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再见,逸尘
2014-07-02 | 阅:  转:  |  分享 
  
再见“逸尘”

“逸尘”我用了八年了。

零二年的时候,赤峰出现电脑,那时候记得正是“大话西游”刚刚盛行之时。是在冬天了。那时候羽绒服似乎是一件奢侈品,在我们家像我一样的老姐和小姨我们三个学生都在不准许穿之列的。裹着厚厚的棉服,攥着几个零钱,偷偷摸摸的钻进一家网吧,进去后却是一眼的茫然,像是另一个世界土著居民一样,那就是我了。

十三岁第一次进网吧,恍惚记得里面绝大多数人玩的都是后来才知道的两款热门游戏——CS和大话西游2,只有很少的零星的另外几个人在做其他的事。几个社会上的小子叼着烟斜靠在一个个大椅子后面看着比我家电视还要小好几倍的超小号电视(这是我当时的想法),另外几个叫嚣着什么,好像专业术语一样。头脑里冒出一堆大大的问号。

“来,哥们,里面来,坐这,坐这,想玩什么啊?”这是第一次进网吧听到的我能听懂的话。

“就是那个打枪的那个,就玩那个。我要用那个有花的那支枪,不是这个,这个也不是……”这是第一句在网吧对别人说的话。后来才知道,CS的版本当时有很多盗版的版本,可能临边机子上的枪你在这台机子上怎么也不会找到的。

之后的一段时间长期连往返于家门口的《天意网吧》,记得当时玩大话到四十多级快到五十级的时候,因为长期逃课,突然有一天回家后迎接到了“天雷怒火”。初犯网瘾就是那个时候了吧,但是因为家里看的紧,又加上不回家老爸老妈就会走遍赤峰市松山区当时一只手能数的过来的网吧,所以断了和网络的“恋情”,这样看来我的初恋好像是送给那个地方了。

直到有一天去三哥的店里买笔外加闲逛的时候,听说五哥和十八哥一起开了个网吧。

有了不怕被老爸老妈发现的避难场所,又开始了我的“分手的恋情”。不过时隔一段时间对大话,那个拿走我的处的网游已经失去了兴趣,因为无所顾忌,所以开始看其他的东西。

也就是那时,结识了腾讯QQ,抱着一颗好奇心,在失败了不知道多少次后,还差点花钱申请了一个QQ行号码,才总算申请了一个陪我到现在的号码——82941625,取名“逸尘”。

后来才知道,那时候已经有九位号出现,并且不在少数,能申请到八位号足以说明了我的人品和缘分了,在几个哥们拿着九位号比的时候,我是在旁边听的。不过最让人想不到的是同年底,腾讯突然传出要停止免费QQ号的发放,让我提心吊胆了好一阵子。

那时候想自己飘逸脱尘一点,好啊,像老道士的仙人一样。“你们这群凡人,我下来陪你们玩啊。”

不过渐渐地,逸尘这连个字在心里变得不像以前一样的想法。

那是高中时候的事了。也是“逸尘”这两个字,让我开始好好学习,最起码是静下心来学习。原因是转学之前扇了的那个女人之后,一气之下去网吧呆了一天。就是那一天,一个通过名字找到我的网友,介绍了篇文章给我看,也是抱着打发时间的态度,看到了直到现在仍记忆犹新的几篇——《未经审查的人生没有价值》、《绚烂归于平淡》和《失去的岁月》。

从那里,我看到一个淡薄的的人生,买有权力、欲望,巧合的好似天外流星一样,我看到一颗从尘土中走出的心回归尘土即为摆脱时间的束缚:活在回忆中,把过去永恒化;活在当下的激情中,把现在永恒化;活在期待中,把未来永恒化。然而对当时的我来说,真的是回忆是忧伤的,期待是迷惘的,当下的激情混合着狂喜和绝望。

前几天还在中国地质旁边的酒吧书店里看到:时针只是这瞬息,但什么能指示永恒呢?

所以幸福的岁月用周来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失去的岁月,也正是应为失去了童年,我们才知道自己长大;应为失去了岁月,我们才知道自己活着;因为失去,我们才知道时间。

我们不但找不回逝去的年华,更找不回从前的我们。

那时候很明确的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更是在那时才看懂了父母亲人眼中透出的期待二字。

那时,十七。

那时,正确的看待“逸尘”二字。

一种平淡,一直陪到现在。

也是现在,已经不在强求很多东西发生在身上或者发生在身边包围自己。不是不想,而是感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有自己独到的想法,人家说的用另一个观点看未必是错误的。所以不怎么去解释也许被误会的事;也不怎么表达自己非常强烈的欲望,即使被问到,也一笑而过,或者否认。

这或许是一种自古一类人传承下来的典范思想:顺着别人肯定比顺着自己强。

一篇流水账即将落笔之际,希望自己和身边和我有一样思想的人能牢牢记住:顺着时间,留给自己的永远是遗憾;顺着他人,留给自己的可能是痛苦,但留给别人的一定是顺畅。

一颗平水凡尘之心,永遗流世。

再见,逸尘。

献花(0)
+1
(本文系1112122121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