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帛书系辞上传
2014-07-25 | 阅:  转:  |  分享 
  
帛书系辞上传



第一章



天奠①地庳②,键川③定矣。庳高已陈,贵贱立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冣④,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马⑤,在地成刑⑥,变化见矣。

是故刚柔相摩①,八卦相荡②。

鼓①之罍甸②,润③之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键道成男,川道成女。键知大始,川作成物。键以易①,川以閒②能。易则■③知,閒则易从。■知则有亲,■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也。可久则贤人之德也,可大则贤人之业也間。易閒而理得,理得而成立乎其中。



第二章



圣人诋①卦观马②,系辤③焉而明吉凶,刚柔相遂④而生变化。

是故吉凶也者得失之马也,悔閵也者忧虞之马也,通变化也者进退之马也,刚柔也者昼夜之马也。六肴之动,三亟②之道。

是故君子之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妧①,教之始也。君子居则观其马而妧其辤,动则观其变而妧②其占。是以“自天右之,吉,无不利”也。



第三章



缘①者,言如②马者也。肴者,言如变者也。吉凶也者,言其失得也。悔閵也者,言如小疵也。无咎也者,言补过也。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立,极①大小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閵者存乎分②,振③无咎存乎谋④。是故卦有大小⑤,辤有险易。辤者各指其所之也。



第四章



《易》与天地顺①,故能弥论②天下之道。印③以观于天文,卬以观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观始反冬④,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故知鬼神⑤之精壮。

与天地相枝①故不回②;知周③乎万物,道齐④乎天下,故不过;方行不遗;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地厚乎仁,故能既⑤;犯回天地之化而不过;曲万物而不遗;达诸昼夜之道而知。古⑥神无方,《易》无体。



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胃道,系①之者善也,成之者生也。仁者见之胃之仁,知者见之胃知,百生日用而弗知也。故君子之道鲜②。

圣者仁,壮者勇,鼓万物而不与众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几。富有之胃①大业,日新之胃诚德,生之胃马。成马之胃键,教法之胃川,极数知来之胃占,迵②变之胃事,阴阳之胃神。



第六章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过,以言乎近则精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夫《健》,其静也圈①,其动也辟②,是以大生焉。夫《川》,其静也敛③,其动也辟④,是以广生焉。广大肥天地,变迵肥⑤四时,阴阳之合肥日月,易简之善肥至德。



第七章



子曰:《易》其至乎?夫《易》,圣人之所■①德而广业也。知■■②卑,■效天,卑法地。天地设立,《易》行乎其中。诚生存存,道义之门。



第八章



圣人具以见天下之业,而囗疑①者其刑容,以马其物义,是故胃之马。圣人具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同②,以行其挨■③,系辤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胃之教,言天下之至业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业而不乳。知之而句言,义之而句④动矣,义以成其变化。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羸之。”子曰君子居其室,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①乎其近者乎。出言而不善,则十里之外回②之,■乎其近者乎。言出乎身加于民,行发乎近见乎远,言行君子之区几③,区几之发,营辰④之斗⑤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

“同人先号逃而后哭。”子曰:君子之道,或出①或居②,或谋③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人之言,其臭如兰。

“初六,籍用白茅,无咎。”子曰:句足者①地而可矣。籍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白茅之为述②也薄,用也而可重也,慎此述也以往,其毋所失之。

“劳溓,君子有冬,吉。”子曰:劳而不代①,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成②,■言共③也。溓④也者,至共以存其立者也。

“抗龙有悔”,子曰:贵而无立①,■②而无民,贤人在其下囗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不出户牖,无咎。”子曰:乳之所生,言语以为阶。君不闭①则失臣,臣不闭则失身。几事②不闭则害盈。是以君子慎闭而弗出也。

子曰:为《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之事也者,小人之事也。乘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曼①下暴,盗思伐之。曼暴谋,盗思夺之。《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挠也。



第九章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上其辤,以动者上其变,以制器者上其马①,以卜筮者上其占。

是故君子将有为、将有行者,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错①。无又②远近幽险,述③知来勿④,非天之至精,其谁能与于此?

参五①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述成天地之文。极其数,述定天下之马,非天下之至变,谁能与于此?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钦①而述达②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谁能与于此?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几也。唯深,故达天下之□;唯几,故能定天下之务;唯神,故不疾而数不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言之胃也。



第十章



天①一,地②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子曰:夫《易》可①为者也?夫《易》古物定命②,乐天下之道,如此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达天下之志,以达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故筮之德,员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肴之义,易以工。圣人以此佚①心,内臧于闭②,吉凶能民同愿。神以知来,知以将往。其谁能为此兹?古之忈③明睿知神武而不恙④者也。

夫是其明于天又察于民故,是阖①神物以前民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

是故阖户①胃②之川,辟门③胃之键,一阖一辟胃之变,往来不穷胃之迵,见之胃之马,刑胃之器,制而用之胃之法,利用出入,民一用之胃之神。

是故《易》有大恒①,是生两■②,两■生四马③,四马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六业。是故法马莫大乎天地,变迵莫大乎四时,垂马著明莫大乎日月,荣莫大乎富责,备物至用,位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深备错根④、枸险至远⑤、定天下吉凶、定天下之勿勿者莫善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变化圣人效之,天垂马见吉凶而圣人马之,河出图、洛出书而圣人则之。《易》有四马,所以见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第十一章



《易》曰:“自天右①之,吉,无不利。”右之者,助之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也者信也。■②信思乎顺以上贤,是以“自天右之,吉,无不利”也。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义可见已乎?子曰:圣人之位马①以尽意,设卦以尽请伪②,系辞焉以尽其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键》《川》,其《易》之经与?《键》《川》成列,《易》位乎其中。《键》《川》毁,则无以见《易》矣。《易》不可见,则《键》《川》不可见;《键》《川》不可见,则《键》《川》或几乎息矣。

是故刑①而上者胃之道,刑而下者胃之器,为而施之胃之变,谁②而行之胃之迵,举诸天下之民胃之事业。

是故夫马,圣人具以见天下之请,而不疑①者其刑容,以马其物义,是故胃之马。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同①,以行其挨■②,系■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胃之教,极天下之请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辤,化而制之存乎变,谁而行之存乎迵,神而化之存乎其人。谋而咸,不言而信,存乎德行③。

献花(0)
+1
(本文系天纵51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