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中期报告
2014-09-23 | 阅:  转:  |  分享 
  
《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研修研究》

中期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改促进教育的新发展,迫切需要教师要有与此相适应的专业发展。未来教育与信息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必须要有适应时代的能力,必须不断学习。校本研修是当前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新时代的信息浪潮不断地冲击着整个社会,生活模式、教育模式、学习方式等都悄然发生变化。网络与教育的结合,加快了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不断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利用网络开展教师培训,具有以下优势:(1)网络的快捷性有助于提高教师校本研修的实效。(2)网络的开放性使校本研修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3)网络的互动性使受训者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能及时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助于学习主动性的提高,效果更好。因此,我们提出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师校本研修。

我校是一所镇级中心小学,地处农村。教育资源缺乏,效果突破时空限制的

课题立项后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学习相关理论,对课题进行认真界定。

我们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制定相关的课题研究制度与管理制度,建立了课题检查制度,将课题检查工作直接纳入教师日常考核之中,对课题研究制定了相应的规划和方案,进行了开题工作会议,明确了课题的任务分工。

我们的课题组成员是学校的骨干教师,这些教师的成长过程绝大多数是个性化的成长过程,也就是经过自己的长期的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反思与总结,才探索出一些教育教学的规律性的东西,但对于他们来说,教育培训对于他们的作用依然是非常巨大的,从他们的切身的体验中得出:培训不仅仅是教师教育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是教师自身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要求。我们组织教师进行了系列学习,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我们了解到校本的三个特点: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在这三个特征中,为了学校是根本目的,但是由于现代媒体的不断发展,基于学校的含义已经有了很大的扩展,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迅速、广泛、及时的特点,将基于学校重新定位于基于网络,在学校中也定位于基于网络,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与优势,加快教师的培训工作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

二、2013年1月,课题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1、我们首先进行了相关教师的科研技能培训;2013年3月开始,我们定期对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能培训,及时总结不定期组织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

2、结合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教导处深入课堂,跟踪教师听课、评课,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授课水平,并及时地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正。

3、2013年5月,我们组织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教学博客,形成了多个博客圈,极大的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学习。

4、2013年6月,我们建立了学校教师工作群和语文、数学组交流群,对于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者评课活动老师们可以通过群进行交流。

5、2013年9月,我们又对老师进行了上传资料、跟帖、回帖等信息技能的培训,让老师将反思、心得上传至群论坛里,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跟帖评课,参与网络研讨。

6、定期交流总结经验,评选优秀教学实例,并组织教师学习推广。

7、适时总结网络在校本培训中的应用情况,研究教师对校本培训中网络应用的反应,定时交流体会,适当进行课题研究调整。

三是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教师对培训的各种观点

我们专门对教师进行了调查摸底,了解教师们对培训的各种看法,就调查情况看来,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对教师的培训都十分重要,但对上前我们的教师培训方式很有自己的看法。有的教师认为:陈旧的、脱离教学实际的培训模式,影响了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实际效果。在我们所有的培训中,授课人均为专家、教授,理论水平都很高,但受训教师普遍反映专家们的讲课远离实际,很少考虑受训者的实际状况及需求,他们的课堂几乎都成了宣讲自己论文的发布会,且教学形式单一,自说自话,专业名词层出不穷,来自一线的教师们听得一头雾水,瞠目结舌。在培训方式上要力求多样化,积极推行“参与式”师资培训模式。在授课教师的选择上,既要邀请理论素养深厚的专家、教授作专题讲座,更应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名师从操作层面现身说法,请他们上示范课、观摩课,请专家从理论层面进行点评,并与受训教师加强互动,了解他们的疑惑和困难,为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知识;同时采用“头脑风暴法”,组织受训教师针对教授的讲座、名师的真实课堂进行分组讨论,鼓励他们批判地接受专家们的观点,对名师教学中的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行评议,并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果将名师的课引进自己的课堂,针对本班学生实际状况应作哪些调整,从而充分调动受训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之跳出专家们的“权威话语霸权”,在民主、宽松、和谐、互动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在不同意见的相互交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实践中建构新课程思想,生成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理念。

四是收集相关资料,探索网络环境下教师培训的方式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主要探索了以下几种培训的方式:

1、访问网站

课题组教师们提供了一些教育网站的网站,供学员上网学习,如教育在线、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中小学教育资源网、汉师附小学校网站等。

2、访问教师的个人主页

课题组在学校网站上建立了本校老师的个人网页,并建立了学校各教研组qq群,通过静态网页和动态论坛两种形式对教师展开培训。

3、参与教育博客

课题组鼓励及哦啊是开设网络教育博客,我们有多名教师开设了自己的博客。

4、参加网上培训

课题组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网上培训,想教师们推荐各种网络培训的网址,让他们自主学习相关的培训资料,同时,课题朱还将一些优秀的培训资料放在群共享里,让老师们自己学习。

5、参加网上培训班

课题组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网上培训,向教师们推荐各种网络培训的网址,让他们自主要学习相关的培训资料,同时,课题组还将一些优秀的培训资料放在群共享里,让教师们自己学习。

6、参与网上讨论

课题组组织教师参与教育论坛的BBS,尤其是目前最有名的教育论坛《教育在线论坛》、《赏识教育》、《K12论坛》等,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相互交谈。在实际运用中,教师和教师、校长和教师、专家和教师都可以就某个话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五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

实验半年来我们,教师们的网络应用能力、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1、教研形式的变化——多样化

???利用网络进行校本研修,使校本研修不再局限于统一的时间和地点,为教师们提供了畅所欲言的空间,教师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在网上学习交流,因此,除了传统的教研形式外,教师们还可以利用网络在论坛时研修,在浏览时研修,在体验中研修......实现了“研修资源共享、研修形式多种多样、研修时空不受限制、研修效果省时高效”的局面。

2、教师队伍的变化——网络化

1)在观念上,教师理解了“网络学习”,明确了网络是学习的工具,即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网络是学习的对象,即学习网络本身;网络是学习的资源,即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网络是学习的环境,即能适应并会享受网络这个超越时空界限的大课堂;网络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不仅要使用网络而且要建设网络。

(2)在学习上,学会利用网络学习,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学习,即对所要利用的信息资料会识别其有效性、准确性、真实性;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协商交流学习,即利用已发布的网站中的信息交流平台和数字化资源,与其他学习者进行讨论,发表意见,或进行提问质疑,开展互动式学习;学会利用网络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学习,即充分利用网上的图像资料、文本资料等作为教师开发或学生创作的素材,整合到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电子文稿、可兼职中,让网络及网络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3、教师技能明显提高。100%的专任教师能运用多媒体网络备课、上课,80%的教师掌握辅助教学课件的制作

六、存在的问题:

1、教研组活动中,结合本组研究主题进行的研究不够细致、深入;

2、主研教师的网上浏览和网上交流并未真正达到交流和共享的目的;

3、对教师进行的培训不系统、不充分;

4、课题宣传、学习力度不够,部分教师对课题理解不透彻。

5、缺乏。

下一阶段的工作措施:

1、制定更为详尽的教研制度,如,每月至少形成一次网上研究;每期解决一个研究问题,形成成果;等根据各教研组校本研究的主题,拟订详尽的研究计划。并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进行细致、深入地研究,并注重及时的总结和改进。

2、创造网络研修条件。

???鼓励教师制作和运用个人网络博客形式在网上和专家交流,直面优秀案例和同行进行思维碰撞,和他人共同分享自己的智力资源,并促进自己迅速地成长,在积极投身于研修活动过程中带动其他教师主动研修。

3、跟进对教师的培训。

????据统计,目前有30%~50%左右的教师缺乏相应的网络知识和操作技能,又特别是部分中老年教师中这个问题尤为突出,这种软环境上的缺失直接影响到网络研修的广泛、持续开展。因此,必须进行全员的网络应用意识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从技术和专业知识上为网络研修在教师群体中的开展创造条件。

4、加强宣传的力度。

???我校网络研修的研究,最大的障碍来源于认识上的滞后,从而造成行动跟进上的落后,教研组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网络研修的重要性,并积极地宣传,提高广大教师群体对网络研修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

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主动的、积极的通过各种形式,如,论坛、QQ群、博客等方式加强与本部的合作和交流。

?























献花(0)
+1
(本文系zhandao藏经...首藏)