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癫痫验方辑录
1.止痫片(河北医药方)
组成与制法:南星、葛根各3.5kg,礞石5kg,橘红、钩藤、珍珠母各4kg,全虫、天虫各1.5kg,乳香、没药各2kg,黄芩3kg,蜈蚣50条。制成0.5g片剂。
用法:成人5-10片/次,小儿3-4片/次,均日3次,3个月一疗程。
按:此方以祛痰熄风,解肌止痫为主,可用于癫痫或风痰混合痫或风痫。刘新伍自1975年运用此方治疗大、小局限发作共152例,总有效率为92.8%。但少数患者服药后有恶心、头晕等反应,无需停药,可对症处理。孕妇忌服。
2.白石丸(黑龙江中医药方)
组成与制法:石菖蒲10kg,白僵蚕3kg,蜜为丸,每丸含药石菖蒲5g,白僵蚕1.6g。
用法:成人每次1-2丸,儿童每次0.5-1丸,均日3次。
按:此方能熄风化痰、醒神开窍,主治风痫、痰痫与惊痫。李作田等报告治疗15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疗3个月多数脑电图恢复正常。此方平稳,较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
3.癫痫一号丸(中医杂志方)
组成与制法:海参肠、青果、生牡蛎、郁李仁等份,共研细面,蜜为丸,每丸重10g。
用法:每日3次,12岁以下每次服半丸2/3丸,3个月为一个疗程。
按:此方中海参肠含钡率高,具有收涩止痫之功,临床用它治疗胃及十指肠溃疡。本方与青果、生牡蛎相配伍,可以敛肝、平肝镇逆,从而达到止抽搐之目的;郁李仁润肠通便加强降逆的作用。钱轶显报道用此方治疗37例,控制20例,近期控制10例,控制率为81.5%。长期服药对肝肾功能无损害。少数患者服药后大便变稀,次数增加和恶心等轻度反应,可以不作处理。此方是一个平和之剂,可以通治诸痫,但以风痫为宜。
4.朱砂一粒丹(山东中医杂志方)
组成与制法:炒牙皂、炒乳香、炒没药、陈皮各10g,醋郁金、广木香、紫菀、巴豆霜各8g,甘草6g,朱砂5g,真牛黄1.5g,麝香1g,上药共为细面,醋面糊为丸,绿豆大小,朱砂为衣。
用法:成人每晚服10-15粒,儿童酌减。随发作减轻而相应减少药量。间歇期(休止期)加服中药汤剂。
按:此方通下豁痰、行气、开窍、镇惊,主治痰痫、惊痫。五裕民方报道用此方治疗60例,治愈37例,好转5例,无效18例。因此方有巴豆霜、朱砂峻攻或有毒以及有牛黄、麝香稀少、昂贵之品,终非久服之剂。
5.宁痫散(安徽中医学院学报方)
组成与制法:蚤休、郁金、白矾各15g,广木香、制香附各9g,辰砂1.5g。共为细面,分为10包。
用法:成人每日1包,儿童减半,可以分作2-3次服用,3个月为一疗程。
按:此方行气化痰、清热镇惊为主,适用于痰痫、惊痫。张盛融报道治疗40例,显效28例,有效6例,无效6例。方中辰砂终非久服之服,用时宜慎。
6.紫石汤加减(辽宁中医杂志方)
组成与制法:紫石英、郁金各25g,寒水石、僵蚕、青礞石、磁石、天麻各20g,代赭石50g,朱砂、白附子、胆星、川大黄、节菖蒲各15g,小白花蛇2条,蜈蚣5条,全蝎、人参各10g,西花10g(或红花20g)。以上诸药共为细面。
用法:成人每次服5g,身体壮实者可以增加至7g,小儿用量酌减,每日2次。
按:本方着重清热平肝、镇惊熄风,兼祛痰通下,并加用人参补气,是一个通治诸痫方,宗乃秋等报道用此方治疗38例,临床治愈23例,显效14例,死亡1例。
7.五虫丸(江苏中医杂志方)
组成与制法:全蝎、蜈蚣、乌蛇、僵蚕、地鳖虫各等分。共研极细面,蜜为丸,每丸重5g。
用法:小于5岁每次服5g,6-10岁10g,成人15g,均每日服2次。15日为一疗程,可以连续服用2-3个疗程。
按:此方用"五虫"着重熄风止痉,治风痫为宜。张华报道用此方治疗28例,21例停止发作,4例发作次数减少、抽搐减轻,3例无效。
8.甘松汤(浙江中医杂志方)
组成与制法:甘松、凌霄花、白附子、石菖蒲各10g,代赭石30g,藜芦20g。
用法:煎汤内服,日一剂。
按:甘松性味甘温,现代药理研究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与活血化瘀之凌霄花以及祛痰镇肝的白附子、石菖蒲、藜芦、代赭石相伍,对痰痫、瘀痫均有效。曾广盛报道用此方治疗41例癫痫,13例无效。由于方中藜芦逐痰作用强,常有胃肠道反应,故宜冷服。此方短期应用尚可,久服则不宜。
9.痫定(湖北中医杂志方)
组成与制方:粉葛、郁金、木香、香附、丹参、南星各30g,白胡椒(7岁以下不用)、白矾、朱砂各15g。共研细面。
用法:7岁以下每次1.5g,7-15岁3g,16岁以上7g,均日服2次。30天为一疗程,有效者停10天后续服一疗程。
按:此行气化痰为主,佐用活血安神法,主治痰痫。刘天峰报道用此方法治疗48例癫痫,痊愈43例(2年无复发),好转4例,1例无效。个别患者服药初期症状加重,但继续服用可获效。剂量过大时有恶心、胃灼热感,进食后可减轻。
10.治癫痫方(福建医药杂志方)
组成与制法:将僵蚕、地龙、钩藤、代赭石各150g,全蝎100g,蜈蚣100条置于瓦片上烙干,烤至焦黄,加入明矾150g,紫金锭30g,混合研细面。
用法:早晚各用炙黄芪、石菖蒲20g,煎汤冲服上述药面3g,儿童用量酌减,连续服用80天。
按:此汤、散,重在熄风化痰,兼用黄芪益气,对风痫、痰痫、惊痫为宜,也可用于发作频之虚痫。伍后胜报道用此方治疗36例癫痫,22例停止发作,8例发作减轻,6例无效。
11.痫风散(江苏中医杂志方)
组成现制法:熊胆、白矾、牛黄各6g,炙蜈蚣、炙僵蚕、朱砂各10g,炙全蝎、制半夏、马宝、橄榄、郁金各10g,生大黄30g,混匀。共研细末。
用法:休止期日服一次,发作时日服2次,每次服6g,轻者半粒,重者用1-3粒。
按:此方化痰熄风、清热通下之力颇强,对痰、热、惊、风诸痫均宜,但方中之熊胆、马宝、牛黄均稀富之物。唐文轩报道用方治愈22例癫痫。
12.痫宁片(广东新医学方)
组成与制法:漂南星10g,胡椒30g,水牛角10g,冰片0.3g,诸药制成9片。
用法:成人每次服3片,一日服3次,儿童用量酌减。
按:此方以南星逐痰,胡椒行气降浊,水牛角清热,冰片醒神开窍。可以通治诸痫,但以痰痫、惊痫为宜。俞丽云等和赵翁平曾经先后报道运用该方治疗癫痫25例和65例,其效果分别为90%或75.9%。
13.龙角丸(吉林医药方)
组成与制法:炙马钱子1g,地龙1g,皂角0.25g,胎盘1g,上药研细蜜为丸,重1.5g。
用法:成人每次1丸,儿童半丸,均日2次,淡盐水送服。
按:马钱子有毒之品,其主要功用是散血热、止痫。现代药理研究说明它能兴奋脊髓的反射机能,与熄风通络止痉的地龙和祛痰的皂角相配伍,有较好的治痫作用。另方中重用补气血之胎盘,乃对虚痫尤宜。宋选卿用此方治阴痫,获得一定效果.但马钱子毕竟是毒品,过量会加重惊厥,用时宜慎。
14.癫痫丸(吉林医药方)
组成与制法:钩藤5g,半夏5g,郁金5g,白矾2.5g,代赭石1.5g,蜈蚣300条,鱼膘1g,朱砂5g,以上诸药研细面,水丸绿豆大。
用法:成人每次服3g,1日3次,儿童量酌减。
按:此方以祛痰熄风为主,主要用于痰痫、风痫。方中朱砂用量偏大,不宜久服。宋选卿曾经报道用本方治疗阳痫有一定效果。
15.青果膏(江苏医药方)
组成现制法:由青果、白矾、冰糖组成。先将鲜青果2.5g,置铜(砂)锅内加水至青果浸没为度。文水煮灶,捞出青果,此为一液。将捞出之青果去核捣烂如泥,再加水适量,煎之无味去渣。此方二液,将一、二液混合入明矾45g,文火煎熬至1kg左右时,再加入冰糖1-1.5kg,熬成煎膏。
用法:上述剂量为成人一个疗程即一个月的总量,分60次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一般服1-3个疗程,儿童用量酌减。
按:青果酸收敛肝,白矾祛痰,冰糖调药味。此方平和,对轻型痰痫、惊痫有效。
16.复方青黛片
组成与制法:本方按下列比例配制:硼砂3份,青黛1份,山药6份。共为细末加赋型剂压片,每片重0.5g。
用法:成人每日服3次,每次5g,儿童酌情减量。饭后温开水送服。用药中半年不发者改为每日2次,量不变,一年不发者改为每日一镒,维持用药一年停药。
按:此方用青黛清热解毒,硼砂既可加强青黛的清热作用又可消痰,山药乃健脾补中调和上述两药。本方治疗热痫两宜。
17.定痫镇痛合剂(上海中医药杂志方)
组成与制法:生铁落420g(先煎),丹参210g,制南星84g,石菖蒲和甘草各63g,炙远志31.5g,炙地龙42g,诸药浓煎成500ml糖浆。
用法:儿童每次服10ml,成人每次服20ml,均日服3次。
按:本方重在镇惊这神、祛痰熄风,主治惊痫、痰痫。胡建华报道运用此方并同时内服星蜈片(生南星1份,蜈蚣3份,每片0.3g)或蝎蜈片(全蝎、蜈蚣等份,每片0.3g),每次4-5片,每日服2次。共治疗30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0例。
18.定痫汤、丸(陕西新医药方)
组成与制法:制半夏、天竺黄、龙胆草、黄芩各9g,陈皮、茯苓、胆南星、生地、灵磁石、五味子各12g,钩藤、生白芍、青礞石、远志、竹沥各15g,甘草6g。水煎剂。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服,10-15剂为一疗程。服完两个疗程后改服下列定痫丸一料,制半夏、陈皮、甘草、钩藤、丹参、远志、僵蚕各30g,云苓、胆南星、川贝母、全蝎各15g,琥珀9g,竹沥、姜汁各75g,以上诸药共研细面,将竹沥、姜汁调药面为丸,每丸重1.5g,每次服3丸,每日服2次。
按:定痫汤与定痫丸重在逐痰,兼有熄风的作用,以治痰痫、风痫为宜。西安医学院第一附院中医科曾报告用上述方法治疗21例癫痫,痊愈3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率85.7%。
19.复方大黄酒(阜阳医药方)
组成现制法:用大黄100g,防风500g共碾成粗粉,加白酒150ml浸泡14天,过虑备用。
用法:成人每次10ml,日服3次,10岁以下儿童每次5ml,日服1-2次,10-14岁每次5ml,日服3次。
按:本方重在清热通下、散风,兼活血镇静作用,主治热痫、食痫。阜阳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曾经报道用此方治疗23例癫痫,16例控制发作,3例发作减轻,4例无效。本方用酒量大,既不经济,也不适宜服,所以用时宜短不宜久。
20.加味白金丸(中华内科杂志方)
组成与制法:白矾90g,郁金210g,九节菖蒲45g,远志45g,胆南得6g,灯心草300团烧灰。共研为细末,米糊为小丸。
用法:上方用于频发期,每晨空腹,用温开水送服上述丸药9g,连服3个月。同时加服味温胆汤;半夏9g,茯苓15g,陈皮4.5g,甘草4.5g,姜竹茹4.5g,枳实6g,蝉衣6g,地龙6g,钩藤9g,苏梗6g。风重加全蝎4.5g,兼内热加黄连4.5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0天,以后隔2-3日服1剂,服至3个月。若此期间能效控制癫痫发作则改用加味白金丸二方:白矾90g,郁金310g,九节菖蒲45g,远志45g,煅磁石60g,朱砂30g,煅龙骨60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早晨空腹用温开水送服9g。连服3个月后隔2-3天服,可服1年以上。
按:加味白金丸一、二方及加味温胆汤主要是逐痰熄风,治疗痰痫最为适宜。何炎炎报道1957年开始用上述方法治疗癫痫,取得一定效果。
21.药酒治痫方(河南赤脚医生方)
组成与制法:荆芥、防风、川乌、草乌、大茴香、红花各9g,大杨叶30g,入白酒0.5kg内,浸泡7日后即成。
用法:每次服药酒5-10ml,每日3次,儿童量减半,服药中忌食酸辣。
按:此药酒主要功用是活血散风,对瘀痫可以试用,但酒类制品终非儿童患者所宜。姚江海曾用此药酒治疗癫痫9例,8例痊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1例病情基本控制,但病例少,尚可列多积累病例。
22.止痫散(辽宁中级医刊方)
组成与制法:寒水石、紫石英、赤石脂、白石脂、生石膏、生龙骨、生牡蛎、代赭石、钩藤、桂枝、生大黄、干姜、滑石、甘草。上述诸药除干姜取半量上,其余药物均取等量制成散剂。
用法:成人每次服10g,日服2次,儿童量酌减半。两个月为一疗程。
按:本方取诸石重在清热降逆平肝,主治热痫、惊痫。刘冠唐报道用上散治疗1005例癫痫,显效96例,有效150例,好转633例,无效126例。总有效率为87.5%。
23.止痫冰硼散(辽宁中级医刊方)
组成与制法:冰片o.1g,硼砂1g,金礞石0.3g,明矾0.3g,代赭石0.3g,制成散剂。
用法:以上剂量为成人1次量,温开水送服,日服2次,儿童量酌减。两个月为一疗程,可以连服多个疗程。
按:此方重在逐痰,治疗痰痫为宜。刘冠唐报道用此方治疗358例癫痫,显效12例,有效48例,好转129例,有效率为52.8%。
24.豁痰定痫汤、丸(浙江中医药方)
组成现制法:橘红、半夏、茯苓、竹茹各15g,皂角、僵蚕、白附子、枳实各10g,石菖蒲、海浮石各30g,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分2-3次服,还可随证加减用药。服用10余日后,可用止方3剂加白矾、朱矾各30g研末制蜜丸,每丸重10g,早晚各服1丸。
按:本方重在豁痰降浊,是治疗癫痫之有方。于世名报道用此方治疗29例癫痫,有20例症状消失,随访两年以上未复发,6例症状减轻,发作时间缩短,3例无效。
25.花椒粉(经验方)
组成与制法:花椒粉1.5g,硼砂0.7g,冰片0.15g,朱砂0.15g,制成粉剂。
用法:以上为成人一次用量,儿童用药量酌减,早晚饭后温开水送服,4周为一疗程。
按:本方重在化痰镇惊,主治惊痫、痰痫,顾元富报道用此方治疗23例癫痫,显效11例,进步7例,无效4例。方中用朱砂,也非久服之剂。
26.治痫验方(广西中医教学方)
组成与制法:红人参35g,党参60g,当归48g,白术60g,茯苓96g,陈皮18g,附子15g,半夏36g,胆南星24g,石菖蒲15g,远志24g,怀山药48g,白芍60g,甘草18g。共研极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丸重6g。
用法:成人每日早晚各服1丸,儿童用量减半,盐开水送服。
按:本方重在健脾补气、化痰,主治虚痫,张惠民报道用此方治疗30例癫痫,多数获效。但此方终究偏补,风、痰、热偏盛者不宜用。
27.治痫灵(吉林中西医结合资料方)
组成与制法:炙马钱子粉2.5g,缬草浸膏10g,骨粉200g,樟脑8.5g,苯巴比妥50g,溴化钠134g,以上诸药混匀研细末,共制成1000片,每片重0.4g。
用法:视病情而定,一般成人每次服1-2片,日服2-3次,儿童用量宜慎,最多不要超过成人用量之半。
按:此中、西医药混合剂,有较好的抗惊厥作用,九台县精神病院曾经用此方治疗180例癫痫,基本治愈(停药后半年以上未发作),好转27例,无效5例,但此种制剂要特别注意持量标准,及药物含量一定要准确,否则会产生不良反应。
28.化痫止抽2号(赵心波方)
组成:青礞石10g,地龙6g,全蝎6g,钩藤6g,天麻6g,胆南星7.2g,二丑15g,法半夏5g,桃仁5g,红花5g,沉香3g,生大黄3g,人工牛黄0.3g,白矾8g。
按:据报道,本方治疗痰火偏盛型癫痫75例,显效35例,好转32例。
29.刘氏定痫汤(刘沛村方)
组成:天麻12g,钩藤15g,橘红15g,姜半夏12g,栀子9g,天竺黄12g,胆南星12g,竹沥12ml,远志9g,茯苓12g,川贝母12g,生甘草6g。
按:本方系已故老中医刘沛村对气痰火风之因所创制的治痫验方,业经两代临证应用,卓有成效,对重型、轻型癫痫均可,一般2个月即痊愈。
30.磁朱白金散(贾方方)
组成:磁石(研细水飞)60g,朱砂(研细水飞)30g,明白矾30g,郁金60g,清半夏60g,生赭石60g。
适应证:惊痫属肝火痰浊,忧动心神者,症见惊惕不安,面色乍红乍白,吐舌惊悸,抽搐烦躁,脉弦或忽大忽小,指纹青。
上药共研为细末。1-3岁,每服0.9-1.8g;3-6岁小儿,每服1.2-2g;6-9岁小儿,每次服用1.5-3g;9-12岁小儿,每次服1.8-6g;成人每次服2-10g。日服3次,开水送下。
31.独活葛根激发(张汤敏方)
组成:独活5g薄荷5g葛根5g芍药6g甘草6g钩藤10g菊花10g珍珠母10g
按:方中独活治痉可走督脉,薄荷治痫痉瘛、肢体拘挛发疼,葛根治项背强几几,芍药、甘草解挛急,钩藤熄风解痉,菊花治眩、明目,珍珠母入肝,平厥阴之风。此方对小脑萎缩、四脑室扩大、脑炎后遗症等所致的癫痫有治疗作用。
32.绝痫汤(张汤敏验方)
组成:青礞石10g天竺黄10g天麻6g胆南星6g法半夏6g煅蛇含石12g钩藤10g桃仁6g红花3g生侧柏叶10g
适应证:癫痫难治证。
33.神赭散(李修伍方)
组成:神曲、生赭石各等份,研为极细末即成。
适应证:降逆气,化痰浊,对大发作、小发作以及久病体弱等各类痫证。
用量用法:1-5岁,每次6-10g;6-10岁,每次10-15g;11-15岁,生次15-20g;16岁以上每次20-25g。每日3次,饭后开水冲调服下。1个月为1疗程。忌食腥荤油腻,避免过重劳动及精神刺激。
34.治痫宝丹(任继学方)
组成:白花蛇头3具玳瑁20g郁金25g天竺黄30g天麻15g真沉香10g白芍5g清半夏10g全蝎10g蜈蚣5条僵蚕10g牛黄0.15g麝香0.3g琥珀5g西红花5g动物脑(以猴、羊脑为优)1具。
功效:调整脏腑、镇静安神。
35.五石散(来春茂方)
组成:珍珠母94g代赭石62g青礞石46g生明矾94g琥珀62g石菖蒲125g僵蚕110g蚱蜢110g
功效:开窍豁痰,平肝降逆。
用量用法:代赭石、青礞石二味置砂锅内用烈火锻,烧红后取出来醋淬之(3-7)次,然后再用清水漂2天(中间换水2次),捞起晒干;生明矾用猪牙皂角62g捶碎冷水浸泡后,揉汁去渣,将明矾入皂角汁熬干;珍珠母洗净晒干;琥珀选质透明有光泽者。以上5味碾细过筛加水飞至极细,以放在舌上无渣滓为度,晒干听用。僵蚕用麸能上能下拌炒至黄色为度,筛去麸皮。蚱蜢去翅微炒香;石菖蒲切片晒干生用。以上3味碾细过筛,和前药共混合成散剂,收储勿泄气即可。
1-3岁小儿每次服2-3g,4-6岁小儿每次服3-5g,6-9岁每次3-6g,9-12岁每次服5-8g,12岁以上同成人量每次服6-10g。
其中单用蚱蜢一味焙干炒香研细,每服3~6g治癫痫也颇为有效。
上药共为细末,每服10g,日2次,白开水送下,儿童药量酌减。
36.黄斌"痫速康3号"方
药物组成:天麻、全虫、僵蚕、地龙、丹皮、石决明、钩藤、麝香、胆星、菖蒲、橘红、磁石等.
临床应用:治疗肝风夹痰之症见突然昏仆,两眼上瞪或斜视,抽搐痰涎,喉间痰响或者有猪羊叫声,二便失禁。每由情志异常而引起,平时急躁易怒,口干或苦,头晕头疼,失眠多梦,舌红苔腻脉经纬度或稍数。此为肝火偏旺,火动生风,煎熬津液,结而为痰,肝风内动,痰随风动,风痰上扰,蒙闭心神出鬼没,而肝气郁结,则脾不健运,痰浊内生,风痰上涌而有吐涎泡沫,即是夹痰之明证。
37.黄斌"痫速康2号"方
药物组成:红参、黄芪、苍术、菖蒲、半夏、郁金、胆星、橘红、僵蚕、云苓、大白等。
临床应用:治疗脾虚湿困之症见大发作或只有瘛从,素体脾胃虚弱,水湿内停,聚成痰浊,或癫痫发作日久,更伤脾胃,而见神疲乏力,眩晕时作,食欲不佳,面色不华,舌淡或有齿痕,苔薄白而润或白腻,脉濡弱,此为脾胃虚弱,不能生化气血,气血不足;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碍气机所致。如素有肝风,更合肝风内动,则发作亦重。
38.黄斌"痫速康4号"方
药物组成:杞果、黄芪、益智仁、黄精、山药、山萸肉、鳖甲、鹿角胶、川贝、天竺黄、莲子心、朱砂、珍珠粉、紫河车、地龙等。
临床应用:肝肾阴虚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多由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火盛伤阴;或肾阴不足,肝失濡养;或癫痫日久,耗伤肝肾之阴,阴不敛阳,而致虚火肝风,夹痰作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