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闲yu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大嘴巴公开课教案
2014-07-16 | 阅:  转:  |  分享 
  
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上册09课大嘴巴一、教材分析大嘴巴本课大嘴巴是一节以折纸、剪贴装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制作课,取材于深受儿童喜
爱的传统自制折纸玩具——“东南西北”。大嘴巴其折法和折纸“东南西北”的折法完全相同,加上一步“粘合”,就成了“大嘴巴”的基本形。再
通过剪、贴和添画的方法突出具象化的大嘴巴形象特征。教材大嘴巴左页的折纸图示清晰明了,折法简单,学生一般都能自己识图制作。通过对
教材右页范图的欣赏,学生可以了解剪贴装饰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教师则需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同时鼓励学生不受表现对象本身色彩
、花纹的束缚,从而得到生动活泼、与众不同的作业效果。由于本课大嘴巴从儿童熟悉的自制玩具入手,有亲切感,难度不大,学生大都能够轻
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做好后展示、游戏的过程中,气氛尤其热烈。二、教学目标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
”的基本形。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培养细致、耐心和整洁的习惯。三、教学设计本课教学设计强调学生自
主的学习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生自己识图制作,到欣赏范图,分析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再到如何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
并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大嘴巴”形象,均以学生为主体,摒弃“填鸭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教学策略设计如下:回
忆导入——自学方法——观察分析——自主表现——交流评析——游戏活动。可从回忆“东南西北”这种玩具的角度导入新课,再通过教师的示
范和展示引导学生转换思维,认识到经过怎样的变化就可成为本课的新玩具。接着引导学生看教材左页的折叠示范图,自学折法,折出“大嘴巴”的
基本形。“大嘴巴”的制作可分两个阶段进行:折叠和装饰。折叠阶段要求按部就班,一丝不苟。装饰阶段则以激发形象思维和大胆表现为主,
不可束缚学生表现力。在观察分析这一环节,通过欣赏教材中的范品,了解剪贴、添画的装饰方法来指导学生制作。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寻求丰
富的表现题材。在引导学生就如何装饰进行构思时,应突出“大嘴巴”的位置。至于学生想将之装饰成某种动物的“嘴巴”,还是人物、怪物等的“
嘴巴”则不需过多干预,只是要注意抓住其形象特征。评价环节中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大家参与评论。可自告奋勇上台,也可由教师或各
小组集体推选上台。最后评出不同标准的“大嘴巴”,如最热情的“大嘴巴”,最特别的“大嘴巴”等。游戏活动时,先上台表演,再由学生在
台下自由表演,可分单人、双人、多人等各种说话表演形式。作业要求:按书中折法和装饰方法制作一个“大嘴巴”,再套在手上玩一玩。
四、教学建议本课也可用两课时。第一课时如上,第二课时尝试以“东南西北”的基础形创造性折出“大嘴巴”以外不同的形象,再
做简单装饰。如桌子、衣服、鱼等。注意保持环境清洁,纸屑要集中处理,不能随地乱扔。教学重难点:“大嘴巴”形象的构思及剪贴
装饰。教学准备:教师—示范作品、方形彩色纸学生—彩色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教师与手中的“大嘴巴”进行导入,学生倾听教师与“大嘴巴”的对话,欣赏教师制作的“大嘴巴”。设计意图:通
过这种“对话”形式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并激发起学习兴趣,??二、观察分析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示范作品分析“大嘴巴”的制作
方法。学生发言,教师归纳小结:“大嘴巴”的制作可分两部分进行。1、折叠—“大嘴巴”的基本形是我们常折的“东南
西北”玩具。2、装饰—根据自己构思的形象用剪贴或添画的方法装饰“大嘴巴”三、学习1、复习已学折纸方面
的知识,指导学生自己识图,折“大嘴巴”基本形。2、启发学生想象用添画和剪贴方法可将基本形装饰成什么动物形象。四、学生
作业作业要求:制作一个有趣的“大嘴巴”。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教室
环境卫生。、作品展示、评价1、请已完成作品的同学上台表演学生自愿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2、学生评一评、说一说
最喜欢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欣赏。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同时在欣赏别人的作品的过程认识自身不足。??、课堂小结小结上课情况,宣布下节课学习内容。
献花(0)
+1
(本文系闲yu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