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2014-07-08 | 阅:  转:  |  分享 
  
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

今年的六月十八日我有幸参加了我县中小学教学领导“高效课堂操作模式”研修班的学习,通过学习,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高效课堂的操作模式,深深地体会到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解放学生的思想负担,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并用所学指导了一节二年级的语文课——《假如》,作课教师是王老师,《假如》是一首儿童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教学重点是学会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教学难点是通过强烈对比,感受情感。

一、提高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

王老师是一位工作认真的老师,她们班的学生素质也很好,开学初,我在和她交流的时候,就让她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一般包括:读——能读通课文;圈——圈出生字;拼——会拼生字的拼音。通过这一学期的训练,学生的预习能力和自学生字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指导备课。

在课前,我与讲课教师一起备课。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个动画片吧!

(课件出示《神笔马良》的动画片片段)

2、你看懂了什么?

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有一位小朋友也非常渴望拥有马良的神笔,因为她想用马良的神笔做许多许多的事,她把自己的心愿写成了一首诗,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假如》。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生小声地朗读诗歌,看看有几个小节?

3.集体交流生字。出示生字,学生说识字方法。

(三)读悟结合,积累语言。

1.学习第一节

(1)创设情境: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出示冬天风雪中的小树)

自由地读一读,你心情怎样?

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小树,多么惹人怜爱,这位小女孩也和我们一样,很想帮助这棵小树。朗读第一节诗。

(2)角色转换,师生对话: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

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3)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冬天到来了,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刮着,一棵小树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冻得瑟瑟发抖。正在这时,天空出现一轮红红的太阳,温暖的阳光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温暖如春,小树不冷了,在阳光下快活地成长。

如果你是这棵小树,你会对小作者说些什么?

你觉得这一小节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

指导朗读第一节诗

2、学习第二节

(1)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节,边读边想象,边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小鸟在苦苦等待什么?鸟妈妈飞呀飞,会飞到哪些遥远的地方呢?(在想象说话中明白“遥远”的意思)。

(2)鸟妈妈为了给小鸟寻食,多么辛苦,而小鸟(生读)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此刻,小鸟最需要的是什么?

(3)朗读指导:有了小女孩画的谷粒,小鸟吃得饱饱的,再也不挨饿,无忧无虑地生活,小女孩和我们的心情怎样?我们再来读这一段。

3、学习第三节诗

(1)读课文第三节、自学。

(2)点拨、指导想象:西西是不幸的,你能想象一下“没有一双好腿”给西西的生活带来多少不便、痛苦?在想象说话中感悟“不幸”一词。

(3)此时西西来到我们面前,你想对不幸的西西说些什么?

(4)西西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福的,因为有许多像小作者那样善良的人在关心她。我们相信,不久,西西一定能站起来,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

(四)拓展想象,创作表达

1.一个有爱心的人,随时随地都会想着去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填空式表述,积累语言

出现两次:

1、假如我有一枝神笔,我要给()画()。(按课文内容填空)

然后把三句连起来。

假如我有一枝神笔,我要给()画(),给()画(),还要给()画()。

2、老师把有些词藏起来了,你还能读吗?

3、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拿它来实现什么愿望呢?

(出示课件,提供拓展想象的图片:污水、盲人、非洲儿童……)

学生可以根据图片提供的内容说,更可以自由想象、自由表达,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情愿望尤其加以肯定、赞赏。

(五)课堂小结:虽然我们没有马良那样的神笔,但是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爱心,都有关心他人的美好愿望。我们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心,让世界变得更温暖吧!(背景音乐《让世界更美好》)

三、听课、评课反馈。

听完课后,我认为王老师这节课上得很好,体现了高效课堂,教学效率很高,总体看有这样几点特色: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课时,王老师抓住二年级学生爱看动画片的年龄特点,用这种方式引出课题,极大地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朗读课文非常到位。

???王老师非常注意朗读教学的实际效果,朗读形式多样,有自由朗读、分小节朗读、个别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要求明确并很注重朗读评价,评价形式多样,评价内容丰富。特别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后,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王老师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在教学中,相信学生,让学生运用恰当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学生很好地学习了生字,从这节课中,也看出了王老师平时的识字教学也很扎实。

(四)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发挥。

教学第一小节时,王老师创设了一个情境:出示小树在北风中瑟瑟发抖图。提问:如果你是这棵小树,你会对小作者说什么?这个问题把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文本作了一个交融,使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再走进生活中去。邵老师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小树,让学生与文中角色进行换位,设身处地体会小树的感受。

(五)注重学生语言发展。

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等都有着重要意义。邵老师在学生充分阅读,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后,巧妙地挖掘一些语言训练点,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爱心,并产生关爱他人的愿望,从而实现本课的情感目标。最后扩展延伸,说说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会干些什么?让学生尽情想象,畅所欲言,进一步发展学生语言,培养爱心,也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当然,王老师也有一些缺点:

(一)课堂上老师应注意规范学生的用词。

为加深印象,学习“良”与“食”时,老师把它们放到一块,并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但由于这个字放一块时的读音与“粮食”的相同,为避免误会,应该加以说明。

(二)课堂上应给学生足够的读书的时间。

语文课,语文味应该浓一些。课堂上老师应该多准备些时间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小诗读得入情入境,津津有味。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教学目标。

总之,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要像邵老师那样把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在轻松愉悦中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语言。







献花(0)
+1
(本文系紫罗兰102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