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2014-08-16 | 阅:  转:  |  分享 
  
“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蔡兰珍

提要:随着国外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现行的外语写作教学法如“结果教

学法”和“过程教学法”存在一些局限性,为此,许多写作研究者如Horowitz等提出“任务写作教学法”。它是过

程教学法和结果教学法的结合体,强调写作的社会性和学生相互学习,对我们的写作教学有很大启示,值得我

们进一步研究和试验。

关键词:结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写作的社会性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sinthelinguistics,psycholinguisticsandsociolinguistics,webegintorealizethe

limitationsoftheproduct2basedandprocess2basedapproaches.“Task2basedapproach”remediestheirdefectsand

emphasizesthesocialnatureofwritingandlearningfromothers.Itisworthtestinginteachingpractice.

Keywords:product2basedapproach;process2basedapproach;task2basedapproach;socialnatureofwriting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12(2001)04-0041-06

一、写作“结果教学法”和“过程教学法”

自60年代以来,随着语言学、心理学和

社会语言学的发展,二语或外语教学界先后

出现了结构主义教学法、生成语法教学法、交

际教学法等。受这些变化的影响,80年代初

期,人们对二语或外语写作“结果教学法”和

“过程教学法”的争论也达到了高潮。早期的

语言学家及听说理论认为写作是口语语言的

书写形式,“写作是用来加强口语,因为它强

调掌握语言的语法和句法”(Raimes1983:

6)。他们把外语写作教学等同于教授语法或

句子结构,尽量减少和避免学生犯错误。“结

果教学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严格指导和控

制下从语法练习开始,逐渐过渡到较自由的

写作。具体作法有:1)提供让学生模仿的范

文;2)扩展提纲或总结;3)根据某一框架、表

格或其他形式构建段落;4)通过回答教师的

提问写作;5)联句:按不同规则构建复杂句。

该理论认为,只要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

些写作技巧,他们就能够处理更为复杂的写

作任务,掌握更复杂的句子和组织更复杂的

段落。

“结果教学法”在二语或外语写作教学中

的统治地位延续了两百年。直到70年代中

期,许多研究者才认识到,优秀写作者的写作

不是固定不变的,而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过

程。他们指出“结果教学法”有很多局限性,

例如,它只注重目的而不注重手段,只强调写

作形式而不注意写作者是怎样构造形式和结

构的。因此,此教学法忽视写作者的写作过

程,不利于发现学生写作时出现的问题和困

难并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机

械性。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应该观察好的写作者的写作策略和认知活

动,即注意他们的写作过程。此种“过程教学

法”为二语或外语写作教学带来了许多有益

的启示,例如,写作过程可使学生更好地控制

内容的表达和形式的运用,逐渐得到许多研

究者和教师的认同和重视。

Murray(1980)提出写作过程分三个阶

段:写前阶段(rehearsing或prewriting)、写作

阶段(drafting)和修改阶段(revising)。

写前阶段包括选题、思考、展开、组织主

题内容、收集资料,进行构思。

·14·

ForeignLanguageWorldNo.42001(GeneralSerialNo.84)

?1995-2006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在写作阶段,写作者可以信笔畅书,不管

拼写、标点、语法甚至内容正确与否,为进一

步展开内容、计划和目标作准备。

修改阶段涉及评判草拟稿,作必要的添

加和删除以便“作文能正确表达写作者的写

作目的”(Murray1980:5),并弥补不足之处。

以上三个阶段并不是线性排列过程———

写作者构思、写作、审阅、修改;再写作、再审

阅、再修改。几个阶段反复交替进行,互相渗

透,依赖,任何一个阶段都可能在另一阶段进

行中出现,循环往复,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

随着过程写作教学法广泛使用,80年代

中期,许多二语研究者开始对此教学法在二

语或外语教学中的适用性提出质疑。“大多

数人在接受由一语发展的过程教学法时没有

考虑其适用范围和教学环境不利于学生写作

的提高”(Johns1993:86)。再者,Hortowitz

(1986a)认为学校有各种不同的写作任务,过

程写作教学法并非适用所有的任务和写作

者。他总结了盲目使用此教学法的几个缺

点:不适用于考试或高度结构化的写作任务;

忽略了其他成功写作的策略;不利于对大学

生写作的评判。他指出:“此种教学法几乎只

关注学生的心理语言、认知和情感等方面,而

没有考虑写作者个人所不能控制的其他诸多

因素”(1986b:446)。

从以上讨论可看出,相比结果教学法来

说,过程教学法对探讨写作的实质起了很大

的作用,揭示了好的写作者的写作模式,但它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还不完善。如果不考虑

其他如写作任务等因素而盲目使用,就会对

学生写作造成潜在的不良影响。

二、我国大学英语写作类型

如上所述,写作教学法的应用应考虑不

同的写作任务或类型。为帮助我国大学生提

高写作能力,我们还应分析目前我国大学英

语写作的类型及其局限性,寻找更好、更有效

的写作教学法。

Raimes(1987)提出学生学习写作的目的

主要有下列几种:(1)巩固所学知识(rein2

forcement);(2)练习(training);(3)模仿(imi2

tation);(4)交际(communication);(5)流畅

(fluency)和(6)学习(learning)。根据Raimes

的观点,目前我国大学英语写作形式主要有

下列四类:

1.巩固型写作:此类写作主要为巩固所

学短语和句型,强调它们的正确使用并记忆,

因此,要求学生作大量的练习,如联词成句、

续写句子、句型转换等。这些练习关注语法

形式而不强调内容和意义。

2.操练型写作:这一类型主要侧重句子

水平之上的段落层次训练。教师对写作的语

言形式进行严格控制和指导,既要求用词贴

切、语法正确,也注重句与句之间的连接。主

要练习有:按逻辑重新组合打乱次序的句子;

在段落中删除或添加词语;找出段落的主题

句,并说明展开主题的写作方法;用适当的连

接手段连句成段等。此类写作主要也是注重

词语选择和语法结构,对意义、文体、语域等

方面考虑较少。

3.模仿型写作:这类写作旨在使学生利

用精选的范文或规定的提示进行写作。方法

是:提供一篇范文,分析其语言特点和语篇结

构,让学生熟悉一定的句法和修辞手段,然后

写一篇题材相仿的作文;或者提供一份提纲

或若干提示让学生按提示进行写作。此类写

作可使学生了解、熟悉外语写作的技巧,例

如,如何运用时间空间顺序、因果关系、比较

等技巧展开段落或短文的主题。此类写作对

内容、修辞有一定的重视,但重点还在结构和

语言的精确性,还不是真正的书面交际。

4.交际型写作:此类写作不再过分强调

语言的精确性,而是注意为什么写和为谁而

写,也就是说,它既要强调写作者的写作目

的,也要考虑读者是否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

容。Nystrand(1982)指出:“书面交际的很多

明显特征不在文章本身,也不在读者与文章

之间的交流,而在于作者与读者进行的交

·24·

外语界2001年第4期(总第84期)

?1995-2006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流。”如此写作就不再是漫无边际的,不再是

为写作而写作,它在一定程度重视了读者的

反馈。但此类写作在我国有些大学还未得到

足够的重视,因为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很多

困难,如学生语言基础不扎实、功底差,不能

用外语自由、正确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

综上所述,我国许多大学外语写作教学

主要还是注重语法结构,而非内容,对作文的

评判着眼于用词是否妥帖、语法是否正确等。

换言之,学生主要通过研究、模仿范文,而非

注重解决问题、强调写作目的来提高写作。

如Mohan(1985)等研究者观察发现,中国学

生的写作主要受结构即语言的影响,而非其

他如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但是,正如Krashen

和Terrell(1983)以及Genishi(1992)指出:“现

在人们一致认为课堂主要教授语法形式是没

有用的,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正确地使用和

理解英语。”再如,Lyall(1996)指出,西方学生

写作主要注重动脑筋思考创造性的内容,其

次才注重形式。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作文

应更注重内容的逻辑性、简洁性。

因此,我们认为写作教学不应只是为应

付考试作简单的句型、段落上的语言训练,它

还应注重写作目的、任务和内容,通过写作提

高学生应用外语的能力。“我们应让学生接

触不同的写作和不同的读者,特别是同伴的

反馈,以便他们根据读者的期望写作”(Nys2

trand1986,1990)。为实现这一目标,考虑中

国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既注重结果,也

要注重过程,使两者有效地结合。任务教学

法可以满足这一要求。

三、任务教学法的心理语言学基础及应用

1.任务教学法的心理语言学基础

任务教学法基于苏联心理语言学家Vy2

gotsky(1962,1966,1978)及其追随者Wertsch

(1979,1981,1985a,b)等人关于语言和学习

的理论。Vygotsky强调学习的社会性以及教

师和同伴对促进个人学习所起的重要作用。

文化知识的获得首先是人们相互作用(inter2

personally)的结果,然后变为自己的知识(in2

trapersonal)。“儿童知识的发展经历两个过

程:首先在社会层面,然后是个人层面:首先

是人们之间相互作用(interpsychological),然

后是个人的作用(intrapsychological)。高级思

维起源于人们之间实际的相互作用”(Vygot2

sky1978:57)。Vygotsky认为,儿童的语言发

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发现语言。儿童

在同父母不断接触过程中发现了声音的意义

和作用,此时语言就成了控制活动和交往的

主要手段。第二阶段,儿童逐渐掌握了其周

围的语言,并且逐渐吸收此种语言所包含的

价值。第三阶段,儿童已经有思维能力,并且

可以用语言思考、表达自己的经历,语言成为

“思想的工具”(Well1981)。再者,Vygotsky

还强调这三个阶段都经过个人同其他更有经

验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Vygotsky的理论体现了认知和语言发展

顺序,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人们的相互作用。

他的这种心理、社会、语言相结合的理论,为

“任务教学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对语言教

学有着重要启示:个体是在社会交往、相互作

用中发现、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由此而

言,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规定教

学内容的教学观,使学生在一种社会性环境

中受教育。此理论也适用于二语或外语教

学,尽管母语和二语的认知发展不尽相同,但

他们的习得和学习语言的过程有很多相似之

处。

2.任务教学法的基本观点

任务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

和教师共同完成(transact)某些任务,使二语

学习者自然地学习、习得语言,扩展中际语体

系和促进外语学习进步。因此,任务教学法

描述而非规定做事的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在

完成一系列任务时运用自己的交际能力

(Breen1987c)。或者说,任务教学法指引学

生达到目标的方法和道路(Allwright1984)。

任务教学法还强调通过口头或书面交际共同

·34·

ForeignLanguageWorldNo.42001(GeneralSerialNo.84)

?1995-2006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获得意义。另一方面,学习主要注重探索知

识体系本身的功能,特别是要探索怎样学习

及运用这些知识。任务教学法在学生现有的

母语交际能力和目标语之间架起了一座桥

梁,为学生提供共同学习的机会,调动学生潜

在的运用和创造语言的能力。

“任务”这一概念有多种定义,例如

Crookes(1986:1)认为它是“一项有特定目标

的工作或活动”。Candlin(1987),Nunan

(1989),Long(1989)等人对其有更详细的定

义,即符合下列条件的活动:以意义为主;为

解决某个交际问题;同相关的现实社会活动

有某种联系;重点为完成任务;按结果评判任

务。而以下几项课堂活动不属于“任务”:完

成转换练习;(大部分)回答问题活动;对语言

规则的归纳教学法。再者,Long和Crookes

(1991)强调“任务”必须同现实社会的语言需

要有明确的联系,要根据现实社会的要求来

设计。“任务”可以催化有意义语言的使用,

因为在一种有利的环境中理解和重塑意义可

以帮助目标语结构的发展。因此,他们认为,

教学中最重要的是:1)着重通过处理、解决意

义使学生习得语言,2)重视一定的形式

(form)而非所有形式(forms)。尽管有时很难

为任务下定义,但“任务”的两个主要特征

———避免特定结构和注重意义———使它有别

于传统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中“任务”的选择要考虑以下

几点:任务难度、信息的特征和任务参与者的

特征等。不同任务包含不同的信息。因此,

人们认为,同等条件下,如果参与者共同拥有

某些信息,任务的执行和知识的获得就较容

易。而且,他们还认为,如果任务中的信息量

适当、有趣且有意义,就可能产生更自然、更

流利的话语。Skehan(1992)根据语言的复杂

性(codecomplexity)、认知的复杂性(cognition

complexity)和交际的紧张度(communication

pressure)等三方面划分任务的难度。再者,

较熟悉的任务更易掌握和执行,但应注意,任

务过于简单就会使学生感到厌倦,不利于学

习。教学应从简单到复杂,从熟悉到不熟悉。

有组织的任务可使有限时间内的语言学习更

准确、更流利。最后,任务参与者之间的熟悉

程度对任务的执行也有影响。Plough和Gass

(1993)认为相互较熟悉的参与者更易交流,

更易完成任务,话语更自然。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教学中选择任务

时,我们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不应只说某项

任务有用,某项任务简单或较难,而应考虑该

任务是否可达到教学目的。换言之,有目的

的选择教学任务是为了使学生语言学习平衡

发展———既流利,又精确,且不过于简单。

3.Willis的任务教学模式

Willis(1996)提出实施任务教学法的五

项原则:1)提供有价值和真实的语言材料;2)

运用语言;3)所选任务应能激发学生运用语

言;4)适当注重某些语言形式;5)有时应突出

注意语言形式。总之,这些原则要求注意信

息的输入(input)、使用(use)及对输入的信息

和语言使用的反映(reflectionontheinputand

use)。根据这五项原则的要求,Willis设计如

下教学模式:

前期任务(Pre2task)

介绍题目和任务(Introductiontotopicandtask)

执行任务(Taskcycle)

任务(Task)

计划(Planning)

报告(Report)

注重语言形式(LanguageFocus)

分析(Analysis)

练习(Practice)

前期任务主要有三项活动:首先,提供并

介绍任务的意义及其重要性,激发学生积极

参与;其次,提供真实的语言数据和材料,如

课文,以便引起学生对某些语言形式的注意;

最后,通过分析材料和数据引导学生注意某

些形式等活动,调动他们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44·

外语界2001年第4期(总第84期)

?1995-2006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执行任务期可分为三个阶段:1)执行任

务;2)计划任务后活动(post2task);3)汇报工

作。任务本身就给学生提供了使用和提高语

言运用的流利性、精确性和复杂性的机会,为

后续工作打下基础。在计划阶段,学生根据

任务的执行情况,互相合作、互相学习,为汇

报阶段作准备(见Swain1995),而教师只充

当助手,提醒学生注意某些形式以及形式同

意义的联系等。最后的汇报阶段强调语言形

式和运用的准确性,还可证实前期活动是否

有效。

最后,Willis建议,前两个阶段完成后,

应专门设计一些活动强调语言体系的某些特

殊形式,还可组织一些专门的练习。但要注

意的是,强调语言形式应在任务完成后,要针

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而不应按教学大纲的规

定按部就班地去做。

尽管有人认为Willis的教学模式还存在

一些问题,例如它同词汇教学法联系不紧密;

它根据经验而设计,还未经过实验检测等,但

Willis所提供的教学模式对我们二语或外语

教学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指导思想,我们应尝

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并进行检测。

四、任务教学法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以上阐述了任务教学法的心理语言学基

础、意义和Willis的教学模式,现在我们尝试

使用Willis的任务教学模式设计二语或外语

写作教学。

1.前期写作任务

教师提供有特定目标和意义的写作主题

或任务,如记笔记、写感想、总结等,也可以要

求学生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和评价。

Horowitz(1986b:455)把学校写作任务归为七

项:读书总结或感想;参考书目;经验报告;理

论研究报告;实例研究报告;综合数据及研究

试验。但我们应选择同学生现实生活有紧密

联系、能激发他们写作兴趣的任务,如写简

历、摘要、试验报告等,因为学生对其周围的

问题很敏感。而且,不同的任务提供不同的

意义和语言形式,激发不同背景知识的语言

信息,给学生提供课堂上运用真实语言的机

会。任务选好并强调其重要性后,给学生提

供几篇真实的范文,简单分析其语言形式和

结构以引起他们的注意,例如,解释“摘要”的

写作结构是:背景(background)、研究成果

(research)、结果(results)和含义(implica2

tion)。

2.写作期

首先要求学生按前期写作中的范文和教

师的提示在特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初稿。之

后,教师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按以下几个问

题就其作文进行讨论、计划,并且共同拟定讨

论文稿,为后面的报告作准备:1)我想要写什

么?2)目标是什么?3)对此任务的态度是什

么?4)对此主题你了解多少?5)对此题目你

感兴趣的是什么?此题目最重要的是什么?

6)谁将阅读你的文章?(Lapp1984)通过小

组讨论,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写作目的、观点

和方法。最后,由每组选一位代表报告(可用

母语)他们的讨论结果,报告时除注意以上几

个问题外,还注意写作中语言的精确性和流

利性。在此阶段教师只充当观察者或帮手,

引导学生运用以前的知识,注意某些语言形

式等。

3.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讨论他们的作文。教

师首先分析他们的汇报,并对例如文章主题、

说明主题的例句和观点等提出评判标准,然

后,根据这些标准评价学生的作文。教师还

可以利用质量不同的作文,让学生自己评判

并产生一致的评价标准。最后,各组可以交

换初稿,讨论并根据评判标准修改初稿。同

伴的反馈很重要,它可以使一些标准内在化,

并且提高他们独立评判他人和自己作文的能

力。在此阶段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作文中出

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语法练习,使学生在意义

和结构表达上更准确、流利。

此项设计只是根据任务教学法思想而做

·54·

ForeignLanguageWorldNo.42001(GeneralSerialNo.84)

?1995-2006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的一个初步设想,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堂教

学时间的限制,因此,它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得

到验证并不断完善、改进。□

参考书目

\[1\]AllwrightRL.Theimportanceofinteractionin

classroomlanguagelearning\[J\].AppliedLin2

guistics,1984,5(2):156-174.

\[2\]BreenMP.Learnercontributionistaskdesign

\[A\].CandlinCN,MurphyD.LanguageLearn2

ingTasks\[C\].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

HallInternational,1978.

\[3\]CrookerG.TaskClassification:ACrossDisci2

plinaryReviews(Tech.Rep.No.4).Honolulu:

SocialScienceResearchInstitute,CenterforSec2

ondLanguageClassroomResearch.Universityof

HawaiiatManoa,1986.

\[4\]FoleyJ.Apsycholinguisticframeworkfortask2

basedapproachestolanguageteaching\[J\].Ap2

pliedLinguistics,1991,12:62-76.

\[5\]GreeneS.1993.Theroleoftaskinthedevelop2

mentofacademicthinkingthroughreadingand

writinginacollegehistorycourse\[J\].Research

intheTeachingofEnglish,1993,27:46-75.

\[6\]HorowitzD.1986a.Processnotproduct:less

thanmeetstheeyes\[J\].TESOLQuarterly,20

(1):141-4.

\[7\]HorowitzD.1986b.Whatprofessorsactuallyre2

quired:academictasksfortheESLclassroom

\[J\].TESOLQuarterly,20(1):445-462.

\[8\]LongM.Aroleforinstructionin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task2basedlanguageteaching\[A\].

HyltenstamK,PienemannM.ModellingandAs2

sess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C\].Cleve2

don:MultilingualMatters,1985.

\[9\]LyallA.TeachingwritinginChina—aquestion

oflanguageoraquestionofculture?APaperpre2

senteda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llege

EnglishTeaching,1997.

\[10\]MortonR.Abstractsasauthenticmaterialfor

EAPclasses\[J\].ELTJournal,1999,53(3):

177-182.

\[11\]NystrandM.Thestructureofwrittencommunica2

tion\[M\].Orlando,FL:AcademicPress,1986.

\[12\]RaimesA.Whywrite?formpurposetopedagogy

\[J\].EnglishTeachingForum,1987,25(4):36

-41.

\[13\]RaimesA.Outofthewoods:emergingtraditions

intheteachingofwriting\[J\].TESOLQuarterly,

1991,25:407-430.

\[14\]SkehanP.Strateg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2

tion\[J\].ThamesValleyUniversityWorkingPa2

persinEnglishLanguageTeaching,1992,(1).

\[15\]SkehanP.ACognitiveApproachtoLanguage

Learning\[M\].OxfordUniversityPress,Oxford

NewYork,1998.

\[16\]SwalesJ.Citationanalysisanddiscourse\[J\].

AppliedLinguistics,1986,7:39-56.

\[17\]VygotskyLS.ThoughtandLanguage\[M\].

Cambridge,Mass:MITPress,1962.

\[18\]VygotskyLS.MindinSociety:TheDevelopment

ofHigherPsychologicalProcesses\[M\].Cam2

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78.

\[19\]WillisD.AFrameworkforTask2basedLearning

\[M\].London:Longman,1996.

\[20\]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1997.

\[21\]韩玉书.大学外语写作教学再探讨\[J\].外语

界,1992,(3):36-39.

\[22\]岑建君.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现状\[J\].外语教学

与研究,1991,(1):3-6.

\[23\]李发根.语篇语言学—连贯—作文教学\[J\].外

语学刊,1995,(3):60-65.

\[24\]邵永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J\].外

语教学与研究,1999,(1):13-15.

\[25\]王士先.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初探\[J\].外语界,

1992,(3):30-35.

\[26\]朱纯.外语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64·

外语界2001年第4期(总第84期)

?1995-2006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献花(0)
+1
(本文系赵winnie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