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为什么能吃出味道——味觉之谜
2014-08-07 | 阅:  转:  |  分享 
  
人为什么能吃出味道——味觉之谜

众所周知:人有视觉、触觉、听觉、嗅觉,这些都比较直观。而味觉好像抽象得多,因为味觉是通过许多器官协调后共同感知的。而且每个人感知的程度,随着年龄的变化不断改变。大家都知道,刚出生的婴儿,对于吃的欲望,只是吃饱不饿就满足,即使是寡淡少味的奶水,也觉得是美味佳肴。当然,不可否认奶水的营养价值。而当人长大以后,就再也感觉不出奶水的香甜了。

从这一点我们便可知道,味觉跟随人的成长在不断改变。研究发现,人的味觉是由不同气味的食物对口腔的味觉器官进行刺激而产生的。世界上不同地域的人对味觉的分类不同,且略有差异。中国人的味觉主要有:酸、甜、苦、辣、咸、鲜、涩。

其中的酸甜苦咸是四种基本味觉,是由食物直接刺激味觉而产生的。人吃东西能品尝出不同味道,是因为舌尖上有味蕾。婴儿有一万多个味蕾,主要分布在舌头上(舌尖部分和舌的侧面),舌底面、口腔的腭、咽等部位也有少量的味蕾。

人吃东西时,通过咀嚼以及舌、吐液的搅拌,味蕾受到不同物质的刺激,将信…

一般人的舌尖和边缘对咸味比较敏感、舌的前部对甜味比较敏感、舌中部的两侧对酸味比较敏感、而舌根对苦、辣味比较敏感。

除了味蕾以外,舌和口腔还有大量的触觉和温度感觉细胞,在中枢神经内,把感觉综合起来,特别是加上嗅觉的参与,就能产生多种多样的复合感觉,这种感觉就是——鲜。

随着年龄的增长,舌头上的味蕾约有2/3逐渐萎缩,人的味觉功能会逐渐下降,这就是老人总觉得食物味道寡淡大不如前原因。正因为如此,人的一生都在不断追忆过去食物的鲜美,设法让眼前食物的味道更加可口。,长此以往对食物的鲜美追求越来越甚,结果造成食物的味甘厚味,由于过分偏味,喜欢咸的越来越咸,过量摄入盐分(增加高血压风险)、喜欢辣的越来越辣……最终发展成《黄帝内经》中所说的“伤在五味”,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献花(0)
+1
(本文系孺子牛1015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