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变化说课稿
说教材: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课。月球距地球最近,是目前人们最熟悉的天体,而我们对月球最多的印象就是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各种形状的月相,所以本课在这一单元中占有重要地位。
说学情:
本课学生所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对月亮有颇多体会和感触,并且兴趣浓厚。由于在教室无法进行月相的实际演示,我通过有效指导模拟实验,引导学生亲手操作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思考归纳,从而得出月相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月相变化规律
2:引导学生探究月相变化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
1:能初步学习利用模拟实验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难点:通过有效指导模拟实验了解月相变化规律。
说教法
发现问题→质疑现象,提出问题→实验观察,探究问题→记录现象,分析问题→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教学流程。
说学法
本课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提出问题
1、猜谜语,激发兴趣,引出月相知识
画月相、猜时间
(二)、大胆猜想,合理假设
1、大胆猜想月相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
2、初步提炼同学们猜想的因素,引导同学们再次深入猜想(此乃重难点之一),以了解月相变化的成因,并播放视频辅助教学。(太阳照射、月球运行等)。
(三)、合作探究,模拟实验
1、一组学生讲台前尝试实验,其他学生发现问题,共同探究模拟实验的正确方法。
2、合作探究,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画出八个时间点的月相。(请一个小组讲台前贴月相)
(四)、汇报交流、分析总结
1、同学们交流实验记录结果,分析总结月相形成规律。
2、看视频,强化月相变化相关知识。
3、根据月相形成规律,推断画出一个月的月相。
(五)、迁移运用,课外拓展
1、回看先前所画月相标注时间是否正确
2、我是小侦探:
3、回家观察当晚的月相。
八、说预设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实验研究、揭示规律、实践应用”的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让学生懂得要学好科学,用好科学。
说板书设计
初一
(三十)
初三、四
十五
十八
十九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六
二十七
下半月
缺
圆
圆
缺
月相变化
概念:月相
初七、八
十一、
十二
上半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