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车改到底怎么改
7月16日,《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下发,备受全民关注的公车改革在酝酿20年后全面启动2014年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公车改革倍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7月16日,《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下发,备受全民关注的公车改革在酝酿20年后全面启动。本次车改按照新方案,我国将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在小编看来车改补贴制定什么样的标准才能既满足公务员出行的要求,又不造成浪费,更不能让车改补贴成为“变相的福利”。
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交通状况各不相同,车改补贴就不能一概而论,“司局级每月补贴1300元、处级800元、科级及以下500元”的标准就不能完全照搬每个地区。所以车改补贴制定的标准要多方面、多角度考虑。应该因地制宜,省市县以及贫困山区,按照各自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补贴水平,既不造成浪费,又能满足一般需求。在经济账之外,还有一个方面的问题值得考量:是不是改了之后就可以建立新的科学合理的机制,如果能够达到这一目标,多花点钱也值得。但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完全取消公车,一定级别仍然可享用。
这还可能带来很多复杂的管理问题。现在就有人提意见称,职位越低的外出公务越多,补贴却越少,补贴标准不合理,车改后谁也不愿外出办公务。还有,公务人员发车补了,专业技术人员发不发,按什么发?所以,事关公车改革,绝不是一“补”治百病。归根结底,公车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反浪费、节约财政资金,对于车改的经济账可得算仔细。有了精确的资金考量,才能为具体措施的出台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符合群众的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