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凤庆县腰街中心学校艾世国
设计理念
1、体现讲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准确定位二年级讲读教学目标,既引领学生能阅读课文,能感受、体验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2、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遵循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习兴趣,运用多种评价,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语文学习的有效性,灵活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启发点拨等教学方式,发挥小学生的主体性优势。
3、呈现课文课程的实践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听说读写活动中积累词句,发展思维,提升语感,获得语文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语文教学活动的层层展开,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注重朗读体验,实现学生对课文的“多云解读”。
学情与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在爸爸的启发下,他开始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个小狗,巧妙的掩盖了污渍,给作品添加了几分家的温馨。因为二年级学生理解能力不强,所以教学不能盲目提高学习目标,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语文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
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孩子们,当你不小心把事弄错了,你会怎么做,是不是哭或找爸爸妈妈帮忙呢?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玲玲的画》,看看玲玲小朋友,把画弄脏了,她是怎么做的。”
2、过渡语:“玲玲不小心把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他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狗,巧妙的掩盖了污渍,给画添了几分家的温馨。
二、结合课文连接语初读,疏通生字词。
1、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2、开火车读词语,生字,质疑问难。
三、再读课文,初知文义。
范读课文,让学生动脑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玲玲为什么哭?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与同学合作交流
4、分组交流。
5、集体交流。
四、精读课文,感情升华。
1、指名读课文,让学生想想玲玲为什么哭,划出相关语句。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爸爸怎样启发玲玲开动脑筋,并划出相关语句。
3、出示重点句品读。
4、品读爸爸说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五、全文小洁,幻灯熏陶。
1、用幻灯片让学生看看玲玲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掩盖了污渍,给画添了几分家的温馨。并让学生谈谈收获。
2、朗读爸爸说的话。
第二课时
一、直接引入课文
二、复习巩固生字词
三、指导书写
四、小练笔
1、替玲玲写几句感谢爸爸的话。
2、自创小作品,给父母或朋友送上祝福。
3、深刻体会: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糟糕,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