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储粮山东分公司小麦储藏保水通风技术规程
2014-07-29 | 阅:  转:  |  分享 
  
中储粮山东分公司小麦储藏保水通风技术规程

中储粮鲁〔2009〕257号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在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山东分公司辖区内的中央储备小麦储藏保水通风降温技术中的设备要求、通风时机选择、设备与工作方式选择、要求等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山东分公司辖区内储藏小麦的保水降温机械通风。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LS/T1202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

LS/T1203粮情测控系统

LS/T1204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

LS/T1206粮食仓库安全操作规程

LS/T1211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机械通风降温mechanicalaeration-cooling

通过通风风机利用环境的低温空气降低储粮温度的通风过程。



保水通风aerationwithmoisturecontentmaintaining

在机械通风降低粮温中通过合理选用风机、适当选择通风时机和科学的过程管理达到既降低粮温又使粮食水分变化最小的通风过程。



单位通风量airflowrate

单位时间内每吨粮食通过的气体体积量,用q表示,单位:m3/h?t。

空气途径比airpathration

通风气流穿过粮层到达粮面的最长路径与最短路径之比,用K表示。

技术要求

通风道的设计与安装应符合LS/T1202-2002《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中6.1款的相关要求。即风道布置以实现均匀、有效通风为原则,风网弯头采用多环节形式,弯曲半径不小于风管直径的1.5倍。弯头和管件数量最少。

空气分配器

与储粮直接接触的空气分配器,孔板上的通气孔不能使粮粒漏入或通过。

空气分配器应能承受粮食的压力载荷,地槽式通风道上的空气分配器还应能承受输送机械通过时产生的动静载荷。

地槽式通风道上的空气分配器开孔率不小于25%。分段开孔风道上的分配器间距应小于风道间距。分配器上可增设空气分配网罩(全程开孔风道除外),以避免粮粒堵塞孔板,并使通过的通风气流分配趋于均匀。

通风道

通风道布置应均匀对称,通风阻力小,施工或安装、操作管理方便。

空气途径比K值不宜小于1.5。

通风道最大间距不宜超过6m。

边侧通风道与仓墙间距不大于通风道间距的0.5倍。

地槽、地上笼支风道长度不宜超过25m。

对不均匀开孔的地上笼通风道,开孔率小的风道布置在靠近通风口一端。

通风机选择与安装

保水降温通风中应主要采用轴流或混流风机进行通风,以适应不同粮情条件下的保持粮食水分和粮情稳定的需要。

选用通风机的风量和风压应大于通风系统计算的风量和风压的10%~30%。

选择合适的通风机位置及传动方式,以利于通风机的安装和使用。

通风机附件配置

扩散管与收缩管

用于通风机与风道或风道与风道联结的扩散管与收缩管,根据工艺要求设计。采取吸出式通风的扩散管或收缩管(包括等径联接管),应使用强度较高不易变形的材料制作。

安全防护网或防护罩

进行压入式通风作业时,应在通风机进风口安装防护网,设计选择防护网时应尽可能减少空气通过的阻力。

供电线路和配电、启动设备

通风机供电线路和配电、启动设备应按照有关电气安装规范配置,并应保证电气接地完好、可靠。

进风口的基本要求

要求进风口盖板拆、装方便,气密性好,有隔热保温措施。

能与谷冷机、环流熏蒸、通风风机方便对接。

在进风口处能够进行熏蒸投药。

通风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

通风系统主要技术参数的计算方法见LS/T1202-2002《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中6.2款的相关要求。

单位通风量

对于不同的仓型、粮食水分、外界环境条件,通风时应该选用适宜的单位通风量。

通风单位通风量

以保水为目进行的通风时,通过粮堆的风量一般不要超过8m3/(h.t),极限风量平房仓和立筒仓不超过10m3/h.t,浅圆仓不超过12m3/h.t。

单位通风量应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粮情的实际情况确定。

其它技术参数

总通风量Q总、主风道风速V主、支风道风速V支、空气分配器风速V分和通风系统总阻力H总等技术参数应符合LS/T1202-2002《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中6.2款的相关要求。

5保水通风的操作条件

5.1温度条件

机械降温保水通风的温度条件

通风起始条件 粮堆平均温度t平均≥15℃(低温储粮)或20℃(准低温储粮);或粮堆最高温度tmax>20(低温储粮)或25℃(准低温储粮)。 允许通风条件 平均粮温t平均-外界环境温度t气≥8℃。 通风停止条件 平均粮温在10℃-5℃,最高粮温15℃以下; 5.2湿度条件

在保水通风中,通风中外界空气的相对湿度不宜低于60%,一般情况下不宜大于80%。

通风的操作与管理

6﹒1基本原则

6.1.1粮食入仓的注意事项、通风前的准备、通风过程中的操作与管理、通风过程中的检查项目、通风结束后的管理、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按照LS/T1202执行。

6.1.2降温通风的安全操作按照LS/T1206中的相关要求执行。

6.2通风方式的选择

6.2.1选择通风方式应以安全、经济、有效为原则,综合考虑通风设备性能、气流流动方向和粮堆压力状态以及粮仓及粮情的实际情况,科学地确定通风方式。考虑粮食本身的水分和小麦在山东地区的储藏安全性,水分偏高粮(13.0%以上)应适当降水,水分中等粮(13.0%-12.0%)严格控制水分降低,水分偏低粮(小于12.0%)可考虑利用加湿空气通风降温。加湿通风时要严防结露和水分分布不均匀。

6.2.2根据粮温情况,在低温条件允许时,可在较长时间周期内进行缓速通风,采取轴流风机(或混流风机)负压排风,气流由粮堆底部向上运动逸出粮面的通风方式。如粮温较高且低温时间太短,应酌情进行快速降温通风,采取低压通风机正压送风,气流由粮堆底部向上运动的通风方式。

6.2.3当粮堆出现局部粮温过高时,可考虑局部引导通风降温,也可采用局部通风处理。

6.2.4排除仓内空间积热的通风宜采用轴流风机与仓窗对开的方式,并使气流在仓内空间部分充分流动。在具备自动控制或定时控制通风条件时,应采取自动控制或定时控制通风方式降低仓内空间温度。

6.3通风时机与操作方法

6.3.1粮食入仓后,利用有利气候条件及时进行降温通风。高温入仓的粮食(除新收获小麦外),必须利用外界低温空气进行降温通风。

6.3.2对于第一年高温季节入仓的高温粮,秋冬季通风降温可分阶段进行。即当平均粮温与气温温差在10℃左右时(10月末至11月中旬)进行第一阶段通风降温,待平均粮温与气温温差在4℃时停止;第二阶段通风降温工作在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进行(即平均粮温与气温温差在10℃左右),待平均粮温与气温温差在4℃时停止;第三阶段通风降温工作在当年的12月下旬至次年的1月上旬进行(即平均粮温与气温温差在8-10℃左右),直至将全仓平均粮温降至10-5℃,最高粮温15℃以下,整个通风降温工作全部结束。

6.3.3在夏季高温季节,密切注意粮情的变化,若出现粮堆内积热、局部高温等异常情况或存在类似隐患时,应及早进行局部降温处理。

6.3.4在秋冬季节,应尽可能抓住有利时机(粮温高于气温10℃以上的的情况),根据具体粮情,分阶段进行机械降温通风,使平均粮温最终降低至10℃以下。经过冬季通风且保温情况较好的储粮,以后以局部粮温控制为主,可不再进行整仓通风降温。

6.4常见问题的处理原则

6.4.1水分减量的避免和减少

在通风前,在满足通风条件的前提下,选择尽可能小的单位通风量和换气次数,合理选配通风设备;在通风全过程中正确判定通风条件,正确选择通风时机进行有效通风。

6.4.2粮堆结露的预防和处理

6.4.2.1在选择通风方式时,应以热气流在流出粮仓前或流进粮堆后不遭遇过冷固体界面为原则;在通风过程中,应正确判断通风条件和选择通风时机;在每阶段通风结束前,应理避免粮堆内及粮堆与仓房空间存在较大的温差。

6.4.2.2通风过程中出现结露时,应根据其发生部位和严重程度而采取正确有效措施及时处理,消除储粮安全隐患。对粮堆表层的结露,可利用自然通风或持续机械通风方式排除湿热,消除结露。

6.4.3通风死角的预防和处理

6.4.3.1在满足通风目的的前提下,选择空气途径比尽可能小的通风系统,合理选配通风设备;采用阶段性间歇通风为主要方式的工艺,防止通风死角长时间存在。

6.4.3.2.在通风末期,可采用单管或多管通风设备对通风死角区域进行引风,或在粮层阻力较小部位的粮面采取局部压盖措施,相对增加粮层阻力,迫使气流穿过原来粮层阻力较大的部位,有利于通风死角的消除。

附则

7.1.1各承储库可结合实际情况,在本规程基础上,补充完善实施细则。

7.1.2在本规程试行中出现其它情况和问题,随时同分公司交流。



































6















献花(0)
+1
(本文系心有灵犀26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