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文件,为了对每一个文件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打开一个文件时,系统会自动地在内存中开辟一个区,用来存放文件的有关信息(如文件名、文件状态等)
这些信息保存在一个结构体变量中,该结构体是由系统定义的,取名为FILE。
FILE定义在头文件stdio.h中。
对每一个要进行操作的文件,都需要定义一个指向FILE类型结构体的指针变量,该指针称为文件类型指针,文件类型指针的定义方法如下:
FILE指针变量;
如:FILEfp;
fp是一个指向FILE类型结构体的指针变量。当fp和某个文件建立关联之后,通过fp即可找到存放该文件信息的结构变量,然后按结构变量提供的信息找到该文件,实施对文件的操作。
文件打开函数fopen()
Fopen函数的作用:
以指定方式打开指定文件。
打开成功,返回一个文件类型指针;
打开失败,则返回一个空指针NULL。
格式:
FILE文件指针变量;
文件指针变量=fopen(“文件名”,“文件使用方式”);
“文件名”指要打开文件的名称。
“文件使用方式”指文件的类型和操作要求。如下表所示:
通常打开文件的方法:
FILE文件指针变量;文件指针变量=fopen(“文件名”,“文件使用方式”);If(文件指针变量==NULL){
printf(“cannotopenthisfile\n”);exit(0);}
注:当打开文件出错时,函数fopen会返回一个空指针NULL
出错原因可能是以“r”方式打开一个不存在的文件,或者是磁盘已满等。
关闭文件的函数:
fclose(文件指针变量);
功能:用来关闭文件指针变量所指向的文件。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非零值。如:fclose(fp);
注:1使用完一个文件后应即时关闭。否则会浪费系统资源。
2关闭文件后,文件指针变量不再指向该文件,不能再通过该指针对该文件继续进行读写操作,除非再次打开该文件,使该指针变量重新指向该文件。
格式化读文件函数fscanf()
类似scanf函数,都是格式化输入函数。
但scanf函数的作用对象是终端键盘,而fscanf函数的作用对象是文件。
一般格式:
fscanf(文件指针变量,“格式控制”,输入列表)
“格式控制”与“输入列表”同scanf函数中描述。
fscanf函数的作用:
从文件指针变量指向的文件中按指定格式读取数据到输入列表中的变量中。
如:fscanf(fp,“%d:%d”,&x,&y);
执行结果是从fp指向的文件中读取两个整数到变量x和y中。
格式化写文件函数fprintf()
该函数类似printf函数,都是格式化输出函数,只不过两者的作用对象一个是文件,一个是终端。
fprintf函数的一般格式为:fprintf(文件指针,“格式控制”,输出列表)
“格式控制”与“输出列表”同printf函数中描述。
fprintf函数的作用是将输出项按指定的格式写入到文件指针变量所指向的文件中。
如:fprintf(fp,“%d,%d”,100,200);
执行结果是将100和200两个整数存放到fp指向的文件中。
注:用fprintf和fscanf函数对文件读写使用方便,容易理解。
但由于在输入时要将ASCII码转换为二进制形式,在输出时又要将二进制形式转换成字符,
花费时间较多,占用系统资源较大。
因此在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最好不用fprintf和fscanf函数,而用fread和fwrite函数。
文件结束检测函数feof
函数调用格式:feof(文件指针);功能:判断文件是否处于文件结束位置
如文件结束,则返回值为1,否则为0。
使用格式读写函数,生成一个数据文件
要求:文件内容如下:
code_flag comm_flag blank_flag total_flag
1 1 1 1
0 0 0 0
1 0 0 0
1 0 0 1
说明:第一行是数据标题,后面的是测试数据,测试数据由用户一行一行通过scanf函数录入,使用fprint函数将其写入文件,要求标题和数据对齐。
2使用格式化读写函数,将练习1中的内容读取出来,不同的字段值赋给不同的变量,并且将这些变量的值循环打印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