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花间(313309381)
填词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诗词的主体,表现的是天人合一的观物态度和直觉想象的感物方式,填词中需要注意的一些
问题,具体反映在以构思-布局为标志的结构追求上,集中体现为构思中具象,感兴的抽
象化,布局中对称平衡的回环性,以及相统一的圆美流转类的结构体系强调的重点,是抽象
化,对称平衡,相统一主要涉及构思、造境、布局三个层面。
一.先说构思古典诗词艺术构思,重立意发想,抓切入角度,定主导意象。以立意为起点,决定其全局创构工程及美学价值的基础。也就是我们说的,想要写什么,想表达什么只是会注意在字词上的奇巧仅在字句求新者,犹村夫著新衣,徒增丑态而已。立意以情驭道,情动于中引发联想,伴随立意而来的是心灵的逸想神思,作者在感物阶段,将自身性情或即兴而起的情绪投射、融化到借想象、联想而出现的客观景物或事物之中,即寻求意境营造的感兴起点,常常具现为一事、一语、一念之切入,是作者瞬间妙悟之所得古典诗词的构思,追寻远而及近、去而复返的意脉流通轨迹。古典诗词创作,特别注重发语与结语的首尾呼应。这个构思中,从立意,想要表达的是喜是悲就要确立,然后,在景色的应用中,选择与之对应的景色寄托以情来描写这就是不搭调在这里,落,与愁,的整体概念,也是一致的情景双绘不单显示为相生关系,亦可相克互映。在造境中,情景相克甚至能强化互映关系。是鸟鸢虽乐,社燕自苦,九江之船,卒未尝泛。此中有多少说不出处,或是依人之苦,或是患失之心。但说得虽哀怨,却不激烈,沉郁顿挫中别饶蕴借。这分凄清愁苦,只需要淡淡的点出这就是词的妙处了我们常说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其情景设计亦分为“借景言情、情化景物”两类,尤以前者为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乐事而溅泪惊心,景随情化也。以景生情以造境的设计,分为两类:情景潜共存,情景显共存。
情景潜共存。此类设计,情感高度凝炼,呈裸现之态,主体激活联想无需景物辅显,景与情处于潜共存状态。情景潜共存。此类设计,情感高度凝炼,呈裸现之态,主体激活联想无需景物辅显,景与情处于潜共存状态。比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壶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比如:张孝祥《念奴娇洞庭春草》:“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主体非如实呈现自然之景,而是刻意排景造境,引导定向联想与欲暗示的“普遍性意义”相呼应,达到体认中对智性的认知。怎样的融合,比兴,各种技法的应用,无非是把这两味料捏合在一起
四.再说下布局也就是结构作文之法,一题到手,先审明其题理,然后命意布局,故作者每得一调,必先视其字数多寡,以定局势之广狭;再审其音节之抑扬高下,以定字面之虚实轻重。词之题意,不外言情、写景、纪事、咏物四种。题意与音调相辅以成,故作者拈得题目最宜选中调名。又不少作者,是什么词牌都敢填,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凑够字数为算比如《满江红》、《念奴娇》、《水调歌头》三体,宜为慷慨激昂之调。《浣溪沙》、《蝶恋花》二体,音节和婉,作者最多,宜写情,亦宜写景。《临江仙》、《凄清道上》二体,最宜用于写情,对句两两作结,句法更见挺拔。或者,言止于浅表,不能触及深邃诗词虽同一机杼,而词家气象有时与诗微有不同。诗以雄直为胜,宜若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词以婉转为上,宜若九曲湘流一波三折。起处不妨用偏锋,结处最宜用重笔。前半从旁面、侧面做出姿态,略略翻腾,点到本题立即煞住,而又不可将意思说尽,方为佳构。后结如泉流归海,回环通首源流,有尽而不尽之意,方能使通体灵活,无重复堆垛之病。
时间有限,大家也早生倦意我今天就讲这么多了
时间有限,大家也早生倦意我今天就讲这么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