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十天干的神秘传说和起源
2014-08-12 | 阅:  转:  |  分享 
  
天干的神秘传说和现实意义

甲骨文中有一个独特、有趣的现象,

殷商民族不仅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汉字记日(后人称之为“十干”)。而且,自“上甲”开始,所有商代先王名字之后,均缀有一个“干名”。如“上甲、报乙、报丙、报丁、太戊、雍己、盘庚、帝辛、示壬、示癸”等。受到祭祀的商王母亲,如“妣庚、妣甲、妣壬、妣癸”等人,其后也冠有“干名”。人们要问,这些“干名”来自何处?缀在人名之后又表示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商朝,不论将其视作方国、古国或王国,它的基本构成,乃是十大部族构建的联盟体即邦联制国家。“天干”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恰是十个部族的名称,每一个部族都由其擅长的技艺或最为得意的工具来命名自己的氏族……



甲jia,天干的第一位。甲骨文怍“十”或增口写作“”。此字与甲骨文中的田猎之“田”不同:“”是一个依托象形字:外部的“口”框和内部的“十”是分离的,“十”与“口”四边不靠,不是一个整体,其字形来源于古代的简陋盾牌。



“甲”是殷商民族的“甲部族”的专名。这个部族中,曾经产生了商代的第一位“先王”,即“上甲”。上甲之前,商民族尚处于神话传说时代,其祖先的历史语嫣不详,“王”的名字、数字和承接表述混乱,整个历史,建立在殷人的口口相传之上。自“上甲”开始,王位的承传才成为有序可查的历史,即以“干支冠王之名”的历史。“上甲”因而被视为殷商部族联盟的第一位“先王”,“甲”也被排在了天干的第一位,表明十大部族联盟体的正式产生(盘庚迁殷后变成八个或六个部族的联盟体)。

这一时期,不同部族中的出类拔萃者,轮流出任部族联盟的

首领,即“王”。“王”的职责,除了领导联盟全体成员共同征伐御

敌、拓地殖民外,还须组织各个部族轮番祭祀部族的“祖宗”和联

盟“共祖”。“先王”死后,不仅王所出身的部族,整个部族联盟会

理所当然地在这一日特祭自己的“先王”。正是从这种偶然性的祭

祀顺序,甲部族祭祀成了“甲日祭祀”,排列成“甲日’’;乙部族祭祀

成了“乙日”……这便是“天干十日’’的来源。



乙[yǐ]

这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乙”的形和义,源自上古先民猎捕

禽兽的绳套(或搓制的大绳),音则与“一、二、三、四”的

“一”以及已经的“已”有关。甲骨文笫一款的“乙”字,恰似已经编好的绳套的象形白描。大概由于“乙”字很早便假借为“天干”的第二位。

上古先民从狩猎实践中发现,对付大多数野生小动物,设置绳套、陷阱,要比追逐有效得多。即便弓箭已瞄上一只小动物,例如鸟、兔,可是由于体型过小,很难击中。布置绳套反而更容易一些,同时可省出时间从事其他。但是,设计、布置圈套,要花费大量精

力,而且是对才智考验:这是一个不断从失败中获取新经验的过程。上古先民给自己的部族冠以“乙”名,其中不乏自豪和喜爱。

“乙”部族中,曾经产生了一个显赫的人物,他便是自“上甲”之

后的第六位先王“大乙”,传世文献称之为《成汤、商汤。《史记·殷本纪》曰:“当是时,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以伐昆吾,遂伐桀,“汤践天子位,平定海内。¨史书记述了“大乙率领商族消灭“夏桀”,推翻夏王朝的功绩.“大乙”也应此项丰功伟绩而被视作商代的开国之君。

舅之营≤.

乙乃“天干“的第二位,但从“大乙“的功绩来讲,从殷商的开国历史讲,“乙”,理应是“天干”的首位。实际上,“乙”发音为yi,与一二三四之“一”同音,二者之间的错综联系,绝非出自偶然。

现代汉语中,甲和乙都可以用来指称无须明说的人或事物。如“甲地距乙地两公里、甲比乙大三岁”等等。



“丙bing”,这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的“丙”字,取象于钻木取火的软木片。金文的“丙”字与甲文相似,只是多了一款内部全部填实的“”型,其空白处恰似“软木片上”的孔洞;小篆在向“方块文字”的演化过程中,上边增加一横,里边交叉斜线也出了头,形式上更为匀整美观;楷书缘此写作“丙”。





“丙”的本义为取火用的有孔木片,借用为”丙部族的”冠名。有可能的是,这是一

个善于使用火的部族,炼铜烧陶是他们喜爱的技艺。

“丙”是“天干”的第三位。缘自“丙”部族自“上甲”之后,出现了一位“报丙”的先王,在商部族联盟的轮番祭祀中,排在了第三位。实际上“丙部族”是联盟中势力弱小的一个部族,除了在联盟体初建之时,有过这位“报丙”的先王外,自上甲以后的29位先王中,仅有一位叫“卜丙”的王,且被视作“来自旁系”的先王。造成这样,一是早期的部族轮流制,很快被基于势力的部分轮流制代替;二是这一时期仍是一种两合氏族组织,甲乙是一组、丙丁是一组。各组之间因人口。势力的消长,形成了大宗和小宗之分。“甲、乙、丁、庚、辛”是大宗,“丙”是一个势单力薄的小宗。生活中骂人叫“阿炳、猪头炳”有瞧不起的意思。



“丁ding",甲骨文写作“0”或“.”,其构形来自上古时代粗铜铜锭的象形白描。自战国后期,金文的“丁”字随着铜锭形的变化而变化。

考古学家从商代铜遗址发现:铜的冶炼与铸造,即从铜矿石冶炼出粗铜的过程,与铜器的铸造往往并不在同一地方。冶炼铜锭多在矿石所在地,铸造青铜器则用已冶炼好的铜锭二次熔化后,进行注模铸造,其地点多在王都和城邑。“丁部族”大概是一个长于冶炼粗铜的部族,也可能在早期的部族分工中,冶炼铜矿石由这个部族承担,

甲骨文时代,“丁”字的铜块义已经消失,假借表示“天干”的第四位,或者用为“王”的冠名,如“报丁、大丁、祖丁、中丁、五丁、康丁、文武丁”等。有这么多的以“丁”冠名的先王,显然,“丁部族”是一个“大朱”部族,实际上“丁部族”不仅势力雄厚,而且出了一位非常有名的先王,“武丁”,武丁在位59年,不断地对周边部落和国家用兵,大大拓展了商王朝的疆土,立并奠定了殷商民族在中原的霸主地位。其中一次与西北接壤的

鬼方作战,经过三年时间,才取得胜利。征服的结果,武丁被描述为统治庞大国家的君王。正如《经诗》中所写:“邦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四海来假。”

“且木识丁”,这个成语,一向令人复解。宋人孔平仲在《续世说》

中说:“丁”原是“个”字的传讹,即小篆“丁”字的传讹。







戊wu,原本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的“戊”字,像一把长柄宽刃大斧.刃部朝左,同“戈”一样有着长长的木柄。金文形体,将整个字体矮化,但构形仍是一把大斧,同时在

下帮增加一撇,表示手的执拿。小篆的形体,在演变过程,逐渐失去斧头的模样,楷书在隶变后写成“戊”。

戊字的本义就是斧头。实际上,这是一种源出石斧,型制上与青铜斧头完全相似的早期兵器。只是由于“戊”牢很早就被假借为“天干”的第五位,又常用为序数“第五”的代称。人们只好另遣“钺”“斧”等字来指称这类兵器。

“戊”部族是一个“小宗”,在殷商王朝的29位先王中,仅有一名冠有“戊”(大戊)名的先王。但是,这个部族中却产生了几“妣戊”,即先王的母亲。重量达875公斤的“后母戊”大方鼎,就是与“妣戊”有关。







从现存的有限资料推测,殿商王朝的宗法制度,乃是建立在对偶婚的基础之上:“先王”的性伙伴来自不同的部族,然而,只有当自己被推举为“王”之后,“王”才有权利将自己的母亲追封为“先妣”——先王的正宗配偶。而不管事实上,自己的母亲与先王是否有过性的关系。这一做法的目的,是否如后入所理解的那样,是在为王位承继的“正宗”制造借口,仍需证据。但传世文献中给“帝喾”配妻,寻找一个神圣父亲的历史,则开创中国人“冥婚”的先河。

古书中有“戊夜”一词,它与“午夜”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戊夜”是指五更天而言,是天快要亮了的时候.而“午夜”,是指深夜或“半夜”而言。《南史·粱武帝纪》中的常至戊夜就是常到五更天的意思。





己字似一条绳索的象形;楷书与之一脉相承,缘此写作“己”。

在史前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上古先民使用藤条、树皮、兽皮条这些长度和拉力都有限的东西捆扎物品,一步步探索、发明出编织绳索的技艺。这些毫不起眼的玩意,给生产、生活带来的方便,今天的人们是难以想象的,编扎围栏,制作网套和重力陷阱,捆扎木筏,系在标枪和箭失的尾端等,正是基于塞于绳索的多种功用,大大促进了生产和生活的质量,这个长于编织或爱戴绳索的部族,用“己”来自己冠名。

“己”的本义为用绳索捆制物品。凡绳之以索的物意物品,不论其自然状态如何,已有了归属的意义。因而,“已”由此引申为“自己”。《玉篇》释为:“己,己身也。”

《论语·学而》:“不患入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己”是天干第六位。源自“己部族”在殷商“祀谱”中的排序。己部族是小宗,仅出过一位王“雍己”。



庚这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中的庚字源自上古先民用弓钻在玉块上打眼。

在殿商人的部族联盟中,“庚部族”是一个强势大宗,这个部

族产生了“大庚、南庚、盘庚、祖庚”四位“先王”。其中的“盘庚”,更是

做了一件大事,率领殷商部族由洹河南岸的王城,迁徙到离北岸的

小屯,史称“盘庚迁殷”,基于狩猎和殖民的生活方式,商民族多次迁涉,但“盘庚迁殷”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一,“盘庚迁殷”是在商部族因事实上的“王位传承”,与部族之间默契的继统法不合(史称九王之乱)而作出的一种分裂之举;二,“盘庚迁殷”后,直到商代

结束结束前的武乙时代,在这两百年间,殷商名族再未迁徙;三,盘庚之后,王位的继承总在“庚、辛、乙、丁、甲”之间循环。

“庚”是“天干”的第七位。大概因为“自古人生七十稀”,活到七

十岁,乃人生一大福气。因而,宋、元以后常用“庚”代指年龄,表示

一种祝福和客气的询问,如“贵庚几何”即年龄多大的意思。





辛xin,这是上古时代凿子的象形描慕,下边刻意强调了凿子的向下功能。

辛字很早便被借用作“干支”名,乃是干支的第八位。“辛部族”是一个“大宗”部族,殷代称“辛”的先王有四位:“祖辛、小辛、廪辛、帝辛”,其中“帝辛”即“纣王”。历代史家言暴君必举殷纣王,“帝辛”成了暴君的别称。实际上,“纣王”为暴君的许多可疑之处.

大多出自“胜者王侯败者贼”的推断。处,大多都出自“胜者王侯败者贼”的推断。“殷”亡“周”兴,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原因,如攻伐过度和酗酒带来的人口锐减;女性俘虏对两性交往方式的破坏;因征战而树敌过多,以及内讧而导致的部族之间凝聚力的丧

失等等。殷商的灭亡,标志着旧的武装殖民经济的结束,新的农耕经济的勃兴,标志着“王权母系制”社会落下了最后的帷幕。可以说:战也商兴,战也殷亡,并不单纯是纣王暴虐的问题。

庚氏族和辛氏族是一对两合氏族。前有盘庚迁殷,后有帝辛将王都迁到淇县鹿台。庚辛集团与甲乙、丙丁两大集团的矛盾以及分裂(微子、箕子等人的叛逃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应该是商被周灭的主要原因。

“辛”本为史前社会的一种工具,当这种工具用于人的肉体时,便引申出“辛辣、辛苦、心酸”等义。





壬ren,这是一个象形字。实际上,“壬”的物象取源于“针”,乃是上古时代“骨针”的象形描写。

“壬”为针之象形,因而,有“贯穿通过”及“织缝工作”之义。

壬为“天干”的第九位,源自“冠壬之王”的轮番祭祀被排在第九天。“壬部族”也是一个“小宗”,自“商汤”开国,这个部族仅一位先王,即“卜壬”。在“文献史学家”的眼里,“兄终弟继”与后世嫡子继承法相悖,是一种不合法度的王位更替。然而,段商时代的“兄终弟继”,建立在“王权母系”及“族外婚”的基础之上,是把“王位”传给了与先王有着同一血缘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兄弟部族”之间的关系,要比“父子部族”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他们有着可见可知的母系同宗关系,在价值和利益取向上,常常归并为“一组”。在谁也说不清“子”是谁的血脉的“母系”时代,传位于“子”便意味着“杂种”继承,意味着王位及其权力离自己部族的远去。这也是周公之所以摄政,西周初期仍分昭、穆两大互婚集团的原因。





癸gui乃“天干”的第十位。甲骨文的“癸”字写作“父’’,这是上古社会一种“纺砖”的示意性白描。为了表示“旋转’’之义,故增笔画封其四端。

癸氏族是商代邦联制王国的最后一个氏族,癸与壬互为两合集团。癸壬集团何时

脱离殷商是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希望今后的史学家能找出故事的答案。

“癸”字是一个部首字,汉字中,凡以“癸”为组字构件者,均与纺砖的使用或“旋

转”有关。如“葵”,花叶向日旋转之植物;“揆”,手持癸而揣度何时抛出;“暌”,日如癸转而入地;“睽”,目转之貌等等。





献花(0)
+1
(本文系风水中国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