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彼得,德鲁克
2014-08-25 | 阅:  转:  |  分享 
  
彼得·德鲁克[编辑]



彼得·德鲁克 出生 1909年11月19日奥匈帝国维也纳 逝世 2005年11月11日(95岁)美国加州克莱尔门 职业 大学教授、管理顾问 国籍 美国 体裁 管理学

http://www.druckerinstitute.com/ 查







编 彼得·费迪南德·德鲁克(PeterFerdinandDrucker;1909年11月19日-2005年11月11日)是一位奥地利出生的作家、管理顾问、以及大学教授,他专注于写作有关管理学范畴的文章,“知识工作者”一词经由彼得·德鲁克的作品变得广为人知。他催生了管理这个学门,他同时预测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他被某些人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的言论和政治立场一直属于保守派。

目录

[隐藏]

1简历

2学术成就

2.1基本主张

3主要著作

4另见

5参考资料

6外部链接

简历[编辑]

1909年奥地利维也纳出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官员、母亲是医生,在奥地利及英国完成教育。

1929年起,历任报社的海外通讯记者。

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国际公法博士。

1937年四月,德鲁克夫妇前往美国。

1941年任本宁顿学院教书。

1950年任纽约大学管理学教授,后转往克莱蒙特大学教书退休。

彼得·德鲁克一直为历届美国总统担任顾问。

彼得·德鲁克著作被译为二十余种语言,总销售量超过六百万本。

2002年获颁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公民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

2005年11月11日,他在加州克莱蒙特家中逝世,享寿95岁。

学术成就[编辑]

由于彼得·德鲁克在管理学上的成就,被某些人尊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并且被保守派财经刊物推举为“当代最不朽的管理思想大师”。但德鲁克的看法缺乏现代商学院学术论文的统计验证要求。

英特尔总裁安迪·葛洛夫说:“彼得·德鲁克是一盏指引我们的明灯,他的著作让我们走出迷雾找到方向。”

美国《商业周刊》称赞他为:“当代不朽的管理思想大师”

《华尔街日报》:“德鲁克是企业管理的导师”

《经济学人》:“大师中的大师”

基本主张[编辑]

下列是德鲁克的写作中多个经常提到的观点:

对各种宏观经济学理论持怀疑态度。德鲁克争论,没有任何一个经济学派的理论,能够有效解释现代经济结构中的主要层面。

将一切事物化繁为简的强烈欲望。根据德鲁克的说法,公司倾向生产过多的商品、雇用多余的员工(相对而言外包是较佳的方案)、和错误的投资。

提出他所谓“政府的病态”。德鲁克提出一个表面上非意识形态的主张:政府无法、也没有意愿提供人民需要、或想要的创新服务,尽管他似乎相信这并不是民主体制中必然发生的情况。

对“计划性遗弃”的需求。企业和政府有一种人类的自然倾向:无视于明显不再适用的事实,而对昨日的成功依旧念念不忘。

对“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长期地推崇,虽然德鲁克将他的职业生涯用于研究管理工作,而非分析蓝领阶级。他赞扬泰勒是第一位提出工作可以被切割、分析、再改进,这项重要观念的人,然而将工作细分再组装的装配线观念在古代中国和欧洲皆有。

对社群意识的需求。德鲁克早期提倡“经济人的末日”,主张个人对社群的需求可以在一个被创造出来的“植物群落”中满足。稍后他承认植物群落的概念从来也没有实现,并在1980年代暗示非营利组织内的志愿者可能是社群的关键。德鲁克想用非营利组织代替政府的社会救助福利单位,然而没有获利绩效可评估,也无政府公家机构内部监督的非营利组织比企业更容易用一些营销管理的说辞来掩饰没达成任务的失败,有些非营利组织则只是富豪逃税移转财产用的机构。

目标管理:德鲁克流传最广的管理概念,目标管理是给定员工一个明确目标,而主管不需经常介入员工的工作,让员工工作时有较多的自主性,之后再以达成目标与否做考核。这个被称为目标管理的概念首先在德鲁克的《管理实务》一书中提出。

顾客导向:一个公司的主要责任是提供商品或服务给他的顾客。获利并不是公司的目标,但却是永续经营的必要条件!其他诸如对职员和社会的责任,则是为了能够继续执行公司的主要责任。

主要著作[编辑]





彼得·德鲁克的几本著作

《经济人的末日》(TheEndofEconomicMan),1939年

《工业人的未来》(TheFutureofIndustrialMan),1942年

《企业的概念》(ConceptoftheCorporation),1946年

《新社会》(TheNewSociety),1950年

《管理实践》(ThePracticeofManagement),1954年

《美国的下一个20年》(America''sNextTwentyYears),1957

《明日的里程碑》(LandmarksofTomorrow),1959年

《成效管理》(ManagingforResults),1964年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TheEffectiveExecutive),1966年

《不连续的时代》(TheAgeofDiscontinuity),1969年

《技术、管理与社会》(Technology,ManagementandSociety),1970年

《人、思想与社会》(Men,IdeasandPolitics),1971年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Management:Tas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1973年

《看不见的革命》(TheUnseenRevolution),1976年(1996年以《退休基金革命》(ThePensionFundRevolution)重版)

《人与绩效:德鲁克论管理精华》(PeopleandPerformance:TheBestofPeterDruckeronManagement),1977年

《管理导论》(AnIntroductoryViewofManagement),1977年

《旁观者:管理大师德鲁克回忆录》(AdventuresofaBystander),1979年

《毛笔之歌:日本绘画》(SongoftheBrush:JapanesePaintingfromtheSansoCollection),1979年

《动荡时代中的管理》(ManaginginTurbulentTimes),1980年

《迈向经济新纪元及其他论文》(TowardtheNextEconomicsandOtherEssays),1981年

《变动中的管理界》(TheChangingWorldoftheExecutive),1982年

《最后可能出现的世界》(小说,TheLastofAllPossibleWorlds),1982年

《行善的诱惑》(小说,TheTemptationtoDoGood),1984年

《创新与创业精神》(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1985年

《新现实:政府与政治、经济与企业、社会与世界》(TheNewRealities:inGovernmentandPolitics,inEconomicsandBusiness,inSocietyandWorldView),1989年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原理与实践》(ManagingtheNonprofitOrganization:PrinciplesandPractices),1990年

《管理未来》(ManagingfortheFuture),1992年

《生态远景》(TheEcologicalVision),1993年

《后资本主义社会》(Post-CapitalistSociety),1993年

《巨变时代的管理》(ManaginginaTimeofGreatChange),1995年

《德鲁克看亚洲:德鲁克与中内的对话》(DruckeronAsia:ADialoguebetweenPeterDruckerandIsaoNakauchi),1997年

《德鲁克论管理》(PeterDruckerontheProfessionofManagement),1998年

《21世纪的管理挑战》(ManagementChallengefor21stCentury),1999年

《德鲁克精华》(TheEssentialDrucker),2001年

《下一个社会的管理》(ManagingintheNextSociety),2002年

《功能社会》(AFunctioningSociety),2002年

《德鲁克日志》(TheDailyDrucker),2004年

《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TheEffectiveExecutiveinAction),2006年

另见[编辑]

《每日遇见德鲁克》(世纪管理大师366篇智慧精选),德鲁克亲自定义“这是一本行动书”。作者马齐里洛教授是德鲁克的老友,此书取材自德鲁克三十多本主要著作,整理出366篇精简短文,包含德鲁克的思想精华、一个实践点,引导读者思考并实践。[1]

《如果高校棒球女子经理读了彼得·德鲁克》(女子マネージャーがドラッカーの『マネジメント』を読んだ):日本作家岩崎夏海的小说,将《管理学》用于高中社团的经营,2011年改编为动画在NHK综合台播出。

参考资料[编辑]

^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每日遇见杜拉克:世纪管理大师366篇智慧精选(新版).天下文化.2010-12.

外部链接[编辑]

德鲁克:企业必须拥有“创造财富的4种资讯”



献花(0)
+1
(本文系s_sonia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