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山东好戏多
2014-06-13 | 阅:  转:  |  分享 
  
山东好戏多2013年06月27日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627/ArticelB01002FM.htm"\l"#"\o"分享到新浪微博"新浪微博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627/ArticelB01002FM.htm"\l"#"\o"分享到QQ空间"QQ空间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627/ArticelB01002FM.htm"\l"#"\o"分享到腾讯微博"腾讯微博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627/ArticelB01002FM.htm"\l"#"\o"分享到人人网"人人网更多

□徐静作为全国性、综合性、群众性的国家级文化艺术盛会,“十艺节”离我们的脚步愈来愈近了,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将于7月底试运营。八方曲艺争奇斗艳,百戏汇聚曲山艺海,眼下的山东,各地演出层出不穷、美哉乐哉。在观众们开始欣赏这一场场视听盛宴的同时,《人文齐鲁》将推出“山东地方戏”系列专题,邀请山东省艺术研究所戏剧、音乐研究室的马永先生为我们“开讲”山东戏。齐鲁大地上,曾经生存、流行过的地方戏曲剧种,有三十多个,这是我们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今天起,陆续介绍齐鲁大地上一些重要的地方戏剧种,也许以后,在你逍遥游历到山东各地,你只要去听当地的地方戏,就能知道,这个地方的方言、语音是怎样的,百姓性情是怎样的,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了解山东的地方戏曲,其实是了解山东风物人情的一个便捷通道。对于如今的很多人来讲,怎样欣赏戏曲,是一个需要重新启蒙的问题。作者马永与我交流说,“现在的年轻观众常常这样批评戏曲:节奏慢。节奏,如果单从律动这个角度来说,戏曲的唱腔婉转悠扬,似乎是与周杰伦等的音乐风格不能一致。可是如果从叙事角度来讲,戏曲的时空转换最是灵活,‘蒙太奇’随处可见,故事推进比肥皂剧要高明很多。如果一味求快,流连于任何一种艺术,时间成本都会是不合算的。但千百年来,世界各地的人们还是热衷看戏,戏剧的作用到底是什么?”看戏的目的,是希望从舞台上得到一些可以直达心灵的东西。看戏,还要看神韵。上周,《南方周末》一篇题为《乱世名士牟宜之》的长篇报道让很多读者对这位“乱世名士”有了一定了解,报道的推出大概源于牟宜之纪念馆的最新落成。日照作者邓撰相先生为本报写下《传奇人物牟宜之》一文,向我们展示了这位被赞誉为“与汉唐大家比肩的伟大诗人”的一生。作为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传奇人物,牟宜之一生命运曲折、跌宕起伏,经历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百年中国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应该也是我们山东人的骄傲和自豪谁不说俺吕剧好2013年06月27日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627/ArticelB01003FM.htm"\l"#"\o"分享到新浪微博"新浪微博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627/ArticelB01003FM.htm"\l"#"\o"分享到QQ空间"QQ空间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627/ArticelB01003FM.htm"\l"#"\o"分享到腾讯微博"腾讯微博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627/ArticelB01003FM.htm"\l"#"\o"分享到人人网"人人网更多

《苦菜花》剧照,郎咸芬(左)饰演母亲。《小姑贤》剧照。□马永大多数40岁以上的中国人,都能知道山东有吕剧,知道吕剧有《李二嫂改嫁》,就算没看过这个戏,光是听说,也把耳朵磨出茧子来了。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以及新疆都曾经有吕剧团,有的吕剧团至今仍有演出。能这样广泛流传,在中国地方戏里面,吕剧仅次于豫剧。吕剧,起源于曲艺形式——山东琴书,经历过坐腔扬琴阶段和化妆扬琴阶段,其可以确认为一个剧种的时间,理论界诸说并存,有的说法是以其第一次开始角色扮演、确立戏剧形态为起点,有的说法是以其确立板腔体音乐特征为标志。至于吕剧的发源地,也是观点不一。总之,吕剧的历史到今天,约100年,或者稍多一点。但无论怎样,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吕剧得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大批优秀的戏剧工作者和吕剧演员,以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付出,取得了卓越的成功,为吕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吕剧的表演生活化和戏曲化做到了完美的结合,吕剧的音乐质朴清新,发展顺畅;吕剧传统剧目丰富,《小姑贤》、《借年》、《逼婚记》为观众喜闻乐见;以《李二嫂改嫁》为起点的吕剧现代戏创作,更是光彩夺目。定名是件不容易的事我们先说说吕剧名称的确定吧。这事颇费了些脑筋。1953年前后,第一版《李二嫂改嫁》已经排演出来,精加工之后,准备推向全国。大家都感觉到,该是给“化妆扬琴”起个像样的名字的时候了。“化妆扬琴”、“扬琴戏”,太直白了些。有人提议说,这个剧种曾经叫过“驴戏”或“捋戏”。“驴戏”,不可能、不可能。太难听了,怎么可能曾经叫这么个名字!其实也未必不可能。“化妆扬琴”还处于“撂地摊”表演的时候,艺人们总是身扎“驴形”圈场子,招揽生意。说“捋戏”的原因有二。一是说,吕剧的主奏乐器坠琴演奏时,需要上下捋弦,所以叫“捋戏”。二是说,以前的艺人排一个新戏,总是这个角儿和那个角儿凑在一起,合计合计,一个新戏就给“捋”出来了。还有说叫“侣戏”或“闾戏”。这一听就不是穷苦的艺人们起的名字,而更像通些文墨的人的主意。这两个名字太牵强附会了。化妆扬琴早期的表演形式,常常是两个艺人搭伙,走村串庄,不管他们是不是两口子,就叫“侣戏”吗?说扬琴有时候入户为观众演唱,就叫“闾戏”吗?最后,还是领导说话了。当时在山东主管文化的陶钝提出,命名“鲁剧”如何?但其他同志都不太同意。平平仄仄,于是继续查字典,终于有所收获——“吕”字与音乐有关!“黄钟大吕”嘛!吕剧,多好的名字。不像“驴戏”、“捋戏”那么俗,也不像“侣戏”、“闾戏”那么酸,还贴上了一个响当当的成语,大家都欣然接受。于是,1953年,山东省鲁声琴剧团正式更名山东省鲁声吕剧团。《李二嫂改嫁》排演成功吕剧与山东某些古老剧种比起来,实在是后起之秀。可能大多数读者更有兴趣的,是一个年轻的戏曲剧种,怎么就排了《李二嫂改嫁》这么一出好戏?!1951年,为了筹备山东省第一届全省文学艺术代表大会,文化主管部门决定排演一出反映时代新生活的现代戏曲。排什么戏呢?恰在这时,王安友的小说《李二嫂改嫁》被推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大家都认为这个故事戏剧性强、时代感强,于是选中了这个题材。选哪一个地方剧种来排演这个戏呢?人们的目光投向了化妆扬琴。这个新兴剧种两个优势,十分明显:一是它曲调好唱好听好记,音乐和表演风格清新质朴;二是流行地域广,鲁中、鲁东、鲁北,化妆扬琴都有流行,爱好者众多。1951年4月29日,《李二嫂改嫁》在山东省第一届文学艺术代表大会上正式演出。编剧:刘梅村、靳惠新、王昭生、张斌、苗晶;第一位“李二嫂”:林建华。《李二嫂改嫁》登台亮相,受到广泛好评。当时的文化主管领导和戏曲专家们决心对该剧进一步加工,打造成精品之作。在今天看来,“李二嫂”这个戏由吕剧来排演,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实在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必然结果。首先,吕剧最适合排这个戏。吕剧是由琴书演进而来的新生剧种,在这个剧种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非常可贵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同时,没有太多束缚。吕剧在琴书阶段时,就善于表现家长里短、男女爱情的故事,在搬演这样的故事时,刻画人物生动传神,多能使观众产生强烈共鸣。《小姑贤》,吕剧传统剧目,知者甚众。这个戏讲了一个恶婆婆欺负儿媳妇,后来被这家贤惠的小姑成功劝善的故事。甚至可以说,这个戏,证明了吕剧特别擅长塑造一个恶婆婆、一个受气的好儿媳。看看《小姑贤》里这个恶婆婆是怎样难为儿媳妇的吧——要求儿媳妇为她做饭:糖三角、馄饨、炖小鸡、牛肉、稀饭、黏粥、菜豆腐、酸辣汤、干豆角、大葱花、窝窝头、炸面筋、大地瓜。这十三样吃食要在一个锅里煮,还要“做熟了用勺子搅三搅扒三扒,不许给我掺和了它”。每演至此,台下观众都被这个刁横的婆婆给气得笑出了声。这个恶婆婆,不正和《改嫁》中那个让媳妇早起劳作,自己睡到日上三竿的“天不怕”是一样的吗?李二嫂是一个善良、勤劳、温顺,却遭到婆婆虐待的受气媳妇,在吕剧曾有的剧目中,这样的媳妇还有好多,只不过这个媳妇有了追求幸福的觉醒,是个已经抬起头来的新时代的女性形象。总之,《改嫁》里的每一个人物,都很容易在吕剧的传统剧目中找到类似却又不相同的角色。再加上轻喜剧的格调、大团圆的结局,都是吕剧驾轻就熟、得心应手的,演起来不是难事。吕剧当年进行的戏曲改革深刻而有效说吕剧适合排演《改嫁》,还因为当时对戏曲进行的改革,吕剧进行得比较深刻有效。比如导演制的推行。以前的戏曲是“主角制”,为了服务主角的表演,可以对剧情进行修改,对配角的戏进行删减。《改嫁》排演的那个时代,以表演为核心的“导演制”正在被广泛推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戏剧理论开始深入人心。《李二嫂改嫁》的导演尚之四,深谙现实主义的导演方法,熟悉戏曲表演特点,准确把握戏曲创作规律,以他非凡的才华,不仅出色执导了《改嫁》,而且为吕剧表演现代戏,奠定了生活化与戏曲化完美结合的基础和方向。《改嫁》这个戏,对于吕剧音乐风格的确立和主要板式的发展,也有非凡的意义。以前的吕剧音乐,虽质朴却过于简单,表现力不足是其重要的缺憾。担纲《改嫁》音乐创作的张斌等,经过几年的反复实践,较好地解决了吕剧音乐反映现代生活的诸多难题。在继承吕剧传统唱腔特点的同时,以“四平”为基本腔,发展创作了四平类的音乐板式,在这个戏中,成功塑造了鲜明的音乐形象。比如“借灯光”、“李二嫂眼含泪关上房门”的慢四平;“提起这个小老婆”、“二嫂为人真不差”的快四平;“听六弟说的话知冷知暖”的二六板等,都在这个戏中集中展现出来。所有这些成果,在倡导戏曲音乐向“新歌剧”改革中,更是难能可贵。具有新文艺工作者风范的年轻演员加入吕剧团,也是保证《改嫁》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1952年8月,新建山东省话剧团和山东省歌剧团。其中歌剧团就是后来的吕剧团,其人员组成,一是来自原“人民剧团歌剧队”的人,二是来自青岛、济南、德州等地的文工团以及山东大学艺术系、平原省艺术学校的文艺工作者。郎咸芬就是其中一位。1954年郎咸芬扮演李二嫂,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表演一等奖。1957年,《改嫁》拍成电影。2000年,吕剧《苦菜花》获文华大奖,郎咸芬获文华表演奖。与《李二嫂改嫁》一样,这也是由一部小说改编而来的现代戏,而扮演剧中一号人物“母亲”的郎咸芬,已经从初显才华的新秀,成为高山仰止的艺术家。自《李二嫂改嫁》之后,吕剧在排演现代戏的道路上,大步向前,不仅有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的《补天》,更有擅长表现英模人物的现代戏:《军嫂》、《师魂》、《书记大姐》、《大地军魂》、《梨花雨》、《杨广和》、《阳光大姐》以及即将呈现给“十艺节”的《百姓书记》。谁不说俺吕剧好,让人怎能不爱它。

2013年07月04日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704/ArticelB01002FM.htm"\l"#"\o"分享到新浪微博"新浪微博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704/ArticelB01002FM.htm"\l"#"\o"分享到QQ空间"QQ空间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704/ArticelB01002FM.htm"\l"#"\o"分享到腾讯微博"腾讯微博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704/ArticelB01002FM.htm"\l"#"\o"分享到人人网"人人网更多

□徐静山东好戏多,一曲绕梁久。上周开始刊发的“山东地方戏”系列专题,让我感受到戏曲在读者心中的分量:章丘作者王绍忠写来了《高亢激越的“绣江讴”》,介绍素有全国“一花独秀”之誉的“章丘吼”;潍坊作者于家干写下《京剧在潍县》一文,讲述了近百年来国内名伶绝大部分到潍献艺的盛况……本期,继续由马永老师为我们介绍山东地方戏中唯一一个带“山东”字样的地方戏——山东梆子。介绍一个戏曲剧种,作者习惯从介绍它的历史开始,不晓历史,难知未来。研究一个戏曲剧种的历史,可以看两个方面:一是它的发生、发展史,二是它的流传史。无论是琐碎入微的生活小剧,还是忠勇激烈的场面大戏,山东梆子的诸多剧目,朴素的思想和率真的追求是它最根本的美学特征。看吧,戏里的那些帝王将相,过的也是家长里短的日子,那些绿林好汉,性格就像是台下看戏的张王李赵。对真善美的褒扬,对忠贞烈勇的追求,一直就是山东梆子剧目最基本的立意。一百年前,济南教育图书社创建,读过B2版的《老荣成人与百年书店》一文方知晓,1913年10月,由著名教育家鞠思敏、王祝晨等发起,李云亭、吕鹤年主持,在省城济南芙蓉街创办教育图书社,到上世纪30年代中期,济南书业界形成5个较大的书店,除商务印书馆和世界书局2个分号不是荣成人经营以外,其余济南教育图书社、东方书社和北洋书社三家都是以荣成人为主体创办经营的。不要小看这书店的历史,有多少文学青年是通过这些书店得以与文学巨匠相识、相知,有多少孩童是通过这些书店得到科学知识的启蒙,又有多少革命先驱是通过这些书店寻觅到精神的力量和信仰的源头。百年书店,是收藏历史的地方,它本身,也必然是一段可品味的历史。爽直山东人最爱梆子戏2013年07月04日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704/ArticelB01003FM.htm"\l"#"\o"分享到新浪微博"新浪微博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704/ArticelB01003FM.htm"\l"#"\o"分享到QQ空间"QQ空间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704/ArticelB01003FM.htm"\l"#"\o"分享到腾讯微博"腾讯微博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704/ArticelB01003FM.htm"\l"#"\o"分享到人人网"人人网更多

◤山东梆子《墙头记》中大乖扮演者刘玉朋聊城山陕会馆戏楼外观□马永“山东地方戏”系列之二陈凯歌导演的作品《梅兰芳》里有个人物:邱如白。这个人物的原型是齐如山,是戏剧研究的大家。他在《中国戏剧源自西北》一文中说:“……梆子腔……来源于陕西的秦腔,如山西的蒲州梆子、代州梆子,河北的梆子腔、老梆子,山东的曹州梆子、青州梆子,河南省的大梆子戏等等,都是由秦腔演变来的。”戏曲史大家周贻白等也在其著作中有相关论述。可见,前人、今人的研究,都将梆子腔剧种的起源,指向了陕西的秦腔。那么,秦腔是怎样流传到全中国,怎样进入山东并生存发展的呢?今天要介绍的,就是山东地方戏中唯一一个剧种名称里有“山东”二字的——山东梆子。■梆子戏从秦腔而来梆子腔流传的推动力,被认为有好几种:其一是民俗。节令庙会、婚丧嫁娶、祈福还愿,热闹处常有艺人,于是相互传学,散播开来。其二是征战。尤其是明末李自成义军自陕西起事,打向北京,一路上也就把秦腔广泛传播开来。其三是山陕商贾的经商。这一点例证很多,在山东,最著名的有聊城“山陕会馆戏楼”。有一首词,说明了山陕会馆对演戏的要求之高:“戏班最怕陕西馆,纸爆三声要出台。算学京都戏园子,迎台吹罢两通来。”这首词之后又注:省城演戏,俱不限以时,独陕西会馆约放纸爆为节,三爆不开场,下次即不复再召其班。这说明山陕会馆演戏情况之盛、水平之高。持这种观点的人确信,唱秦腔的艺人追随山陕商贾,把梆子腔带到了各地。但是,秦腔入山东成为山东梆子,绝对不会是艺人背起行囊,翻过几座山岭,来到山东登台唱戏那么简单。从山东梆子所拥有的剧目看,有很多与省内和外省其他梆子腔剧种的剧目几近相同。在信息传播不发达的古代,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通过多方面研究,笔者认为,在进入山东之前,梆子腔已经与其他剧种有过亲密接触,相互竞争、相互学习,进行这种“大熔炉”式锤炼的地点,应该是在北京、扬州等当时重要的“戏曲集散地”。或因戏台上的竞争太激烈,或因京城等地政治的高压,梆子艺人或发财而走,或被迫逃离,梆子腔这才进了山东。王培义《豫剧通论》刊登于1924年《京报副刊·戏剧周刊》上,里边有这样的话:“无异豫剧含有秦腔、楚讴、山西梆戏、凤阳花鼓、山东梆子等分子”。这是到目前为止,有据可查的最早用“山东梆子”称谓指代该剧种之处。无论怎样,千回百转,在山东有了唱梆子的戏班,有了唱梆子的演员,有了受山东人喜爱的梆子剧目,有了爱梆子腔的戏迷……1956年,在济宁,窦朝荣所在的胜利剧社改称国营济宁市山东梆子剧团,第一次挂起了“山东梆子”剧团的牌子。从此,山东梆子的名称正式确立。■山东梆子艺人,灿若星辰科班,是戏曲教学为主的组织机构,教师在这里口传心授,学生在这里练功学艺。山东梆子的科班,常称“小窝班”。有班规:三年满四年圆,五年还得给师父挣点钱。也就是说,在山东梆子的科班坐科学艺,至少得三四年才能出科。这三四年相当难熬。师父讲“打戏打戏,不打不记”,挨打是学生的家常便饭。这样的艰苦之下,有些真是熬不住,也有的真就成才出息了。值得记载的山东梆子科班,主要有大姚班、大曹班、井班、崇圣府班、亚圣府班,还有建国后1960年开科的山东省戏曲学校山东梆子科等等。许多年来,有明确记录的山东梆子戏班、剧社、剧团有100多个。其中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在解放区起到重要宣传作用的革命戏班,有湖西流动剧社等。其他山东梆子的戏班还有:济宁财神阁高调五福班,据老艺人说这是在明万历年间就成立的戏班;大兴班,1958年调至省城,成立了山东省梆子剧团,该团1986年4月撤销。戏班是否出名,主要看有没有名角,有多少名角。戏班不是铁打的,艺人更是流水的。山东梆子艺人,灿若星辰。宋玉山,男,艺名立楞,工青衣。有赞誉:金马驹子银铃铛,不跟立楞一搁晃。“金马驹子”、“银铃铛”,都是著名艺人的艺名,他们的出色表演却“不跟立楞一搁晃”,足见观众对立楞之爱。孔府档案载:民国五年(1916)三月二十日,“王爷赏立楞钱四千文”,这是山东梆子入孔府演出的证明。黄儒秀,艺名黄娃。他表演的“变草帽圈”,乃山东梆子绝技。“三刘”,三刘者,丑角刘玉朋、花旦刘桂荣、坤生刘君秋也。三人共享一个艺名,梨园行实为罕见。他们同为山东省梆子剧团演员,祖籍相近,年龄相仿,演出配合精妙。常搭档演出《墙头记》、《黄牛分家》、《打胡林》、《戳姐夫》等,深受观众喜爱。■曹州梆子和汶上梆子,戏台上的两种精彩与菏泽的朋友到酒店吃饭,点了一个“啤酒鲇鱼”。同来的一位女宾掐腰晃脑说:“咦!恁家的鲇鱼能上席!恁家的鲇鱼能上席?”我答道:“掐了头,去了尾,做上一盘瓦块鱼,凑凑合合一盘菜,鲇鱼一样,当鲤鱼!”众宾皆笑。这一段来言去语,是用了山东梆子剧目《墙头记》里的一段对白。蒲松龄老先生大约不能想到,山东梆子会把这一出俚曲演绎得如此深入人心。这正是山东梆子拿手之处。山东梆子,早称高调,唱腔高亢激昂,剧目当然也常常显得粗犷壮烈。但这绝对不是山东梆子剧目全部的特色。山东梆子根据其流行地域和表演特色,可以分为曹州梆子和汶上梆子。简单地说,曹州梆子较多表现神话传说、家庭伦理、男女爱情和民间生活的剧目,生旦戏较多。《墙头记》就是曹州梆子的特色剧目,还有《黄牛分家》、《七错》等等。这类戏多数是小生、小旦、小丑“三小戏”,讲究生动有趣,观众常常报以会心的笑声。汶上梆子则以历史题材的宫廷生活和政治军事斗争以及草莽英雄的演义故事为表现层面,袍带戏多、蟒靠戏多、黑红花脸武打戏和大青衣戏多。这里又需要科普一下:所谓大青衣戏,是指以青衣为主角,表演做派庄重大气的剧目,区别于以花旦等为主角的轻快活泼的剧目。这些剧目都反映出山东人爱憎分明、好义热心的性格特征。常常台上唱得动情入戏,台下听得慷慨激昂。无论是细微的生活小戏,还是忠勇激烈的场面大戏,山东梆子的诸多剧目,朴素的思想和率真的追求是它最根本的美学特征。戏里的那些帝王将相,过的也是家长里短的日子,那些绿林好汉,性格就像是台下看戏的张王李赵。无论是山东梆子拥有的600多出传统剧目,还是新编历史剧《画龙点睛》、《程咬金招亲》等等,无一不是如此。对真善美的褒扬,对忠贞勇气的追求,一直就是山东梆子剧目最基本的立意。忍不住要说山东梆子传统剧目《两狼山》。各个戏曲剧种,杨家将的戏多不胜数,其中多数是表现杨家将战无不胜、忠必除奸的主题。而表现杨家将兵败惨烈的,《两狼山》是少见的更显英雄本色的好戏。杨家将为国尽忠,仅存杨继业和六郎、七郎,两狼山一战,敌兵围困,国有奸臣,七郎惨死,令公碰碑殉国,怎不令人动容。这出戏在山东梆子著名演员窦朝荣的精彩演绎下,早已成为山东梆子的经典剧目。如今十艺节在山东举办,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将该剧重新编排,观众们可以期待山东梆子再现兴盛辉煌。几度东柳青——“非遗”柳子戏几度沉浮终逢春2013年07月18日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718/ArticelB02002FM.htm"\l"#"\o"分享到新浪微博"新浪微博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718/ArticelB02002FM.htm"\l"#"\o"分享到QQ空间"QQ空间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718/ArticelB02002FM.htm"\l"#"\o"分享到腾讯微博"腾讯微博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718/ArticelB02002FM.htm"\l"#"\o"分享到人人网"人人网更多

▲柳子戏《孙安动本》剧照柳子戏《玩会跳船》剧照▲柳子剧团旧址□马永“年青时听老辈说,在四大徽班尚未进京,皮黄调未盛行前,中国流行的曲调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这是1959年梅兰芳看过柳子戏进京演出后,发表在《人民日报》的文章《东柳重青》中的一句话。这里所说的南昆,指昆山腔,后来发展成为昆曲;北弋,指弋阳腔,后来此声腔泯灭,其精髓部分融汇于其他声腔剧种当中;西梆,即后来广泛流传、剧种繁盛的梆子声腔剧种;东柳,是指今天我们要说的柳子戏。柳子戏论古老不及昆、弋,论传播不及梆子腔,是弦索声腔剧种的代表。弱势剧种的生存和发展,靠的是自己“抓观众”的本事。柳子戏终以丰富的剧目内容、委婉的声腔、新颖生动富有朝气的演出形式,以及浓郁的泥土气息,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经济凋敝,卖艺艰难在乾隆年间,柳子戏就已传至河南境内,继而传入河北、京津地区,广为流传。脱稿于乾隆四十二年的小说《歧路灯》有描写:“那块头是得时衙役,也招架两班戏,一班山东弦子戏,一班陇西梆子腔。”这里所说的“弦子戏”即指今天的柳子戏。这段记载,一方面说明柳子戏等地方戏剧在当时不仅有一席之地,而且声名远播;另一方面说明,因为不擅曲牌繁琐的昆腔,加上“箱穷人少”,应付不了大场面,这些剧种只好在堂会戏等场合中,演出一些小戏或折子戏。这完全符合当时“花部”乱弹剧种的情况,它们以单个的力量,是无法与“雅部”的昆腔抗衡的。四大徽班进京后,柳子戏逐渐失去了北京的演出市场,只好返回山东、冀南、豫东、苏北、皖北一带,在农村和小城镇中演唱。可怜那时农村经济凋敝,连年战争频繁,柳子戏的发展受到限制,甚至难以维持生计,流行范围最终被压缩在鲁西南、鲁西北部分地区。柳子戏还有一些别名,运河以东称“弦子戏”、黄河以北称“北(百)调子”、“糠窝窝”,在今天的临清,旧清平县治的田庄一带,称“吹腔”。柳子戏唱腔中的曲牌部分,从唱法来看,每个曲子中间都带有过门,这与俗曲的唱法比较接近,而与昆曲的唱法完全不同。从文词上看,它的曲子部分虽然也是由长短句形式构成,但词藻并不十分典雅,不像昆曲那样工整,也很少受格律的限制,比较质朴自然。传说这些都是落魄文人、不第秀才编写的。比较而言,曲词较雅,说白较俗,保存了民间俗曲小令的浓郁地方色彩,生动细腻。柳子戏声腔婉转,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哎咳”的说法,可见其腔调复杂冗长。在柳子戏发源地之一的山东菏泽,至今老百姓仍然经常随口唱几句柳子腔,方言土韵,别有一番风味。清末民初,柳子戏职业班社以运河为界,大致分为四路。西路:曹县的义盛班,由张庆云领班,济宁的孙家班,活动于菏泽、济宁一带;东路:由李家兴领班,活动中心在费县、临沂等地;南路:张敬友掌班,活动于苏北、丰县;北路:苗发云组班,以章丘为活动中心。1910年前后,柳子戏在菏泽地区先后组建了“春、秋、冬、明”四届科班。柳子戏老艺人王福润等,曾经从武术中学来一些套数,演出对打戏时多用真刀真枪,赤膊上阵。这种玩命式的表演,增强了柳子戏武戏的火爆场面,同时也说明当时艺人们迫于生计,不得不冒险挣饭吃的艰难。柳子戏艺人疲于奔命,仍然谋生艰难,许多艺人归乡务农。仅存的班社,只能靠艺人和民间对剧种的痴迷与不舍,才苟存了下来。东柳逢春,艺人翻身建国之初,柳子戏班社所存不多,只有郓城县工农剧社还勉强可以维持演出。他们广收各路优秀柳子戏演员,不断壮大演出阵容,艺人们勒紧裤带,一心想着带柳子戏走出困境。新中国建立,党和政府对于文化艺术格外关心。各级文化主管部门都组织工作组,负责收集、整理散落于民间的艺术品种和艺术资料。1953年10月,华东戏曲研究院编审室资料研究组的同志组成“山东地方戏曲调查小组”来山东深入调查访问,后来在“调查报告”中,有关于柳子戏部分,郑重提出:“若不设法抢救保护,必将涣散,这是很值得注意的问题。”当年冬天,山东省文化局派员,顶风冒雪,给惨淡经营的郓城县工农剧社送去一千元补助款。我们不知道一千元在当时的购买力如何,但这笔钱于剧社肯定是雪中送炭,因为当时剧社真是穷到家了——所有戏箱家当,一辆平板车即可全部拉上,还能插空再坐上剧社王福润老师傅。总之,当时艺人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大家精神振奋,纷纷感谢党的关怀。1959年6月,郓城县工农剧社调省,成立了山东省柳子剧团。而且,这一年柳子戏奉献给大家一出好戏——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孙安动本》。这出戏描写忠臣孙安为民请命,终除奸佞的故事,一时好评如潮,柳子戏名噪一时。1962年,该剧拍摄成电影,直到如今,仍有其他剧种移植该剧。《孙安动本》的演出和拍摄电影,也是集合了柳子戏当时最精华的演职员力量。扮演孙安的黄遵宪,扮演徐龙的张春雷,扮演孙妻的李艳珍,都是柳子戏当时最好的演员。1959年10月,毛主席在济南观看了柳子戏《玩会跳船》和《张飞闯辕门》两部戏。同年11月,山东省组成“山东省柳子戏、两夹弦、柳腔联合演出团”晋京。在京期间,柳子戏三进国务院,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毅等分别观看了柳子戏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柳子戏的关心,使柳子戏艺人们极受鼓舞,终生难忘。十年动乱开始。《孙安动本》被指与《海瑞罢官》、《海瑞上疏》是“连在一根藤上的反党毒草”,报纸上公开点名批判。参与《孙安动本》整理改编者无一幸免。其中范季高、张斌等同志受迫害致死,柳子剧团团长王昭声含冤去世,许多柳子戏艺人被关“牛棚”。大量传统剧目和戏衣行头被一把火焚之。烧一件戏衣,艺人们的心里就多几行苦泪,他们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再唱柳子戏,柳子戏还能不能期待再一个春天。1970年剧团被限期迁出济南,下放菏泽。当时,刚刚出生40天的笔者,就是随剧团下放的家属之一。回到菏泽,回到了柳子戏发源地,柳子剧团的演职员们没有回家的感觉,而是一脸茫然。在菏泽党校的大院里,柳子剧团一呆就是五年,1974年才得以返回济南,回到济南纬三路40号旧址,1998年山东省柳子剧团迁至山大北路现址。1979年,又是个春天严冬总会过去的,因为春天要回来!1979年1月3日,中共山东省委批准,山东省文联召开大会,公开为曾经被错误打成毒草的《孙安动本》和《前沿人家》等剧目平反,为创作者恢复名誉,为在“文革”中受迫害致死的戏剧工作者平反昭雪。当时不到十岁的笔者,由父亲带入会场,有幸目睹了这次对柳子戏意义非凡的大会。大会上,宣读了《关于柳子戏〈孙安动本〉和赵剑秋等同志平反的决定》。会后,全体与会者一起观看了电影《孙安动本》。不久,《孙安动本》复排,在当年春节期间,与济南观众见面,久未看过古装戏的观众们热烈欢迎,一票难求。枯木又逢春,柳芽泛新绿,柳子戏的艺人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了剧种的恢复与发展中去。在1976年至今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山东省柳子剧团先后共创作、移植、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十五贯》、《花木兰》、《桃花扇》、《王昭君》、《风雨帝王家》、《鱼蓝记》等近五十出。柳子戏又先后进过北京,去过香港。2005年,山东省柳子剧团陈媛因在《风雨帝王家》剧中饰演“韦后”,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同年,柳子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柳子戏的保护与传承,有了妥善可靠的保障。虽出身“寒微”,名角好戏却不少源于花鼓的两夹弦和四平调2013年07月25日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725/ArticelB01003FM.htm"\l"#"\o"分享到新浪微博"新浪微博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725/ArticelB01003FM.htm"\l"#"\o"分享到QQ空间"QQ空间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725/ArticelB01003FM.htm"\l"#"\o"分享到腾讯微博"腾讯微博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725/ArticelB01003FM.htm"\l"#"\o"分享到人人网"人人网更多

□马永“喝汤”,菏泽方言,意思一般可以理解为“吃饭”,有的地方还更多特指“吃晚饭”。“花鼓班子”来了,敲着鼓点圈场子,村里的男女老少连晚饭都顾不得吃,要赶去场院里看花鼓表演,可见观众多么喜爱。在菏泽,有两个由花鼓演进而来的戏曲剧种:两夹弦和四平调。这两个剧种,确立时间不同,却有着相似的发展轨迹。它们都曾经因为演唱《休丁香》而被称为“花鼓丁香”,都曾经因为出身“寒微”而失去了酬神还愿、祭祖堂会等演出机会。优秀剧目,心口流传两夹弦和四平调,拥有许多同名传统剧目,也各自拥有一些特色鲜明的剧目。这些优秀剧目观众心口相传,是剧种得以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以两夹弦《三拉房》为例,讲的是书生张文生要进京赶考,新婚妻子郭素真以首饰慷慨相助,送丈夫出门前,依依不舍,三次拉丈夫回房,百般嘱咐。该剧对人物心理刻画细致入微,情感真挚,语言风趣。郭素真先是担心丈夫得中之后会变心,丈夫盟誓之后,她又担心丈夫冷暖,不仅给丈夫带上靴帽蓝衫、棉衣单衣,要带三铺三盖,还要带一百五十个大鸡蛋,最后说:太师椅子不能带,带个马扎挺轻便……她还嘱咐丈夫:“中途路你遇见花大姐,你躲到路一旁让她先行。花大姐走过去你别看她,别给咱二爹娘落下骂名。”剧终时,还要对台下观众调侃一句:“笑话呗,搁恁身上也是这样的……”如此生动又富有戏剧效果的剧目,难怪群众会喜欢。可谁曾想,两夹弦和四平调这两个剧种在花鼓演唱阶段,很是简陋。从有关记载中,可以想见曾经的样子:最初是一人表演,表演者把花鼓打得花样百出,演唱反居其次了。后来发展成为两人表演:男角挎着花鼓,称“鼓架子”,女角一般也是由男性装扮,称“舞桩”或“花儿”。女角扮相十分“抢眼”,上衣是贴身彩色衣服,下围彩色罗裙,官粉扑面,头顶绣球,胸前飘着两条锦带,脑后一根假辫子,手持罗帕,脚上“踩跷”,扮成“小脚女人”的形象。男角女角载歌载舞,演唱中还有加白,可以叙述一个简单的故事。到了由三四个人共同表演的阶段,增添了大锣、饶钹、小锣、梆子等。艺人们自制了一个类似“十不闲”的“连环台架”,那些打击乐器,由一个人手击脚踩,也就全都“招呼”了,这样就可以表演一个情节丰富的故事了。后来,发展至五六个人一起演出,“鼓架子”和“舞桩”演唱时扮角色,不演唱时,每个人都有乐器要管。直到这样的形式,仍然属于花鼓表演,离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戏曲剧种,还差着很远。颠沛流离,终成四平调花鼓表演的发展进步,不仅仅表现在参与演出的人员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演唱曲调也逐渐丰富起来。1930年秋天,花鼓艺人邹玉振、王汉臣、杜学诗、甄友明、庞士文,把自己的班社改称“大兴班”,来到了济南。他们先是出没于济南的大街小巷,后来被戏园子的经理发现,引荐他们进了大观园、南岗子(今新市场)的剧场,正式开始以一个剧种的身份演出了。登台后,他们深切地感觉到了自己表演的简陋。不久,花鼓艺人王汉臣向济南京剧演员正式拜师学艺,还租赁了必需的戏衣服装、道具,学习了京剧的化装方法,花鼓艺人走出了迈向成熟剧种的第一步。但是,从乡野田间走来的花鼓表演,总还有一些不太适合城市演出的东西,也因此受到了一些打压。当时的国民政府就曾经禁演花鼓戏,艺人们就隐去了“花鼓”二字,改称“山东文明梆”、“江苏徐州无弦梆”、“山东老调”等,继续演出。“七七”事变后,济南再也不是一个太平的地方。“大兴班”的艺人们,南逃泰安、枣庄、台儿庄、徐州、商丘、亳州,界首等地,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以“山东老调”、“山东干砸梆”、“山东丁香戏”等名字登台演出。1940年,花鼓艺人与同来逃难的河南曲剧艺人在界首相遇,同台演出。当时曲剧有弦乐而没有打击乐伴奏,花鼓则只有打击乐没有弦乐,“两下锅”让双方都有收获。到了1941年秋天,从北京南下的评剧演员孔殿娥、孔殿玲,也来到界首演出,评剧的演出让花鼓艺人更受启发,决心给自己的音乐伴奏加入弦乐!时间到了1945年,更多逃避战乱的各路花鼓艺人,会合在安徽亳州,他们聘请了豫剧艺人,开始了为花鼓演唱加入弦乐伴奏的探索。据说,艺人们用了大约三个月的时间,终于创编了四平调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平板”唱腔。这个剧种,吸收借鉴了评剧、京剧、梆子的曲调,所以叫“四拼调”。也有人说,它的唱腔四句一平,才得名四平调。1949年春天,邹玉振、王汉臣、张新奎等老艺人,组成了第一个四平调戏班。在山东生根发芽的四平调四处开花,山东省的单县、曹县,江苏省的沛县、丰县,安徽省的砀山县,河南省的范县、长垣等地,都相继成立了四平调剧团。解放初,各地成立的四平调专业的和业余的剧团多达三十多个,蔚为大观。名角好戏,成就两夹弦两夹弦,又名二夹弦。因为它初期的主奏乐器四胡(四弦胡琴)是每两根弦夹着弓上所系的一股马尾,因而得名,群众也称它为“大五音”。清道光初年,山东濮州引马集(今属山东鄄城县)的秀才白殿玉夫妻,在花鼓丁香基础上,编词清唱,并根据词意,突破原始腔调的节奏规范,掺杂其他剧种、曲种的唱腔,博得广大听众的喜爱。他们还收徒传艺,咸丰八年(1858)濮州遭水灾,白殿玉夫妻率戚成兴、梅福成二徒,流落至曹州(今菏泽)东北的大徐庄,继续收徒传艺,学生学唱数月后,即三五成班,在菏泽、鄄城、郓城、定陶一带摆地摊卖唱。由于戚成兴、梅福成在演唱时常以蒲扇为道具,群众便赠以“大蒲扇”、“二蒲扇”的艺名。后来,菏泽地区演唱“花鼓丁香”的艺人,借鉴黄河北“一勾勾”艺人的演唱,由没有丝弦乐器伴奏改为用四胡伴唱,并受到柳子戏和山东梆子等剧种的影响,不断丰富提高,终于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两夹弦”剧种。宣统二年(1910年)左右,艺人王玉华组织洪兴班在曹县马楼一带演出,每天戏价八百铜钱,他们惨淡经营,陆续增添戏箱,能够演出《三进士》、《孟姜女》等剧目。后来,艺人徐广思等人购置了蟒、靠等行头,可以排演少量连台本戏。1928年,二十多名两夹弦艺人组成共艺班,主要演员有王文德等。他们改掉了一些过于粗鄙的词句,吸收了山东梆子的表演程式动作,弃四胡改用二胡为伴奏主弦。女演员张秀香(艺名老白靴)参加共艺班。她是两夹弦著名演员黄云芝(艺名小白鞋)的母亲,也是知名两夹弦艺人赵金花、李京华的老师。她唱腔高昂,嗓音洪亮,自成一派,后来她在菏泽县温堂等处收徒传艺。知名艺人的不断出现,使两夹弦这个年轻的剧种日益广泛地流行起来。它的活动范围北到河北省的大名、馆陶;东到济宁;往南曾到过安徽省的蚌埠、江苏省的浦口;往西南流传到河南省的开封、民权、兰考、扶沟,以及安徽省的亳县等地。1959年10月,毛泽东在济南观看两夹弦《三拉房》等剧目的演出。同年11月,“山东省柳子戏、两夹弦、柳腔联合演出团”进京汇报演出,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参加演出《三拉房》、《站花墙》、《拴娃娃》、《三进士》等剧目。1964年春,又在济南向朱德汇报演出现代戏《向阳人家》。“文革”期间,两夹弦剧团被迫解散,剧种濒于绝境。1978年,菏泽地区定陶县两夹弦剧团恢复。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山东几个梆子剧种的来龙去脉2013年08月01日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801/ArticelB02002FM.htm"\l"#"\o"分享到新浪微博"新浪微博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801/ArticelB02002FM.htm"\l"#"\o"分享到QQ空间"QQ空间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801/ArticelB02002FM.htm"\l"#"\o"分享到腾讯微博"腾讯微博HYPERLINK"http://sjb.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801/ArticelB02002FM.htm"\l"#"\o"分享到人人网"人人网更多

莱芜梆子《儿行千里》剧照□马永流行于山东境内的梆子声腔剧种,除山东梆子外,还有枣梆、莱芜梆子、平调、东路梆子等。下面介绍现在仍有专业表演团体的枣梆、平调、莱芜梆子三个梆子声腔剧种,别看它们似乎名气不大,但在当地却颇有观众,剧目也相当丰富,用“三百本戏一个单”来形容并不为过。枣梆,山东本地的山西梆子戏枣梆,曾叫“本地ZHAO”(人山西,读zhao,系由“山西人”三字拼成的一个新造字),意思是“本地的山西梆子戏”。它由山西上党梆子传入山东,接受山东当地方言影响,更有山东艺人逐渐加入,故有此名。后来,文明了,不能有省际间的戏称。因为这个剧种是以枣木梆子击节,很容易就取其谐音,叫“枣梆”了。据记载,光绪初年,晋东南有个上党梆子戏班“十万班”,来到山东郓城、菏泽一带,流动演出长达一年,影响深远。“十万班”离去不久,上党梆子艺人潘朝绪来到山东方庙(原属郓城,后归梁山)与南旺(位于汶上县运河边,与嘉祥县邻近)之间的地方,正式收徒传艺。这里也就成为了枣梆的发祥地,成立了第一个戏班,叫“义盛班”。枣梆的流行范围,因为与山东梆子,特别是“曹州梆子”重合地域甚广,枣梆唱腔受山东梆子影响很大,但在唱词及唱腔韵脚方面,仍然保持着浓重的山西语音。举个例子:枣梆传统剧目《狄青借衣》中狄姐的唱段:“门前车马闹嚷嚷,众乡亲来祝贺奴的才郎。头上青丝挽水纂,鬓边斜插白玉簪。南京官粉净了面,苏州胭脂点唇尖。迈步且把二堂上,八幅罗裙响叮当。”这样的韵辙使用,换山东别的戏曲剧种来唱,就属“跷辙”,换来换去,很不顺口,听着也别扭,但枣梆唱来,不仅自然,而且好听。抗日战争时期,枣梆戏班散班很多,有的艺人回家务农,有的还参加了抗日救国运动。解放战争期间,不少枣梆艺人参加革命队伍,编演了一些宣传革命的剧目。1960年,成立“菏泽地区地方戏曲剧院枣梆剧团”,该团吸纳了多个枣梆剧团的优秀艺人。“文革”期间,枣梆剧团被迫改唱京剧,被称为“枣京”。枣梆剧团1975年10月得以恢复。如今,“菏泽戏剧院枣梆剧团”好戏不断,为热爱枣梆的戏迷观众奉献着连台好戏。四大扇、尖子号,一听就是大平调平调也是梆子声腔剧种,流行地域广,有“五省八州”之说。因为它的唱腔调门比当地流行的高调梆子(山东梆子)、豫东调都要低,所以称“平调”。平调击节使用的梆子比较大,形如卖油梆,所以当地也曾叫它“大油梆”或“打油梆”。现在,平调剧种在当地更多被称为“大平调”,这其实与梆子的大小没有什么关系,倒是有一段典故。建国之初,菏泽县有两个平调剧团。其中,以黑脸张文祥、红脸牛印合、花脸张全臣等老艺人为主体的剧团,取名“菏泽县新生剧团”,群众称这个以老艺人为主组成的剧团为“大平调”;另一个平调剧团是以后起之秀郭盛高、彭盛江、张盛雷、马洪轩以及女演员程玉凤等青年演员为主体,群众称之“小平调”。两个剧团同在一地,演员之间多有师承关系,常“搭对台”演出。久之,观众不再区分大小平调,而统称“大平调”了。平调的行当体制健全,分“三大门头”二十余个行当,有完全意义的大戏剧种风范。在平调发展历程中,曾经有与高调合班收徒传艺,同台演出的情况。于是就有“高平两调俩教员,三百本戏一个单”的说法。这也可见平调演出剧目的丰富。平调的文场乐器以大弦(八棱九品月琴)、二弦、三弦为主,配以笙、笛,以低调木梆击节;武场乐器中,最有特色的是直径半米左右的大铙、大钹各一对,俗称“四大扇”,还有两杆长约一米二三的大号,俗称“尖子号”,演奏时,舞台气氛肃杀,极有特色。观众常说:四大扇、尖子号,一听就是大平调。如今这种演奏形式也常被柳子戏等其他地方大戏剧种借鉴。“文革”期间,平调剧团被全部撤销,演员很多改行。“文革”结束后,平调剧团逐渐恢复。如今的平调剧种,发展令人欣喜,尤其是马家振为代表的剧作家,为平调创作了许多优秀剧本,以何西良为代表的多位平调优秀演员,在保持平调传统风格的基础上,为平调的表演平添了新的亮色。《张三李四》、《法魂》、《柴学进》、《天职》、《圣祖尧王》,脚步坚实,好戏不断。紧扣时代脉搏,莱芜梆子好戏多莱芜梆子,是流行于以莱芜为中心,广及泰安、新泰、肥城、章丘、沂源、蒙阴一带地方的梆子戏。它是由徽戏和梆子戏结合生成的剧种。乾隆末年,商业经济已经比较繁荣,大运河让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更为方便。沿运河北上的徽州戏班进入山东境内,朝泰山、赶山会的演出市场吸引了他们。徽班从济宁运河码头登上旱路,沿当时的“御大道”一路东行,来到了泰安一带。最后,其中一个戏班在泰安西南的夏张镇定居下来,它就是王侍郎家的老阳春班。这个戏班名字,与徽州的大阳春、新阳春、二阳春、三阳春戏班名称一脉相承,明显有着血缘上的关系。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夏张的某个老戏楼内,还发现过“大徽班”的题字,这也是徽班在此演出的证明之一。老阳春班定居山东时,由西南方向传入山东的山陕梆子腔已经盛行,在汶上一带形成了高调梆子的“汶上梆子”分支。徽戏和梆子,都受到当地观众的喜爱,在泰安附近同时流传。那时候,当地的演出活动多是由“会首”邀请戏班、联系包场,为山会、庙会、集市,还有过年过节、婚丧嫁娶、酬神还愿等大型活动演出,称为“写戏”。“写戏”通常只安排一场演出,这就使得徽班和梆子戏班常有“两下锅”的机会,两种戏班相互学习,兼收并蓄,取长补短,扩充剧目,丰富声腔,代代相传,最终合二为一,莱芜梆子就此形成。新生的莱芜梆子继承了徽班细致规范的身段,吸收了徽戏大量曲牌,并由梆子戏引领,迅速“山东化”,念白吐字完全改用山东口音,而唱拨子、吹腔时,还保留江南声韵。传统剧目以旦行剧目为主,表演风格朴实淳厚。新中国成立前,莱芜梆子曾有过职业戏班中断演出十五年的历史。建国后,特别是新时期以来,莱芜梆子焕发了青春。1981年,张彭、王其德、纪根垠编剧的莱芜梆子现代戏《红柳绿柳》,写农民期盼改革、党的干部转变思路、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的故事。这个戏紧扣时代脉搏,唱响了时代的强音,成为戏曲表现现代生活的又一经典之作。1982年,该剧拍摄成电影。进入新世纪以来,莱芜梆子更是注重现代戏的创作,不断有优秀剧目推出。2012年,《儿行千里》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献花(0)
+1
(本文系纪依萱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