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寻找中国最北的地方
2014-07-04 | 阅:  转:  |  分享 
  
寻找中国最北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中国最北的地方在漠河,漠河有漠河县和漠河乡,到底中国最北的地方在漠河县的哪个地方可能很多人说不清。





漠河乡是中国最北的行政乡,漠河乡政府就在北极村,这里素有“神洲北极”的美誉。北极村里有许多个“中国最北”。有最北邮局、最北人家、最北哨所……甚至在北极村北的北极沙洲上还有一座中国最北的洗手间。寻找中国最北的地方都会来北极村。而北极沙洲更是一定要去的地方。该景区地处“北中之北”,来北极村不到沙洲,不能算真正到了最北。



黑龙江水款款从北极沙洲流过,江边一座高大立体的“北”字形标志性钢建筑下,立有一座三棱锥构件,上面清晰地标注着“中国北极点北纬53°29′52.58"”。以此坐标点为中心呈120度角散射排列的三个半边北字造型的雕塑,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北字。北极点雕塑的地面上向南画着一张中国地图,地图上标着中国各省会及直辖市城市,及该城市距“中国北极点”的距离。“北京1568KM”、“天津1616KM”,还有中国最南端南海的“曾母暗沙5664KM”。在距中国北极点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块一人高的石牌,上面写着“我找到北了”,游人们争着在石牌前拍照留念,还说笑着“这回真的是找到北了”。



北极沙洲的中国北极点真的是中国最北的地方吗?

从放大的地图上看漠河地区,北极村的北极沙洲显然不是中国最北的地方。在距北极村向东约60多公里左右的黑龙江边有两个地方看上去纬度还要高,一处是乌苏里浅滩、一处是龙江第一湾。经前辈们的探索与测量,黑龙江主航道我国一侧的乌苏里浅滩是中国最北的地方。

我们驱车从北极村出发准备去这两个地方。在北极村外的停车场,一位当地的司机为我们讲述了去乌苏里和龙江第一湾的路径,并画了一张示意图,并特意让我们留意一个不起眼的左拐路口。

我们从北极村向南不远就向右转盘下高速公路转向东去黑河方向。转下的公路是沙石路面,路面坑洼不平,但比起内蒙从东乌到阿尔山的那段路来要好多了。在沙石路上行驶几公里,同伴车辆通过对讲机告诉我们因道路原因他们不打算去了,他们想去洛古河后直接返回漠河县城。我们约定了晚上在漠河县城会面他们折返回去。

我和爱人、儿子继续前进。按照当地司机师傅给我们画的示意图和导航仪的指示,在树林间行驶了1个多小时以后我们顺利地找到了有“胳膊肘”弯的路口,在这里左转向北。刚拐进小路,路边就有一个林场的检查站,检查站的工作人员只让我们在一个笔记本上登记了车牌号、车上人数和姓名,就放行了。登记时看到本上今天已有十来辆车从此经过了。沙石路依然颠簸不平,而且变得更窄了,四周依然是密密的桦树林,路两侧的树枝有时会划到我们的车门。又行驶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在快12点时翻下一道小山梁,驶入一块地势低平的开阔地。



前面就是乌苏里浅滩了!

江边的开阔地上有一个新建的房屋,像是饭店、又像是小旅店,旁边还有几部简易的“房车”式工棚。我们先没有去探究小房子是做什么的,就直接向黑龙江江边开去。看到江边,我们的车驶下一个坡道,停在沙地上。孩子和爱人立即跳下车向十几米远江边跑去。开出缺口的一段坡道直接伸到江边,枯水期时从这里还可以再往前走,那里应是真正伸向江心的“乌苏里浅滩”了。现在是夏季,是黑龙江的丰水期,江水漫过了浅滩,不能再往前走了。

我们从天津出发一路向北、一路艰辛、一路美景、一路风尘,终于在第八天来到了中国最北的一块土地上。眼望黑龙江水滚滚东流,我们激动不已。看着滚滚江水,不禁唱起了“乌苏里船歌”——“乌苏里江水长又长,兰兰的江水起波浪……”(注:乌苏里船歌中的乌苏里江不是指的这里)



我们站的地方,是中国最北的陆地。我们在这里真正找到了中国的最北之地。这里的江心主航道纬度应是北纬53°33′47"(《中国国家地理》2008.10总第576期第121页)。



在这里的江边是非要拍张照片留作纪念的。儿子现在可能还不太清楚到这里的意义,但以后他可能就会知道,他在10岁就已到过中国最北的地方了。看到爱人与儿子快乐的拥抱着,我按下了快门。儿子来之前一直想扔石头到俄罗斯那边去,这里的江面够宽,看来这次是扔不过去了,到了枯水期,在浅滩上扔过江心的主航道说不定真的可以实现呢。

在江边留连了许久,我们才回到车上又来到先前经过的新建的小房子前。走过去才看清门是锁着的,没有人,小屋里还是空的,没有什么摆设,只是有一些简单的装修的材料放在地上。小屋的匾额上是“卡伦味道”四个字,落款是“野夫壬辰初秋”。应该是个小饭店,看来是要准备今年秋天开业的。



卡伦是清代在东北、蒙古、新疆等边地要隘处设官兵了望戍守,并兼管税收等事的地方。在清代这里确实设有卡伦(相当于边防站),叫乌苏里而得名,相信以后来这里的人会多起来,不知当这里从深藏在宁静的密林之中到扬名天下后会变成什么的样子。真的希望这里还是老样子,能够保持那片原始的宁静……



献花(0)
+1
(本文系松风竹雨楼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