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陶笛的前身及其演变过程
2014-07-21 | 阅:  转:  |  分享 
  
陶笛的前身及其演变过程

(2012-05-19)



陶笛的外观及孔数划分

陶笛外观分为工艺陶笛、彩绘陶笛、裂纹陶笛、枪型陶笛、潜水艇型陶笛、扁形陶笛、球形陶笛、圆柱形陶笛等。工艺陶笛就是模仿各种造型制作的陶笛。如:动物陶笛、植物陶笛、车辆陶笛等。

孔数分为4孔陶笛、5孔陶笛、6孔陶笛、7孔陶笛、8孔陶笛、9孔陶笛、10孔陶笛、11孔陶笛、12孔陶笛,甚至还有17孔以上的陶笛。普通陶笛多为6孔陶笛和12孔陶笛。6孔陶笛可以吹10度音,采用交叉指法,12孔陶笛可以吹13度音,采用顺指法。

陶笛的特点及制作材料

陶笛是一种便携式的吹管乐器。陶笛形状各异,大小各异,因外形、大小、材料的不同,陶笛的音色也不同。

这种乐器的音色优美,小的陶笛的声音清脆嘹亮;大的陶笛的声音低沉婉转。陶笛可以吹半音,转调十分方便,12孔中音C调能轻易演奏7调的乐曲。这种乐器属于大众普及型乐器,价格低,简单易学,成手快,即使没有音乐基础的人,依照相应的陶笛曲谱,经过短时间练习,也能吹出令人满意的曲子。这种乐器的学习费用很低,完全可以自学。尽管陶笛属于大众普及型乐器,但它有极强的音乐表现力,爱尔兰哨笛的优美飘逸、二胡的低沉凄凉,相应的专业演奏陶笛同样可以模拟演奏,它的音乐渲染力与前者相比毫不逊色。

制作陶笛的材料很多,陶土、瓷泥、紫砂、塑胶、木材等。由于陶笛的制作材料不同,因此音色和属性也不完全相同。陶土熏烧的陶笛音色柔美,瓷泥烧制的陶笛声音清脆悦耳。紫砂的陶笛的声音清脆明快,黑陶的音色介于熏烧陶笛和瓷质陶笛之间。但以上烧制的陶笛有一个共同缺点:怕摔易碎。塑胶的陶笛价格便宜,但它们的音色无法与以泥土为原料的陶笛,但它们结实耐用。木质陶笛的音色要比烧制的陶笛柔和,也是结实耐用,不怕摔,不易碎。12孔彩绘陶笛

陶笛的音域划分

陶笛可分为高音陶笛、中音陶笛、低音陶笛。

高音陶笛的表示符号为S,高音陶笛有C调陶笛、F调陶笛、G调陶笛,分别为SC、SF、SG。

中音陶笛的表示符号为A,中音陶笛有C调陶笛、F调陶笛、G调陶笛,分别为AC、AF、AG。

低音陶笛的表示符号为B,低音陶笛通常为C调陶笛,也就是BC。

还有另外的表示符号:高音陶笛C调(1C)、F调(3F)、G调(2G)。中音陶笛C调(4C)、F调(6F)、G调(5G)。低音陶笛C调(7C)。12孔中音木陶笛(AC)

陶笛的前身及其演变过程

现代陶笛的源头可追溯至六世纪南美的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用于装饰和祭祀的仿鸟鸣的彩绘乐器。1300年,英国出现了一种直吹的、羚羊角制造的、相信是演变自古玛雅式笛子的闭管乐Gemshorn。现代状似潜艇的十按孔陶笛是由意大利音乐家GiuseppeDonati于1860年予以定形和命名的。二十世纪,陶笛先后传到美国及亚洲国家。1928年,日本人明田川孝在原有的十按孔陶笛的基础上加上了两个半音按孔,使之能吹奏其本调的“相关小调”(比如说一把C调陶笛加陶笛

上两个半按音孔后,即能吹奏比C更低的B和A音,C笛即能吹C调的“相关小调”A调),成为现时在日本以及台湾流行的十二按孔模式(十二孔陶笛)。除了十按孔、十二按孔外,还有其他不同孔数的版本。1960年代英国音乐家JohnTaylor发展出四按孔、球状、八度音域的版本,后来,雕塑家BarryJenning把Taylor的四按孔笛改良至最多可加到七按孔。这些四孔至十二孔不等的乐器(无论是否潜艇状),皆被称为“ocarina”。台湾还发展出具中国特色的品种,比如说以制造紫砂壶用的陶泥所做的紫砂笛,由于紫砂笛硬度较高,音色也特别清脆。

陶笛还发展出一些动物、水果造型的装饰用的品种,可供当成吊坠佩带。由于陶笛的音域不宽(中音C调笛能吹A至F十二度),因此也有人发展出双腔、三腔的陶笛,以扩展其音域。







献花(0)
+1
(本文系邰汉生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