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为 学
2014-09-01 | 阅:  转:  |  分享 
  
六年语文下册导学案

课题 为学 设计人 翟辉 课型 综合课 课时 2 设计时间 2014年5月23-26日 学习目标 1.理解为学由难向易转化的关键是“事在人为”。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为”、“鄙”“语”“恃”“去”“顾”等词的意思。3.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激发学生树立志向,大胆实践的精神。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不同语气和感情,并背诵课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人物不同语气和情感,并背诵课文。理解“认知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阅读式、讨论式

教学1''

二、检查

复习5''



三、新课20''



























四、巩固

练习15''









五、布置

作业4''

1、学生自己放声读一遍课文,生字词看注释或查字典。

2、互读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一读一听,互相纠正错误。

3、三读,订正读音。

出示需注意的字,集体订正。不逮人久而不怠焉迄乎成屏弃而不用蜀之鄙子何恃而往

4、学生再次放声读。提示:读准字音。

5、指导朗读,读顺句子,读好停顿

出示下列语句,要求学生读出其中的停顿。然后读课文,做到不掉字、不多字、不错字。其/与昏与庸以异也蜀之鄙/有二僧贫者语于富者/曰子/何恃而往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6、读、译课文

两人小组互说互订正,存疑。

读、集体读并讨论

读、译课文。出下列语句的意思。

a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b、吾欲之南海,何如?

c、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d、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e、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f、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g、贫者语于富者曰:

h、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13为学

人之为学

贫僧:一瓶一钵

富僧:欲买舟而下,富者有惭色

?????人之立志,故不如蜀鄙之僧哉? 第二课时 环节与时间分配 教学流程 方法与设计意图 一、组织

教学1''

二、检查

复习5''



三、新课20''































四、巩固

练习15''



五、布置

作业4''

研读课文作者对“为学”是怎样看的,又是怎样提出看法的?

2、本文说的主要是关于做学问的道理,为什么开头却从“天下事”写起?

、第2-3段各写了什么内容?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贫僧自南海还”、“富者有惭色”的故事结尾说明了什么?

、第4段得出什么结论?

背诵课文

方法:给学生3-4分钟自己背,然后老师读课文,学生随之默读;请若干学生试背,全班结合投影提示背。

(1)?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鄙”和“曰”

(2)?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勤奋学习的名人名言或故事,丰富课外知识。

学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把蜀鄙之僧的故事讲给家人听。人之为学贫僧:一瓶一钵

富僧:欲买舟而下,富者有惭色

?????人之立志,故不如蜀鄙之僧哉?

献花(0)
+1
(本文系红星一中20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