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实验报告
Requirements:
网络拓扑如图所示,其中R2和R3之间有两条链路,上面一条使用的是100M,下面一条是T1(1.544M),全网地址规划如图所示。
实验前先做好准备工作:
全网配置Eigrp10,默认开启自动汇总,要求查看各路由器路由表,分析路由学习情况并作出解释,测试全网是否能够互相通信。
R1(config)#routereigrp10
R1(config-router)#network172.16.1.10.0.0.0
R1(config-router)#network172.16.2.10.0.0.0
R1(config-router)#network172.16.3.10.0.0.0
R1(config-router)#network172.16.4.10.0.0.0:配置Eigrp10,默认开启自动汇总,R2和R3也要。
查看各路由器路由表,发现R1和R2,R3都无法显示R4的网段,R4只能显示自己的网段。
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R3和R4形成了不连续子网
RR1上起三个回环口,ip地址如图,R3上有另外一个网段172.16.7.0/28,要求在相应的路由器上配置命令,使得Router4上的路由条目尽可能少。
R3(config)#interfacef1/0
R3(config-if)#ipsum
R3(config-if)#ipsummary-addresseigrp10172.16.0.0255.255.248.0:在R3上进行手动汇总,使得Router4上的路由条目尽可能少
在Router2上实现到达目标网络172.16.8.0/24的不等价负载均衡,写出配置及配置依据。
R2(config-router)#variance15:使R2到R3的两条线路都能进入到R2的路由条目里面,利用shiproute来查看,发现R2的路由表中多出了由R2到R3的串行线路,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到达目标网络172.16.8.0/24的不等价负载均衡。
进行ping测试,使用Showipeignei、showipprotocol、showipeiginterface、showipeigrptopology等命令进行信息查看。
删除所有路由器上的EIGRP配置(noroutereigrp10)配置OSPF协议,区域划分如下:
Area0:172.16.5.0/24172.16.6.0/24172.176.7.0/28
Area1:172.16.1.0~4.0/24
Area2:172.17.1.0/24
Area3:172.16.8.0/24
在R4上使用debugipospfadj这条命令,查看OSPF邻接关系的形成过程和接口状态。
查看所有路由器上的路由表,OSPF邻居表等。
由于area3不与area0相邻接,造成R1、R2、R3学不到172.16.8.0/24这个网络的路由,因此在R3和R4之间做虚链路,写出相应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