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好课如水 -陶园雷鸣
2014-09-14 | 阅:  转:  |  分享 
  
好课如水



陶园中英文实验学校雷鸣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石岩,凿石壁,从无惧色,他好像有志向。万物如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

无巧不成书。今天参加“名思教研”教学创新成果展示会,一进会场就正巧碰上听王崧舟老师的课——《孔子游春》。

王崧舟老师的课“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人即是课、课即是人。”

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教化——好课如水!

一、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有德行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是孔子重要的教育思想,这些思想在王崧舟老师的课堂上真正得到了落实。

“因材施教”这一概念是宋代朱熹在总结孔子教学思想时归纳出来的。在听王老师的课之前,我和大多数教师一样,一直认为因材施教的“材”指的是学生的“资质”,因此在教学中总是以为“根据学生的能力制定教学目标、安排特定的教学内容”就是“因材施教”,听了王老师的课,才发现:“材”,除了理解为不同志趣、能力的学生,还可以理解为学习的“环境、条件、工具”等。

谢质彬先生在1989年第11期《文史知识》提出:所谓“有教则无类”,就是说,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这就叫“有教则无类”,简称“有教无类”。

然,读《论语》先进篇“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的学生冉求帮助季氏积敛钱财,搜刮人民,所以孔子很生气,表示不承认冉求是自己的学生,而且让其他学生打着鼓去声讨冉求。

幡然悔悟:自己对“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产生了曲解,作为教师,我们无法选择学生的贵贱、贫富、智愚,年龄,必须平等对待所有学生,也妄想通过教育消除这些因素。

站在“有教无类”的角度思考,学生的“智愚”等差异确实不是我们思考的重点,因为我们并没有选择“教与不教”的权利,我们必须要教,还要孜孜不倦地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因此教育从学生的差异上去因“材”施教是毫无意义的。因材施教绝不是要教师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然后将“特定的的知识”教给“特定的弟子”。这样做不仅不是因材施教,而且“剥夺一些孩子在某些方的学习权利”。为了一时的所谓教学效果,如此“因材施教”是不道德的。

王崧舟老师在备课时,面向所有听课的对象:即有小学生,也包括前来观摩的全体教师,深挖教材,设计教案,尽情展现自己鲜明、自然的人格和个性,将自己对《孔子游春》的独到思考、思想融入课程设计之中。在课堂上彻底敞开,全然进入课堂的每一个当下,和学生及观摩学习的老师们情情相融、心心相印;彻底地打开自己的生命,让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寸肌肤去感受、去触摸、去体认课堂中的每一个当下;在不经意间邂逅生命的高峰体验,率性而为,和学生一起全然进入一种‘人课合一’的境界。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王老师的学生,有的学会了“志存高远”、有的学会了“不争功利”、有的学会了“谦虚低调”、有的学会了“宽容大度”……

作为教师的我,不但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领略了课的诗意境界,还对好课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样的课,如阳光,普照大地;如雨露,润物无声。淡化了学生的差异,注重了“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摒弃了教育中“功利”的成分,尽最大可能地为所有学习对象提供了最优质的学习资源。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彰显了教者的“德行”。

学高为师,言传身教,有情义

人们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课的要求也总是在追求“模式”,所以教研路上才会有361度的轮回经历,才会有“满堂灌”、“满堂问”、“满堂读”、“满堂乱”、“满堂练”等极端产物。

岂不知“道可道非常道”,真正的好课,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更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言。课的境界由教师的学识修为决定,修为越深,课的痕迹越淡,课的质量越高。好课如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正是王崧舟老师所说的“人即是课,课即是人,人课合一”。或听、或说、或读、或写、或思、或记,根据学情信手拈来,变化自如,无招胜有招。

在王崧舟老师的堂课上,无论是感知、比较、概括、分析、背诵、领悟,王崧舟老师总能循循善诱,入情入境,用自己的诗意启发学生的诗意,用自己的诗情点燃了孩子的诗情。如:在启发学生比较孔子的课堂和我们现在的课堂的不同时,王老师配以古琴,深情引读:“没有日光灯,却有阳光普照。”启发学生接读:“没有红花榜,却有桃红柳绿。”;“没有地板砖,却有草色青青。”;“没有电风扇,却有清风习习。”教师导读:“看到习习的春风,想到了优美的的琴声”,启发学生接读:“看到广袤的大地,想到了母亲的胸怀”;“看到茂密的森林,想到了飘逸的长发”;“看到温暖的太阳,想到了明亮的眸子”;“看到和煦的阳光,想到了甜蜜的絮语”……对仗工整,诗意盈然。以练代讲,移情于景,引领孩子“畅游泗水河畔”,享受“课堂”的幸福与诗意。

三、滴水穿石,诲人不倦,有志向

课的效果,关键在于有没有突破难点。《孔子游春》这篇文章的教学难点在于“依托重点语段,感受和理解水的品格,进而感受和理解君子的品格。”王崧舟老师运用“名句鉴赏”的方式理解水的“情义”,大屏幕上出现了朱熹的名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王老师轻声吟诵并启发:“在朱熹的诗句中水是什么形状的?”,学生立刻从“半亩方塘”读懂水的形状是“方”的;接着吟诵:“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学生在杜甫的诗句中读懂了水的形状是“长”的;学生也忍不住一起诵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并且明白了水的形状是“直”的、是“曲”的……群文品读,让学生不但理解了水“或方或长或直或曲”的“情义”,更收获了一路诗情。

运用“想象品读”的方式理解水的“志向”,师启发:“从雪山走来——”,生朗读:“水穿石岩,凿石壁,从无惧色,他好像有志向。”进而朗诵:“向大海奔去——水穿石岩,凿石壁,从无惧色,他好像有志向”;“从远古走来——水穿石岩,凿石壁,从无惧色,他好像有志向”;“向未来奔去——水穿石岩,凿石壁,从无惧色,他好像有志向。”

……

可谓步步为营,不厌其烦,如滴水穿石,孜孜不倦。

厚积薄发,润物无声,善教化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

王崧舟老师的课,巧妙设计“有……没有……”、“看到……想到……”的说话练习,以练代讲,教会了学生理解课文;给孔子的课“加课题”的训练,教会了孩子概括总结;给孔子的课“设计课文”,教会了学生做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课的所有规范、准则,嵌入了王老师全部的热情和生命,成为自由和率性的道场。

好课如水,润物无声。



十年磨一剑,我们在路上……

且用司马迁赞美孔子的诗句,表达我对王老师的、对好课的景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献花(0)
+1
(本文系荷塘阅社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