的,拟在本街入手,提倡创办医学研究会,会址设于县街。碱厂、赛马集设有分会。”1921年(民国10年),本溪地区已有中药店铺23家……其经营方式可分为三种:一是经营药材并聘有坐堂医生,亦医亦药;二是单纯行医;三是单独经营药材。另外还有游散行医者29人。1931年(民国20年),本溪地区业医者234人,其中有执照营业(有考试合格证者)172人,中医店、堂、铺91家……当时有声望的“声远堂”曾以名声堂、名远堂为号,于1919年(民国8年)在后石沟金家胡同开业。1929年(民国18年)业主金玉相以家传秘方专制膏药,名“状元膏”、“状本膏”,颇有功效,俗称“金大膏药”,于1927年(民国16年)经奉天省警务处注册。

金成鼎生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逝世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享年四十六岁。金成鼎逝世后,其儿子金恩荣、金恩庆、金恩祥秉承“一手行善、一手养家”的祖训各自独立行医。三门金家同住一条胡同,从民国初年到伪满时期被称为“金家胡同”(今溪湖井泉街)。金恩荣,生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逝世于1948年,享年八十五岁,人称“金大先生”,在自家宅院内开设了“文远堂”,居金家胡同西侧;金恩庆,生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逝世于1926年,享年六十岁,也在自家宅院开设了“?陞远堂”,居东侧;金恩祥,生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逝世于1956年,享年七十四岁,在老宅院延用的“名远堂”老字号,居中。这期间金家医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并有所创新,逐渐形成了一个系统地、独具特色的“金家整骨”而自成一派。整骨手法,亦曰“接骨”,又曰“正骨”,或称“手技”。以医者为主体,用助手为辅佐。通力合作,动作协调。伤势微者,操作简单。伤势重者,操作复杂。简单操作一二人可优为之,复杂操作五六人始克济焉。整骨之手法大致分为拖、对、按、正四法。每皆连续施用以为惯例。医者必须稳重态度,贯注精神,心平气静,毋躁毋慌。他们在骨伤科的诊断、复位、固定、用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临床上只要用手一摸,就可诊断出骨之或断、或碎、或离、或脱、筋之或走、或散、或聚。整骨手法也在融汇了“整骨八法”的基础上,更有其“巧”、“准”、“狠”的独到之处,被誉为手到病除。用药也十分精良,有相传几代的秘方,如刀伤药、接骨丹、活血散、熏洗药方等。不但如此,金家更有其治疗关节疼痛、腰膝酸软、风寒痹症、跌打损伤的“风寒膏”;治疗疔毒恶疮、痈肿搭背、各种疮疡的“拨毒膏”,其价格低廉,用的方便,深受平民百姓人家的欢迎。他们继承高祖金成鼎的医术,行医治病,代代相传,口传心授,耳提面命,心领神会,金家在此生活了十几代人,整个本溪地区乃至辽东地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金家医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充实、不断提高。在这一代金家医术的声誉愈来愈大,事业也愈加兴旺,达到全盛时期伪满州国时期的报纸曾对“金大膏药”的神奇疗效做过报道。

1946年春节,因内战而迁至本溪湖的辽宁省政府,在本溪举行新春招待会,省政府主席张学思特将老、少金大先生邀请到会。战争年代,金家人曾数次到桥头等地为八路军和抗日义勇军送医送药。1958年,本溪市政府在文化宫一带举办一次有各行各业参加的技能大赛,专门通知金家一定要去参加。当时正在读书的金恩荣的侄孙金忠芳在市中医院熬了一下午膏药,急忙赶制出了几百贴。“金大膏药”的牌子在集市上一亮,不一会儿功夫,这几百贴膏药就被抢购一空。

金家子孙大多随父从医。他们的足迹遍及辽东大部分城乡,远到丹东、宽甸、凤城、岫岩、新宾、鞍山、辽阳、抚顺、沈阳等地,在方圆数百里内,一提起本溪湖老金家的医术,人们都赞不绝口。

从乾隆四年金家的祖辈到本溪以行医卖膏药为生至今,到金忠武这辈已是第十四代人。金忠武,1935年4月17日出生于本溪市溪湖区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少时自学《濒湖脉学》、《药性歌括》、《药性赋》、《汤头歌诀》等中医入门书籍,年岁稍长,即在父辈的指导下研习《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

1958年,金忠武于沈阳师范学院毕业后,回到本溪“金家老膏药铺”,随父进一步学习中医理论、金家祖传正骨技术及金家膏药制作系统工艺全过程。白天随父应诊,晚上刻苦钻研,夜以继日、不问寒暑。

经过多年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后,参加辽宁省卫生系统举行的理论考试及临床实践考试,成绩合格,授予中医骨科医师证书。

退休后,在本溪市明山区北地永和街开设“金忠武中医骨科诊所”,多次被省、市、区卫生系统授予“文明诊所”称号。金忠武做为“金家正骨手法及金家膏药”第十四代传人,为本溪金氏正骨手法和金家膏药的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金家人靠经营膏药家业渐兴,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其后人不负祖先的厚望和靠此安居乐业的初衷,将熬制膏药的技艺世代口传身授下来,代代悉心制作,世袭相传,使金家的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那口熬膏药用的大铁锅,已传用了十几代。近年来,常有人以各种名义和利益诱惑,想与金家联办,均被淡泊名利的金家人婉拒。

2011年由金家整理出版的《金氏正骨术》一书,获得本溪市第二届社会科学政府奖;目前,本溪金氏正骨手法已经被本溪市人民政府批准为“本溪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准备申报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桓仁县的王氏中医也远近闻名,王氏中医起源于清朝同治年间,据桓仁县史料和王氏家族谱书等记载,其先祖王柯芳(1862—1875)携带家眷由山东登州府闯关东,于同治十三年到达桓仁(现桓仁镇东关村)落脚。当时桓仁(时为怀仁)为禁区,人烟稀少,其先祖定居后,占地垦荒,拓田建业,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把桓仁镇东部(凤鸣、通天、南江沿、曲柳川)等地开垦成千亩良田(王安石分支分地为南江沿、凤鸣,在20世纪20年代全部卖出)。

其先祖家业兴旺,以“泰园堂”为主研究中医健美之道,并大量收集秘方,整理、以身试用,通过对野生中药“玉竹”(当地人称之为“山铃铛”)的研究,在对人体治病、防病、美容、保健等方面颇有心得。至其第三代传人王军国,是当时的医校毕业,足迹遍及北京、沈阳等地,由于他博览群书,见多识广,因此王氏中医术治疗水平在这时有了很大的提高,王氏秘方集也正是诞生在这一时期。在抗美援朝期间,其第四代传人王政新为赴朝志愿军主治医师,由于当时志愿军有皮肤病的较多,王政新的皮肤病治疗水平也在这一时趋于完善。从“泰园堂”、“怀仁医院”、“铧尖子镇医院”、“二户来地区中心

卫生院”到“铧尖子卫生院”再到今天的“王安石诊所”,王氏中医早已闻名桓仁地区,子孙后代秉承先祖遗风,惠泽乡里,世代相传,不断发展,至今已六代,约八十多年的历史

第一代传人王柯芳(1833—1928)于同治十三年由山东登州府闯关东来到桓仁,定居桓仁镇东关村。以“泰园堂”为主研究中医健美之道,并大量收集秘方,整理、以身试用,研究野生中药“玉竹”(当地人称之为“山铃铛”),在对人体治病、防病、美容、保健等方面对王氏中医术的形成打下基础。

第二代传人王殿甲(1873—1929)科考位级七品,除文治武道之外,研学健美养生之术。

第三代传人王君国(1905—1967)浙江宁波医校毕业,足迹遍布沈阳、北京等地,通晓中医治疗,辗转回到桓仁,其中医治疗很快得到人们的认可,对皮肤科特殊病例颇有研究,并撰写出了《王氏秘方集》。

第四代传人王政新(1929—1985)毕业后从事医务工作,是桓仁县立医院医士,年轻时参加民主革命军,曾任辽沈战役卫生队医师,青倚山战勤医师,抗美援朝赴朝主任医师,回乡后任桓仁县原铧尖子镇医院院长。在中医治疗方面有独到之处,在当地有较好的口碑,堪称一代名医。

第五代传人王安石(1952—),王氏中医第五代传人,1975年毕业于本溪卫生学校,1980年参加辽宁省中医学院函授学习3年,从医30多年主攻皮肤外科的研治。已申请多项发明专利。

第六代传人王啸虎(1976—)毕业于锦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坚持搞皮肤外科及人体保健等研究工作。大量收集家传资料,合理的开展古与今、中西医、祖传与自研相结合的工作,有效的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多次发表论文,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已申请多项发明专利。王安石(1952—),王氏中医术第五代传人,1975年毕业于本溪卫生学校,1980年参加辽宁省中医学院函授学习3年,主攻皮肤外科的研治,30余年来一直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他曾任桓仁县二户来地区中心卫生院院长、研究室主任、铧尖子镇卫生院临床医师、业务负责人,现任王安石诊所临床医师及负责人。12次发表论文,多次荣获奖励,现已申办9个发明专利。《论神草玉竹》被中国保健协会推荐参加,99第二届全球华人医学大会暨优秀论文大赛,荣获“孙思邈杯”创新发明金奖。

王啸虎(1976—)是王氏中医术第六代传人,毕业于锦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坚持搞皮肤外科及人体保健等研究工作。大量收集家传资料,合理地开展古与今、中西医、祖传与自研相结合的工作,有效的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多次发表论文,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被评为2000年世纪名医,已申请多项发明专利。

1.王氏中医术只在北方地区能得到有效施行。北方王氏中医术虽然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中医术活动的区域局限于山东、东北地区及朝鲜等地。因为其家族留存下来的王氏偏方、王氏治病方式都是在这些区域里总结留传下来的,也只有在这些特定的环境里,采集的中药,才能为王氏中医所用。

2.就地取材,简单易行,人民群众易于接受。桓仁县曾是清朝皇家御林园,又是驰名中外的人参之乡,也是众多中草药的天然药园。象山铃铛、山芝麻、穿龙骨、细辛、三枝九叶草、车前草等这些中药极易采集,这也为王氏中医术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另外就地取材,简单易行的特点也大大降低了老百姓的看病成本。

3.综合运用中医基本手段。王氏中医术突破一般中医的治疗理念,往往针对一种病症,综合运用中医的多种手段,多管齐下,其收效也自然十分明显1.民俗价值。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流传于民间的偏方土方都是古人经验与智慧的结晶。王氏家族在行医百年间,除了传承本家族的医术外,也不断收集整理诸多民间药方,结合现实研发了很多新药房,在传承传统中医的过程中也是对民俗的发扬光大。

2.文化价值。王氏家族经历过闯关东的历史时期,其家族经历代表了这个时代一个特殊的群体,严格地说,王氏中医术不仅仅是王氏家族的专利,而是一个时代中医文化的结晶。

3.医疗价值。多少年来,王氏中医独特的治疗方式、治病偏方已让数不胜数的百姓受益,其治病救人的医疗价值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桓仁地区由于林业政策的改革,“林下经济”已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支柱,许多森林、荒山都被农民承包经营,这使得采药的范围缩小,造成草药采集等困难。在医药加工的手段上,王氏中医由于没有规模化的生产基地,没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其用药加工往往还是手工为主,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生产的数量,直接对其收益产生巨大的影响。

桓仁地区由于林业政策的改革,“林下经济”已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支柱,许多森林、荒山都被农民承包经营,这使得采药的范围缩小,造成草药采集等困难。在医药加工的手段上,王氏中医由于没有规模化的生产基地,没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其用药加工往往还是手工为主,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生产的数量,直接对其收益产生巨大的影响。

桓仁县王氏中医历史悠久影响面广传承谱系明晰在本溪市乃至辽宁省都有一定的影响。王氏家族经历过闯关东的历史时期,其家族经历代表了这个时代一个特殊的群体,严格地说,王氏中医术不仅仅是王氏家族的专利,而是一个时代中医文化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经本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认定,市人民政府批准桓仁王氏中医术为本溪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最近一段时间,本溪市社科联举办了药都文化建设研讨会,并且组织广大社科工作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本溪的中药历史发展脉络,市收藏研究会了解到现本溪市明山区高台子镇边牛村(过去称辽宁本溪县北边久录堡子)万育堂主人白翰臣,在中华民国十九年经沈阳市政公所化验特许专卖白氏祖传“七粒散、脱毒丸、药膏”。白家祖籍河北滦县白家庄早年逃荒来到东北一直行医。从沈阳市政公所化验特许专卖的白氏中医药,到当年奉天警务局注册的(金氏正骨手法)金家膏药;再到桓仁王氏中医术以及本溪回族武术辽东内功这些内涵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被本溪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于本溪市中医药历史文化的看法,同时也为中国药都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建设中国药都,不仅仅需要经济力,更需要文化力,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更是民族的血脉。挖掘文化遗产,理清历史文脉,为中国药都建设添砖加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三年多来,我们不但创造了“中国药都”建设的奇迹,也创造了“坚定信心、坚韧实干、坚持创新、坚决一流”的“药都”精神。在发展建设中,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大发展、快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大力倡导真干、实干、巧干、快干、大干的工作作风。同时,极富开创性的“中国药都”建设实践所摸索出来的发展经验,确立的发展理念,创造的发展模式,也对本溪“三都五城”建设、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施予了积极影响。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提出来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迈进绝非是一朝一夕,药都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文化如何担当,怎样担当?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明确目标、找准方向,中国药都就是我们理论研究、学习实践的最好课堂。

作者简介:高明达,辽宁本溪市群众艺术馆研究馆员。

联系电话:024-43218897(办)手机15941478695



献花(0)
+1
(本文系辽宁本溪高...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