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灰雀
2014-08-04 | 阅:  转:  |  分享 
  
《灰雀》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个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课文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看图说话;

2、交流灰雀: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只灰雀的?(画出相应句子)

3、背诵:这幅生动的画面仿佛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么美的句子,我们再加加油,把它印在脑子里,怎么样?同学们都很棒,其实背诵也是一种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

4、看到这么可爱的小精灵,你有什么想法吗?

二、导读激情

列宁喜欢灰雀:

1、看得出大家非常喜欢灰雀,你知道还有谁也喜欢他吗?从哪看出来的?

准备内容:

第一自然段:借助比较句子理解重点词语“每次….都”“经常”的作用。

第二自然段:指导朗读“找遍了”体会列宁急切的心情。

第3-10自然段:从对话中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关心、惋惜,达到体会助读的目的。

2、引导概括:

师: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词来概括,是——喜欢!

师:可是,列宁喜欢的灰雀究竟哪儿去了,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告诉列宁吗?——男孩捉回家去了!

孩子为什么捉走灰雀?——他喜欢灰雀

师:列宁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的爱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谁的请大家讨论讨论!

师:我明白大家的意思了。列宁爱鸟,给它自由;孩子爱鸟,把它捉回去,让它失去了自由。列宁是真正的爱鸟。

师板书:

男孩喜欢灰雀:

1、导读激情,深入体会。

师:列宁爱鸟的真情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让我们一起来边读边体会。(多媒体字幕:3-10自然段内容)

(师导读、生接读)

师:鸟儿不见了,列宁着急地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师:注意体会列宁着急的心情,再来一次。

师:男孩吞吞吐吐地说---“没---我没看见。”

师:可怜的小生命究竟怎样了,列宁担忧地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师:列宁爱鸟的情触动了孩子的心---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师:面对孩子的沉默,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人会飞回来了。”

师:列宁爱鸟的情打动了孩子的心,他看看列宁,再也忍不住了。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师:真像孩子说的那样吗列宁又关心地问---“会飞回来!”

师:列宁爱鸟的情深深打动了孩子的心,他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

师:是谁让孩子懂得了真爱?---列宁

师: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孩子决定怎么做?---放鸟归园

2、分角色朗读

(1)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一组读列宁说的话,一组读男孩说的话,师读叙述语。

(2)去掉叙述语,直接朗读“对话”。

(3)师:这一老一小的话多有意思,你们也和孩子一样懂得了真正的爱鸟吗?谁体会得好,想读好这段对话?学生起来邀请伙伴同读。

(4)同桌对读,再分大组对读。

列宁爱孩子:
献花(0)
+1
(本文系彩桥88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