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2014-08-06 | 阅:  转:  |  分享 
  
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以《欧姆定律》教学为例

太仓市沙溪第一中学苏伟

摘要:本文从四方面阐述在初中物理新课标下,对于《欧姆定律》一节如何进行探究教学:一、在探究过程中,着重应用控制变量法。二、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三、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应用迁移。四、在探究过程中,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新课标《欧姆定律》探究性实验教学

《物理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纳入了物理教学的内容,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去的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这一方面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也为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找到了可靠的载体,同时也使得物理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了可操作的内容。所谓“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发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通过自己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实验,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基本结构为“问题————设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交流讨论”。,如何有效的进行科学探究,广大教师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但也还存在着许多值得究的的问题,结合新课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尝试,现在谈谈个人的实践和体会。

要让学生明确“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电阻不变”的思想,那么,设计实验电路的时候应考虑:①怎样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和定值电阻中的电流I呢?②怎样保持导体的电阻R不变呢?③通过什么方法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呢?设计实验电路图



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使它成整数倍的增加,并记录所对应的电流值,填入表一中:

表一:R=10Ω

电压U(V) 1 1.5 2 I(A) ? ? 2、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要让学生明确“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应保持电压不变”的思想。那么实验探究时应考虑:①怎样改变导体电阻R的大小?②怎样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U不变呢?让学生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当定值电阻的大小发生变化时,可通过滑动变阻器来控制其两端的电压U保持不变。

不断更换定值电阻,利用滑动变阻器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记录对应的电流值,填入表二中:

表二:U=3V

电阻R(Ω) 5 10 15 电流I(A) ? ? 在具体的探究教学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电阻R阻值改变时,电阻R两端的电压也发生变化,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恢复到原来的电压值。这也是把控制变量法从理论升华到实际的一个方面,下面以2013年昆山市初三练兵卷考试卷中第15题选择为例说明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

15.小刚同学用如图电路探究欧姆定律的“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D.将电池个数增加

理论说明: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滑动变阻器上的电压减小,而A、B两点间的电压增大,所以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应增大才能使当A、B两点间的电压保持原来的不变。这样解决探究教学中的问题可以锻炼学生做题或考试的能力。



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对思维活动过程的展开,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因此,在设计本节探究活动时笔者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分组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都得到发展。设计学生活动程序如下:

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作出假设:1、不成比例。2、成正比。3、成反比。

设计并进行实验:1、设计电路图。2、设计步骤。3、进行实验。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这样做有以下几点好处:第一,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第二,可以清楚地指出学生的操作错误实验中的,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培养学生正确而良好的操作技能。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学生的练习机会实在是太少第三,可以巩固学生对相应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一个人的记忆方式来说,自己动手操作过的情景记忆要比单纯的聆听接受记忆要牢固的得多。这一方法要求把已知迁移到未知、把此一类知识迁移到另一类知识中,使学生受到相互渗透、影响和转化的观点的教育。例如,启发学生把知识迁移到中去,把知识迁移到知识学习中来,这样,使学生不仅提高了知识学习的效率,而且逐渐树立起普遍联系、转化的观点。)过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成反比。德育是五育之首,新课程标准关注人的发展,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理所当然承担着重要的德育任务做了大量的准备,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的合作性学习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事迹和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崇高理想榜样对学生具有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1843年发现人耳只能分辨作为纯音的正弦声波,并能自动地把任何一种周期性声波分解成各种谐音加以吸收。



在教育部颁布的《物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首先提出科学探究,其次才是科学内容,它把科学探究作为很重要很有价值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提出来,而利用率的增加说明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注意到了教学在教改中的重要地位,不仅自身的修养素质,与学生一起双向地、互动地建构学科知识、促进能力发展。因此,教学值得我们大家探讨。





























5















献花(0)
+1
(本文系太仓苏伟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