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汉字释意——破解仓颉造字深意,继承中华核心文明(三)
2014-08-16 | 阅:  转:  |  分享 
  
汉字释意——破解仓颉造字深意,继承中华核心文明(三)



中国汉字构造之妙、之深、之正、之达,在汉字释意前两篇已略有涉及。但汉字之无穷妙理,是无法用文字进行概全的,只能以此作为一种工具来显示其深要来。世人皆知,自古中外以来的种种教育,有世间的,也有出世间的。若是初学,总是易为误会,或世间学问非出世间学问,或出世间学问高于世间学问,或有佛家更高,道家更深等等不同的知见了,甚至于很多一辈子的修学人,也总还是弄不清各种宗、教的根本教意之所在,而误人误己,最后生命终结时仍然坠入轮回,而解脱无期了。为此,后学就汉字之深意,再以“孝”字做一些探讨,以与同修们共悟、共进、共证、共达,是为序。



中国汉字是智慧的符号,这一点都不假。但究竟智慧在哪里?里面包含有哪些个智慧,可能就没有几个人能讲清楚了。说到“孝”,世人都知道孝是应尽的义务,也是伦理之所必然的,却并不知道包含在“孝”字里无尽的妙德。若能真明白“孝”字之深意,哪里还用得着人去劝孝,就算打死他不让他孝,他都不会愿意啊!所以中国素有“文化”一词,即是若能明“文”,则自能“化”了。故汉字之深意不可不察,不可不究,不可不知啊!



说到此处,相信一定有读者会说此话太过,有些不着边际了。诸位,请且慢早下评语,请静心往下细看,古圣人的真智慧,都在净心里。此说是真是过或是不及,看完了,诸位大德自会晓得的。



先从读音上解。“孝”字,读音为xiào,与其同音的有“笑”、“效”、“校”等。中国文字为何会有如此之多的同音字呢?是因为这些字的体、相、用能够相互说明,相互解释,或是更直接而相互借用(又名通假字)。如:孝是体,是恭心、敬爱之意,其表相是能令被孝敬的人“笑”——恒常的开心、欢喜、愉悦。而其进一步的解释其用处,则为“效”——做事顺心、顺畅、顺利。那如何才能知道其深意和学习到呢?则是在“校”——学校是专门教授孝的方法,并教育出孝子的地方。这几个字告诉我们,自己认为孝不是孝,只有让别人“笑”才是孝。让家里等极少的人能“笑”是小孝,让较大范围的社会人能“笑”是中孝,让天下的人都能“笑”是大孝,能让一切众生都“笑”则是至孝。故孝的大小,非是自己的能认定的,而是由身外的人来评定的。同样,若能“孝”则必有“效”。若小孝,可令成家立业皆有成效;若中孝,则治国安邦皆能如意;若大孝,则平世化人无不遂意。若无孝,则事事皆难。是故古人有云:诸事不顺因不孝。此不仅是事实,更是文理天理早就注定的,焉有例外!再看“校”字,为什么说学校是专门教“孝”的场所,而不是教文或技之类的呢?学校的作用是校(jiào)正人的言行以达到正的状态。但如何校(jiào)正呢?给予教(jiào)育也。而“教”字又是“孝”和“文”的组合,意为教乃孝道之文化也。因此,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人明孝道,而教育的场所——学校,为何念“xiào”?源为其根本使命也是要让人明孝道。若孝道能明能行,则一切智慧福报皆是自然而至,何用去求呢!故学校是专门教孝的场所,并不是教文或教技能的地方。这点目前全世界的教育界都错了,原因是不明白教育的根本,也就是不明白文字的本意啊!以上之同音字,表面上似乎并不相干,但其本意却是相通的,决非偶然和巧合而成的。这是造字圣人怕后人不明白而枉受诸苦,其深意苦心是何等的慈悲啊!



再从笔画结构上解。“孝”字的笔画里包含有“十”、“土”、“耂”、“/”、“了”、“一”、“子”字符,这些字符就是“孝”字所具足的内涵,也有“孝”所包含的德能,更有如何行“孝”所应具备的行持。“十”表圆满之意。横表一切空间,竖表一切时间,意为孝是一切空间和时间都具备的本性,也指孝能生出圆满的智慧福德。若不孝之人,则自是事事皆难,福报难得,为何?只是因为无此本性之故。“土”表孝之德。土地能化生万物,无论动植物一切生灵,无不因土而受益,若无土则万灵皆不可生长。故孝是一切福慧的根基,能长养一切福德智慧。若无孝,则一切福德智慧皆无法生长。小孝小长,大孝大长,至孝则可至圆满。“耂”(念lǎo)表孝之体,意为孝乃无始劫前自性本有,与天地之同在,非为人为思索而得,故不可不尊也。也指若能做到真孝,必获此之极尊德相。“了”表孝之妙用,指孝能解除痛苦,了结烦恼。若能尽孝,则小孝小了,大孝大了,至孝尽了,不孝不了。“一”表孝之性,意为若能行持孝道,最终将可通向平静、清净、平等、真诚、不生不灭的一真法界。“子”表行持。永远将自己定在最低的位置,而去恭敬和服务一切万事万物。在家里,虽有长幼次序,需要表现出相应的伦理原则,但内心里则把自己定得最低,以真诚心服务各位有缘人;而在外面,更是把自己定位为一切大众服务的。以如此真挚的赤子之心而行持,就是孝的行持。自然是小诚小孝,大诚大孝,至诚圆满也。中间的“/”表连接、接通,即接通“土”之德能与“子”之行持的桥梁。“子”在“土”之下,意为往土里扎根,根扎得越深,则“孝”德越圆满,越与自然同体了。



最后从形意上去解。“孝”由“耂”和“子”上下连接构成。首先,“耂”在上,“子”在下,意为行持孝道应长幼有序,当符合伦常大道,不可错乱。尤其是目前的各种尊幼慢长之行为,是属极不孝,必结恶果。其次,“耂”在上,“子”在下,意为做子女晚辈的要无条件的为父母长辈们服务。不管父母慈不慈,只问自己孝不孝。如此做才是孝道的本位。最后,“耂”“子”相连,意为不仅亲人之长幼本属一体,就连千万年前的祖先和万千年后的子孙也本是一体,乃至于古今中外一切人及众生等,俱是一体,无法分割的。故一切人等本该视同一家,乃至视同于自己本身,焉可分别对待,怎能不恭心礼敬呢!如此做才是真孝,也才能真得孝的受用。若是有分别之孝,则在孝的受用上就大打折扣了。



以上所解,已将“孝”字的声、形、意的构造原意概略说出。但因本人智慧福德欠缺不足之故,还是很难将“孝”字所有的意思予以表述尽了,只能供大家来参悟和参考了。今人为何大多不愿意行孝,是因为看不到孝背后的益处所在,以及不孝所即将面临的恶果,是极没智慧的行为。若他们明白孝字所藏的一切妙功德,焉肯不孝,怎能不大孝乃至至孝呢!



综上所解可知,文字之道乃极简、极真、极妙之法,知一字而识天理,明一字而达性德,不可不知,不可不察也!故中华汉字乃中华民族之核心文明,有志者皆当竭力而继承之,以利及千秋,福传万代啊!如此则功德齐天,善莫大焉!

献花(0)
+1
(本文系阿弥陀佛藏...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