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BP 2030世界能源展望(2012年1月)
2014-07-04 | 阅:  转:  |  分享 
  
?BP2012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

2012年1月伦敦

?BP2012

免责声明

本演示文件中包含前瞻性陈述,特别是关于全球经济增长、人口增长、能源消费、可再生能源的政策

支持和能源供应类型等方面的陈述。前瞻性陈述涉及风险和不确定性,因为它们会受到未来会出现或

可能出现的事件和局势之影响。实际结果可能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而有所不同,这些因素包括产品供

应、需求和定价,政治稳定性,整体经济状况,法律和法规,新技术可用性,自然灾害和恶劣天气条

件,战争和恐怖活动或破坏活动,以及本演示文件其他篇幅讨论到的其他要素。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2

?BP2012

目录

导言

全球能源趋势

2030能源展望:按燃料类型预计

主要决定因素

风险和未知因素

附录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3



4

7

21

43

73

83

?BP2012

欢迎走进2012年《BP2030世界能源展望》

这是BP连续第二年公开发布我们对于全球能源发展趋势的展望。我高兴地看到,去年的能源

展望报告发布后反响热烈,该报告在BP网站的下载量高达3.6万次。这表明了公众对我们公开发

布这份出版物的支持。

我对如此积极的反响感到格外欣喜,因为我深信,通过发布《BP2030世界能源展望》以及我

们的年度出版物《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来分享数据和分析观点,我们承担了推动能源问题大讨论

的重要责任。众所周知,关于能源的热议在各国企业、政府内部以及全球各地的街头巷尾如火如

荼地进行。

今年的能源展望报告涵盖了我们对于未来能源发展趋势和主要不确定性的预测,这些预测均

基于我们对世界经济、政策和技术演变的看法。它反映出我们对2030年全球能源供应和需求领域

最可能出现之情况的观点,而不一定是BP希望看到的世界能源发展轨迹。

今年,我们更加细致地研究了全球能源行业的诸多重要维度: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和能源

需求路径;影响中东能源出口的因素;以及公路运输能源消费的“驱动因素”。

与往年一样,本报告中的数据反映长期趋势,强调指出能源体系中可能出现的决策点或“

断层线”;简而言之,其作用在于提示能源生产与消费过程中所面临的根本性挑战和机遇。

4

?BP2012

我们编写本报告的任务是通过数字揭示能源行业发展的脉络。例如,本报告强调,尽管可再

生能源将保持迅猛发展的势头,化石能源仍将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这种

趋势会对未来碳排放的可能轨迹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本报告同时强调,我们仍有机会通过提高

能源效率以及选用天然气等碳排放强度较低的燃料来“减轻碳负荷”。

本报告还对某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提出质疑。例如,报告对美国能源供应和需求预测做出

了重大调整,体现美国(目前世界最大的能源进口国)能源进口依存度大幅下降的可能性。

我认为,本能源展望报告最重要的作用是提醒我们去关注彼此的利益关联。全球能源贸易活

动继续快速升温,这加强了世界经济体之间的联系,并明显促进了各国能源消费和经济活动之间

的趋同关系。

这都是利好的变化。这些转变背后的驱动力是市场因素。尽管仍需精心设计的政策来支持这

些有利的变化,但我因此而相信世界有能力迎接挑战,供应低成本、有保障、可持续,当然也是

安全的能源。

我们希望大家觉得2012年《BP2030世界能源展望》是全球能源问题大讨论的有益补充。

BP集团首席执行官

戴德立(BobDudley)

5BP2030世界能源展望

?BP2012

关于研究方法和假设的注释

根据去年的发展变化,今年的报告对我们关于全球能源市场2030年的可能发

展轨迹所持的观点进行了更新。基本研究方法仍保持不变——基于广泛的内

部和外部探讨,我们对政策、技术和经济变化做出假设,并使用大量的分析

工具以“穷尽我们所知”来建立我们的观点。

我们把重点放在“最可能出现”的基本情形数据,并将其作为研讨的基础。

当然,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在编写本能源展望报告的过程中,我们也研究了

其他假设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尽管我们努力涵盖关键不确定因素,但本报告

对于能源市场风险的阐述绝非面面俱到。

除非另有标注,数据定义都基于《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截止到2010年的

能源历史数据与2011年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保持一致。国内生产

总值(GDP)以实际购买力平价(PPP)计算。所有数据来源均列在第88页。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6

?BP2012

目录

导言

全球能源趋势

2030能源展望:按燃料类型预计

关键决定因素

风险和未知因素

附录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7



4

7

21

43

73

83

?BP2012

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是关键性假设……

全球增长速度

%/年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8

国内生产总值

人口

能源

人均能源消费

单位GDP能耗

?BP2012

……能源效率的迅速提高是重要结论

人口和收入仍是能源需求的关键驱动因素。

全球人口在过去20年增加了16亿,但人口增速正在放缓。我们预测未来20

年的全球新增人口为14亿(即年均增长0.9%)。

在中低收入经济体的推动下,全球GDP会加速增长。我们预测全球GDP的增

长速度在未来20年会从1990-2010年间的年均3.2%提高到年均3.7%。这意味

着人均收入也会快速增长。

能源效率(通常以单位GDP能耗作为衡量方式)将在全球范围加速提高,年

均提高速度为2.0%,而过去20年的年均提速仅为1.2%。这种能效的加速提

高会抑制一次能源消费的总体增长。

一次能源消费到2030年的增速将放缓至年均1.6%(过去20年的年均增速为

2.0%);人均能源消费的年均增速为0.7%,与1970以来的增长速度大致持

平。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9

?BP2012

非经合组织经济体推动着能源消费增长……

OECD

Non-OECD

包括生物燃料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10



OECD

Non-OECD

十亿吨油当量十亿吨油当量

非经合组织国家

经合组织

可再生能源

水电

核电

煤炭

天然气

石油

包括生物燃料

?BP2012

……而石油和煤炭在能源结构中份额逐渐下降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11

2010年至2030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预计年均增长1.6%,全球能源消费总量

到2030年将增加39%。全球能源消费的增速下降,从过去十年的年均2.5%下

降到今后十年的年均2.0%,2020年至2030年间会进一步下降到年均1.3%。

几乎所有(96%)的能源消费增长都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到2030年,非经

合组织国家的能源消费将比2010年高出69%,年均增长速度为2.7%(每年人

均增速为1.6%),占全球能源消费的65%(2010年为54%)。

经合组织国家2030年的能源消费仅比2010年高出4%,到2030年的年均增速为

0.2%。经合组织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费将呈下降趋势(2010-2030年的年均降

速为0.2%)

由于酝酿时间和资产寿命较长,能源结构变化缓慢。天然气和非化石燃料的

份额将提高,而煤和石油的份额将相应降低。增长最快的燃料类型是可再生

能源(包括生物燃料),2010-30年间的预期年均增速为8.2%;就化石燃料

而言,天然气增速最快(年均2.1%),而石油增速最慢(年均0.7%)。

?BP2012

燃料替换是经合组织国家的主旋律……

在全球增长中份额

Includesbiofuels

2010-2030年的变化,十亿吨油当量

各燃料和国家类别的情况

%/年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12



经合组织非经合组织国家

可再生能源

水电

核电

煤炭

天然气

石油

包括生物燃料

?BP2012

……而非经合组织国家的各种燃料消费齐头并进

经合组织国家的能源消费量基本保持平稳,但燃料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

可再生能源在交通运输部门取代石油,在发电行业取代煤;天然气在发电

领域的份额会提高,而煤炭发电的份额则相应减少。这些变化是燃料相对

价格、技术创新和政策干预等综合因素所带来的结果。

非经合组织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能源需求只能通过增加各种燃料

的消费予以满足。对众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当务之急仍是确保获得可负担

的能源以支持经济发展。

全球能源消费增长日益依靠非化石燃料的供应。可再生能源、核电和水电

在全球能源增长中共占34%的份额;非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增长中的总体份

额首次超过任何一种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能源增长

中的份额超过了石油。在全球能源增长中占据最大份额的燃料是天然气,

它在全球能源预期增长中占31%的比重。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13

?BP2012

各行业的能源消费增长……

各行业和燃料类型在2030年的情况各行业和地区在2030年的情况

最终能源使用发电

十亿吨油当量

最终能源使用发电

十亿吨油当量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14











他中东

其他国家

中国和印度

经合组织













水电

核电

可再生

能源

天然气

电力

生物燃料

石油

煤炭

?BP2012

……电力行业和工业增长最为迅猛

用于发电的能源消费仍然增长最快,在2030年一次能源消费预期增长中占

57%的比重(1990-2010年为54%)。

电力行业也是能源结构多元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可再生能源领军的非化石

燃料在能源消费增长中占据一半的份额。

工业引领最终能源消费的增长,尤其在迅速发展的经济体。工业部门在

2030年最终能源需求的预期增长中占60%的份额。

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费增长最为疲软,经合组织国家的交通运输行业能源

需求预计会减少。交通运输行业的燃料多样化初现端倪:政策为推手,技

术为支撑,生物燃料在交通运输行业能源需求增长量中占23%的比重(天

然气占13%,电力占2%)。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15

?BP2012

电力部门的强劲发展仍在继续……

全球发电量

十亿兆瓦时

发电燃料的发展趋势

十亿吨油当量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16

水电

核电

可再生能源

天然气

石油

煤炭

?BP2012

……低碳燃料的市场份额提高

今后20年,世界电力需求的增长(年均2.6%)预计快于总体能源需求的增

长,但慢于GDP的增长速度(年均3.7%)。发电行业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发

电燃料消费的增速低于发电量的增速,在2010-30年间年均增长速度为

2.1%。

今后十年,煤炭仍是发电燃料消费增长的主力军,占39%的份额,但是非

化石燃料将奋起直追。核电、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电力在发电结构中的

总份额将与煤炭持平。

非化石燃料地位的提升在2020-2030年间将更为明显,在那个十年里,

75%的发电燃料消费增长都将来自非化石燃料,煤炭在增量中所占比例极

小。同时,天然气的份额相对稳定,2030年前都保持在31%左右。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17

?BP2012

能源强度和燃料份额的趋同……

能源强度世界一次能源的份额比例

包括生物燃料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18



吨油当量/GDP(2010年购买力平价,千美元)

中国

美国

世界

印度

石油

煤炭

天然气

水电

核电可再生能源

?BP2012

……将是主导性趋势

各国的能源强度继续呈现长期趋同的趋势,使得全球能源强度降低——我

们在2011年《BP2030世界能源展望》中已经更为详细地阐述了这个过程。因

此,经济增长的能源强度将显著降低,尤其是非经合组织经济体。

趋同现象背后的推手是能源贸易、技术普及和消费模式的标准化。

化石燃料所占市场份额将趋同至26-28%,而非化石燃料的市场份额则趋同为

6-7%。

石油的市场份额将延续长期下滑的趋势,而天然气的份额将继续提高。煤炭

市场份额近年所呈现的增长趋势将很快被逆转,在2020年前明显下降。可再

生能源在全球能源市场崭露头角的速度非常类似于20世纪70和80年代核能的

崛起。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19

?BP2012BP2030世界能源展望20

?BP2012

目录

导言

全球能源趋势

2030能源展望:按燃料类型预计

液体燃料

天然气

煤炭

非化石燃料

关键决定因素

风险和未知因素

附录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21



4

7

21

22

30

36

38

43

73

83

?BP2012

非经合组织国家液体燃料需求的增长……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22

百万桶/日

需求供应

经合组织

下降

中国

印度

中东

中南美洲

其他

非经合组织国家

增长

2030年水平

其他

伊拉克

沙特

天然气液

体产品

非欧佩克

国家增长

非欧佩克

国家下降欧佩克增长

油砂

生物燃料

巴西

美国

?BP2012

……将通过欧佩克和美洲国家供应的增长而得到满足

石油在今后20年内预计将是增速最慢的燃料。全球液体燃料(石油、生物燃

料和其他液体燃料)的需求增幅为1600万桶/日,总量到2030年超过1.03亿桶

/日。

需求的增长将全部来自快速发展的非经合组织经济体。中国(增长800万桶/

日),印度(增长350万桶/日)以及中东(增长400万桶/日)几乎构成了所

有的全球净增长。经合组织国家的需求可能已经达到峰值(2005年),预计

消费量将减少600万桶/日。

用于满足预期需求增长的新增供应将主要来自欧佩克国家,其产量预计会增

长近1200万桶/日。在欧佩克组织新增供应中占据最大份额的将是天然气液

体产品,以及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的常规原油。

非欧佩克国家的供应将继续增加,增幅为500万桶/日,这主要得益于美洲国

家供应的强劲增长,包括美国和巴西的生物燃料、加拿大油砂、巴西深水石

油和美国页岩油。这些供应的增长可以弥补某些成熟油田产量的持续下降。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23

?BP2012

液体燃料需求增长的驱动因素是非经合组织国家的交通运输业……

各类液体燃料的需求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24

各行业液体燃料需求

非经合国家工业及其他

百万桶/日百万桶/日

非经合国家交通运输业

经合国家工业及其他

经合国家交通运输业

电力行业

生物燃料

轻馏分油

中馏分油

其他

燃料油

?BP2012

……而经合组织国家各个行业的能源需求全线下降

全球液体燃料消费增速预计将减至年均0.8%(1990-2010年的年均增速为1.4%

);石油消费增速将减缓到年均0.6%。经合组织国家的消费量将下降4050万

桶/日,比1990年的消费水平低100万桶/日。到2014年,非经合组织国家的消

费量可能超过经合组织国家,到2030年进而达到6300万桶/日——是1990年消

费水平的2.5倍。

总体消费增长由于近年来原油价格的上涨、技术进步、一系列新政策以及非

经合组织国家补贴持续而稳步的减少而受到抑制。

从行业来看,液体燃料需求在2030年前的增长主要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的交

通运输业(近1400万桶/日),非经合组织国家的工业部门紧随其后(650万桶

/日,主要用于石化行业)。经合组织国家的预期需求下降起初集中在交通运

输业以外的行业,因为在那些行业中,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更容易替代石油

;2015年以后,发动机效率的提高将推动经合组织国家交通运输业的液体燃

料需求呈现下降趋势。

需求增长预计主要集中在中间馏分油,而燃料油消费将有所下降。升级能力

有限的炼油厂将继续面临压力。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25

?BP2012

百万桶/日

欧佩克组织在石油市场的重要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2010至2030年的增长各类液体燃料供应

百万桶/日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26

欧佩克份额(rhs)

欧佩克天然气液体产品

欧佩克原油

生物燃料

油砂

其他非欧佩克国家

非欧佩克传统液体

燃料

其他

沙特

伊拉克

天然气液体

产品

巴西

美国页岩油

生物燃料

加拿大油砂

欧佩克美洲国家

其他非欧佩克国家

其他

?BP2012

……而美洲国家的角色也更加重要

全球液体燃料供应的增长将能够满足预期的需求增长,欧佩克组织将在供应增

量中占据70%的份额;该组织的市场份额将接近45%,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

未达到的水平。

欧佩克组织天然气液体产品供应的增长将超过400万桶/日——在一定程度上得

益于天然气生产的迅猛增长。伊拉克的原油产量预计将增长一倍,达到近600

万桶/日,而沙特的产量将增加近300万桶/日。沙特应该会根据维持充足剩余

产能的要求及时增加新产能。

美洲国家的供应量将增加800万桶/日,因为钻井技术的进步可以开采更多的加

拿大油砂(增加220万桶/日)、巴西深水石油(增加200万桶/日)和美国页岩

油(增加220万桶/日)。此外,2030年的生物燃料生产总增量中,美国和巴西

将贡献一半以上(增加350万桶/日)。

总体而言,非欧佩克组织国家的产量增长预计超过500万桶/日,因为上述增长

领域足以弥补其他区域常规液体燃料产量的下降。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27

?BP2012

OECD

百万桶/日

非精炼天然气液体产品:3

生物燃料:3

2010-30年的供应增长

全球液体燃料供应及需求

其他液体燃料:11

1包括加工增益

2如果实现油品自给

全部液体燃料16百万桶/日

=>精炼原油:9

炼油行业面临严峻的影响……

中国原油加工量:27

=>中国以外的原油加工量2

Crude

Bio

NGLs

Other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28

全球液体燃料需求

?BP2012

……炼油厂的加工量可能只有小幅增长

到2030年,炼油厂产品需求将受到无需精炼的液体燃料——生物燃料(增长

350万桶/日)和非精炼天然气液体产品(增长300万桶/日)供应增长的影响。

原油加工增益的增加以及天然气基和煤基液体燃料供应的增长可能会增加100

万桶/日的产品供应。

所有这些供应来源都将直接与炼油厂竞争,共同满足2010年后1600万桶/日的

液体燃料总体需求增量。未来20年内,炼油厂加工量的增长会因此被限制在

900万桶/日。

现有剩余产能将可以部分满足炼油厂未来加工量的增长。

全球一半以上的液体燃料需求来自中国,中国的炼厂扩建计划将影响到全球炼

油产品供需平衡。如中国继续实施所称的炼油产品自给策略,中国以外的炼厂

加工量增长将受到严重的抑制。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29

?BP2012

天然气需求的增长集中在非经合组织国家……

十亿立方英尺/日

需求供应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30

其他

印度

中国

中东

2030年水平

其他

北美

其他

北美

前苏联

中东其他

非洲

澳大利亚

中东

经合组织国家非经合组织国家液化天然气管道天然气

?BP2012BP2030世界能源展望31

……液化天然气在供应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天然气预计将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年均增速为2.1%)。非经合组织

国家占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长的80%,到203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2.9%。需求增长

最快地区的是亚洲非经合组织国家(年均增速为4.6%)和中东(年均增速为

3.7%)

中国的天然气消费将以年均7.6%的速度迅速增长,2030年的消费量将达到460

亿立方英尺/日,相当于欧盟2010年的天然气消费水平。中国在全球天然气需求

增长中占23%的份额。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份额将从4.0%增加到

9.5%。

从供应来看,天然气供应增长的主要区域是中东和前苏联地区,在全球的供应

增长中分别占26%和19%的比重。澳大利亚、中国和美国预计也会大幅增加天然

气供应量,在全球天然气供应增量中各占11%至12%的份额。

液化天然气在天然气供应中的份额将持续增加。2030年前,全球液化天然气供

应的年均预期增速为4.5%,是全球天然气总产量增长速度(年均2.1%)的两

倍以上,也快于区域间管道天然气贸易的增速(年均3.0%)。2010-2030年期间

,液化天然气在全球天然气供应增长中所占份额将从1990-2010年期间的19%增

至25%。

?BP2012

燃料替代将拉动天然气需求增长……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32

十亿立方英尺/日

OECDNon-OECD

各行业的需求预测

十亿立方英尺/日

交通运输

非经合国家电力

非经合国家工业及其他

经合组织电力

经合组织工业及其他

2010年-30年天然气需求的增长

各燃料份额不变前提下的增长

燃料结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电力工业

经合组织非经合组织

电力工业

?BP2012BP2030世界能源展望33

……天然气从煤炭和石油手中抢夺市场份额

在全球主要行业中,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的是电力行业(年均2.4%)和工业

(年均2.1%)——这符合历史模式。到2030年,交通运输行业的天然气消费仅

占全球天然气需求的2%,尽管已是目前份额的四倍。

经合组织国家的天然气消费增长集中在电力行业,年均增幅为1.6%。由于效率

的提高以及人口增长的放缓,其工业(年均增长0.9%)和其他行业(年均增长

不到0.1%)的天然气消费增速处于低位。

非经合组织国家天然气消费的推动因素包括工业化进程,电力行业的发展及国

内资源的开发。天然气消费在电力和工业领域增长最为强劲,年均增速分别为

2.9%和2.8%。

燃料替代也拉动了天然气需求的增长,经合组织国家由于法规的改变和天然气

相对价格走低,这一现象尤为明显。在经合组织国家,约一半的电力行业新增

需求以及75%的工业领域新增天然气需求都来自天然气对其他燃料的替换。

燃料替换的现象在非经合组织国家没有如此明显,因为非经合组织国家迅速增

加的能源需求为各种燃料的增长提供了空间。

?BP2012BP2030世界能源展望34

非常规天然气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十亿立方英尺/日

中国

十亿立方英尺/日

北美

国内生产

十亿立方英尺/日

欧洲

各地区天然气供应来源预测

常规天然气(包括致密气)

管道天然气净进口

液化天然气净进口

煤基合成气

页岩气和煤层气

?BP2012BP2030世界能源展望35

……北美和亚洲尤为如此

2010年,世界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为6609万亿立方英尺,根据目前生产规模可以

维持59年的生产。非常规天然气储量仍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详细评估,但目前的

估测表明非常规天然气可能会使天然气储采比翻倍。

到2030年,页岩气和煤层气将占北美天然气产量的63%。页岩气产量的持续增

长(50亿立方英尺/日)增加了北美地区2030年前出口液化天然气的可能性。

在北美以外的地区,非常规天然气行业尚处于萌芽阶段,但长期看来,随着技

术以及监管壁垒的减少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不认为欧洲在2020年前会进行

非常规天然气的大规模生产。常规天然气供应的减少意味着欧洲需要增加进口,

进口增幅会超过60%,即从2010年的260亿立方英尺/日增加至2030年的420亿立

方英尺/日。

中国天然气产量的年均增速预计为6.1%,煤层气和页岩气可能在增量中共占46

%的份额,但中国仍需通过液化天然气和天然气管道项目的扩建来增加进口。

?BP2012

2020年后的煤炭消费增长停滞……

Power

Oil

十亿吨油当量

Industry

其他

各行业的煤炭需求各地区的煤炭需求

经合组织国家

中国

其他非经合组织国家

印度

十亿吨油当量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36

工业

电力

?BP2012

……因为中国经济的煤炭强度降低

经合组织国家煤炭消费量的下降(2010-30年,年均-1.1%)被非经合组织国

家煤炭消费的增长(年均2.1%)所抵消。中国煤炭消费的快速增长在2020年后

将嘎然而止,这将改变全球趋势:年均煤炭消费增速将由2000-2010年的4.0%降

至2020-2030年的0.5%。

能效的提高和结构性调整极大降低了中国的煤炭消费强度--中国2030年的单位

GDP煤炭消费量比今天几乎降低了60%。然而,中国在全球煤炭消费增长中仍占

67%的比重,依然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在全球煤炭消费中的份额将从48%

提高到53%。

印度持续增长的煤炭消费量仅部分抵消了中国煤炭消费增速的放缓。到2030年

,印度在全球煤炭消费增长中占33%的比重,在全球煤炭消费量中的份额将从今

天的8%增至14%。到2030年,全球煤炭消费净增长将全部来自印度和中国。

中国和印度都面临着加快国内生产以满足需求增长的挑战。中印两国进口需求

的扩大推动了全球煤炭贸易的进一步扩大和一体化。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37

?BP2012

经合组织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引领非化石燃料的增长……

十亿吨油当量

Renewablesinpower

Biofuels

经合组织国家非经合组织国家

十亿吨油当量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38

可再生能源

生物燃料

水电

核电

?BP201239

……而非经合组织国家的各种能源均快速发展

非化石燃料在经合组织国家(年均增速2.0%)和非经合组织国家(年均增

速5.1%)均增长强劲。经合组织国家的增长集中于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

核电产量在2020年恢复至福岛核事故前的水平,但是此后增长缓慢。水电

继续缓慢发展,因为受到合适站址可用性的制约。

由于快速的经济发展需要所有可用能源供应予以支撑,可再生能源、核电

及水电在非经合组织国家的非化石燃料消费增长中分布更为平均。随着中

国、印度以及俄罗斯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核电站扩建计划,核电产量在2010

至2030年间将快速增长,年均增幅达7.8%。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最初由欧洲推动,但2020年后,美国和中国将成为最大

的发展动力。2020至2030年,非经合组织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量会超

过经合组织国家。到2030年,非经合组织国家在可再生能源电力中所占的

份额会从如今的22%增至43%。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

?BP2012

可再生能源在电力和交通运输业的份额有所增长……

电力行业的份额

欧盟

其余经合组

织国家

非经合组织国家

世界

交通运输行业的份额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40

?BP2012

……规模扩大之成本是主要的制约因素

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通常高于其他类型的能源,尽管可再生能源在某些情况下

已经颇具竞争力(例如巴西的生物燃料和美国最佳厂址的陆上风电)。可再

生能源的政策支持预计仍将延续,以帮助该行业部署新技术并降低成本。随

着可再生能源行业规模的扩大,政府面对迅速增加的政策支持成本所体现的

意愿和能力将是可再生能源普及速度的主要制约因素。

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将提供全球发电量的11%。欧盟在2030年将有26%的电

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可谓一马当先。经合组织其他国家在滞后一段时间后将

奋起直追,然后非经合组织国家也会开始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份额。

提高交通运输燃料中的市场份额将是可再生能源面临的更加严峻的挑战。到

2030年,7%的全球交通运输燃料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巴西的生物燃料普及率

最高(从2010年的21%增至2030年的39%),而美国则在经合组织国家中率先

鼓励生物燃料的发展(从2010年的4%增至2030年的15%)。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41

?BP2012BP2030世界能源展望42

?BP2012

目录

导言

全球能源趋势

2030能源展望:按燃料类型预计

主要制约因素

中国和印度

中东

交通运输

风险和未知因素

附录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43



4

7

21

43

53

63

73

83

?BP2012

印度和中国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能源国内生产总值人口

十亿

世界其他国家

印度

中国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44

十亿吨油当量万亿美元(2010年购买力平价)

?BP2012

……对于塑造全球能源前景发挥着重要作用

到2030年,中国和印度将分别成为世界上最大和第三大经济体以及能源消费

国,两国的人口、GDP和能源需求总和将占全球总量的35%。

快速的经济发展意味着工业化、城市化和机动化。未来20年,全球煤炭需求

净增长将全部来自中国和印度,全球94%的石油需求净增长、30%的天然气需

求净增长,以及48%的非化石燃料需求净增长都将来自中印两国。

中国和印度的发展路径对任何全球能源展望而言都是主要的不确定性因素,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问题:

?中国能源需求的增长是否会保持过去十年的速度,抑或会放缓?

?印度是否会复制中国的模式,即能源消费随着GDP发展而快速增长,抑或印

度能够找到不同的发展模式?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45

?BP2012

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速放缓……

中国印度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46

包括生物燃料

十亿吨油当量十亿吨油当量

可再生能源

水电

核电

煤炭

天然气

石油

?BP2012

……印度并未重复中国的道路

在本报告的预测期内,由于GDP增速放缓以及能源强度降低,中国的年均能源需

求增幅预计将降至3.0%(1990-2010年期间为6.6%)。

印度并未遵循中国的路径;印度的能源需求并未随着工业化而暴涨。印度能效

的提高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工业化和基础设施扩建产生的新增能源需求,从而

使其能源需求的增幅降至年均4.5%(1990-2010年期间为年均5.5%)。

印度保持了较低能源强度的发展轨迹;到2030年,其能源消费量仅为中国目前

消费量的一半左右,而人均收入将与中国目前水平持平。

煤炭仍是主要的商业燃料,但随着工业结构日益成熟,煤炭在中国的份额将从

70%降至55%;而由于印度国内煤炭资源的制约,煤炭在印度的份额将从53%降至

50%。石油在中国的份额保持为18%,在印度则会降至26%,这体现出价格和进口

依存度提高所产生的影响。天然气在中印两国的市场份额将有所提高,核能和

可再生能源亦将如此。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47

?BP2012

中国和印度都遵循历史发展模式……

历史上的工业化进程

工业占GDP份额

能源强度

人均GDP(2010年购买力平价,千美元)

吨油当量/GDP(2010年购买力平价,千美元)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48

中国

印度

1820-2010年20个主要国家

1970-2010年中国

1945-2010年印度

?BP2012

……但两国的起点不同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49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表明,当经济结构重心从低能源强度的农业转向高能源强度

的工业,能源强度会提高,然后随着经济向能源强度较低的服务行业转型,能

源强度又会降低(参见2011年的《能源展望》)。我们看到中国和印度的发展

都体现了这个规律,尽管两国的起点不同。

随着中国经济日趋成熟,工业在中国GDP的份额将会下降。对基础设施和城市化

项目需求的减弱使高能源强度的工业部门在产业结构中比重降低。能源强度加

速下降,抑制了能源需求的增长。

在印度,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以及制造行业为了吸纳日益壮大的劳动队

伍而不断扩大规模,工业的比重持续提高,但从未达到中国的水平。因此,印

度的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相对较高,从而使印度的能源强度保持着

远低于中国的水平。

?BP2012

工业部门使得能源需求减速……

十亿吨油当量

IndiaChina

各种燃料的一次能源增长中国:各行业的最终能源需求

十亿吨油当量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50

含生物燃料



其他

交通运输业

工业

中国印度

可再生能源

水电

核电

煤炭

天然气

石油

?BP2012

……工业燃料多元化过程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我们的展望报告认为中国的结构性经济调整将极大减缓工业部门能源需求的增

长,尤其是2020年之后。

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在过去十年的年均增长速度为9.9%,约占最终能源需求增

长的80%。

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增速放缓所带来的燃料结构影响在煤炭消费上表现得最为明

显,因为煤炭是电力和重工业部门的主要燃料。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长中的

份额将由2010-2020年间的48%下降到2020-2030年间的13%。煤炭在发电行业的

消费量将在2020-2030年期间有所减少。

印度的燃料结构变化较为缓慢,煤炭在未来20年仍将是一次能源消费增长(48%

)的主要来源。

由于化石燃料进口依存度提高以及大量使用煤炭造成环境挑战,中印两国的能

源消费增长中非化石燃料的份额会有所提高(2020-2030年期间,中印的该份额

分别为44%和16%)。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51

?BP2012BP2030世界能源展望52

?BP2012

目录

导言

全球能源趋势

2030能源展望:按燃料类型预计

关键因素

中国和印度

中东

交通

风险和未知因素

附录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53

页码

4

7

21

43

53

63

73

83

?BP2012

人均GDP人均能源消费能源强度

指数(1970=100)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54

资源可获得性决定着中东的命运……

非经合组织的中东国家包括阿拉伯半岛、伊朗、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叙利亚

非经合组织的中东国家

其他非经合国家

经合组织

?BP2012

……尽管中东预计会进行逐步调整

中东地区的人均收入增长落后于其他地区,而且可能会持续下去。与此形成

对照,中东的能源消费涨幅惊人。1970年,中东的人均能源消费约为非经合

组织其他国家的两倍;到2010年,已经增长到三倍之高。

1970年,中东地区的能源强度不到其他非经合组织国家的一半;到2010年,

中东的能源强度比后者高出了50%。随着其他经合组织国家能源强度持续降

低,2030年,中东地区的能源强度可能是其他非经合组织国家的两倍以上。

中东地区具备获取低价能源的比较优势,因此仍将保持能源密集型的发展模

式。然而,他们可能会进行适度的调整,以扭转能源强度长期上扬的趋势。

我们预测中东的能源强度在2020年前开始降低,原因包括:能源密集型产业

(尤其是石化业)发展减速、补贴逐步减少,其他提高能效的政策措施付诸

实施,以及天然气对石油的替代。

55BP2030世界能源展望

?BP2012

天然气在满足国内能源需求中发挥关键作用……

十亿吨油当量

中东地区各种燃料的需求2010-30年各行业和燃料类型的消费增长

十亿吨油当量

最终能源用量发电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56

可再生能源

水电

核电

煤炭

天然气

石油

水电

核电

煤炭

天然气

石油

可再生能源

电力













?BP2012

……尤其在电力和工业领域

中东地区将继续依赖石油和天然气来满足几乎全部的能源需求。持续而长期

的天然气替代石油计划(以便维持石油出口)将继续提高天然气的市场份额

,从1970年的21%提高到2010年的48%,并在2030年进而提高到55%。

2010-30年期间,中东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将从1970-2010年的年均5.9%降低到

年均3.0%;石油和天然气需求的增长速度预计将分别从1970-2010年的年均

4.8%和8.1%降低到年均2.0%和3.8%。

工业和电力部门将推动能源需求的增长。工业领域需要石油和天然气来生产

石化产品,并支持能源密集型的液化天然气行业发展。电力部门更多地使用

天然气来替代石油,使石油的份额从1990年的41%下降到2010年的33%,到

2030年进而降低为20%。

石油替换的速度以及相关的能效改进都取决于中东地区天然气供应的增长。

如果天然气资源的开发计划未能落实,中东将需要额外的石油供应来填补空

缺。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57

?BP2012

汽油的零售价格(2010年11月)

美元/升

政府补贴

政府征税

高补贴造成能源强度居高不下……

石油消费强度与价格

吨油当量/GDP(2010年购买力平价,千美元)

汽油价格(2010年11月),美元/升

tax

2011年增长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58

补贴税收

伊朗

沙特

科威特

阿联酋印度

中国巴西

美国德国







特科威











度中国巴西









?BP2012

……但政策的改变应该可以推动能源强度的逐渐降低

许多中东国家对石油产品和天然气给予大量补贴,导致了该地区的能源强度

居高不下。我们的展望认为该地区的各国政府会缓慢地采取措施来提高能源

效率。

某些中东国家已经削减补贴,中东各国普遍有意通过采取其他措施来提高能

源效率。处于国际制裁下的伊朗去年大幅提高燃油价格——石油消费应声而

落。伊拉克已经根据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签署的协议减少了石油补贴,而

沙特阿拉伯在2010年达成的20国集团协议中承诺取消对化石燃料的补贴。

由于最终采取了减少补贴和其他提高能效的措施,中东地区在2020年后的能

源强度将逐渐降低(年均降低1.0%)。们的展望所面临的关键风险是那些假

定的新政策缺乏进展和/或出现延误——例如,如果石油强度没有降低,

2030年的石油需求将会增加300万桶/日。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59

?BP2012

中东地区将会保持在全球石油市场中的地位……

出口量占全球需求量的份额(中东地区除外)中东石油和天然气供应

十亿吨油当量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60

天然气

石油天然气

石油

?BP2012

……因为天然气供应的增长可以满足国内需求

石油在中东地区能源生产中占74%的比重,但随着天然气产量的增加,石油

生产的比重到2030年会降至67%。尽管如此,2010-2030年期间,石油供应量

预计增加1000万桶/日,天然气供应量增长410亿立方英尺/日,两者的增幅

均高于过去二十年的增速。

沙特阿拉伯(石油供应增速为370万桶/日)和伊拉克(石油供应增速为350

万桶/日)是石油供应增长的主力军,而卡塔尔(天然气供应增速为110亿立

方英尺/日)、伊朗(天然气供应增速为90亿立方英尺/日)和沙特阿拉伯(

天然气供应增速为90亿立方英尺/日)推动着天然气的生产。中东地区石油

和天然气供应在全球供应中所占份额将分别从现在的29%和14%增长到34%和

18%。

虽然中东地区的油气供应量均有大幅增长,这两种燃料对于中东出口的影响

迥然不同。中东的石油出口目前满足了全球(除中东地区)22%的需求,该

比例到2030年将上升至25%。天然气出口目前仅满足了全球2%的需求,而在

2030年仅上升至3%,因为新增天然气供应多满足中东本地的需求。

如果无法顺利开发天然气资源和/或减低石油需求强度,中东地区向全球石

油市场的预期供应能力将大打折扣。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61

?BP2012BP2030世界能源展望62

?BP2012

目录

导言

全球能源趋势

2030能源展望:按燃料类型预计

关键因素

中国和印度

中东

交通运输

风险和未知因素

附录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63



4

7

21

43

53

63

73

83

?BP2012

非经合组织国家的汽车数量将快速增长……

汽车总数量

US

Japan

Germany

千人汽车保有量(1970-2030年)

汽车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64

百万

非经合组织

经合组织

德国

美国

日本

中国

印度

?BP2012

…而经合组织国家的车辆数量达到饱和,因此增长放缓

全球汽车(商用车和乘用车)数量快速增长——2030年将从现在的约10亿辆

增加到16亿辆,增幅为60%。由于某些成熟市场已经饱和,绝大部分增长将集

中在发展中国家。

车辆增长总量的四分之三以上将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在未来20年,其车辆

保有量将从3.4亿辆增加到8.4亿辆——呈现2.5倍的增长。

2010年到2030年,中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将从约50辆增加到140辆(年均增长

5.7%),而印度则从20辆增长到65辆(年均增长6.7%)。

与其他国家的汽车发展历史相比,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增长预计相对缓慢。这

是受到旨在控制石油进口依存度和交通拥堵的现有及预期政策的影响,包括

提高燃油税,提供多种公共交通选择以及收入分配相对失衡。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65

?BP2012

交通燃料需求主要通过石油来满足……

各种能源类型的情况

十亿桶油当量

汽车的预期燃油效率

升/100公里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66

电力

天然气

煤炭

生物燃料

石油——陆路交通

石油——非陆路交通

欧盟

美国轻型汽车

中国

?BP2012

……燃油需求会随着汽车效率提高而减速

2030年,交通运输行业的主导性燃料仍然是石油(87%)和生物燃料(7%)。其

他类型燃料的市场份额有所提高,例如天然气和电力(2030年预计分别达到4%

和1%),但发展势头由于政策支持力度有限及多数市场基础设施普遍缺乏而受

到制约。

尽管未来20年内的车辆数量预计增长60%,交通运输行业的整体能源消费增长预

计仅为26%(年均增速为1.2%——而1990-2010年期间的年均增幅为1.9%)。

燃油经济性的加速提高和高油价对驾驶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促使交通运输行业的

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下降。其他的影响因素包括:经合组织国家的车辆市场趋于

饱和,提高征税的可能性(或减少补贴)和非经合组织国家公共交通系统的发

展。

日益严格的政策(欧洲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和美国的平均燃油经济性标准)和

技术进步将推动车辆燃油经济性的改善。价格也发挥着作用,因为高燃油成本

为提高车辆能效提供了另外的动力。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67

?BP2012

政策和技术支持着能源效率的提升……

2030年的全球汽车结构

69%

4%

11%

16%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68

各种类型的乘用车销售

插电式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

全混合动力汽车

轻混合动力汽车

传统汽车,包括安装了起

停式省油装置的汽车汽车

?BP2012

……而混合动力车将逐渐成为主流车型

内燃机的效率在今后20年可能会提高一倍。这最初表现为发动机起停技术应用

,车身小型化,推动装置以及车辆轻量化,随后,混合动力车将逐渐在车辆中

铺开。

2030年,传统乘用车销量(目前几乎占汽车销售的100%)在汽车总销量中的比重

会下降至三分之一,而混合动力车将占主导地位(全混动力车占22%,轻混动力

车占8%)。包括纯电动汽车(BEV)在内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销量比重预计到

2030年增至8%。

根据目前的经济性以及消费者对续驶里程限制的态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会比

纯电动车更受青睐,因为它可以切换使用汽油,从而保证长途行驶。

由于汽车使用寿命较长,而且我们不认为重型商用车会采用混合动力技术,全

部车辆实现混合动力化所需时间相对更长。我们的展望报告预测,约30%的传统

汽车到2030年会被先进技术所取代。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69

?BP2012

百万桶/日

能效提高将是影响石油需求的最重要因素……

非经合组织国家

经合组织国家

非经合组织国



经合组织国家

其余

生物燃料

包括天然气液体产品、煤制油、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和电力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70

公路交通运输的石油需求

汽车的数量增加平均驾驶里程的减少车辆能效的提高替代燃料使用的增加

?BP2012

……但是替代燃料在2030年后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假设汽车驾驶里程、效率以及可替代能源的使用没有发生变化,那么公路交通

运输的石油需求在未来20年将以2300万桶/日的速度激增,超过我们所预计的石

油总需求增长量(1600万桶/日),这主要是因为非经合组织国家的车辆数量会

大幅增加。不过,我们预测公路运输的石油需求增长量为600万桶/日。

经合组织国家和非经合组织国家的汽车燃油经济性预计每年提高1.1%。到2030

年,通过这样的能效提高相当于节省了1100万桶/日的燃油消费—与上述“不发

生变化”的情形相比,石油新增需求可以减少一半左右。

在高油价(一定程度上归咎于税收上调或补贴减少),交通拥挤以及公共交通

建设的影响下,尽管人均收入增加,单车平均行驶里程数将减少(可节省240万

桶油/日)。

生物燃料将满足交通运输行业中超过一半的新增替代燃料需求。电动车,以及

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车辆的使用会有所增加,但规模扩大仍然壁垒重重。因

此,我们预计替代燃料在2030年前不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71

?BP2012BP2030世界能源展望72

?BP2012

内容

导言

全球能源趋势

2030能源展望:按燃料类型预计

关键决定因素

风险和未知因素

附录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73



4

7

21

43

73

83

?BP2012

量化和对标“一如往常”的趋势……

2030年在全球需求中的比例十亿吨油当量

基本情形

一如往常(趋势强度)

2030年百万桶/日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74

“一如往常”趋势

煤炭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碳中国欧洲&北美中东

……对中国,及其对全球燃料供需的影响……对石油市场的影响

?BP2012

……有助于说明任何展望所存在的不确定性

探索任何能源展望所存在不确定性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对历史趋势的推断来研

究“一如往常”模式的含义。

我们在此以中国为例(该市场最有潜力改变全球的能源格局)。假设在2030

年前,中国的能源强度以过去十年的趋势速度继续走低(不到我们基本情况

预测中降速的一半)。

相较于我们的基本情形,“一如往常”假设下中国更高的能源需求将会导致

2030年的全球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气需求分别提高32%、8%和2%,并使全球

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18%。这将不可避免地造成整个能源体系中其他环节的

连锁反应。

中国“一如往常”情形对石油市场产生的影响大致接近于以下两种类似的假

设:中东地区在2010-2030年期间保持石油出口量不变;交通运输行业的燃

油效率提高速度保持在过去十年的水平。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75

?BP2012

美洲国家能源失衡状况有所改善……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76

北美

欧洲前苏联

中东中国

南美洲和中美洲非洲

印度

其他亚太国家

天然气

石油

煤炭

图标;

十亿吨油当量

净进口国

净出口国

?BP2012

……但欧洲和亚太的能源失衡情况却将恶化

欧洲在石油和煤炭领域的能源赤字将大致保持目前水平,但天然气赤字将增加

65%。这些新增天然气需求将通过前苏联地区天然气增产和天然气贸易予以满足。

在所有能源进口地区中,北美属于特例。到2030年,随着生物燃料供应和非常

规油气产量的增长,北美目前的能源赤字(主要指石油)将转为略有盈余。

总体而言,当前的能源进口国在2030年的进口量将比现在高出40%,欧洲和亚太

地区的能源赤字将通过中东、前苏联地区、非洲以及中南美洲的新增能源供应

量予以满足。

中国的能源赤字将增加8亿吨油当量(涵盖所有燃料类型);印度的进口需求将

增加4亿吨油当量(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亚太地区其他国家仍将进口大量石

油,进口量与目前基本持平。

亚洲的能源需求一定程度上将通过中东和非洲产量的提高予以满足,但是美洲

国家能源净盈余的增加对全球能源贸易所产生的再平衡影响也应是一个重要的

关注点。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77

?BP2012

亚洲和欧洲的进口依存度将上升……

十亿吨油当量

印度中国美国欧盟27国

80%91%

42%

47%

94%

32%

40%

80%

57%

各种燃料的进口份额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78

199020102030199020102030199020102030199020102030

6%

天然气

石油

煤炭

?BP2012

……美国的进口依存度会下降

进口依存度的量度是计算多大比例的需求依靠净进口。除美国之外的大多

数主要能源进口国的进口依存度都将有所提高。

美国石油需求中的进口比重及石油进口量将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水平以下

,主要归功于国内页岩油生产,以及乙醇汽油对原油进口的替代。美国还

将成为天然气净出口国。

在中国,国内能源需求增长超过国内能源供应量的增加,中国的石油和天

然气进口将快速增加。石油仍是中国能源进口的主导性燃料,天然气进口

也将增加16倍。中国还会成为主要的煤炭进口国。

印度必然日益依赖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进口,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欧洲国内石油和天然气产量下降而天然气消费增加,因此欧洲的净进口(

进口占消费的比例)将大幅增加。实际上,欧洲几乎所有的净进口增量都

是天然气进口。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79

?BP2012

碳排放增长放缓,但仍需采取更多行动……

十亿吨二氧化碳

Oil

Gas

Coal

OECD

Non-OECD

全球能源消费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

基本情形

政策情形

国际能源署

“450情景”

十亿吨二氧化碳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80

?BP2012

……确保碳排放到2030年走低

我们假设世界各国将继续采取严格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经合组织国家包括

碳定价在内的碳减排举措在2030年成功减排(比2010年降低10%)。非经合

组织国家在降低经济结构中碳强度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减量低于经济快

速发展而导致的碳排放增量。净结果是全球碳排放量到2030年预计将增加

28%。

这将远高于科学家们所建议的稳定温室气体浓度所需排放路径(450ppm左右

)。

我们在去年的能源展望报告中详细探讨了“政策情形”。该情形假设控制碳

排放行动的政府承诺方面出现了重大突破。即使在政策情形下,要达到

450ppm的目标也还不是板上钉钉。但是只要存在承担成本的政治意愿,2030

年前实现碳排放下行是可以实现的。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81

?BP2012

总结

Oil

Gas

Coal

OECD

能源可以获得并且可以负担

?竞争

?创新

?通过监管来驾驭市场力量

能源安全仍是问题

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未入正轨

GDP,能源和二氧化碳

指数(1970=100)

GDP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82

能源

二氧化碳

?BP2012

目录

导言

全球能源趋势

2030能源展望:按燃料类型预计

关键决定因素

风险和未知因素

附录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83



4

7

21

43

73

83

?BP2012

相对于去年《2030能源展望》的主要变化调整……

与《2011能源展望报告》相比的2030年预测数字变化

Mtoe

ReviseddownRevisedup

OilGas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84

下调

核电产量

生物燃料供应

可再生能源发电

印度能源总需求

北美石油和天然气供应

百万吨油当量

上调

?BP2012

……并未改变对能源总量的净预测

与去年的能源展望报告相比,对世界能源供需的预测变化甚微(2030年数字上

调了1%)。基准年数据略微上调,因为2010年全球能源消费增长非常强劲,但

很大程度上被略低的年增长率所抵消。

由于福岛核事故的爆发以及日本和欧洲因此做出的政策调整,我们下调了核电

的发展预期。

生物燃料增长(尽管发展势头仍然强劲))预测下调,因为对新一代生物燃料

的普及速度做出了更为谨慎的预期。

可再生燃料发电预测进行了上调,这是因为成本降低的可能性提高。可再生能

源电力还可以用来替代日本和欧洲所损失的核电。

重新评估印度经济发展路径后,我们上调了印度能源消费量。

由于对页岩气开发前景看好,北美石油和天然气的供应预测数字上调。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85

?BP2012

BP能源展望报告与其他能源展望存在差异的原因……

世界能源消费

十亿吨油当量

2010-30年能源消费的增长

十亿吨油当量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86

埃克森·美孚国际能源署NPS美国能

源情报



BP石油输出

国组织

国际能源

总署CPS

外部展望范围非经合组织国家

经合组织国家

BP

?BP2012

……在于对经合组织国家与非经合组织国家前景看法不一

我们的展望报告数据处于可公开获得的各种预测范围内:最初几年的预测数

据位于预测范围的高线,但接近2030年时转向预测范围的中线。

许多预测机构对于经合组织国家的能源需求增长预期高于我们的数字,而我

们对非经合组织国家能源需求增长的预测却高于多数预测机构。

我们的能源展望报告预测数据处于国际能源署“新政策情形”的估测数字(

假定已宣布的国家政策目标获得完全的实施,并据此评估需求前景),和国

际能源署的“现有政策情形”(假定现有政策会持续到2030年)的估测数字

之间。与国际能源署情形报告不同,我们的展望报告并不只是考虑目前已宣

布的政策意向,而是判断未来政策发展的可能性及其影响。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87

?BP2012

数据来源

BP上市有限公司,《BP世界能源统计》英国伦敦,2011年6月

Cedigaz,法国巴黎

Heston,A.,Summers,R.,Aten,B.,PennWorldTableVersion7.0,宾夕法尼亚大学生产、收入和价格国际比较研究中心,2011年5月

DeutscheGesellschaftfürInternationaleZusammenarbeit(GIZ)GmbH,埃施博恩,德国

能源情报署,《国际能源展望》,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2011年9月

能源情报署,《世界页岩气资源:美国以外14个区域的初步评估》,华盛顿特区,2011年4月

国际能源署,《来自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法国巴黎,2011年

国际能源署,《非经合组织国家的能源平衡》,法国巴黎,2011年

国际能源署,《经合组织国家的能源平衡》,法国巴黎,2011年

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2011》,法国巴黎,2010年

Mitchell,B.R.,《国际历史统计1750-2005》,PalgraveMacmillan出版社,美国纽约,2007年

牛津经济学公司,英国牛津

联合国人口司,《联合国世界人口预测:2008年修订版》,美国纽约,2009年

联合国统计司,《国民经济核算统计》,美国纽约,2011年

Waterborne能源公司,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

加上各种官方来源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88

献花(0)
+1
(本文系HUMIN900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