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礼”与“理”
2014-07-20 | 阅:  转:  |  分享 
  
“礼”与“理”

(作者:河南省唐河县刘军义)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做事一向讲究含蓄,“礼”则是外在的最含蓄的表达方式,用“礼”的形式表达出了对他人的尊重。“礼”除了形式上的客套外,在一定的场合,还有还有物质上的馈赠,这种馈赠也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反映出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道“理”,也蕴含着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情“理”。“礼”与“理”密切相关,不可分割!有时候,无“礼”则无“理”,少“理”则失“礼”。故我们要认清“礼”与“理”之间的关系。

一、“礼”的周到反映出一个人精于事“理”。

前面说了,“礼”包括两个方面,形式上的“礼”和物质上的“礼”。形式上的“礼”是指一个人说话讲究、语言含蓄、表述合度、还有面容、手势、体态等方面的恰当得体,这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高低或人情世故的理解程度。有些时候,仅表示口头和肢体上的“礼”可能不理想,还需要有物质上的“礼”配合表达则更为合适。比如说,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好不容易见面了,如果能馈赠一个有意义的小礼物则更能增进感情;平时不怎么来往的亲戚,偶尔登门拜访时给他家的小孩带上一点吃的,......这些,虽然花了很少的钱,有时尽管是几元、十几元,但事实上它反映出的却并不是这些,它的象征价值要扩大几倍、十几倍!因为这不仅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更给予了对方人情上的无限温暖,你想,小孩子拿着块把几毛钱的吃的高兴地说:“我XXX给我买的。”这是多么的其乐融融啊!现实生活的很多场合物质上的“礼”往往显得非常重要,一点点的物质之“礼”却大大的显示了一个人的细心、周到、大方、有情义,这不仅是给对方以面子,也是提高了自己的形象让他人看得起的重要因素之一,必要的时候,少了“礼”就失了“理”呀!

二、精于世“理”的人才会时时处处有“礼”。

人们对世“理”的认识各有不同,有的人深刻,有的人肤浅。精于世理对人情世故认识到位的人,才会时时刻刻有礼,事事处处有“理”,把握得体、游刃有余。这样的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绝不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往往会识大体、顾大局,尽量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关系;而对世“理”认识肤浅的人,却时时刻刻考虑的只是自己,总觉得别人无礼,更觉得别人没道理,常常啰嗦别人欠自己!殊不知,这样的人也不静下心来考虑考虑,别人为何对自己少“礼”无“理”呢?是不是自己太吝啬了呢?

总而言之,“礼”与“理”不可分割,自己先有“礼”,别人才会照顾情“理”;也只有自己多考虑考虑情“理”,才会认识到“礼”的重要性啊!

——作于2014年7月20日

献花(0)
+1
(本文系刘军义999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