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zjy99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復活的大廈. 紐約新世貿中心
2014-07-11 | 阅:  转:  |  分享 
  
參觀新世貿時,奧巴馬在參觀建設中的新大廈時留下簽名:"Weremember,WeRebuild,WecomebackStro
nger"(我們銘記,我們重建,我們回來時會更強大)。2012年7月21日,工人們在新大廈93層檢查建築起重機。2012年8
月,新世貿鋼鐵結構在105樓正式封頂,總高度1368英尺。圖為2012年8月2日,工人詹姆斯·布拉德和比利·吉歐指揮對接大樓104
層的鋼樑,鋼樑上書寫著工人、員警們的祝福,也有奧巴馬早先留下的簽名。在建設過程中,新世貿曾特別亮過幾次。2011年7月4日,它以
紅白藍美國國旗的顏色紀念獨立日;9月10日,它以相同的顏色紀念9·11恐怖襲擊10周年;10月27日,它用粉紅色的燈光紀念乳腺癌宣
傳月‘2012年2月24日,它又以紅色慶祝大主教蒂莫西·多蘭成為樞機主教。圖為2012年9月11日,新世貿亮起彩燈,旁邊的光柱則是
原世貿大樓的位置。2012年11月,新世貿的天線部分被運送到紐約。12月12日,第一部分天線被懸掛至大廈頂部。2013年3月,第
二部分天線被安裝。另一部分原定2013年5月1日完成,以紀念本·拉登被擊斃,但由於天氣原因完成時間推遲。圖為2013年5月2日,媒
體和工人在樓下拍攝大廈塔尖開始被放上最高層。2013年5月10日,工人們將塔尖運到大廈頂部。開始大樓最後一部分主體建築的安裝。
2013年5月10日,紐約,工人們聚集在屋頂上觀看大廈最後一塊塔尖的對接。當天,大廈主體部分正式封頂。2007年時,新世貿的預估
建設資金為30億美元,但到2012年時,成本已經升至38億美元,成為世界上最昂貴的單體建築。圖為2013年5月10日,一名工人依靠
在防護欄前向下眺望紐約全城。截至2013年5月18日,新世貿的具體建設已經完成,剩下的則是一些修繕工作。這棟大廈建立之初就被賦予
很多意義,它提醒人們銘記過去,又試圖取代人們的回憶,但自它建成的瞬間,它本身也已成為歷史。圖片資料來自網易“看客”編制:馮
長康2013-05-23更多精彩請點擊這裡訪問http://www.52e-mail.com在2011年9·11事件
12年後,在被恐怖分子襲擊倒塌的原世貿中心舊址上,“世界貿易中心一號樓”(1WorldTradeCenter,原名“自由塔
”-FreedomTower)拔地而起。大樓設計高度1776英尺(541.3米),象徵美國通過【獨立宣言】的1776年,屋頂高4
17米,與原世貿中心北塔等高。大樓造價近40億美元。E-mail文化傳播http://www.52e-mail.com世界貿易
中心一號大樓(OneWorldTradeCenter),原稱為自由塔(FreedomTower),坐落於9·11倒塌的原世
界貿易中心舊址。圖為2004年7月4日,紐約,工人們指揮搬運自由塔的奠基石。9·11事件發生後不久,世貿大廈的重建就提上議程。曼
哈頓下城發展公司進行了一系列的設計徵集活動。圖為2005年5月5日,原世貿中心舊址,人們期待新世貿大廈的修建。自由塔最終被確定
的一個方案於2005年6月28日亮相,該方案採取較為傳統的外型設計,以傳承現有的紐約市區高樓街景。它的設計者表示該塔將是玻璃結構。
圖為當天,建築家大衛·蔡爾茲講述新大廈的模型圖。大衛是自由塔修建的專案建築師。最初設計時,大樓外部由一系列玻璃棱鏡組成。但是經測
試,這種結構容易破碎造成高空墜落,因此,大樓外部被不銹鋼板和防爆玻璃所取代。圖為2006年6月28日,斯吉德莫爾-奧因斯和美林建築
公司公佈了一系列新大廈的建築模型圖。2006年4月26日,紐約港務局和新澤西州批准專案,基礎建設開始,並起草了正式協議。第二天,
第一批施工隊即到達工地。圖為2006年4月27日,自由塔施工現場。當天也是帝國大廈開業75周年。自由塔的承包商拉裡·西爾弗斯坦對
新大廈信心十足,他評論說:“到2012年,我們應該有一個完全重建的、更宏偉的世貿中心。”圖為2006年4月27日,紐約州州長喬治·
帕塔基和開發商拉裡·西爾弗斯坦等人在新大廈的施工現場召開發佈會。2006年12月19日,工人們將一個書寫著自由塔標誌的重25噸的
鋼柱樹立起來,這樣的鋼柱共有三個。第二天,工人發現國旗的方向錯誤,就從鋼柱上將國旗移除。2006年12月17日,炮臺公園市舉行儀
式,政府邀請市民在一個9.1米長的鋼樑上簽字。2006年12月19日,建設的基礎部分和鋼結構安裝開始,到2007年年底,該塔的地基
和基礎項目已經接近完成。圖為2006年12月19日,重25噸的鋼柱就位。圖為2006年-2009年的施工現場。左上:2006年1
0月8日;右上:2007年3月26日;左下:2008年9月10日;右下:2009年12月10日。2009年,紐約和新澤西港務局將
“自由塔”的名字改為“世界貿易中心一號樓”(下文稱新世貿)。圖為2010年11月16日,紐約,工人在大廈外層安裝玻璃和金屬板。到
2010年12月16日,紐約官方宣佈,新世貿的修建已完成52層,到達了鋼結構標誌塔的中途點。圖為2011年5月1日,新大廈外牆上雕
刻著壁畫。2011年5月17日,媒體公司康泰納仕集團達成協議,租用9萬平米的辦公場所,金額預估高達20億美元,租期則為25年。康
泰納仕的入駐誘發不少商家進入,2012年9月,新世貿約55%的辦公空間被租出。圖為2011年5月25日,新世貿的樓層平面圖。20
11年,9·11事件10周年時,新世貿的鋼結構建築已經達到第82層,玻璃外包已經達到了56樓。圖為2011年9月10日,工人們將一
面國旗拖進新大廈中。新世貿的設計高度是1776英尺(541.3米),象徵著美國通過《獨立宣言》的1776年,屋頂高417米,與原
世貿中心北塔屋頂等高;觀景台及最高可使用樓層高415米,與原世貿中心南塔屋頂等高。圖為2012年5月6日,新澤西,一輪滿月升起,前
景是已接近建成的新大廈。1776英尺的高度讓新世貿成為美國最高、世界第三高的建築物。建築專案經理胡安·特韋斯稱“它再次塑造了紐約
的天際線”。圖為2012年3月23日,一名工人從高空鋼架上穿梭,他站立的位置是新世貿93層的引導支撐梁。2012年3月30日,新世貿的鋼結構安裝達到100層(380米),超過了紐約帝國大廈的屋頂高度。圖為2012年4月30日,工人比利·吉歐爬下大廈100層處的鋼鐵支架。2012年6月14日,紐約,美國總統奧巴馬和第一夫人蜜雪兒參觀建設中的新世貿。
献花(0)
+1
(本文系zjy99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