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概述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造成干细胞坏死,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 成额慢性肝病,晚期出现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和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病因及发病机制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最为 常见,国外则以究竟中毒居多。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肝、丙肝或乙肝加丁型肝炎重叠感染,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不发展为肝硬化。 临床表现和体征1、肝硬化代偿期早期以乏力食欲不振较为突出,伴有上腹部不适、腹胀、恶心、呕吐、腹泻、厌油等症状,经休息 或治疗可缓解;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2、肝硬化失代偿期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1、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1) 全身症状和体征一般状况较差,消瘦、乏力、精神不振;营养状况差,消瘦、面色晦暗黝黑(肝性面容)、皮肤干枯、夜盲、水肿、舌炎、口角 炎等,常伴有不规则发热,常与病情活动和感染有关。(2)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最为常见症状,畏食、进食后上腹饱胀,有时伴有恶心、呕 吐、稍进油腻肉食易引起腹泻。(3)出血倾向和贫血:由于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脾功能亢进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常出 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紫癜和胃肠道出血等倾向。由于营养不良、肠道吸收障碍、胃肠道和脾功能亢进等因素,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4)、内分泌失调:男性病人常有性欲减退,男性假性乳房;女性病人可有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部分病人出现蜘蛛痣和肝掌。2、门静 脉高压临床表现(1)脾大:(2)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3)腹水:是肝硬化功能失代偿期最为显著的临 床表现。并发症1、上消化道出血2、感染3、肝性脑病4、原发性肝癌5、肝肾综合症6、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治疗应重视早期诊断,加强病因治疗,以缓解病情,失代偿期主意是对症治疗、改善肝功能和处理并发症。腹水治疗:限制水、钠的摄入,按 医嘱给予利尿剂及放腹水治疗。护理一般护理1、休息与活动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代偿期患者可适当从事轻体力活动,失代 偿期患者则卧床休息,利于肝功能的恢复。2、饮食护理饮食原则是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血氨偏高者限制或禁食蛋白 ,待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蛋白质的摄入。3、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尿量等,注意有无并发症发生,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以便采取 紧急处理。4、心理护理肝硬化是慢性病,症状很难控制,预后不良,家属和病人容易产生悲观情绪,护士要同情和关心,及时解答患者 提出的疑问,安慰、理解、开导患者,使患者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腹水的护理1、大量腹水患者取半卧位。2、按医生给予利尿药, 严格限制水钠摄入,并注意观察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3、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量腹围和体重。4、腹腔穿刺放腹水的护理:术前说明注意 事项,测量体重、腹围、生命体征,排空膀胱以免误伤;术中观察病人有无头晕、恶心、呕吐心季、气短、面色苍白等,一旦出现立即停止操作。注 意腹腔放液速度不宜过快,以防腹压骤然降低,内脏血管扩张发生血压下降甚至休克,肝硬化病人一次放腹水一般不超过300ML.过多放腹水 可诱发肝性脑病。健康宣教1、疾病知识:掌握本病有关知识和自我护理方法,避免酗酒,积极治疗病毒性肝炎以防止肝硬化发生。2、 休息与活动指导:代偿期宜适当减少活动,避免劳累;病情加重或合并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性脑病时,应卧床休息,大量腹水者取半卧位。 饮食指导: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为宜。忌酒,避免进食粗糙、坚硬或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如 有肝性脑病倾向,应减少蛋白质摄入。心理指导:生活规律,保持心情愉快,给予病人的宽慰和鼓励,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用药指导:尊医嘱服药,勿擅自加减药物,避免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