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全球变暖对极地动物的影响及相关保护措施
2014-09-22 | 阅:  转:  |  分享 
  
全球变暖对极地动物的影响及相关保护措施

专业:环境科学班级:132班学号:07作者:石雪

中文摘要全球变暖破坏了极地动物的生活作息,严重影响了动物的繁殖发育生长,目前北极熊和企鹅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还有更多大型、绒毛或羽毛动物在地球冰冷的极地繁衍并茁壮成长。地球的极地环境接纳了一代又一代的植物和动物。而近来这些极地居民们却要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

有些生物不依赖海面上漂浮的冰块捕获猎物;有些生物食谱比较广泛,可以吃多种食物生存;有些生物则可以在较高温环境下繁衍。对于他们来说,全球气候变暖也许是个好事。但是,不可否认,未来几年内,将会有一批生物因温度升高而走向灭绝。

EnglishabstractGlobalwarmingdestroysthepolaranimallifestyle,seriouslyaffectedthegrowthofanimalbreeding,thepolarbearsandpenguinshavearousedextensiveattention.However,therearemorelarge,hairorfeathersinthecoldpolaranimalEarthtomultiplyandgrowsturdily.Earth''spolarenvironmenttookgenerationsofplantsandanimal.Whilethesepolarresidentsarefacingthethreatofclimatechange.

Someoftheseorganismsdonotdependonthefloatingonthesurfaceoftheseaicetocaptureprey;somebiologicalrecipeswidely,caneatavarietyoffoodtosurvive;somespeciescanthriveinahightemperatureenvironment.Fortheirpart,globalwarmingmaybeagoodthing.But,undeniable,thenextfewyears,therewillbeanumberoforganismsduetotemperatureandextinction.

Inthedevelopmentofmoderntechnology,peoplepaymoreandmoreattentiontotheprotectionoftheenvironment,protectionmeasuresresearchonpolaranimal.Keywordsglobalwarmingpolaranimalmeasures

引言随着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多,媒等石油的化石燃料的燃烧的加剧,全球变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全球变暖导致的极地冰川融化,冰川融化又导致了极地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的变化,饿死的北极熊,没有栖息地的企鹅等等,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是减少了生物多样性。环境的保护迫在眉睫,极地动物的生存岌岌可危,为了保护人类与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加强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低碳行为此次调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目的及意义。

一是介绍几种极地动物以及它们受到的威胁与环境改变所带来的危害。从习性和居住环境等方面来介绍极地动物,让人们对他们有一定的了解;又从极地动物现在的状态进行对比,突出环境变暖对极地动物的的影响。二是从全球变暖的原因开始介绍,再从几个方面来进行保护。

1.八大极地动物的简单介绍及现状

1.1食底泥动物



阿拉斯加大学研究海象和海豹的海洋生物学家布伦丹·凯利说:“海象,以及同海象一样以海底生物为食的生物,都将面临一个艰难的时代。”

到了春天,部分地区的海冰将会融化,海水里海藻数量增加。大部分海藻将会落入海底,成为蛤和蟹的食物。

但是,如果春天来的比较早的话,海藻的茂盛期将与浮游动物(漂浮在海水里的微小动物)的大量增加同时发生。这样,浮游动物将会吃掉这些海藻。

阿拉斯加费尔班斯克大学,研究极地食物网的海洋生物学家博迪尔·布鲁姆说:“在将来,这种情况将会出现普遍发生。以浮游动物为食的动物(如青鱼,小须鲸)数量将大量增加。但是,对于海底食泥哺乳动物(海象和灰鲸)来说,这确实是一个艰难的时代

1.2坐坐鸭



海底食物减少也将导致另外一种动物数量减少——眼镜绒鸭——一种极地海鸭。

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北极熊(如图)、独角鲸和冠海豹都是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的极地哺乳动物。冠海豹和北极熊尤其面临险境,因为他们以海冰为栖息地。并且,北极熊(几乎单纯以海豹为食)和独角鲸(几乎只从一个海湾获取全部食物)饮食非常挑剔,这也意味着他们将面临更多的麻烦

1.4海洋沙蚤

图四

北极圈内,从海冰里也滋生出另外一条食物链。漂浮在北极海面上的海冰底部2厘米处,居住着几百种藻类和微小动物。他们寄居在海冰内截流的细小海水通道内。

片脚动物(如图),与沙蚤同类,生活在海冰下面的水中,并以海冰中微小生物为食。因为,这些片脚类动物单纯从海冰中获取食物,因此,温度升高将威胁着它们的生存。

如果片脚类动物面临生存威胁,其他动物也有同样的命运。片脚类动物在海洋生物链中,连接并支撑着一些大型海洋哺乳动物。鳕以片脚类动物为食,而鳕又是环斑海豹的食物,北极熊又以海斑海豹为食。布鲁姆说:“如果你看见一只北极熊,实际上你看见的是一条延续到微小生物的食物链。”

美丽的浮游生物



硅藻是单细胞藻类,它是南极半岛上生物链的底端。而南极半岛是地球上温度变暖最快的地区。自从1950年以来,那里的温度上升了3.4摄氏度。一些地区已经失去了40%的海冰。

海水取样显示,硅藻属正在减少。这对于以硅藻属为食的生物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坏消息。

此硅藻属链(如图)放大了600倍。透过硅壳,它们像灯光一样闪耀。

被捕杀的磷虾



磷虾,是生活在海洋里的甲壳类虾,也是许多动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包括企鹅,海豹,尤其是须鲸类。在过去30年内,南极半岛附近海域的磷虾减少了80%,这严重影响了整个食物链的发展。休·杜克洛说;“所有依赖海冰生存的生物数量都大大减少了,显然,磷虾是其中主要的物种。杜克洛来自美国麻州伍兹尔霍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学实验室生态系统中心,主要进行南极食物网的研究。

磷虾以硅藻属和其他一些依赖海冰生存的海藻为食。这也就意味着,不久的将来随着温度升高,他们将生存在热的,至少可以说温暖的海水里了。随着磷虾数量的大量减少,樽海鞘可能就会大大增多。樽海鞘是一种胶状的,外形类似水母的动物,但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其它的动物是以樽海鞘为食的。这也就是说,樽海鞘不能像磷虾一样,供养整个南极洲。

破冰雷图七

阿德利企鹅(如图)和帝企鹅只能在有海冰的地方生存。一旦海冰消失,他们也将不复存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阿德利企鹅的数量已经减少了65%。但是,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在南极半岛,其他一些企鹅正在替代阿德利企鹅。颊带企鹅和凤冠企鹅擅长在陆地边上捕鱼,而不善在漂浮的海冰上捕食。但是在曾经仅有阿德利企鹅生存的地方,也出现了颊带企鹅和凤冠企鹅。

不久的将来,同样的命运也将发生在海豹身上。威德尔海豹大部分时间漂游在海冰下面,或者捕食,或者躲避追击。象海豹(如图)和软毛海豹则不必完全隐藏在海冰底下生存。然而海冰的消失,将剥夺他们的这种优势。

薄壳动物



当更多二氧化碳溶入大海,海水酸性就会增强。海水PH值的改变将影响到甲壳动物生成甲壳的能力。生活在南极海洋里的动物尤其面临这样的危险,因为他们的贝壳正在变得越来越薄。美国伯明翰阿拉巴马州立大学南极海洋生态学家詹姆斯·麦克林托克说:“地球上第一个因为海水酸性化而导致生物丧失甲壳的地方一定会是南极。”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大气层遭到破坏,严重的污染以及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影响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植物生长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面影响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CCTV报道,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下降了1.3米。祁连山冰川缩减危及河西走廊:近年来,祁连山冰川融化比上个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2.6米的速度上升。专家分析,冰川退缩,雪线上升除自然气候因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胀,超载超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滥采地下水有关。2.1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过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国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热膨胀,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1)低地被淹:英国加高堤坝应对气候变暖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风雨频率增加,这使英国人不得政治面目加高防洪堤坝。据英国官方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泰晤士河的水位随全球变暖而升高,当地政府机构不得不先后88次加高防洪堤坝,以保障伦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据悉,人们现在平均每年4次加高其堤坝。据估计,在2030年以前,其加高堤坝的频率会达到每年30次。钟和中国环境报2004-10-19)(2)海岸被冲蚀(3)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4)地下水位升高。(5)旅游业受到危害(海平面上升50米,大连、秦皇岛、青岛、北海、三亚滨海旅游区向后31-366料,沙滩损失24%,北戴河沙滩损失60%。200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报道,沿海旅游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其产值为2503亿元,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34.6%。(6)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人口),使之受到威胁。如果极地冰冠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会被海水吞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运。2对动植物的影响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竟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而人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天敌也可能减少。比如说桔子,过去20世纪70年代,它的最北的边界线是在黄山一线,宣城市也曾经试种过,但到冬天的一场大雪,树木就冻死了。又如,扬子鳄只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这样狭小的地带,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会自然绝种。

1使用2尽量乘坐公共3不要过分追求穿着的时尚4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5倡步行,骑单车6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7不燃放烟花爆竹8双面使用纸张9节约粮食10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11消费肉类要适度12随手关闭水龙头13一水多用14尽量购买本地产品15随手关灯,节约用16拒绝过分包装17使用节约型水具18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19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2尽量利用太阳能21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22使用节能型灯23简化房屋装修24修旧利废25不随意取土26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27不乱占耕地28不焚烧秸杆29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3不恫吓、投喂公共饲养区的动物31不吃田鸡,保蛙护农32提倡观鸟,反对关鸟33不捡拾野禽蛋34拒食野生动物35少使用发胶36减卡救树37不穿野兽毛皮制作的服装38不在江河湖泊钓鱼39少用罐装食品、饮品4不用圣诞树41不在野外烧荒

42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43不乱扔烟头44不乱采摘、食用野菜45认识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46不鼓励制作、购买动植物标本47不把野生动物当宠物饲养48观察身边的小动物、鸟类并为之提供方便的生存条件49不参与残害动物的活动50不鼓励买动物放生51不围观街头耍猴者52动物有难时热心救一把,动物自由时切莫帮倒忙53不虐待动物54见到诱捕动物的索套、夹子、笼网果断拆除55在室内、院内养花种草56在房前屋后栽树57节省纸张,回收废纸58垃圾分类回收59旧物捐给贫困者60回收废电池61回收废金属62回收废塑料63回收废玻璃64尽量避免产生有毒垃圾65使用无氟冰箱66少用纸尿布67少用农药

68少用化肥,尽量使用农家肥69少用室内杀虫剂70不滥烧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物品71自己不吸烟,奉劝别人少吸烟72少吃口香糖73不追求计算机的快速更新换代74集约使用物品75优先购买绿色产品76私车定时查尾气77使用无铅汽油78不向江河湖海倾倒垃圾79选用大瓶、大袋装食品80了解家乡水体分布和污染状况81支持环保募捐82反对奢侈,简朴生活83支持有环保倾向的股票84组织义务劳动,清理街道、海滩85避免旅游污染86参与环保宣传87做环保志愿者88认识草原危机89认识荒漠化90认识、保护森林91认识、保护海洋92爱护古树名木93保护文物古迹94及时举报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95关注新闻媒体有关环保的报道96控制人口,规劝超生者97利用每一个绿色纪念日宣传环境意识98阅读和传阅环保书籍、报刊99了解绿色食品的标志和含义100认识环保标志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献花(0)
+1
(本文系卿卿上素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