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561233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潮白河大桥三向预应力连续箱梁施工技术
2014-08-19 | 阅:  转:  |  分享 
  
潮白河大桥主桥三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技术

王宝金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潮白河大桥主桥三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支架布设、模板设计、预应力工程、混凝土施工等施工工艺,可为类似桥梁的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满堂支架模板设计预应力工程混凝土施工

1、前言

预应力混凝土满堂支架现浇连续箱梁在高速公路、市政工程中经常采用,潮白河大桥位于北京市怀柔区,跨越潮白河,其主桥设计为三塔矮塔斜拉桥,跨径组合为72m+120m+120m+72m=384m,主梁采用三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单箱三室结构,桥面宽29.5m,梁高按二次抛物线由4.3m渐变到2.3m,边室顶板厚26cm,底板厚24cm;中室顶板厚50cm,底板厚24cm;中腹板厚60cm,边腹板厚80cm。箱梁横断面尺寸见图1。





箱梁混凝土采用C50,其预应力采用纵向、横向和竖向三向预应力体系,纵向预应力钢束分为二种:一种为边腹板及中腹板内曲线布置的6束预应力钢铰线;另一种为布置于箱梁顶、底板的直线预应力束,其中顶、底板分别布置50束、72束;所有纵向预应力钢束均采用两端张拉,腹板曲线束及顶、底板直线束张拉端锚具分别为OVM15—19、OVM15—12;顶板横向预应力钢束采用扁波纹管,顺桥向60厘米布置一道,单端张拉,张拉端锚具为BM15—4,锚固端为。

按设计要求,南引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如何保证支架的强度、整体稳定性,以及如何实现预应力工程监理顺利进行、梁体内实外美等成为南引桥施工的关键。

2、支架方案及施工

2.1支架方案

支架立杆采用φ48╳3.5钢管,箱梁腹板以下6.9米范围内立杆间联结采用对接,内、外悬臂板下立杆联结采用搭接,根据计算,箱梁腹板以下顺桥向立杆间距0.8米,横桥向间距0.4米,其它部位立杆顺桥向、横桥向间距均按0.8米布设,水平杆步距均为1.5米;顺桥向承重方木采用12×15cm,直接搭设在立杆顶托撑上,上分布横桥向方木,横向方木上铺设厚12mm的竹胶板,横桥向方木采用10×10cm,分布间距0.4米,为保证满堂支架的整体稳定,在支架每四排立杆设置一道横桥向斜撑,每三排立杆设置一排顺桥向斜撑,在基础以上30cm左右,设置第一排水平杆,在立杆顶以下30cm左右,设置一排水平杆。每层水平杆均设置水平斜撑。

2.2支架安装

2.2.1支架地基处理

考虑到柳州降雨量、地基本身含水量均较大的实际情况,支架地基在整平、碾压完原始地面后,铺设5厘米碎石,碾压,然后用5厘米C20混凝土覆盖。为减小支架接缝压缩量,置于支架立杆底部的底座直接放在基础混凝土上,根据计算,要求基础承载力应达到396.2Kpa以上,因此,在铺设碎石以前,应注意地基的压实度。在碾压前,清除浮土、耕植土不少于30厘米,对有淤泥、水塘地段,应先将淤泥清理干净,再做换填处理,并分层压实,在碾压过程中,对出现弹簧土的区域,应进行换填处理。在支架基础两侧,分别设顺桥向排水沟,以利于排水,基础混凝土与纵向排水沟间应用彩条布搭接,以防支架基础被水浸泡,增大支架的沉降量。

2.2.2地基预压试验

为检测支架整体稳定性、准确掌握地基沉降规律,以便为支架预拱度设置提供依据,在现场进行了地基预压试验。

考虑现场实际情况,预压试验在第六联第一跨左幅进行(即施工的第一跨),试验部位选取跨中附近箱梁箱投影部分为一个试验点,预压范围纵向长8米,横向宽10米,横向宽度与箱梁顶两侧腹板以外1米间的总宽度相当;另一预压点选在两幅箱梁之间端横隔梁处,预压范围考虑墩承台宽3米,在开挖承台时按1:1.5放坡,顶面开挖宽度将近6米,此范围压路机碾压不便,施工时用人工进行了夯实,另外端横隔梁荷载较大,为检测此处的地基沉降情况,在顺桥向6米(从墩中心两侧各3米)、横桥向10米(横隔梁范围)进行预压。

预压荷载为试验区域混凝土重的1.2倍,加载采用编制袋装土的方法,每袋装土50Kg。加载以前,在预压区域支架立杆顶上方木及对应位置地基顶做标记,以便同时测得对应点地基及包含立杆弹性变形、接缝压缩等的总变形,纵横向每隔1.6米做一观测点,跨中部位共设20个点,横隔梁部位共设12个点。

预压程序为:先压至1/2荷载,持荷24小时,观测三次支架沉降,加荷至全部荷载,持荷24小时,观测三次支架沉降。

2.2.3支架预拱度设置

按设计要求,支架预拱度不考虑张拉反拱。全部预压荷载作用完毕后,支架地基变形在24小时内仅为2mm,方木顶总平均变形为1.5cm,根据预压结果,支架预拱度跨中按1.5cm、跨中至桥墩之间按二次抛物线布设。

2.2.4支架安装注意事项

安装支架时,应严格按照以下规程:

(1)、立杆应采用两种以上长度,以确保立杆在同一水平面内接头数量不超过立杆总数的50%;监理工程师论坛http://bbs.job2299.com/

(2)、为防止杆件滑脱,各种杆件伸出扣件的端头均应大于10cm;

(3)、在立杆安装过程中,应随时校正立杆垂直偏差,垂直偏差应控制在支架高度的1/200以内,水平偏差控制在5cm以内,立杆间接头扣件应使两端立杆在扣件内高度相等;

(4)、顶托丝杆伸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小于20cm,以确保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丝杆与立杆之间连接不致出现局部失稳;

(5)、顺桥向、横桥向剪刀撑应按设计要求安放,并与立杆可靠连接;

(6)、在地基处理时,应根据对应的箱梁底标高以及所采用立杆的长度调整地基高度,以避免在立杆对接安装时的损耗,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3、模板结构及支撑体系

3.1外模结构

模板结构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梁体的外观,双冲大桥南引桥外模面板均采用厚12mm的竹胶板,面板尺寸为1.2x2.4米,以适应立杆布置间距,面板直接钉在横桥向方木上,在钉面板时,每块面板应从一端赶向另一端,以保证面板表面平整。斜腹板面板固定在竖向加劲肋上,竖向加劲肋顺桥向每20厘米布置一道,加劲肋顶端与翼板横桥向方木相连,底端放在箱梁底板横桥向方木上,并由斜撑钢管及顺桥向钢管支撑,为保证箱梁底板到角处混凝土线形顺畅,在竖向加劲肋底部顺桥向布置一条小方木,小方木钉在箱底横桥向方木上,并与竖向加紧肋顶紧。斜撑钢管与顺桥向钢管应连接牢固,顺桥向钢管应顶紧竖向加紧肋,斜撑钢管应与两道立杆连接,外模结构及支撑体系布置见图2。



图2外模结构及支撑体系

3.2内模结构

箱梁内空高仅为1.05米,内模龙骨设计应尽量少占净空,以利于箱梁底板混凝土的散料、振捣及内模的拆除。内模龙骨上方木下部两端各设一个5x5厘米的托撑,托撑钉在龙骨上方木上,用于支撑内模面板的10x10厘米顺桥向上方木放在托撑上。每道龙骨布置5个竖向方木,中间部分不加斜撑,这样,可以减小龙骨所占空间,便于施工。内模结构示意见图3。



图3内模结构示意(单位:cm)Ф30振捣棒振捣;

2、在腹板混凝土振捣完毕后,绝对不得再用振捣棒振捣底板混凝土,否则可能使腹板出现空洞;

3、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用竹扫把将顶板表面拉毛,一则可增加顶板与桥面铺装层的粘结力,二则可增加顶板混凝土的表面张力,避免顶板混凝土表面由于收缩开裂;

4、桥址处风较大,顶板混凝土应及时撒水、覆盖养护,在混凝土不粘手后,即可用手撒水养护,待混凝土达到一定程度后,再用水管冲水养护,第一遍撒水过早将冲掉表面水泥浆,撒水过完,混凝土可能出现收缩裂缝,因此,现场应有专人负责检查混凝土表面情况;

5、横向预应力钢束在浇筑混凝土时,应定时来回抽动,以防波纹管漏浆,影响后期张拉、压浆;

六、结语

由于采取了以上工艺措施,柳州双冲大桥南引桥预应力箱梁外观、内在质量得到了业主、监理的好评,该桥的施工实践为类似桥梁的施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周水兴等编著.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年5月.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年10月.

4.柳州市双冲大桥工程施工图设计第三册;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2002年3月.









































3







桥梁中心线



1.05



6.9



1.50



5x15上方木



16.45



图1半幅箱梁横断面结构(单位:米)



顺桥向钢管



斜撑钢管



横桥向10x10cm方木



立杆



顺桥向12x15cm方木



厚12mm腹板面板



5x10cm竖向加劲肋



5x5cm木条



横桥向方木



厚12mm腹板面板



5x10竖向方木



10x10方木



10x10顺桥向上方木



10x10顺桥向下方木



5x5托撑



箱中心线



内模支撑横断面



斜撑







献花(0)
+1
(本文系56123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